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陶公柳》阅读附答案_第1页
《江南陶公柳》阅读附答案_第2页
《江南陶公柳》阅读附答案_第3页
《江南陶公柳》阅读附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南陶公柳》阅读附答案

江南陶公柳(11分)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清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伸展,迷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修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散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彩。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酷寒灼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降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

它们和气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酷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宁静淡泊,不事张扬,悄悄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群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旧漂亮。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2分)

第②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晋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间带领官吏和百姓广植柳树(1分),人们为了缅怀(纪念)他(1分),把他所种的柳树称为陶公柳。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两点各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或抒发了对陶公柳的爱好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1分)。

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称赞了“陶公柳〞(“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追念之情。(任答三点各1分)

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三点1分)

解析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了解引用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