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麦琪的礼物》的主要构思特点是()

A.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留下悬念

B.运用倒叙手法开始就制造悬念

C.比兴寄托,充满象征暗示意味

D.结局在预料之中,一切圆满

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触目惊心地看到1935年12月9日那场学生运动。

B.家居美墙纸采用环保材料,纳米技术,防水阻燃,耐氧化,历久弥新,使用本产品装修装饰,定可使您新居蓬荜生辉。

C.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章,值得我们含英咀华。

D.大学教师对外汉语教师已经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的职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B.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4.茅盾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语丝社

5.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A.郭沫若B.胡风C.臧克家D.闻一多

6.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是______的诗歌?

A.李白B.屈原C.白居易D.杜甫

7.其诗作多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自己田园生活恬然自乐的东晋诗人是A.A.王维B.陶渊明C.苏轼D.岑参

8.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A.英国哲学家B.英国文学家C.美国哲学家D.法国哲学家

9.《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

10.《报刘一丈书》主旨是

A.赞美刘一丈B.讽刺官场腐败C.讽刺“才德称位”D.赞美“上下相孚”

11.在下列作品中富有理趣的是()A.A.李煜的《虞美人》B.柳永的《八声甘州》C.苏轼的《水调歌头》D.李清照的《声声慢》

12.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

A.《罗亭》B.《猎人笔记》C.《木木》D.《阿霞》

13.《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1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______因素,一般认为通过植物的时序______实现其观赏功能和构景功能。植物在景点构成中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______园主人所______的思想和愿望。A.构成布局寄寓传递B.构成布局传递寄寓C.布局构成寄寓传递D.布局构成传递寄寓

15.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陶渊明

二、填空题(10题)16.《左传》相传为__所作。

17.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18.朱熹对诗人_________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19.《苏武传》的作者是___。

20.小说《风波》情节的中心线索是_________。作品中矛盾冲突也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21.在《箱子岩》一文中,作者写道:“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__________已经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__________,与其他__________一样,惟有在__________中放射,分解”。

22.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

23.白居易与__齐名,并称“元白”。

24.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是__。

25.白居易《长恨歌》诗:“__,夜半无人私语时。”

三、判断题(5题)26.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9.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0.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什么叫“战胜于朝廷”?齐威王为什么能做到“战胜于朝廷”?

32.(一)阅读《诗经·周南·桃天》,然后回答21~23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黄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嫁。②黄:大。“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属于“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33.阅读《氓》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解释这节诗中加点的字。(2分)

宴: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请把这段话中的两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35.

阅读小说《米龙老爹》片段,然后回答33~35小题。

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滔。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勾那些像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掺混在一起。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

36.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中国的历史概括为怎样两个时代?(4分)

六、作文(1题)3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文,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说理透辟,气势雄健,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茅盾在1921年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5.B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艾青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曾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6.D

7.B

8.A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涉及的细节知识(外国作家的国籍、评价等)的掌握情况。这是历届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常见题目类型。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9.B《季氏将伐颛臾》在论辩中采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等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其中,B项“先王以为东蒙主”属于历史材料。从历史上看,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若伐颛臾便是违背先王旨意,违背先王旨意便是不孝,伐颛臾不合礼制。A项“且在邦域之中矣”和C项“是社稷之臣也”,则是分别从颛臾的现实表现看,颛臾是安分守己的“社稷之臣,何以伐为?”,攻打没有过错的臣属国颛臾,非礼也;从地理位置上看,颛臾在鲁国疆域之中,对鲁国构不成任何威胁,因而不应伐之;因此只有B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10.B

11.C

12.B

13.C《漱玉词》是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词集。

14.B

15.B

16.左丘明左丘明

17.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18.屈原

19.班固班固

20.辫子事件,辫子

21.“自然”,性命之理,无生命物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

22.狂人日记

23.元稹元稹

24.培根培根

25.七月七日长生殿七月七日长生殿

26.Y

27.N

28.Y

29.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