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B.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C.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大家诚挚的劝慰,使他消除了顾虑,这才说出了难言之隐的苦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有些人外语讲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却不以为然。
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激的泪水,向我们无言地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
D.电视剧《父子深情》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画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3.“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4.《行路难》的作者是()A.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5.给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①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________。
②他思想僵化,满脑子的________,所以老是迈不出前进的步子。
③殖民主义者掠夺、扩张的野心是绝对没有_________的。
④怪了,我的文具盒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会________!A.A.施行清规戒律界限不翼而飞
B.实行清规戒律界线不翼而飞
C.施行金科玉律界线不胫而走
D.实行金科玉律界限不胫而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地趋于完备。除了已有的古体,还产生了近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古体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近体诗
B.巴金的《灯》和茅盾的《白杨礼赞》都属于抒情散文,鲁迅的《灯下漫笔》和聂绀弩的《我若为王》则是杂文
C.一些优秀的古代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吸收了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说《老人与海》、《百年孤独》是他的代表作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每当心绪不佳的时候,我常常努力她____着,但未了总还是要发一通脾气。
(2)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国家财产。
(3)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与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A.A.克制侵蚀开拓B.克服侵吞拓宽C.克服侵蚀开拓D.克制侵吞拓宽
8.下列词语中括号中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曲)解(龋)齿兴(趣)(曲)曲折折
B.(档)案恰(当)(荡)漾安步(当)车
C.割(舍)(摄)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随(便)(便)宜行事
9.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10.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艰难的日子里,我们
同心,互相激励,终于取得了成功。
②我也没有这么高傲,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
的写信去叫他。
③据乐凯公司总裁
,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④明朝末年,朝廷内里蛀空,边患
,民不聊生。A.鼎力轻率透漏频繁B.戮力轻率透露频仍C.戮力草率透漏频繁D.鼎力草率透露频仍
11.
第
3
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
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
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
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
13.()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相关条例提示:银行向异地信用卡用户支付大额现金,需要得到发卡地所在银行()。②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尽快恢复生产,工厂决定()部分刚剐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③对生恬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A.受权启用扶养B.授权起用扶养C.受权起用抚养D.授权启用抚养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学校的通知说,让新生本月20日前去报到。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法规上作了详细规定和深刻的论述。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神形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16.
第
10
题
据文意,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17.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A.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跋扈
踯躅
蹙额
踟蹰不前一蹴而就
B.整饬
饷银气馁
文过饰非以飨读者
C.翌日
蓊郁
翱翔
翻云覆雨振翮高飞
D.磨砺
麾下奢靡
麻木不仁
摩肩接踵
1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调解协调调教调遣调味
B.校对校样校订校场点校
C.泊位停泊漂泊淡泊泊岸
D.颠倒倾倒倒闭倒运倒霉
20.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言实词数量很大,词义____丰富,用法也比较复杂;文言虚词____数量有限,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____是多方面的。____,正确理解词义和判断使用功能,____成了读文言文的基础。A.A.相当则却因此就
B.相当虽然却因此就
C.不但则仍当然必然
D.不但虽然仍当然必然
2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届时银幕运筹帷幄B.描摹深谙责无旁代C.决裂教唆文过是非D.熬战跨度链而走险
22.“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东坡
23.下列各组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详实词不达意冷寞一筹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
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
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
,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A.A.遏止谋取关注B.遏制谋取关心C.遏止牟取关心D.遏制牟取关注25.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26.填入横线处,语气自然而有情趣的一组句子是()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眼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__________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__________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①棵挨着棵,枝连着枝,显得挤得慌,
②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
③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④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7.对“……圣彼得堡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圣彼得堡的空气潮湿,天气寒冷。
B.埃及气候有冷热变化。
C.石像内部结构疏松。
D.科学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使空气和水进攻“客人”有隙可钻。
28.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爵学习______的,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灾难。A.A.审定终止驱除B.审定终止祛除C.审订中止祛除D.审订中止驱除2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A.黑暗
喑哑
韵脚
黯然失色
B.调动
雕刻
稠密民生凋敝
C.稍微讥诮
末梢
形销骨立
D.阻止
狙击
租赁神情沮丧
3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黑(暗)(喑)哑(韵)脚(黯)然失色
B.(调)动(雕)刻(稠)密民生(凋)敝
C.(稍)微讥(诮)末(梢)形(销)骨立
D.(阻)止(狙)击(租)赁神情(沮)丧
二、填空题(10题)31.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32.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33.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34.《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__________的杰作。
35.《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36.《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7.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38.李商隐《无题》诗:“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9.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40.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瑟瑟:一种碧玉。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43.从上下文看,“王欲召信拜之”表现了刘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4.后两句,诗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表达了什么情感?45.《歧路亡羊》这篇寓言的主旨是什么?(6分)四、现代文阅读(5题)46.
47.本文提供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电子现金的出现,为创造巨大的数字商品市场提供了条件。
B.电子现金的出现,推动了数字商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C.电子现金的出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D.电子现金的出现,提高了商品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质量。
48.材料:“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长生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狭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想我说话的时间是1998年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逐水而居的罗布泊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一个民族要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在那狰狞晚装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胡杨是中亚细亚的树木。胡杨是苦难的数目,和伴生他的楼兰民族一样苦难,在这里,水到哪里,胡杨便生长到哪里,因此塔里木河两岸,是两条绿色的胡杨林带,而阿拉干这地方,当年更是有着遮天蔽日的胡杨林。但是往事如烟,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随着风沙一年一年的侵蚀,胡杨林正在大片大片地死亡。我曾经在塔中地面,见过大片死亡的胡杨林。它们还没有完全死亡,只是处于濒死状态。粗壮的树木,奇形怪状地扑倒一地。记得有一棵树已经死了,但在树身一人高的地方,却令人感动地生出几片绿叶-那是柳叶,正像亚生告诉我的那样。但是带给我巨大刺激的,或者说带给我最大感动的,还是这阿拉干的胡杨。中亚细亚的太阳,在正午的时候很亮很白,亮得炫目,白得刺眼,但正午一过,太阳稍稍西斜一点,林中便昏暗了起来。有些树木倒了,横躺在那里,你得迈过去。有些树木虽然死了许多年,但是还端端地立在那里,在完成着它们早已确定的宿命。这些树木模样都十分庞大、粗糙、丑陋、可怕。那些像狮、像虎、像蟒蛇的丑陋外状,是时间的刀功,是岁月的产物。它们仿佛是我们在《侏罗纪公园》中看到的那些史前怪兽,或者像高烧病人在梦境中出现的令人恐怖的想象。热合曼和亚生还告诉我,活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叶子会是一种纯粹的墨绿,但是等到每年的10月25日这一天,中午12点的时候,如果有太阳,好像接受到一项指令似的,所有的胡杨树叶会在那一刻变得金碧辉煌。(节选自高建群《阿拉干的胡杨》)问题:(1)在第一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6分)(2)第二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3)第一段开头和第二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6分)(4)第三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大感动”?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7分)49.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的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竽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数啊。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镲……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是掼,向前是推。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镲,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啰啰,掀起了轿帘子;他们呜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呜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吹鼓手是乡问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50.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时光冯骥才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蛎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威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丁五腊月二十寒夜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五、阅读题(2题)51.苔藓植物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植物之一,是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类型,在地球上有超过4亿年的演化历史。苔薄植物的祖先悄然上岸,慢慢进化出了适合陆地生存的特殊“技艺”——变水性。独特的变水性是它们的生存法宝,身体内水分的含量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环境极端干燥时,它们就进入休眠状态;在水分重新获得时,它们能快速恢复生机。我们常见的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组织分化,苔藓植物也有,不过它们的根、茎、叶与种子植物并不相同,除了形态迷你,功能和结构还比较简单。苔藓的根是假根,只有固定作用,没有吸收水分、营养物质的功能;茎无维管束的分化,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叶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对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利用叶片来吸收水分。由于它们的叶表缺少角质层的保护,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苔藓凭借着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能适应极为苛刻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最早登陆)的植物。(它们慢慢地在陆地上面站稳了脚跟),老的植株死亡,逐渐转变成有机物,使得贫齋的土壤日渐肥沃,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其他类别的生物才逐渐兴起,“大自然拓荒者”的美誉由此而来。如果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即便在城市中苔薄植物也随处可见。在城市道路边的斜坡,为了预防水土流失和滑坡,常需在表面喷混凝土进行巩固。刚开始的时候,混凝土的表面没有一丝绿色。一年过后,你会发现这些人工建筑的表面逐渐变绿,有一些苔藓定居下来,它们是(最早的定居者)。再过一些年,苔藓愈发繁茂。老的植株死亡后,分解成腐殖或有机质,改良了小环境,然后陆续有小的蕨类、被子植物和昆虫迁徙而来,多样性逐渐增加,形成一个小巧的生态系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半固定沙漠和我国第二大沙漠。在沙漠地表广泛生长着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类群,生物学家称其为生物土壤结皮或生物结皮。它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虽然这些黑绿色的块状体看起来很不美观,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风速,有效地维持了沙漠的地表稳定性。其中,苔藓作为环境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植物,成为生物防沙、固沙的主力军。在荒漠里,水贵如油。生物结皮就像一块海绵,将荒漠中的降水吸收到体内。每当降雨来临,结皮中的各类物种开始各显其能地吸收水分,其中苔藓植物对外界水分变化的(反应最明显)。干燥状况下,苔藓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外表呈黑色;一旦水分充足,(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复苏成嫩绿色)。在园艺上,苔藓最经常的用处就是制作微景观。我们可以利用苔藓的不同质感把它们做成大树或者小草。苔薄盆栽很适合现代人的家居装饰,小巧鲜绿,节省空间。在包罗万象的植物界中,苔藓那种卑微又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心生怜爱,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诗歌《苔》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节选自张力、稻城《苔藓——从荒野“草垫”到城市新宠》)对苔藓“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变水性”是指苔藓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增加体内水分的贮存。
B.苔藓的根是假根,它不能吸收水分和营养,只能起到固定作用。
C.苔薄的茎没长出足够多的维管束,所以它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
D.苔藓的叶由于缺少角质层保护,使得它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
52.对文中有关苔藓“之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化最成功”,主要指苔薄演化历史之长、适应陆生能力之强。
B.“最早登陆”,是指苔藓最早实现了水生植物过渡到陆生的演化。
C.“最早的定居者”,是指苔藓可最早生长在城市中混凝土斜坡上。
D.“反应最明显”,是指苔藓在水分充足时可以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六、作文(1题)53.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A
6.D
7.D
8.B
9.B
10.B
11.C
12.A
13.D
14.B
15.D
16.B
17.C
18.C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项“蹙”、“蹴”同音;B项“饷”、“飨”同音;D项“磨”、“摩”同音。
19.A
20.B
21.AB项中“责无旁代”的“代”应改为“贷”。C项中“文过是非”的“是”应改为“饰”。D项中“熬战”的“熬”应改为“鏖”。
22.B
23.C
24.D
25.A
26.B本题考查考生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②比①语气紧凑,显示白皮松的多而挤;③比④语气自然而有情趣。
27.A
28.B
29.D
30.D
31.为何民不加多
32.激流三部曲
33.24.激流三部曲
34.欧·亨利
35.颂
36.古道西风瘦马
37.21.文选
38.春蚕到死丝方尽
39.翻译
40.莲动下渔舟41.“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一半呈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雄激素及同化激素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锆合金管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动力调谐陀螺平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AOI光学检测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的研究分析
- 2025年耐高温滤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隔音降噪设备:隔音吸声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项目沟通管理
-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提高学员满意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关键因素分析
- 骨折病的中医分型及治疗
- (高清版)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 路面桥梁抢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3陕西省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和答案
- 注塑车间工作总结计划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 2024年东莞铁塔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
-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餐饮供应链管理创业计划书
- 基于育人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论文
-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