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课件_第1页
新教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课件_第2页
新教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课件_第3页
新教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课件_第4页
新教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2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3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什么是史料:

亦称历史资料,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资料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定义(二)意义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什么是史料:4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从甲骨文到书籍例如:史书(官修和私修)、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一)根据载体【例题1】(2018年汕头一模41)材料二(16世纪后期)有佛郎机(一般指葡萄牙,在这应指西班牙)者,自称干系蠟国,从大西来,亦与吕宋互市(与菲律宾贸易)。……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摘自张燮(公元1574—1640年),福建漳州人,著《东西洋考》材料三(16世纪后期)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见其国弱可取,乃奉厚贿遗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诈而许之。其人乃裂牛皮,联属至数千丈,围吕宋地,乞如约。王大骇,然业已许诺,无可奈何,遂听之。——摘自《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成书于1645-1739年)(2)材料二、三记述了同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12分)材料二成书时间与所载史事时间相近,可能更接近事实;作者为福建漳州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南洋交流频繁,能掌握较丰富的历史资料;材料二属私修史书,具有一定局限性;材料二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部分记述具有不准确性。(5分)材料三出自官修正史,一般而言史料价值更高;材料三距所载史事时间较远,且易受王朝政权更迭影响;材料三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表明也存在诸多缺漏;材料三部分记载如“数千丈”的说法有夸大之嫌。(5分)私修官修史书史料价值:官修史书一般比私修史书价值更高,但官修史书修撰带有政治性,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历史事实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5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从甲骨文到书籍例如:史书(官修和私修)、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一)根据载体文献史料价值:由人撰写的,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感情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致使文献史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实。【例题2】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原因?

近代报刊的时评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而日记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需结合作者的阶级立场、背景、学识等多种因素。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6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洛阳铲下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一)根据载体【例题3】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本筒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实物史料中的考古发现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实物史料价值:可与文献史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找历史的真实,另,实物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7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3、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从田野中来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一)根据载体

【例题4】学者张鸣说,周商易代,不仅有正史记载,而且还有专门描写这一过程的民间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一个典型,只不过神话色彩过重,人间的征伐倒变成了天界神仙们的大战。“征伐”变成了“大战”说明什么?口述史料价值: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有大量艺术创造和虚构的情节会影响其史料价值(文艺作品使用类似);说明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现象需要详加考辨。即使当事人回忆,由于主客观原因,也会不准确或不全面。因此,应慎重对待,尽量与其他史料结合使用。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8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二)根据时间A1、一手(直接)史料:原始资料,当时当事,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二手(间接)史料:不当时当事,或者后人研究,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一手(直接)史料价值:一手史料一般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但使用时候需小心,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例题5】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A.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B.《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C.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亲身经历的一手史料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A1、一手(直接)史料:原9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二)根据时间(三)根据目的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如官修史书或成文历史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摄像等)2、无意史料: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如官方留下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等)【例题6】(2015汕头二模·39,有改动)(26分)材料三: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图略)。材料四: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请回答:(4)请把以上两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5分)(4)无意史料更具有证据力。(1分)理由:有意史料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有夸大、美化甚至捏造事实的可能;(1分)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1分)有意史料无意史料有意和无意史料价值:有意史料经过作者的加工,带有主观故意的可能;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10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例题7】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A.要有证据意识B.广泛搜集史料C.运用可信史料D.引用官修史料

一般说来,搜集史料,要力求广泛、丰富;运用史料,必须经过考订鉴别,以确认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本方法:文献查找、考古、实地调查、访谈等等C如何考订鉴别史料?不一定真实可信(一)收集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例题7】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11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鉴别历史材料可靠性的意识(一)收集(二)运用【例题8】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B.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C.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D.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D口述史料无意史料(1)史料的种类1)不同史料相互参照2)一手一般优于二手3)无意一般优于有意整体上来看,都不能单一使用,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多重印证,去伪存真。(2)史料的作者如:立场(阶级、政治、民族等)、修养、视野、情感等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鉴别历史材料可靠性的意识(12B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2、史料环境(一)收集(二)运用【例题9】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C.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历史时代影响B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一)收集【例题9】下图是13C【例题10】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材料无体现材料无体现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2、史料环境3、论从史出“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意识,注意史料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收集(二)运用材料无体现C【例题10】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14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2、史料环境3、论从史出4、敢于质疑(一)收集(二)运用【例题11】某一史家指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A.任何史料均不足信B.任何史料均可质疑C.历史没有客观可言D.历史学取决于史料B是否丰富?是否完整?是否真伪?是否偏见?求真意识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一)收集【例题11】某一史15

课堂小结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定义和意义分类和价值搜集和运用求真意识辨析价值史料环境论从史出敢于质疑课堂小结史料实证是指对16谢谢大家!谢谢大家!17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19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20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什么是史料:

亦称历史资料,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资料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定义(二)意义一、史料的定义和意义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什么是史料:21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从甲骨文到书籍例如:史书(官修和私修)、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一)根据载体【例题1】(2018年汕头一模41)材料二(16世纪后期)有佛郎机(一般指葡萄牙,在这应指西班牙)者,自称干系蠟国,从大西来,亦与吕宋互市(与菲律宾贸易)。……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摘自张燮(公元1574—1640年),福建漳州人,著《东西洋考》材料三(16世纪后期)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见其国弱可取,乃奉厚贿遗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诈而许之。其人乃裂牛皮,联属至数千丈,围吕宋地,乞如约。王大骇,然业已许诺,无可奈何,遂听之。——摘自《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成书于1645-1739年)(2)材料二、三记述了同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12分)材料二成书时间与所载史事时间相近,可能更接近事实;作者为福建漳州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南洋交流频繁,能掌握较丰富的历史资料;材料二属私修史书,具有一定局限性;材料二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部分记述具有不准确性。(5分)材料三出自官修正史,一般而言史料价值更高;材料三距所载史事时间较远,且易受王朝政权更迭影响;材料三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表明也存在诸多缺漏;材料三部分记载如“数千丈”的说法有夸大之嫌。(5分)私修官修史书史料价值:官修史书一般比私修史书价值更高,但官修史书修撰带有政治性,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历史事实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22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从甲骨文到书籍例如:史书(官修和私修)、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一)根据载体文献史料价值:由人撰写的,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感情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致使文献史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实。【例题2】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原因?

近代报刊的时评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而日记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需结合作者的阶级立场、背景、学识等多种因素。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23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洛阳铲下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一)根据载体【例题3】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本筒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实物史料中的考古发现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实物史料价值:可与文献史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找历史的真实,另,实物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24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3、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从田野中来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一)根据载体

【例题4】学者张鸣说,周商易代,不仅有正史记载,而且还有专门描写这一过程的民间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一个典型,只不过神话色彩过重,人间的征伐倒变成了天界神仙们的大战。“征伐”变成了“大战”说明什么?口述史料价值: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有大量艺术创造和虚构的情节会影响其史料价值(文艺作品使用类似);说明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现象需要详加考辨。即使当事人回忆,由于主客观原因,也会不准确或不全面。因此,应慎重对待,尽量与其他史料结合使用。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一)根25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二)根据时间A1、一手(直接)史料:原始资料,当时当事,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二手(间接)史料:不当时当事,或者后人研究,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一手(直接)史料价值:一手史料一般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但使用时候需小心,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例题5】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A.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B.《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C.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亲身经历的一手史料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A1、一手(直接)史料:原26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二)根据时间(三)根据目的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如官修史书或成文历史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摄像等)2、无意史料: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如官方留下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等)【例题6】(2015汕头二模·39,有改动)(26分)材料三: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图略)。材料四: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请回答:(4)请把以上两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5分)(4)无意史料更具有证据力。(1分)理由:有意史料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有夸大、美化甚至捏造事实的可能;(1分)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1分)有意史料无意史料有意和无意史料价值:有意史料经过作者的加工,带有主观故意的可能;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二、史料的分类和价值(一)根据载体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27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例题7】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A.要有证据意识B.广泛搜集史料C.运用可信史料D.引用官修史料

一般说来,搜集史料,要力求广泛、丰富;运用史料,必须经过考订鉴别,以确认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本方法:文献查找、考古、实地调查、访谈等等C如何考订鉴别史料?不一定真实可信(一)收集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例题7】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28三、史料的收集和运用1、辨析价值:鉴别历史材料可靠性的意识(一)收集(二)运用【例题8】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B.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C.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D.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D口述史料无意史料(1)史料的种类1)不同史料相互参照2)一手一般优于二手3)无意一般优于有意整体上来看,都不能单一使用,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多重印证,去伪存真。(2)史料的作者如:立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