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生物与环境第27讲种群及群落浙江[学考+选考]考纲确认考点知识内容必考加试8•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aa(2)标志重捕法aa(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a9•种群的增长方式(1)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bb(2)环境容纳量aa(3)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10.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a(2)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a11.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群落的概念和结构aa12.群落的主要类型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aa13.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aa(2)顶极群落的概念a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考点:知识梳理1.种群的概念⑴种群: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与物种的关系: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2.种群的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2)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种群的年龄组: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⑶性比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4)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M•n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记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种群分布型: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有三种不同类型:类型1(凸形)、类型II(对角线形)和类型111(凹形)。3.种群的增长方式A图为指数增长曲线。条件: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B图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原因: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特点: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K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含义: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原因: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类型:波动有周期波动和非周期波动。调节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莎瓦:真题体验1.(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D[种群的性比率不都是1:1,例如蜜蜂的种群中雄性多于雌性;种群内的个体并不都能互配繁殖,例如豌豆种群自然情况下只能自花授粉;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J”形增长。](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错误的是()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根据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B[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值时便下降,低于K值便上升,所以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不是最大密度,B错误。](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密度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D[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A错误;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有较大的差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B错误;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错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D正确。](201510月浙江选考)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并不是等于零,A错误;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没达到K/2时进行,B错误;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变化,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无天敌等,C错误;曲线b1的K值较高,当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K值下降,变成曲线b2,D正确。](2016・4月浙江选考)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自然状况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D[根据题意可知,由于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其数量两个波峰之间相隔时间相等,为周期波动,A项错误;由于蒲公英种子是随风飘落的,因此第一个生长期是随机分布的,B项错误;处于对角线形存活曲线的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相同,所以蒲公英的存活曲线不符合对角线形特征,C项错误;动物取食蒲公英不会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D项正确。](2016・10月浙江选考)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g(g=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t2至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1至t4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密度在此区间内
一直在增加;自然增长率二出生率■死亡率,t2时刻指的是甲、乙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同理t2与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也不一定相同;t2至t4甲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由大于1变为小于1。]要虽深度劃析1要虽深度劃析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看精彩微课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如图,在种群各特征中,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比率。2.种群增长的曲线分析项目曲线“J”形曲线“S形曲线产生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百分数或倍数连续增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将在K值上下波动环境容纳量(K值)无K值有K值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和种群刚迁入新的环境中最初一段时间内的增长一般自然种群增长
种群增长(速)种群增长(速)率曲线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厂毎曲线片境阳力环境•容纳曲联系U-一”曙形1111线联系时间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3.有关K值的分析(1)K值变动的示意图在环境未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K值的应用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K/2值的应用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这个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其达到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以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实验方法与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讨论探究思路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f分析结果,得出结论f表达和交流。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使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4)注意事项在酵母菌计数时的注意事项a•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一右上一右下一左下。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酵母细胞若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即吐:题组训练1.(2016・浙江宁波3月选考模拟)近期“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这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变性比率B.降低人口密度
C.调整年龄结构D.降低出生率C[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利于调整年龄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C正确。](2016・浙江7月学考)下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A.猎豹CA.猎豹C.赤狐□种群个体总数■新出生个体数D.田鼠D[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知,猎豹、亚洲象、赤狐、田鼠的出生率分别是2/12X100%、3/20X100%、7/30X100%、20/50X100%,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田鼠。]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D[由图示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性成熟,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A项正确;天敌倾向于捕食年老体弱的动物,故天敌的迁入可能会导致衰老个体减少,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B项正确;图示各月份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百分比不同,C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使该种群的正常性比率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密度发生改变,D项错误。]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B[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指种群数量的最高值,A项错误;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种群的数量,但不会直接影响环境容纳量,B项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夏季,植物生长旺盛,为植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环境容纳量应为夏季最大,D项错误。]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种数数量乙种数数量乙012345678时间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A[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A项正确;环境阻力应在最初时期最小,B项错误;因为统计中有死亡的个体,所以统计结果比实际值高,C项错误;种群的K值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D项错误。]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耆虽知迟梳理1.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和优势种⑴群落: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种类构成和种间相互关系;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群落的物种组成:包括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群落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的产物。物种丰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它是衡量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优势种①优势种:在组成群落的物种中,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②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个体数量多;占有竞争优势,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常在群落中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2.群落结构垂直1结构空间<(1)结构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光照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I条件水生群落分层决定因素: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概念: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水平1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结构植被]斑块性特性1镶嵌性陆生群落分1层决定因素概念: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时间1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结构I类型[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类型[群落外貌的季节变化3.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类型森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
『禾本科植物植物优势种1薔二二〔阔叶早本植物I代表动物:野驴、黄羊、黄鼠、鼠兔等
'优势植物:蒿属植物、藜属灌木、肉质
旱生植物、各种仙人掌等I生物特点:适应缺水环境'分布:北方针叶林以北的环北冰洋地带苔原1植被特点: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I缓慢,能忍受强风吹袭草原1荒漠14.群落的演替(1)群落的演替①概念: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中止。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的过程:裸底阶段f沉水植物阶段f浮叶根生植物阶段f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f森林群落阶段。类型a.原生
演替含义:在从未有a.原生
演替I特点: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次生J含义: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
心替[特点: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经历的时间(2)顶极群落含义: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最终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的状态,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叫顶极状态。决定因素: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类型气候类型顶极群落高温高湿热带雨林低温高湿北方针叶林中温中湿温带草原低温低湿苔原极端缺水沙漠对点:真题体验(2015・9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群落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因此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A项错误;季节的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B项正确;群落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因此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项正确。]要虽深度咅IJ析1.群落的结构类型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含义构成群落的种群在垂直方向不同高度上的配置状况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植物:光照等动物:食物等水分、土壤和地形起伏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斑块性和镶嵌性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季节变化明显2.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方法从起点上判断: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所发生的演替是原生演替。②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从时间和速度上判断: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演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智慧农业项目合作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食材采购与成本控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研发中心聘请兼职劳务合同4篇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货款合同退款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排水管道安装与水质监测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药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投资理财顾问委托合同3篇
- 2025版特色商业街区门面店装修施工合同2篇
- 2025年度民品典当借款合同标准化文本4篇
- 有砟轨道施工工艺课件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40篇短文搞定高中英语3500单词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 统计》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 儿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
- 国家中英文名称及代码缩写(三位)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液晶高压芯片去保护方法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查房
- 拜太岁科仪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