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1页
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2页
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3页
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4页
意外伤害的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外伤害的急救

第1页,共50页。溺水第2页,共50页。第3页,共50页。溺水溺水是指人体被淹没于水中,呼吸道与肺泡被水充塞或发生声门关闭,引起窒息而导致的以缺氧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又称为淹溺。由于发生溺水的水质不同,将溺水分为淡水淹溺与海水淹溺两大类。第4页,共50页。溺水---病因淡水淹溺发生于江、河、湖、水坑等淡水环境的淹溺,水呈低渗状态,进入呼吸道与肺泡后,影响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致全身严重缺氧,并可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血管内溶血,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心跳骤停。海水淹溺海水中含有3.5%氯化纳及钙盐、镁盐,对呼吸道有明显的化学性刺激作用,可诱发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与心跳骤停。污水淹溺发生于粪坑、沼气发生池等严重污物环境的淹溺,多继发性肺部感染及肺水肿等。第5页,共50页。淹溺分类干性溺水:喉痉挛致窒息,呼吸道液体进入很少或无。湿性溺水:呼吸道吸入大量液体发生窒息。第6页,共50页。溺水---临床表现

轻度溺水一般溺水时间短暂,仅吸入或呛人少量水分,患者神志尚清、面色苍白、表情惊慌,伴有心悸,可出现反射性呼吸暂停。查体可见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中度溺水多发生于持续淹溺1--2分钟以上,因大量水分经呼吸道、消化道进人体内,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呼吸异常。查体可见双肺满布湿性罗音,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体征。第7页,共50页。溺水---临床表现重度溺水常因持续淹溺3--4分钟以上,患者出现面部肿胀、青紫、四肢厥冷、呼吸心跳微弱或消失,口腔、鼻腔中充满泡沫、污泥、杂草等,腹部膨隆,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常伴发肺水肿、脑水肿、心律失常及急性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数患者伴有肺部感染。第8页,共50页。溺水---救援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通知119和当地救难人员协助救援。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杆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第9页,共50页。溺水---处理使溺水者迅速脱离水面,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内污物及杂草等,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动作应迅速,避免由此而延误复苏。复苏处理: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在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第10页,共50页。倒出积水的方法注意:切忌因倒水过久,而影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第11页,共50页。第12页,共50页。溺水---处理吸氧:应用气管插管或面罩吸入高浓度氧。复苏后的对症治疗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减轻急性溶血反应;应用5%碳酸氢纳溶液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发生脑水肿患者尽早进行脱水治疗,常用20%甘露醇25Oml快速静脉滴注或与速尿40mg静脉推注,交替使用。第13页,共50页。电击伤第14页,共50页。电击伤—病因电击伤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流或被雷电击中,引起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严重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的意外伤害。电击伤好发于违章操作的电力工人,以及夏季多雷雨季节防护不当。触电时,电流通过体内的主要线路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亦不同,一般通过大脑与心脏的路线,危险性最大,而只经过四肢或腹部则危险性较小。第15页,共50页。电击伤—临床表现局部表现轻者仅有局部麻木感与震颤,脱离电源后可消失,伴肢体无力;严重时与电源接触部位及电流流出部位皮肤出现灼伤,呈黄褐色,局部干燥,甚至出现碳化现象,损伤深度可达肌肉、骨髓及内脏,电击伤后肌肉的强烈收缩可致关节脱位,甚至骨折。第16页,共50页。电击伤—临床表现全身表现轻度电击伤可仅有头晕、恶心、心悸、面色苍白与全身无力等表现,休息后很快恢复;中度电击伤表现为呼吸浅速、心律失常、昏厥及意识丧失等,大多数患者短期内可自行恢复,但多遗留有肌肉疼痛、四肢乏力、头痛等症状;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的情况下发生的电击伤,或未能及时脱离电源而触电时间较长者,常快速进入昏迷状态,伴随肌肉抽搞、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第17页,共50页。电击伤—处理迅速脱离电源,立即切断电源开关,或用术棒、竹竿等非导电物挑开电线,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带电人及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将其移至通风处平卧。立即检查患者神志、呼吸、心跳及瞳孔。若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第18页,共50页。电击伤—处理轻、中度电击伤患者宜就地平卧休息,松解衣服,并抬高下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惊恐、烦躁患者可应用地西泮(安定)5~10mg肌内注射;已发生过神志不清的患者,应给予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以防止发生脑水肿。电灼伤皮肤创面清创后,应用凡士林纱布或涂擦抗生素软膏并加以包扎,防止继发感染第19页,共50页。中暑第20页,共50页。中暑---病因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或强烈热辐射环境中,引起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全的表现为特点的一组疾病,称为中暑。中暑易发生于产妇、老年人、体弱及慢性病患者。环境温度过高:大气温度超过35℃而且环境湿度超过80%,或工作环境有产热源,长时间工作,无充分降温措施。机体产热增加机体散热减少汗腺功能障碍第21页,共50页。中暑---临床表现热痉挛好发于高温环境中进行强体力劳动和大量出汗后,同时大量饮水而未适当补充电解质。突发肌肉痊孪性疼痛,呈对称性、间歇性抽播,严重时呈强直性痊孪,以脐肠肌最明显,伴腹痛及呃逆,体温大多正常,而低钠血症明显。热衰竭好发于未适应高温环境及年老体弱者。发病急骤,先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继之出现胸闷、口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查体可见脉搏细弱缓慢,血压下降,伴有手足抽搐及晕厥,严重时发生循环衰竭。可伴有低钠血症与低钾血症。第22页,共50页。中暑---临床表现热射病又称为中暑高热,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及长时间于高温环境中工作者好发,多于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发生。典型临床特点为高热、元汗、昏迷。早期以乏力、软弱、头痛、头晕、恶心、汗少为特点,继之体温升高至41~43℃,伴嗜睡、谵妄、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潮红色或苍白色,严重时出现紫绀、休克,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肾功能衰竭。日射病好发于头部未加防护而长时间受阳光直接照射或在强烈辐射下,因使颅内温度快速升高,损伤脑组织而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等,严重时出现谵妄,并进入昏迷状态。头部温度高于体温。日射病与热射病可同时存在。第23页,共50页。中暑---诊断高温环境中防护不当存在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的诱因中暑的症状与体征排除急性脑血管病等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即可做出诊断。患者若系职业性中暑,应根据临床表现,做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的诊断。第24页,共50页。救护原则:①早期快速降温;②早期快速扩容,③早期抗凝。④早期改善微循环⑤积极支持脏器功能第25页,共50页。院前早期即开始的体温冷却是重症中暑救治的关键,且直接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在1小时内迅速将核心体温降至38.8℃以下,是ICU救治的首要目标,且直接和病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相关。第26页,共50页。液体复苏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第27页,共50页。早期抗凝当中心温度能达到46℃,其热力可直接导致细胞损伤,直接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机体在严重的热力损伤下,启动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两条途径的激活启动了凝血级联反应,导致DIC。BouchamaA,Knoche1.Heatstrock[J].NEnglJMed,2002,346:1978—1988.第28页,共50页。病例介绍患者刘XX,男,42岁,高温环境下作业后高热伴昏迷约一小时入院,腹泻。查体:T40℃中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光反射迟钝颈,项强直,四肢肌张力增高,心率190次/分,腹部软,肠鸣音活跃。第29页,共50页。第30页,共50页。第31页,共50页。第32页,共50页。第33页,共50页。第34页,共50页。第35页,共50页。第36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第37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蛇咬伤蛇咬伤一般是指毒蛇咬伤。我国蛇类有150多种,其中毒蛇40多种,其中剧毒蛇类有10种,主要有眼镜蛇、眼镜王蛇、尖吻蛇、腹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龟壳花蛇、蜂蛇和海蛇。有毒蛇类大部分分布在长江流域至南方沿海和西南各省,北方地区以蟆蛇为主。毒蛇的毒腺中含有蛇毒,咬人后毒液通过一对管状毒牙注入人体内而致急性中毒。第38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蛇咬伤

临床表现毒蛇咬伤时,被咬部可见一对毒牙痕。而无毒蛇无毒牙,被咬后呈锯齿状。被咬处迅速红肿、疼痛,可有大小不等的水泡或血泡,可见两个牙痕。全身症状明显,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促、全身软弱、视力模糊、言语不清、吞咽因难,以及全身出血症状,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而死亡。第39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蛇咬伤

处理急救的目的是阻止蛇毒吸收及促使毒汁排出。就地休息,切勿奔跑,以免加快毒素吸收。就地取材,用细带、绳索等在咬伤部位的上段(近端5cm处环行缚扎,每半小时放松1~2分钟,然后再扎紧,防止毒素吸收。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并将伤肢置于低位。第40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蛇咬伤

处理用尖刀将伤口扩大,以利毒汁排泄,同时用于自上而下挤压,使毒汁排出,也可用口吸吮后吐出。吸吮时,必须口腔黏膜无破损、无溃疡、无龋齿,否则不能用口吸,以防毒素经口腔吸收中毒,也可用吸奶器吸出毒汁。口服或局部敷用解蛇毒药如季德胜蛇药,同时静脉输液,促进毒液排泄。第41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犬咬伤动物咬伤中,犬咬伤是外科急诊中常见的外伤,可分为一般犬咬伤和狂犬咬伤两类。一般犬咬伤,咬伤部位多为下肢及手指;狂犬咬伤是由带狂犬病毒的犬咬伤,其病毒存在于神经组织或唾液中,可经伤口传染。第42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犬咬伤

临床表现人狂犬病:人被狂犬咬伤后可引发人狂犬病。本病潜伏期2周至6个月,平均1-2月,病程约3-5天。临床上分三期:前驱期约数小时-2天,出现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随后出现兴奋表现,对声、光、痛和风敏感,被咬部位有痒感。激动期持续1-3天,骚动不安,极度恐慌,流涎,全身痉挛,看到水和听到流水声就发生喉头痉挛,故又称恐水病。麻痹期持续约6-18小时,患者开始进入安静状态,抽搐停止,随后出现全身麻痹、血压下降、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瞳孔扩大,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第43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犬咬伤

处理

伤口处理:浅小伤口用20%软肥皂水和温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浓硝酸或纯苯酚烧灼,再用95%乙醇中和多余的硝酸或苯酚擦洗;深大伤口需早期清创,用同样方法冲洗伤口。预防接种:被动物咬伤后,无论是否狂犬病动物,均应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肌注破伤风抗毒血清及抗感染治疗。第44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蜂蜇伤常见蜂类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蜂尾的毒刺(与毒腺相连〉刺人皮肤,放出毒汁可引起急性中毒。第45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蜂蜇伤被蜂类蜇伤后,蜇伤局部迅速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或刺痒痛,伴有水泡,少数患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烦躁不安等。群蜂或大黄蜂刺蜇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若未及时救治,可发生死亡。第46页,共50页。动物蜇咬伤—蜂蜇伤立即用血管钳或小银子拔除毒刺,并挤压出毒汁,或用口吸吮后吐出毒汁,也可用吸奶器及拔火罐方法吸出毒汁。蜜蜂的毒汁为酸性,可用肥皂水冲洗或4%碳酸氢钠溶液湿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