《资本论》选读课件_第1页
《资本论》选读课件_第2页
《资本论》选读课件_第3页
《资本论》选读课件_第4页
《资本论》选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论》选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严法善

1主要参考教材1、《资本论》1、2、3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一版2、《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主要参考教材2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原经济学院院长暨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洪远朋教授撰著的《通俗〈资本论〉》获中宣部推荐,被评为全国第二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中的10种优秀推荐图书之一。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3由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目前欧洲的《资本论》热。在德国,随着损失惨重的商界人士努力寻找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使德文版《资本论》开始热销。英国《泰晤士报》说,金融危机使西方人突然重视马克思的《资本论》了,这首先表现在此书的销量激增,读者广泛。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与柏林、汉堡几家出版社联合在2008年头十个月共卖出1000套《资本论》,是1990年的100倍。在原东德地区,2008年头十个月销售了《资本论》1500本,是前年销量的3倍。由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4

卡尔·马克思(1818—1883)《资本论》选读课件5

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国际互联网,在悠悠千年、代代英杰中评选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位居第一!选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名次如下:

①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②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③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英国物理学家,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成为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还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于1687年全部出版,包括物体运动理论和关于万有引力的理论。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

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国际互6④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译《物种原始》)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

④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英国7⑤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罗卡塞卡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后来到科隆、巴黎,师从著名神学家大阿尔伯特,学习古希腊哲学和神学。1256年获硕士学位。1259~1268年间曾先后担任亚历山大四世、乌尔班四世、克雷其四世3位罗马教皇教廷的神学教师和法王路易九世的神学顾问。著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神学大全》被认为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其哲学和神学体系于1879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定为天主教官方学说,后世称之为托马斯主义。1323年被追谥为圣徒,1567年被命名为教义师,并被称为“普世教会博士”。⑤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8⑥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史蒂芬·霍金,英国人,被全世界广泛尊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当代量子宇宙学的一块基石。霍金和彭金斯的奇性定理表明只能用量子物理学来描述宇宙。宇宙的波函数可以避免空间—时间奇性。霍金是当代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

⑦康德(德国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二元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康德抱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即承认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着“自在之物”,承认物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而,他31岁时匿名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大胆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创论,提出了宇宙起源的“星云假说”,。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⑥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9⑧笛卡儿(法国数学家)

笛卡儿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⑨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从这一理论中得出,电磁过程在空间是以一定速度(相当于光速)传播的,从而彻底否定了超距作用的错误概念;并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结论。在热力学、光学、分子物理学和液体性质的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成就。⑧笛卡儿(法国数学家)

笛卡10⑩尼采(德国哲学家)。哲学思想尼采从A.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出发,摆脱其消极悲观的倾向,使之变为积极行动的反叛哲学,从而创立了“权力意志说”和“超人哲学”。伦理思想

尼采的伦理思想继承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论思想,并从其“权力意志说”出发,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非道德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是由追求权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无限地追求权力是生命的最基本的普遍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标准。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人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是培育超人的肥料和实现权力意志的工具。⑩尼采(德国哲学家)。11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12

2002年,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路透社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名人进行的这次千年人物评选中,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2002年,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13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远远落在其后)。西方其他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14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依然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无疑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性与价值力量。但是,近年来,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知识分子,崇拜西方,只注意西方为少数人服务的学说,只注意西方社会中过去陈腐的、抽象的理论,忽视了现在正在发展着的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原因在于马克15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不管你是赞同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都会承认这一点。例如,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是一个对马克思一直持反对态度的资产阶级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伟大,他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大多数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是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淹没无闻了。但是,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这样,它遭受了批判,但它又复活了,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复活了。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西方又出现了一次购买资本论的热潮。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16

悠悠千载,茫茫人海,代代英豪,在可圈可点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悠悠千载,茫茫人海,代代英豪,在可圈可点的历史画17

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18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19“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20“高举旗帜,就是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胡锦涛在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讲话2007年1月22日“高举旗帜,就是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21

我们要进一步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发扬革命传统,又创造新鲜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进一步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22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7岁中学毕业时他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23

马克思谈了青年选择职业应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马克思谈了青年选择职业应遵循两个方面的24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这些语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25

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获哲学博土学位。不过马克思获得的不是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而是耶拿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写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甄别》论文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土学位。(耶拿大学建校1548年,在德国图林根州,大学综合排名第14名。)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26

马克思在完成博土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于是他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应聘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她父亲是一个男爵,是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负责撒尔茨韦德(Salzwedel)和特里尔。

马克思在完成博土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27地位悬殊的姐弟恋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图)摘自《马克思传(插图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资本论》选读课件28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巴黎期间,马克思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29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式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301845—1846年,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是恩格斯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1845—1846年,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31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3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33《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34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35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经商活动。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36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马克思又投入了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37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他注意收集有关公社的材料,认真研究公社的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了几百封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又从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帮助逃离法国的公社流亡者。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写了《法兰西内战》一书。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38《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39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40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41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42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艰苦的科学研究的结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的创作史,大体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1.19世纪40年代初至1844年。这一时期可以称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创作的前史。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时期。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具有43

2.19世纪中、后期,1843年底—1849年。这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且与恩格斯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留下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学的贫困》、《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这一时期,马克思计划写作的理论巨著为《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因此,也可以称作写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版《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未能实现。2.19世纪中、后期,1843年底—18444

3.19世纪50年代,1850—1859年。这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第二次系统研究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期。1849年底马克思移居伦敦后,在1850—1853年三年的时间内,先后写下了24本被后人称作《伦敦笔记》的经济学笔记。从1857年8月至1858年6月,马克思写下了约50个印张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正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拟定了他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册计划”。并于1859年出版的该书第一册第一分册序言中向世人首次公布了这个计划。这一计划的全貌大致如下:第一册:资本;第二册:土地所有制;第三册:雇佣劳动;第四册:国家;第五册:对外贸易;第六册:世界市场。其中第一册包括4篇:资本一般;竞争;信用;股份资本。第一篇又包括两个部分:㈠“绪论性的章节”,包括“商品”和“货币”两章;㈡“资本一般”,包括⑴“资本的生产过程”,⑵“资本的流通过程”,⑶“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3.19世纪50年代,1850—185945

4.19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创作《资本论》的时期。马克思在1861—1863年间写成了一个包括23个笔记本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该书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由恩格斯编辑出版的(1885、1894年)。该书的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先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名单独出版(1905—1910年),后来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作为《资本论》第四卷于1954—1961年出版。4.19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创作《资本论461905—1910年,由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分三册陆续出版,——为什么《资本论》第四卷要以这样的书名发表呢?

原来,《资本论》第一至三卷都是由汉堡的迈斯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斯图加特创立了狄茨出版社。为了党的利益,爱琳娜·马克思在恩格斯逝世后和考茨基、狄茨共同商定,《资本论》第四卷不能像前三卷那样交由迈斯纳出版社出版,而应交由狄茨出版社出版。但是,根据原先同马克思签订的出版《资本论》所有各卷的合同,加以在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和宣传方面都已做了巨大的努力,迈斯纳当然不会同意放弃出版《资本论》的任何权益。于是,考茨基和狄茨就不得不寻找一个使迈斯纳不能诉诸法律的解决方法。1905—1910年,由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4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态作了全面的分析。不仅通过对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以确凿的经济事实证明了物质料生产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证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源泉;而且通过对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分析,深刻地论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对4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49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50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51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①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奴隶占有制、封建制、资本主义3种生产方式之前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原始共产制的别名。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52②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东方大多数国家的奴隶占有制社会形态,即恩格斯所说的“东方的家庭奴隶制”。在亚细亚社会形态下,存在着专制主义和专制君主,亚细亚生产方式属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的初级阶段。③从马克思列举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可以看出,主要是指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等地的东方型封建社会。④亚细亚生产方式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既保存原始的公社所有制,又存在着专制君主最高所有权,还夹杂着种姓制、奴隶占有制和封建制的各种因素,是多种生产方式的混合体。⑤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介于原始社会与奴隶占有制社会之间的一种社会形态。②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东方大多数国家的奴隶占有制社会形态,53《资本论》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如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规律,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等等。《资本论》同时还科学地预见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遵循的某些经济规律。凡此种种,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指导意义。《资本论》自从出版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在这期间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今天,我们应当以这些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就是要与时俱进。

《资本论》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54

《资本论》第一版四卷长达4690页,300多万字,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造出来的一部伟大的科学的巨著。它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同时,它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的运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才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斗争的税利武器。恩格斯曾经说过,《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资本论》第一版四卷长达4690页,55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56

《资本论》中译本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的第1篇),由陈启修(陈豹隐)根据德文版参照日文版翻译。

1932年8月、1933年1月,在北平东亚书店出版《资本论》的第2、3、4分册,包括第1卷的全部,由潘冬舟翻译。1932年9月,北平国际学社出版《资本论》的上册,由王慎明(思华)、侯外庐译。

193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第1、2篇),吴半农译,千家驹校。

1936年6月,北平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中册(即第3篇第8章至第4篇第13章)。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下册(即第5篇第14章至第7篇第25章),右铭、玉枢译。

七年间,经过京沪两地的进步学者和出版者的努力,但仍然只翻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1卷或第1卷的一部分。

《资本论57郭大力计划和王亚南合作翻译三大卷的《资本论》。他找到艾思奇,艾思奇和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的黄洛峰、郑易里商量,决定接受出版,于是和郭大力签订了约稿合同,每月分别支付两位译者预支版税80元。第1卷译好后,抗日战争爆发,郭大力只好回到江西赣州老家继续从事翻译。译就一部分便寄往汉口黄洛峰,黄洛峰再寄给上海的郑易里。第1卷还请了章汉夫校阅认可,再由郑易里核校、编辑、整理。不到两年,3卷全部译完。读书生活出版社黄洛峰学习胡愈之在“孤岛”的上海创造三个月出版《鲁迅全集》20大卷的奇迹的经验,决定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条件在上海出版《资本论》,专门派了万国钧、刘从武汉来上海,安排《资本论》的出版事宜,第1版出版3000套。请郭大力从赣州来上海,与郑易里共同主持《资本论》的编辑出版工作。由郑易里、郭大力看校样。也是用了3个月时间,突击完成《资本论》三大卷的出版工作。1938年8月31日出版第1卷;9月15日,出版第2卷;9月30日出齐了第3卷。从此,《资本论》全译本问世了。

郭大力计划和王亚南合作翻译三大卷的《资本论》。58出书后,读书生活出版社用20大箱运往广州,不幸随着广州沦陷,全部遭受损失。只好一小包一小包分散运往内地、延安、苏北解放区。1939年读书生活出版社决定请郑易里带了特大皮箱装着《资本论》的全部纸型,绕道越南海防去内地,不料途中被扣。幸有在越南的留学法国老友乔丕成说项才得以放行。经过昆明,长途跋涉到了重庆,受到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黄洛峰的欢迎。重庆没有白报纸,只好用土纸印了一版。新中国成立后,译者对该书再次作了校订,由三联书店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恩格斯校订的德文版翻译,并参照了苏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院校订的俄文译文,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后来收入1972~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内。

出书后,读书生活出版社用20大箱运往广州,不59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写于1867年,共14段,说明了五个问题:1、指出《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关系。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指出计划出6本书: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了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决定撰写《资本论》。

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写于1867602、指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必须用抽象法。抽象法,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抽象法就是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揭示本质的重要方法。这就是:从大量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运用思维抽象力,舍去其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表象,揭示其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科学抽象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具体到抽象,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要求在研究经济现象时深入到本质,提示它的规律性;另一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运用已掌握的本质来说明经济现象的方法,即运用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的说明。2、指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必须用61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对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马克思的这句话中的生产方式,人们存在着不同理解:①指生产关系;②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③指劳动的组合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④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62目的:《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目的:《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63

4、《资本论》研究的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马克思认为,这是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5、预告《资本论》分卷出版计划及其内容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现在出版的《资本论》的分卷情况,和马克思当时的设想不尽相同。4、《资本论》研究的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64

第二版跋

第二版跋写于1873年,讲了四个问题:1、指出第二版的修改情况。2、《资本论》的创作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心说明,《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版跋65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丧钟就敲响了。因为这时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了,无产阶级也要求有代表自己利益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应运而生,《资本论》就是为此目的而创作的。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以后,资产阶级66

3、驳斥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对《资本论》的恶意攻击。4、《资本论》运用的方法是辩证法。在这里,马克思引了考夫曼的一段话来印证马克思的方法是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仅是在这些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可见到的联系中的时候支配着它们的那种规律。在他看来,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他一发现了这个规律,就详细地来考察3、驳斥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对《资本论》67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所以马克思竭力去做的只是一件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的必然性,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为了这个目的,只要证明现有秩序的必然性,同时证明这种秩序不可避免地要过渡到另一种秩序的必然性就完全够了,而不管人们相信或不相信,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这种过渡。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所以马克思68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既然意识要素在文化史上只起着这种从属作用,那末不言而喻,以文化本身为对象的批判,比任何事情更不能以意识的某种形式或某种结果为依据。这就是说,作为这种批判的出发点的不能是观念,而只能是外部的现象。批判将不是把事实和观念比较对照,而是把一种事实同另一种事实比较对照。对这种批判唯一重要的是,把两种事实尽量准确地研究清楚,使之真正形成相互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尤其重要的是,同样准确地把各种秩序的序列、把这些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联贯性和联系研究清楚……但是有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69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马克思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总之,经济生活呈现出的现象,和生物学的其他领域的发展史颇相类似……旧经济学家不懂得经济规律的性质,他们把经济规律同物理学定律和化学定律相比拟……对现象所作的更深刻的分析证明,各种社会机体象动植物机体一样,彼此根本不同……由于各种机体的整个结构不同,它们的各个器官有差别,以及器官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不一样等等,同一个现象却受完全不同的规律支配。例如,马克思否认人口规律在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70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相反地,他断言每个发展阶段有它自己的人口规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也就不同。马克思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研究和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样,他只不过是极其科学地表述了任何对经济生活进行准确的研究必须具有的目的……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马克思的这本书确实具有这种价值”。这段话包括6层意思:①马克思认为,经济科学的研究,在于发现被研究对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②马克思要证明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必然性;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相反地,他断言每个发71

③社会运动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④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唯物主义基础。因为他研究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这些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⑤马克思认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规律。⑥马克思是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去阐明社会形态的更替的。③社会运动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72

法文版序言中提醒读者:“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理解这里提到的三层意思:没有平坦的大道、不畏劳苦、有希望。法文版序言中提醒读者:“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73

第一卷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第一卷于1867年9月出版讲m的生产过程1、体系结构和内容第一卷共七篇25章。从体系结构来说,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第1-3章,劳动价值理论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篇第4-20章,剩余价值理论第三部分第七篇第21-25章,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卷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74

2、方法①矛盾分析法;②从抽象到具体;③从本质到现象;④从简单到复杂。《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出发从中抽象出产品的商品形式、价值形式、价值的剩余价值形式等慨念,同时又从抽象的慨念、范畴到理论的具体叙述过程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地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及其运动规律从理论上反映出来,通过依次阐述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貌过程,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了资本主义的本质。2、方法75《资本论》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善于抽象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资本论》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实际工76

3、第一卷在整个《资本论》中的重要地位①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基础。②第一卷所揭示的m起源和本质,构成资本论的核心。没有m生产,就不会有m的实现和分配。③第一卷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是认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3、第一卷在整个《资本论》中的重要地位77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1章着重分析商品价值的质和量及其表现形式,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第2章说明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结果,揭示货币的本质。第3章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

78

第1章商品

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

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1、研究资本主义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2、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①含义:“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②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③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④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⑤使用价值以一定量为前提。“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第1章79

3、商品的价值。“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这里要强调:对价值的分析,是从商品交换出发的,说明决定这种交换背后的本质的东西。一定要准确理解“价值”本身的含义,不能把价值与使用价值、效用混淆起来。“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商品的价值。“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80“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价值量的分析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理论界有争论。

“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81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成为商品。一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那它也就不是商品,如空气、阳光等。一种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生产这一产品所消耗的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不能成为商品,如生产中的废品。因此,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商品生产者生产一种商品,是为了取得商品的价值;商品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则是为了取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只有先证明自己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价值,又必须先让渡使用价值。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82

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只有建立起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解决价值的源泉问题,也才能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2、具体劳动及其特点:①含义:指生产不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②特点:a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不同的;b各种具体劳动的质的区别,形成社会分工(“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c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83

3、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劳动。①作为价值,是同种劳动的产物;②一般人类劳动,以简单平均劳动计量;③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持续劳动时间决定的。

3、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84

4、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两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①具体劳动是质的区别;抽象劳动是量的区别;②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4、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85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本节主要是要研究货币的起源。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①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表现的两极;②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关系: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拆。③价值形式两极的确定:完全取决于它们在价值表现中的地位。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86

(2)相对价值形式(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①首先应把价值表现两极的商品看成是同质的物;②但是,两个同质的物(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的价值得到了表现,另一个成为表现价值的材料。

(2)相对价值形式87

③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商品关系而显露出来。④商品价值本身通过商品的价值关系而表现出来。⑤两种商品相交换时,就把商品价值分析的问题说出来了。③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商品关系而显露出来。88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①相对价值形式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②相对价值量变化的规律。Ⅰ.麻布的价值起了变化,上衣的价值不变。如果生产麻布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种植亚麻的土地肥力下降而增加一倍,那末麻布的价值也就增大一倍。这时不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码麻布=2件上衣,因为现在1件上衣包含的劳动时间只有20码麻布的一半。这样,现在是20码麻布=1/2件上衣。可见,在商品B的价值不变时,商品A的相对价值即它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的增减,与商品A的价值成正比。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89Ⅱ.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羊毛歉收而增加一倍,现在不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码麻布=1/2件上衣。相反地,如果上衣的价值减少一半,那末,20码麻布=2件上衣。因此,在商品A的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的、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的增减,与商品B的价值变化成反比。我们把Ⅰ、Ⅱ类的各种情形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对价值的同样的量的变化可以由完全相反的原因造成。所以,20码麻布=1件上衣变为:1.20码麻布=2件上衣,或者是由于麻布的价值增加一倍,或者是由于上衣的价值减低一半;2.20码麻布=1/2件上衣,或者是由于麻布的价值减低一半,或者是由于上衣的价值增加一倍。Ⅱ.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90Ⅲ.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量可以按照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同时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两种商品的价值发生什么变动,依旧是20码麻布=1件上衣。只有把它们同价值不变的第三种商品比较,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的变化。如果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减,它们的相对价值就保持不变。它们的实际的价值变化可以由以下这个事实看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现在提供的商品量都比过去多些或少些。Ⅳ.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各自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它们的价值,可以按照同一方向但以不同的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或者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等等。这种种可能的组合对一种商品的相对价值的影响,根据Ⅰ、Ⅱ、Ⅲ类的情况就可以推知。

《资本论》选读课件91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3)等价形式①含义: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②三个特点:使用价值表现价值;具体劳动表现抽象劳动;私人劳动表现社会劳动。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92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①简单价值形式的实质:一个商品的价值通过它而得到独立的表现。②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表现形式: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矛盾通过两个商品的外部关系表现出来。③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同时又是劳动产品的简单商品形式。④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93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20码麻布或=1夸特小麦或=1/2盎斯金或=其他商品(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①从质上看,这个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