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
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
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
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
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教育基本知识汉代教育基本知识1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速亡的教训,摒弃严刑酷法,废除秦代“挟书律”,开放了民间学术活动,奉行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道家为核心,融合其他)。“无为而治”十分适合汉初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需要,但是也容易导致放任自流和政府权威的削弱。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已基本恢复,统治者已有实力来整顿国政。同时,社会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无为而治”已经不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政策。于是,在文教方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二)建立博士弟子制博士官因学识渊博,也常常以私人名义授徒讲学。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公孙弘的建议,由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有固定的名额和选拔标准,并享有官方给予的待遇。这就是博士弟子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二)建立博士弟子制4(三)以儒术取士汉代自高祖始,就重视选贤任能。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太学生通过考课,通一经者即补为官。以儒术取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三)以儒术取士5(四)视学制度君主视学自古有之。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东汉时皇帝视学成为一种制度。视学时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要召集博士讲论五经,有时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业,还要与师生欢聚。为了弘扬儒学,每次视学皇帝还要聚众宣讲。以上诸项措施都为“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起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四)视学制度6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其对教育的主要作用和影响,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汉代的官方学校体制就是伴随独尊儒术而建立的。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7汉代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8汉代的教育体制官学有中央办的和地方办的,中央官学又有最高学府—太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还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专门学校,地方官学都是学习儒经的,此外还有民间办的大量私学,包括高级程度的经师收徒讲学和初级程度的蒙学。封建学制系统已大体形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从汉代起,教育事业就划归到朝廷掌“礼”的部门,于是有“礼教”之称。汉代掌礼的长官是太常,兼管太学的重大事宜。地方学校则由地方当局操办。当时还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汉代的教育体制9二、汉代的官学(一)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发展到3000人。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二、汉代的官学1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7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19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7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29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7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39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汉代教育基本知识47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速亡的教训,摒弃严刑酷法,废除秦代“挟书律”,开放了民间学术活动,奉行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道家为核心,融合其他)。“无为而治”十分适合汉初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需要,但是也容易导致放任自流和政府权威的削弱。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已基本恢复,统治者已有实力来整顿国政。同时,社会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无为而治”已经不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政策。于是,在文教方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4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49二)建立博士弟子制博士官因学识渊博,也常常以私人名义授徒讲学。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公孙弘的建议,由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有固定的名额和选拔标准,并享有官方给予的待遇。这就是博士弟子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二)建立博士弟子制50(三)以儒术取士汉代自高祖始,就重视选贤任能。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太学生通过考课,通一经者即补为官。以儒术取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三)以儒术取士51(四)视学制度君主视学自古有之。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东汉时皇帝视学成为一种制度。视学时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要召集博士讲论五经,有时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业,还要与师生欢聚。为了弘扬儒学,每次视学皇帝还要聚众宣讲。以上诸项措施都为“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起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四)视学制度52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其对教育的主要作用和影响,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汉代的官方学校体制就是伴随独尊儒术而建立的。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53汉代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54汉代的教育体制官学有中央办的和地方办的,中央官学又有最高学府—太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还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专门学校,地方官学都是学习儒经的,此外还有民间办的大量私学,包括高级程度的经师收徒讲学和初级程度的蒙学。封建学制系统已大体形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从汉代起,教育事业就划归到朝廷掌“礼”的部门,于是有“礼教”之称。汉代掌礼的长官是太常,兼管太学的重大事宜。地方学校则由地方当局操办。当时还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汉代的教育体制55二、汉代的官学(一)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发展到3000人。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二、汉代的官学5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57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5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59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7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8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69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0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1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2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3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4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5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6汉代教育基本知识课件77汉代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