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物质循环 高二生物 必修三 哈37中 张玉龙_第1页
教学设计 物质循环 高二生物 必修三 哈37中 张玉龙_第2页
教学设计 物质循环 高二生物 必修三 哈37中 张玉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2学段学科高中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作者张玉龙学校哈尔滨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循环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3.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物质的循环同一性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特点,明确流经途径2.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三、学情分析指导学生,关注物质循环的流畅性对生物圈平衡的影响四、教学方法实例分析,电子白板辅助五、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知识点一碳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等元素。2.循环途径:无机环境。3.范围:。4.特点:全球性,反复循环,因此又叫循环。(二)过程图解小结: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①在无机环境中以和的形式。②在生物群落中以的形式,沿渠道传递。③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以形式传递。2.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有化能合成作用。3.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三)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学染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的平衡。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②大力推行(增加CO2的去路)知识点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一)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1.二者______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物质作为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循环往返。(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比较表: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形式流动等基本元素的循环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反复循环性质开放式:地球之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传递是逐渐递减耗尽为止封闭式:生物圈是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特点、________物质被反复利用,具有________范围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联系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图: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特别提醒: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保证。。生物的富集作用概念: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分类: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富集作用和陆生生物富集作用。课堂随练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