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_第1页
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_第2页
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_第3页
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_第4页
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鉴赏1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2精品资料精品资料3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4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5小说阅读三步曲第一步:写什么?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主题第二步:怎么写?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第三步:写得怎样?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小说阅读三步曲第一步:写什么?6一、鉴赏小说的情节1、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一、鉴赏小说的情节7 2、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

,表现了……

。 2、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8结构段落的作用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结构段落的作用9

不同顺序的作用(倒叙、插叙常考)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10二、鉴赏小说人物设题: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2、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答题: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定位)】设题:3、塑造这一形象有何作用?【答题:(1)衬托主要人物(2)突出主题】设题:4、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或运用了哪些方法)?【答题: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二、鉴赏小说人物设题: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11思考角度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思考角度12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三)小说主题的挖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三)小说主题的挖掘13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14

(四)艺术技巧的鉴赏(四)艺术技巧的鉴赏15一、重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重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16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通常要结合环境进行分析。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7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18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二、表述格式×××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一、表述要点:19【高考期间为什么下雨?】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了凄凉的气氛3.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4.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5.为端午的投江埋伏笔6.与即将到来的美好小长假形成鲜明对比。【高考期间为什么下雨?】20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②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③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④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21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老人与海》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阴冷的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老人与海》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22(1)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二)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23注意: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注意: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24注意:鉴赏小说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4.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注意:鉴赏小说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5

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解题思路:

1.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运用……手法,写了……,表现了……。词语与句子的理解26答题步骤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答题步骤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27(三)鉴赏小说的人称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三)鉴赏小说的人称28(四)鉴赏小说题目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如《祝福》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如:《药》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以主要人物为题。如《侯银匠》以特定环境为题,如:《荷花淀》(四)鉴赏小说题目29关于小说的标题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1.理解A、小说的主要情节;B、小说的主要人物;C、小说的主要内容。2.作用A、线索,贯穿全文;B、点明主题关于小说的标题30(五)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情节;②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阅读;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或暗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主人公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五)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31(六)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项链》)①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药》《杜十娘》)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②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六)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项链》)32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柳毅传》)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越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4.戛然而止结局。留下了“空白”(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想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柳毅传》)33(七)语言鉴赏1.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从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赏析。品味语言运用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独特的物态特征等方面的魅力。3.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自然质朴等。(七)语言鉴赏1.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赏析。34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鉴赏35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36精品资料精品资料37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38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39小说阅读三步曲第一步:写什么?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主题第二步:怎么写?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第三步:写得怎样?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小说阅读三步曲第一步:写什么?40一、鉴赏小说的情节1、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一、鉴赏小说的情节41 2、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

,表现了……

。 2、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42结构段落的作用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结构段落的作用43

不同顺序的作用(倒叙、插叙常考)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4二、鉴赏小说人物设题: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2、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答题: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定位)】设题:3、塑造这一形象有何作用?【答题:(1)衬托主要人物(2)突出主题】设题:4、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或运用了哪些方法)?【答题: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二、鉴赏小说人物设题: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45思考角度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思考角度46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三)小说主题的挖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三)小说主题的挖掘47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小说鉴赏知识要点-课件48

(四)艺术技巧的鉴赏(四)艺术技巧的鉴赏49一、重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重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50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通常要结合环境进行分析。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51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52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二、表述格式×××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一、表述要点:53【高考期间为什么下雨?】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了凄凉的气氛3.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4.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5.为端午的投江埋伏笔6.与即将到来的美好小长假形成鲜明对比。【高考期间为什么下雨?】54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②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③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④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55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老人与海》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阴冷的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老人与海》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56(1)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二)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57注意: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注意:鉴赏小说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58注意:鉴赏小说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4.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注意:鉴赏小说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59

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解题思路:

1.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运用……手法,写了……,表现了……。词语与句子的理解60答题步骤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答题步骤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61(三)鉴赏小说的人称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