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阅读附答案大师钱穆:“爱国素不后于人〞阅读答案
陈虹
学生们曾这样描述钱穆:“一副金属细边眼镜,和那种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地雍容潇洒。〞
钱穆的一生,可用两句话概括:地地道道的书生,心静如水的学者。他除了教书便是写书。他这一生从未步入过政坛,也从未参与过政党。但他却对自己的老师吕思勉说过这样的话:“学生自读书懂事以来,就深知要爱国爱民族,爱国素不后于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前,钱穆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开的一系列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然而战争却残酷地破坏了这一切,故都北平不仅放不下一张宁静的课桌,也放不下教授们精心钻研学术的书桌了。战争使他失去了这一切——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气氛、熟悉的令他“其乐无比〞的心情。
后来,辗转颠簸到了昆明,钱穆终究又回到了他所熟悉的讲台——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他不辞辛勤地四处奔波,四处授课,目的只有一个——“自念万里逃命,无所靖献,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
他上课时,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上有志于史的人们,皆来听讲,以致教室虽甚宽大,仍不能使人各得其所。一张两人并用的课桌,总是三个人挤着坐。椅子坐满了,大量人便席地而坐……钱穆的课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的欢迎?——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写道:余须从学生课桌上踏桌而过,始得上讲台。〞这除了他一贯具有的诲人不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外,更重要的便是他那“爱国素不后于人〞的激情深深地感动了台下的莘莘学子。
战前,钱穆于学术上的成果已非同小可了——《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先秦诸子系年》……无一不在学术界引起猛烈的反响。然而,残酷的战争同样毁掉了这一切——宁静的书斋、冷静的研究,代之而来的是轰炸、逃难、贫病、担心……然而,钱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就在他“既苦书籍之未备,又恨精神之不属〞的状况下,一部令世人刮目的《国史大纲》杀青了!
诵甘是当年武汉大学的学生,他曾慨叹:“读了先生这部书,得以重新认识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价值之所在,一下豁然开朗的时候,其精神之感奋、昂扬,又将为何如?所以,此书之出版,真是适逢其时;它对鼓舞爱国精神,提高抗战信念,是有所贡献的。〞此话不虚,而钱穆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他在该书的引论中这样写道:“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之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产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据说,当年该书问世之后,在沦陷区的北平,竟有人整本地抄录,且言:“读此书倍增国家民族之感。〞
进入耄耋之年,钱穆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余昔在北平,日常杜门,除讲堂外,师生甚少接触。除XX事变一次以外,凡属时局国事之种种集会与讲演,余皆谢不往。每念书生报国,当不负一己之才性与能力,应自定取舍,力避纷扰。但自抗战军兴,余对时局国事亦屡有论评,刊载于报章杂志。学生亦遂不以世外人视余。〞
由“世外人〞变成了“世内人〞,这正是钱穆于战争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特别是自1941年起,他开始大量地为《思想与时代》杂志撰稿,先后达数十篇之多。为表示自己的态度,并勉励学生们奔赴前线,钱穆写下了长及万言的《知识青年从戎的历史先例》,发表在《大公报》上。
“我们很渴望在此知识青年从戎的大潮流里,再出几个楚霸王与霍骠姚,或是再来几个周公瑾与诸葛孔明,或是再有几个李英公(李勣)与李卫公(李靖),或是再有几个岳武穆与王文成。此乃国家民族前途祸福所系,全国知识青年其速奋起。〞
史学家的笔下仍旧是历史,爱国者的笔下仍旧是抗敌救国。但是这样的文章已经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于钱穆之手了——抗战之初,他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前线的事情自有前线的人去负责。然而仅仅几年的时间,钱穆的思想便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的确是变了,他貌似从“静态〞的书生变为了“动态〞的学者。(摘自《铁军》,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钱穆先生表现出了一个学者难得的担当精神,本着“重建立国人对中国民族的感情与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立场,发表了颇具深意的《国史大纲》。外患的刺激、剧变的生活环境,迫使钱穆先生不停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亡?这种思考贯穿了《国史大纲》始末,最终凝聚成这部充满士人自觉的民族精神,以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史为纲的中国通史。(摘自钱声广《大师的抗战》)
(1)以下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先生没有步入过政坛,也没有参与过任何政党,是由于钱穆认为,士人以己之学,也完全能够担当起振兴民族精神的大任。
B.文章多处引用钱穆自己的话和学生的话,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前者突出了传主的精神品质,后者则增加了评述的客观性、真实性。
C.战争迫使钱穆离开了故都,辗转万里到达昆明,“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其中既有愤慨,又有无奈,更有重回讲坛的激情。
D.书生不避担当,有良知的学者更易觉悟。一部在艰苦窘境中凝聚着不屈精神的《国史大纲》,让我们读出钱穆的民族风骨和民族忧患意识。
E.是战争,让钱穆这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世外人〞,变成了关注民族命运的“世内人〞,他甚至渴望与青年一道担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2)文章开篇关于钱穆形象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概要分析。(6分)
(3)说,钱穆是“心静如水的学者〞;又说,“他貌似从‘静态’的书生变为了‘动态’的学者〞,这不矛盾吗?请简要分析。(6分)
(4)钱穆说过:“爱国素不后于人。〞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5分)
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A项强加因果;C项理解牵强,曲解文义;E项前句分析恰当,后句无中生有)
(2)(6分)
①引用学生的描述,为读者形象地呈现了钱穆温文、雍容、潇洒的形象,像一帧人物剪影,加深了读者对钱穆的印象。②与下文记述钱穆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特别是记述他书生式的,学者式的爱国情怀遥相呼应,相得益彰。③形象的描写增加了传记的形象性、生动性,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每项2分)
(3)(6分)
并不矛盾,二者有机统一在对钱穆先生人格的评价上。(2分)说他是“心静如水的学者〞,重在突出他“除了教书就是写书〞的学者身份和追求,即使在抗战的残酷、社会的动乱、境遇的艰苦中,仍旧坚守教学,著书立说,尽一学者的责任。(2分)说他“变为了‘动态’的学者〞,看似与上文的“心静如水〞矛盾,但这正是钱穆先生书生出身、学者身份的爱国精神的独特表达,他用自己最擅长的著史,完成了《国史大纲》,借以激发国人的民族气概和爱国情感。同时,他也以师长的身份,鼓舞学生奔赴前线。(2分)
(4)(8分)
“爱国素不后于人〞是钱穆先生爱国精神的写照,也是他爱国行动的宣言。①钱穆先生虽然从未步入政坛,也未参与过政党,但他却爱国爱民族。②在昆明等地,钱穆先生四处奔波为学生讲授国史,传布爱国思想和精神,以尽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期末模拟卷01【九年级上下全册】
- 2024保育员技师理论考试172题(附答案)
- 让垃圾分类演讲稿范文
- 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
- 脚手架施工方案15篇
- 幼儿园班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煤矿实习总结范文
- 九年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承诺书(35篇)
- 音乐活动总结
- 22.3 实践与探索 同步练习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新版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货物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 英语 含答案
- 4S店展厅改造装修合同
- 3-4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8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 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
- 废旧物资回收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宣传视频拍摄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