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讲稿模板_第1页
《教育学》讲稿模板_第2页
《教育学》讲稿模板_第3页
《教育学》讲稿模板_第4页
《教育学》讲稿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讲稿《教育学》讲稿第一章绪论教育学是怎样一门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如何学好教育学?第一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学习的目标1)近期目标-----提高学习和实习的效率2)中期目标------缩短教育工作的适应期3)远期目标------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后劲2、学习的功能1)认识教育作用,塑造专业思想。2)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3)获得理论素养,打下教科基础。(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1.学习的根本指导思想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理论联系实际3)学好相关科学知识2.学习的具体方法建议多记多读多思多行第二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研究对象从语源上看,教育学(Pedagogy)一词是从希腊语Pedagogue,既教仆派生而来的。古希腊把照料、陪送年幼奴隶主子弟来往于学校,并帮助他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奴隶称为教仆。可见,教育学就是如何照管儿童的学问。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了使用Education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已由Education取代了Pedagogy。不过在欧洲地区,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当教育现象中的某些矛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能构成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研究任务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有区别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一般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是有区别的。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讲稿第三节教育学发展略史一、教育学萌芽阶段1.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产生1)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还花费很大功力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他在教育上主张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知之”等,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丰碑。因此,在我国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享有世界声誉。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ﻫ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ﻫ[启发诱导];[因材施教]。ﻫ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立志有恒,锲而不舍];[虚心笃实,不耻下问];[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学行结合,学行并重]。《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收录孔子的言行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内容,既涉及许多教育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的思想。教育内容:“四教”----文、行、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师的论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2)我国古代的《学记》《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据考证是思孟学派的学者乐正克所写,成书于汉朝初期。《学记》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全文1229个字,但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制度,以及教学和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课内外关系,师生和教学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认识,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和指导意义。《学记》是世界上时间最早内容十分丰富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专著。3)古代中国其他的教育思想我国历代的许多思想家,在他们的长期教育实践中也做了教育经验的总结,如荀况弟子李斯、韩非所著《荀子》一书中的《劝学篇》,唐代韩愈的《师说》,宋代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清代颜之推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论述。2.西方教育思想的产生在西方,教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式的教育作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方式,对欧美教育的影响很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教育出现了繁荣景象。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

《教育学》讲稿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长期以教育为业。他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启发、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指出“美德就是知识”。【产婆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在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宣称,他虽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产婆,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样。“产婆术”因此得名。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出身名门贵族著名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创立了阿加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思想家。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的学派被人称为“逍遥学派”。主要教育思想:灵魂教育论、教育的阶段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雄辩术原理》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学论的著作。古罗马的教育理论家昆体良,在他的《论演说家的培养》的著作中,提出学校教育应该考虑每个学生的个别特性,使学业适应于学生的特性;上课时紧张的智力劳动应当与休息轮流调剂,而最好的休息乃是游戏,认为教师应当处处给学生做模范,做傍样,应该爱护学生,研究他们的个别特性。关于学习方法,昆体良提出三个阶段:摹仿、理论、练习,而后者尤为重要。昆体良是第一个极详尽地研究了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他第一个详细论证和表述了教学论上的许多原则。提出学校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课紧张的智力劳动应当与休息轮流调剂,最好的休息是游戏;教师应给学生做模范、做榜样,应爱护学生;学习方法上,提出三个阶段,即摹仿、理论、练习。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4世纪以后,由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经验的大量积累,推动着教育科学的迅猛发展,并进入了形成具有独立、完整、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阶段。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当时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思想家,如意大利的维多利诺,法国的拉伯雷等人提出通才教育思想、自由教育思想,抨击经院式的教育,赞美人文主义的新教育,对新兴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了出来,从此标志着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教育学》讲稿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教育上的哥白尼”。此后,在西方又陆续出现了众多教育家和许多伟大的教育著作。这些教育专著的出现,进一步把教育科学引向独立并趋于成熟。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代表思想1.现代教育学的产生捷克英国法国瑞士英国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要素教育斯宾塞《教育论》实科教育德国2.中国教育思想发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经典教育王夫之颜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开始讲授教育学。继康德之后,对教育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便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为此,在西方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看做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青年,主张普及教育思想,建议确立一个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制度,提倡班级上课制度,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实行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速性等原则。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工业文明的要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雏型,一般认为《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进入独立阶段。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教育学著作。因为在这本书中,不仅包括了管理、教学和训练等几个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包括了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较为殷实,并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问题。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命题,概括出一个教学阶段理论,也就是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弟子把它扩展为预备、提示、联想、系统、应用等五段。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被称为“传统教育理论”,它标志着教育学的完全形成。特点: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与教育相关的著作大多是以诗话语言为特征的随笔式教育小说或小说式教育随笔的形式。

《教育学》讲稿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1.西方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以社会学观点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纳托尔普《社会教育学》菲舍尔《描述教育学》涂尔干《教育与社会学》以实验心理学研究教育现象与规律拉伊《实验教学论》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和实用性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1859—1952年)把传统教育概括为“三个中心”,也就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他认为这是死的教育。据此,他提出“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主张。杜威在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倡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后被称为“现代教育派”,对20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深刻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出版)是他教育理论的代表作。2.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类教育学》•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凯洛夫的教育思想苏联著名教育家,曾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长,1939年主编的《教育学》标志着苏联教育制度的定型,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教育学体系的形成,这是教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凯洛夫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建立了四大块教育学体系,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3.中国现代教育学的产生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教育家。1912年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初——1923年任北大校长,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等。在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的前后,废除封建主义教育制度,试图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度提倡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用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德育)、美育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接近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蔡元培又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张发展个性,崇尚自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安徽人,1891年生于皖南歙县黄潭源村,原名陶文浚,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富于创造精神的教育家。

《教育学》讲稿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和教育本身的规律,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即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工学团、育才学校等著名教育机构,被称为“当今的万世师表”,对我国现代教育有重要影响。特点: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登上教育学研究的舞台;以科学的教育实验为依据;以研究发展学生技能为重点;教育方法基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四、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1、美国教育理论的改革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并提出: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2)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在布卢姆看来,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时富有成效的话,学生成绩分别应该是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机会、毅力、能力倾向。需要的时间量也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教学质量、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2、前苏联教育学的发展1)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育思想赞可夫(1901一1977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代表作是《教学与发展》(1975年出版)赞可夫试图解决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促进儿童的发展。他提出的学生“一般发展”,就是指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道德、感情、观察力、思维力、记忆、语言、意志等,协同进步。赞可夫创造的教学新体系具有五个原则:一是高难度教学原则,二是高速度教学原则。三是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四是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五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2)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

《教育学》讲稿黎世法异步教学法钱梦龙导读教学法卢仲衡自学教学法邱学华尝试教学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顾泠沅反馈回授教学法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述一、“教育”溯源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甲骨文:《尚书·舜典》:“敬敷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诗经·小雅·蓼我》:“长我育我”《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20世纪初借从日文转译的“教育”取代传统的“教”和“学”。2、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二、教育的概念1.历史上的经典“教育”定义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夸美纽斯:“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之前完成”。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使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斯宾塞:“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巴格莱:“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孔子认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统治手段。《学记》认为,教育是长善救失。《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陶行知:“生活即教育”。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定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传授”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中间建立一种转让“知识”的关系。这种传授可能是面对面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远距离的;“有组织地”意思是说,有一个组织学习的教育机构和一些聘请来的教师,按照一定的模式,有计划地确定目标和课程,有目的组织传授工作;所谓“持续不断”,意思是说,学习的过程要经常和连续;“知识”,指人的行为、见闻、学识、理解力和态度、技能以及人的能力中任何一种可以长久保持(不是先天和遗传产生)的东西。3.《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4本书对“教育”的界定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

《教育学》讲稿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三、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沛西·能等。▪2、核心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主张可概括为三点:▪①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动物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③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3、生物起源论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导致了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否定。(二)心理起源说▪1、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的“心理起源论”。▪2、核心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本能的、无意识的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模仿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模仿既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过程。▪3、心理起源论把儿童本能的模仿看成教育,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同生物起源论一样,把教育看成是自然性现象,也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三)劳动起源说▪1、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产经验的实际需要。▪2、核心观点: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人们在生产劳动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促进了猿人机体的进化。直立行走、手脚分工,促进了人脑的形成、语言的产生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原始人的群居,直接导致了人的社会群体生活方式的形式,原始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为教育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提供了可能性.▪生产劳动为教育产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原始人积累了大量的制造生产工具、使用生产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原始规范及道德准则。▪这些经验、技术和规范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这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而到了原始社会中后期,由于语言文字的产生,教育产生成为可能。▪随着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应运而生了。(四)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儿童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规范等,虽从最终目标看是为了将来从事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在宏观上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适应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但从直接结果看则是发展了儿童的身心,实现了精神成长,在微观上促使人远离动物界,趋于社会化与文明化。•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就不仅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四、教育的本质探讨(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教育学》讲稿•1.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理由: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教育有受生产力制约的因素,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2.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由生产力决定。•3.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4.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认识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二)教育的本质特性本质特性即反映事物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远起作用的特性。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所以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也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2)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3)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类教育的结果远远不止于此。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动物只拥有有生命物质最基本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心理,只有人才是有意识的。人能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教育中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还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导,都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人们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行为。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人类有意识。人能把自己的需要报告给自己,意识到经验的不足和欠缺。人类有语言和文字。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功能,不仅可使人类的经验存在于个体系统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脱离每个个体而独立存在;不仅可使人类获悉感官所及范围之内的经验,而且可超越时间限制和空间地域的阻隔,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传递经验的这一特点也证明了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教育与其他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这样就把教育活动和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抵御疾病对人的身心危害的医疗活动,以及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目标的社会服务活动区别开来了。五、教育的基本要素1.受教育者所谓受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和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受教育者指任何人。狭义的受教育者,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那些人。2.教育者

《教育学》讲稿所谓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指任何人。狭义的教育者,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3.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不是自在的存在物。–它有两类:一是有形的客体(如作为特殊文化形态的介入教育过程的教育资料);一是无形的客体(如主体间的交往关系)。4.教育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3)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结果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第二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直接同一。▪第二,教育内容和方法十分简单。打制石器生产工具、从事农耕渔牧的经验,以及原始部落的社会生活规范和准则、道德礼仪等等,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始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口耳相授和模仿。▪第三,教育没有阶级性。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人人平等,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们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就是受教育的权利。(二)古代教育▪▪1、古代学校的产生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公元前2100—1700年,庠、序、校、学、泮、辟雍▪外国古代社会的学校▪古希腊教育: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公元前2500年宫廷学校2、学校产生的条件▪1)剩余产品的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导致了专门从事教育下一代工作的古代“教仆”(即教师)的出现;▪▪2)语言、文字、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形成,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相对系统的教育内容。3)国家政权的形成,需要一批知识分子和辅佐统治者管理社会,从而,使一部分人产生受教育的愿望。▪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3、古代学校的类型1)中国的三大学校类型:官学、私学、书院2)西方社会的学校类型:世俗学校(宫庭学校)、文法学校、体操学校、琴弦学校、市民学校

《教育学》讲稿宗教学校(僧侣学校)、星期学校、教区学校、教会学校4、古代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教育目的:培养统治者---“仁人”、“君子”、“士大夫”,教会封建主,世俗封建主。▪斯巴达教育是赛跑、跳跃、角斗、骑马、游泳、投掷和政治、道德教育等:▪雅典学校除体操和军事训练外,还受到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等方面的教育。▪教会学校是“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下棋等等。5、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形式比较简单。第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四,教学方法上崇尚书本,死记硬背。▪(三)现代教育1、现代教育的划分随着以机器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约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第二个阶段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在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展相适应的,包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近100年的时间。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到现在这段时间。这个阶段和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相适应,它以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3)教育具有超前性(4)教育具有普及性和多样性(5)教育改革成为主旋律二、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理念呈现新的特点,终身教育、以人为本、发展性教育、自我教育等理念深入人心。2.教育制度更加规范,教育与社会一体化,各级各类教育百花齐放3.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改革4.教育国际化、民主化、多样化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讲稿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投入;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经济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4.经济发展制约着学校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更新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管理体制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与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明显的不同:1、从形式上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隐蔽性2、从影响范围看,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教育价值观和内容上,也渗透在教育体制、课程教材、道德教育以及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中,具有广泛性特点。3、从影响的方式和途径看,既有社会意识、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有个人深层心理结构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1)文化传统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2)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3)文化内容结构对教育内容的影响2.文化观念制约人的教育观念1)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2)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思想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四、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1.人口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教育学》讲稿“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高校的两大职能“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制造社会舆论,发挥政治功能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文化及其构成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学、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2.教育的文化功能1)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生产、创新文化的功能四、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合理化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含义1.定义: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教育学》讲稿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苏格拉底:“产婆术”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洛克: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刻画,一切发展都来自后天。•华生:人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全然不顾人的内在需要。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既不是纯粹的外界刺激造成的,也不是纯粹内在的自发的需要造成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矛盾统一,是主体反映外因,通过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而实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和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发展的动力,为个体所意识到的社会要求与其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1.发展的顺序性: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的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顺序的。教育对策: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所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对策: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并且,不同方面的发展在同一时期也具有不一致性。教育对策:为了有效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4.儿童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教育对策: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对生理或心理机能存在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他们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统一发展。

《教育学》讲稿5.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或者德智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征和水平。教育对策: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不同的发展因素观(一)关于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代表作:《天才的遗传》(1869):“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它对人的身心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遗传决定论”无限地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否定了环境、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二)关于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儿童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好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无限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只承认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是一种片面的人的发展观。(三)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代表观点: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二、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的含义: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人的面貌特征、体态特征、机体功能特征、神经系统的特征2.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学》讲稿(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个别差异(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三、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含义:指围绕着发展者的个体周围的,并自发地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2.作用(1)环境是个体发展的资源,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2)环境对人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自身,也取决于个体的发展水平;(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四、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何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其要素包括需要、态度、目的、动机等。(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ﻩ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是通过其自身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ﻩ3)个体具有自我定向、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4)个体的成就动机、人生态度、努力程度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促进个体个性化▪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个体谋生功能(人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其一,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其二,体现“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解决何以为生的问题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学》讲稿人的成长需要教育获得“意志自由”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面功能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一)何为主导作用ﻩ所谓主导作用是指教育能够调控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制约其发展程度和范围,影响未来发展的质量水平。(二)为什么学校能发挥主导作用ﻩ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2)有经专门训练的教师3)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4)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5)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ﻩﻩ6)兼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三、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自身的状况ﻩ3)家庭环境因素ﻩ4)社会发展状况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教师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教育学》讲稿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职人员。“教师是用知识在凡是有人的地方盖起房屋的建筑师。”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生活环节。”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职业的演变: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官吏为师、僧侣为师”)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师职业)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化社会、教师专业化、专职教师)。教师职业演变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教师职业理论上应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一)学生是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学生是一个能动体(二)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育学》讲稿▪▪▪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二、学生的地位(一)学生的社会地位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驶权利的主体,这一点正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固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队青少年所享有的权利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我国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规定主要有如下概括:生存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两种极端的理论主张“教师中心论”:它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教师来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凯洛夫(学生是白纸、容器)“学生中心论”:它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教育学》讲稿代表人物:杜威、卢梭(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2、科学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活动的双重结构总体上,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这种结构只具有意向性意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次级结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首先在教师活动的意识性上,即教师在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活动都是为了改变学生而发生的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认识关系再次,肯定学生在教育中的客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为占有和消化教育内容的主体及其主体性▪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创造性▪作为教育交往的主体及其主体间性▪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约束性“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之辩正确的理解: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承认学生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任何知识技能的领会与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任何有效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为前提。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

《教育学》讲稿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三、西方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古典时期的小大人说:小大人说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是成人的预备,其逻辑出发点是儿童和成人是不同的,且是相对的中世纪的原罪说:中世纪的原罪说缘于把人看成是生而有罪的,故儿童自然是有罪的,是需要加以鞭笞和惩戒的,这种儿童观中暗含的逻辑是把“儿童”和“上帝”相对,只有上帝是善的,除此之外皆是恶的卢梭时代的儿童观:卢梭时代发现了儿童期的价值,认为儿童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杜威时代的儿童观:杜威时代儿童观越来越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他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的儿童观,是对“教师中心论”的一次反动,把儿童从教育的“后台”边缘位置推至“前台”表演中心,让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角,这无疑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儿童宗教观:在蒙台梭利、皮亚杰、马修斯、亚斯贝斯等人的推动下,儿童几近成为一种宗教,成为一种神话。他们呼吁“以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把对儿童的崇拜推向极至。现当代的儿童观:现当代的儿童观,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儿童首先是“人”,其次儿童就是“儿童”。四、科学的学生观和发展观1、教育要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极大的成长价值,他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2、教育只有在学生成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才能引导学生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发展的内在阶段、顺序和年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当然,也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3、教育要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最有利的发展。教师在进行统一教育的同时,要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培养特长,为学生个性发展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发展中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的整体发展更有潜力。

《教育学》讲稿4、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可变性、最近发展区,重视学生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主体性和能动性,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也是教育对学生发展起主导作用的重要原因。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1.含义: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2、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3.师生关系的性质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4.师生关系的类型(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其中教育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社会关系是一种背景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和角色在教育教学中的直接反映。心理关系是教育关系基础和深化,常以内隐方式、感性方式反映社会关系并直接影响教育关系,与前两种关系相比,它具有情景性、弥散性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领导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3)教师的智慧(4)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3.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教育学》讲稿(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学会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三)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二、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4.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依据(1)要根据社会关系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关系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利益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是否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它已经成为制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直接因素。2、人的依据(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立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目标)的重要依据。(2)人的发展需要也是确立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目标)的重要依据。四、历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观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代表人物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是其全盛时期,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都属于这一思想流派。••(2)主要精神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3)基本观点第一,倡导人性本善良,强调教育的价值。第二、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教育学》讲稿•第三、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2、社会本位论(1)代表人物这一观点的鼎盛时期主要是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那笃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凯兴斯泰纳。(2)主要精神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决定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目的。(3)基本观点第一,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第二,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它目的。第三,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3、文化本位论(1)代表人物“文化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是德国文化教育学派(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的主张。它的代表人物有李特、斯普朗格等。(2)主要精神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要围绕文化来展开,用“文化”来统整教育、社会、人三者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动自觉地追求理想价值,创造新文化。(3)基本观点第一、崇尚精神,关注生命价值。主张文化教育学是从危机中自我拯救的手段,通过精神的“唤醒”,成长为具有内在精神价值的、真正的人。第二,强调文化,倡导人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只有通过文化的体验、理解、解释、和人的自我陶冶、唤醒等文化教育活动,才能把人塑造为“文化的人”。4、生活本位论(1)斯宾塞的“生活预备说”斯宾塞认为,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说”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所以也称为“教育无目的论”(3)简要的评价“生活预备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让人追求未来幸福的教育观,对未来幸福的迷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当下生活的忽视。“教育即生活说”是一种让人追求现实幸福的教育观,对现实生活的尊重也就是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因为儿童和成年是不可分割的。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是指个人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两个层次: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教育学》讲稿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1.我国古代教育目的内则“修身”,外则“治国”。从社会要求来看,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个人要求来看,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德行,养成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君子”“贤人”孟子:“大丈夫”2.我国近代教育目的(1)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随后提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2)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3)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这就是“三民主义”教育宗旨。(4)解放区的教育目的1940年提出:“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新中国的教育目的(p363,自学)••(1)三好的表述法:1953年“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2)劳动者的说法:“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宪法》的说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4)《教育法》的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5.3.18通过《教育法》)•(5)“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政治报告》2002.10)•(6)“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政治报告》2007.10)4.我国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纵观我国各个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基本点: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坚持全面发展

《教育学》讲稿培养独立个性(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规定)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组成和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精神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智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智育的根本任务当然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体育•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功能: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美育的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传授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各育之间的关系第一、五育的关联性;第二、五育的促进性;

《教育学》讲稿第三、五育的不可替代性。三、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它主要表现为教育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等和各种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来自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实践,任何教育实践活动也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无论自觉或不自觉,教育工作者总是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或影响自己的工作。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的指引下,把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校也要作为一个整体,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把学校的各项教育改革、机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后勤工作改革等配套进行,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学校整体育人的优势。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1)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3)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4)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内容与途径教育内容第七章第一节(一)什么是教育内容?内容与形式相对,是构成事物的内在各要素的总和。教育内容就是构成教育现象的内在各要素的总和。教育现象的内在各要素有许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二)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内容就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也叫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985.8P155)。(三)教育内容的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预定性2、高度的信息含量和严密的逻辑性

《教育学》讲稿3、价值的全面性4、高度的科学性和全面的教育性(四)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1、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需要3、文化教育传统4、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5、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动向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一)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含义:也称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含义:也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每门学科都有相应课程标准。(三)教科书(教材或课本)即课本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结构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练习、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课本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是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四)教学指导材料(教学参考书)主要指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包括音像、磁带、光碟等三、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我国实行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这种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组成(劳动技术教育属于一种技能教育,不属于知识、素质的教育内容)。(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美育(五)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第二节教育途径一、教育途径概述(一)教育途径的概念教育途径是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育途径是教师施加教育影响于学生的渠道与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育途径是学生获得发展的渠道与方式。(二)教育途径的意义1.教育途径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2.教育途径是教育活力的根本保证

《教育学》讲稿3.教育途径是影响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教学(一)教学的概念第一,从静态角度分析,教学都含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教育者)、学生(学习者、受教育者)与内容(课程)。•第二,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是其“应然”,但不是必然。•第三,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四,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教学的作用▪1.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教学的形式1.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的概念课堂教学(又叫“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产生的。(2)课堂教学的特点一是把学生按年龄和发展水平分别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二是教学内容是以课为单位进行组织的▪▪▪▪三是每一课是在相对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四是相应的科目一般由固定的教师执教。(3)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优越性▪它扩大了教学规模•它提高了教学的速度•它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它实现的教学任务比较全面•它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教育作用•(4)课堂教学的结构与类型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成分及各成分间的联系。包括:▪

《教育学》讲稿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二)复式教学1.复式教学的概念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复式教学的特征教师在同一节课内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班级进行交替教学;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节课内是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交替进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编班•合理排课•培养助手•建立常规•(三)现场教学1.现场教学的概念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与目的,组织学生到相关的生产单位和生活情境中,通过听取讲解、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