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监理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上海市某监理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上海市某监理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上海市某监理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上海市某监理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PAGE35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地基与基础)编制:审批: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00二年版一、总则1、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细则。2、本细则的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文件及有关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纪要。(2)、工程监理规划。(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文件》(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上海市有关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程、规定、标准。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⑤、《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⑦、《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DBJ08—11—1999)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⑩、《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二、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见附图1、2)复查定位放线及标高复查定位放线及标高监理工程师复查复查结果返工承包人返工承包人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合格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土方工程施工存在问题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土方工程施工填报挖方填方质量验收签证填报挖方填方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取样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取样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复查结果返工承包人返工承包人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存在问题合格,签字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场地平整施工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场地平整施工填报场地平整质量验收签证填报场地平整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检查结果返工承包人返工承包人合格,签字附图1复查轴线及标高监理工程师复查轴线及标高监理工程师复查结果复查结果返工承包人返工承包人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合格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地基处理施工存在问题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整改地基处理施工填报地基处理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填报地基处理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现场抽样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抽样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检查结果返工承包人返工承包人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字监理工程师签字字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承包人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口头通知、发备忘录、发监理通知整改基础工程施工存在问题整改基础工程施工填报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填报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签证承包人现场抽样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抽样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检查结果返工承包人不合格返工承包人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字附图2监理工程师签字字三、深基坑开挖(一)、隐蔽验收1、深井井点⑴成孔质量⑵充填砂滤料量及高度2、分层开挖标高及基底标高⑴满足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3、基底土质:会同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二)、实测抽查1、开挖面标高及边坡坡度:满足设计及规范2、降水系统:运转正常3、堆土高度:满足设计及规范4、围护结构荷载⑴周围堆载不超过设计要求;⑵施工机械不碰撞支撑,设计未允许,施工机械不上支撑(三)、旁站检查1、开挖⑴开挖标高距设计标高20CM时,人工开挖;⑵接近红线,灰线时,严密注视避免误差。2、降水系统沉井、试抽:正常操作,抽出清水3、意外事故处理:处理措施的可靠性(四)、试验项目1、降水深度:开挖期间,定期测量,保证地下水标高在开挖面以下1/2-1M。(五)、提供资料1、挖土、降水施工方案;2、井点成孔记录;3、降水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单;5、技术核定单;6、工程量变更单;7、事故处理报告。(六)、质量标准A、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基本要求:1、开挖准备(1)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所有障碍物;(2)做好防水、排水工作保证场地不积水;(3)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影响之处;(4)挖土机械,降水设备试运转正常。2、基坑排水(1)设置有效的地面截水措施;(2)基坑内设排水沟,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直径700-800MM集水井。排水沟、集水井应在基础轮廓线外。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小于0.3M,坡度为0.1-0.5%,并应比地面低300-500M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0M,并深于抽水阀深度,井壁应及时加固,集水井内水及时排出。3、人工降水(1)井点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波网破坏,下入井点孔前,必须逐根检查,保证滤网完好;(2)降水设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在组装前,必须检查和清洗,并妥善保管;(3)井孔应垂直,深度符合要求,孔径上下一致;(4)滤管位置应按要求埋设,严禁将滤管插入土中;(5)灌填砂料前应把孔内泥浆稀释,灌填高度应满足要求,灌填量不得少于计算值的95%;(6)轻型井点①井点管连接管与集水总管使用前严格清洗;②井管埋设要求冲孔直径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比滤管低0.5M,井点管位平砂滤之间;③井点管埋设后应检验渗水性能: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渗下方为合格;④井点管在地面以下0.5~1.0M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⑤埋设完毕应检查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⑥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并准备备用电源;(7)喷射井点①喷测井管间距满足设计要求;②成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应比滤管深1M;③套管内含泥量小于5%才下井管及灌砂;④下导管进水泵应连续运转,下好导管,立即试抽排泥,水变清为止,地面测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00Pa;⑤试抽两天后更换新水,工作时应保持工作水清洁;(8)电渗井点①阳极使用钢管(D=50-70MM)或钢筋(D≥25MM)埋设时应垂直严禁与阴极相碰②阳极外露在地面上20-40CM,入土深度比井点深50CM;③阴阳极间距一般为0.8-1.0M(采用轻型井点)或1.2-1.5M(采用喷射井点);④通电前应将阳极、阴极之间金属与其他导电物清理干净,有条件应涂沥;⑤在不需要通电范围(渗透系数较大土层)的阴极表面涂两层绝缘;⑥通电时,电压不宜大于60V,土中电流密度0.5-1.0A/M2;(9)深井井点①深井布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②深井孔径应较井管直径大300MM以上,钻孔深度根据抽水期间可能沉积高度适当加深;③井管沉放前,应用压缩空气洗井,或用吊筒反复上下取出洗孔;④井安放力求垂直,过滤部分应放置在设计位置,井管与土壁间填砂滤料,该滤料直径大于滤网直径。4、开挖(1)深基坑开挖总原则: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每个层面深度,在各处挖土面支撑体系全部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70%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土方施工,先挖围檩支撑范围内土体,并及时进行围檩支撑施工;(2)采用机械开挖,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底面0.5M;(3)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人工开挖;(4)挖土期间严禁挖土设备撞击支撑体系,设计未允许,严禁施工机械上支撑,围护施工;(5)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超载,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及停靠地点;(6)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堆土或留作回填土用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及堆土高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7)基坑挖至土面后,应对坑底找平,如有小部份超挖,应用素填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并整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密实度;(8)基坑开挖至设计挖土面后,应及时施工排水沟和集水井及垫层,控制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5、监测在基坑降水挖土阶段,对支撑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严密监测。发生事故险情及时处理。(七)、风险分析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在下空间要求的不断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对地基土认识不足,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使得深基坑开挖风险相当大。深基坑开挖施工与前后施工环节搭接密切,前期围护结构没有保证质量或后期底板没有及时施工,都可能引起工程事故。除此之外,深基坑开挖工程本身也要求施工队伍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否则围护结构变形,导致周围管线、道路、建筑破坏,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难以估计。降水工程使用不当,将使周围地基土发生不可恢复的差异沉降。深基坑开挖受天气影响也是造成风险系数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将直接引起基坑积水无法施工,或挖方、堆土边坡失稳造成工程事故。地下水降深不足或降低太慢原因分析:1、施工组织设计不周全,或施工时没完全按照施组及有关规范执行;2.安装管线前缺乏必要清洗;3、试抽、洗井工作不到位,造成井淤塞;4、使用真空泵的井,粘土封口有欠缺。围护结构变形太大原因分析:1、挖土阶段,施工管理混乱,没有落实好施组中合理开挖流程;2、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太长;3、围护结构四周堆载超过设计要求。周围管线建筑变形过大原因分析:1、围护结构本身设计、施工出现问题,围护结构本身变形引起周围环境变形2、因基坑内降水引起周围环境水位下降;3、监测频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周围环境变化趋势。(八)、控制点1、防止地下水降深不足或降低太慢⑴详细复查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地下情况复杂性,保证降水方案合理;⑵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规定执行,避免出现死井;⑶管线安装前必须要清洗;⑷灌填砂填料后,及时按规定试抽,洗井;⑸井点孔口到地面规定深度应用粘土填塞封孔,防止漏气和地面水下渗。2、控制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⑴抽出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如水质浑浊,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泥砂流失;⑵适当放缓降水坡度,减少不均匀沉降;⑶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加载;⑷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减少降水时间;⑸对沉降要求较高区域采用隔水墙或回灌技术。3、防止围护结构发生过大变形⑴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的原则;⑵挖土至设计挖土面后及时进行排水措施,垫层,支撑施工控制无撑暴露时间72小时以内;⑶发现围护结构有质量问题及时并派充足施工力量进行修补,以免影响支撑施工,增加暴露时间;⑷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土体超载不超设计要求。4、控制挖土对周围环境影响⑴加强各施工环节管理,尽量减少围护结构变形;⑵挖土阶段对周围有保护要求的对象进行严密监测;⑶有充足的事故应急能力(措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九)、预检项目1、施工方案⑴人员、机械配备情况;⑵挖土方案;⑶降排水方案;⑷监测及事故应急方案。2、复测⑴红线、轴线、标高;⑵控制坐标转移保护。3、降水系统⑴降水材料尤其是人造砂质量情况;⑵井管、滤管、滤网完整情况。4、降水深度:开挖前满足设计要求。四、基坑、基槽开挖、土钉墙分项工程(一)、隐蔽验收1、基底土层: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验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二)、实测抽查1、边坡坡度,开挖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2、挖方堆土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三)、旁站检查1、开挖面距设计标高30CM左右:人工开挖2、接近红、灰线:减少施工误差3、意外事件:处理方法正确性、可靠性(四)、试验项目1、定位桩位置2、轴线控制桩位置3、水准点标高4、开挖面标高,平整度5、土钉抗拉承载力试验(五)、质量标准A、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B、基本要求1、场地平整,排水坡度在设计无要求情况下应向排水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的检查点逐点检查。2、施工区域及施工周围的上下障碍物已作好折迁处理,防护措施。3、施工机械试运转正常,道路、排水沟畅通,路面应高于施工场地地面。4、工程轴线控制桩离建筑物距离应大于两倍挖土深度。5、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易为+20mm,在喷射砼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6、挖土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3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或修坡。7、土钉墙施工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喷射第一层混凝土。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砼。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8、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9、超挖时不得用素土回填,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砼填实至设计标高10、挖土边坡坡度严禁陡于设计要求11、使用人工降水时,地下水位必须降至设计要求(一般使地下水位低于本次开挖坑底0.5m)时方可开挖。12、坡顶弃土时,弃土堆坡脚到挖方上边缘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土质干燥密实时距离不得小于3m,土质松软时距离不得小于5m。13、保证基坑(槽)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动。C、允许偏差项目1、.基坑标高允许误差:柱基基坑、管沟+0,-50mm挖方场地平整人工±50mm机械±100mm排水沟+0-50mm地(路)面基层+0-50mm2、基坑长宽方向不得小于设计要求3、基坑(槽)长、宽误差-0,100mm4、土钉墙允许偏差:孔深允许偏差±50孔径允许偏差±5孔距允许偏差±100成孔倾角偏差±5(六)、风险分析由于地下情况复杂多变,勘察数据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基坑施工必须小心谨慎,现有机械设备能力完全可以加快常规施工进度,但管理不当将带来众多不安全因素。大面积塌方,滑波不仅对本工程是灾难性事故,而且给周围环境和建筑带来巨大影响,过快施工进度不可避免超挖,如果回填工程没有完全到位,结构将发生设计外附加沉降,大多这种沉降是差异沉降,也就意味着给结构构件施加了附加荷载,降低了整个建筑安全系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施工过程必须严密注视降雨和地下水位,土中含水偏高时,要加强监测,必要时辅以保护措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挖方边坡塌方原因分析:1、基坑(槽)开挖时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土层分别对待2、土钉墙强度未达到规定的要求。3、降、排水措施没有发挥效力,挖方土层浸水降低内聚力。4、开挖次序,方法不当。滑坡原因分析:1、边坡坡度不够,倾角太大2、坡脚浸水3、边坡周围地面附加荷载太大(堆土、施工机械)4、边坡本身地质情况差。(七)、控制点1、防止挖方边坡塌方(1)、控制开挖过程各土层中边坡度,严格符合设计要求。(2)、严格控制下层土开挖的时间。(3)、地下水位变化活跃时,加强排水措施,严密监视地下水位。(4)、控制边坡顶部附加荷载。(5)、经常检查开挖土层地质情况,防止因土层疏松造成塌方。2、防止滑坡⑴、严禁地表水渗入滑坡体内或冲刷掏空坡脚,增加斜坡陡度,引起滑动。⑵、地下水位上升时,加强同设计方联系和监测防止因土体自重增大引起滑坡。⑶、控制挖方边坡陡度、在坡体上堆土和填方高度,防止破坏土体平衡引起滑坡。3、防止基坑泡水⑴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⑵挖土放坡时,坡顶、坡脚至排水沟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1/2~1m。⑶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随之加深排水沟集水井,保证开挖面,排水沟、集水井之间有一定高差,地下水位在开挖面以下不少于1/2m。4、防止边坡超挖。⑴机械开挖应预留30cm厚土,采用人工修坡。⑵加强测量、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坡脚处设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八)、预检项目1、施工方案(1)人员、设备配备情况(2)挖土顺序(3)降、排水方案(4)监测方案(5)事故应急措施2、复核红线:图纸要求3、复核灰线,轴线:图纸要求4、开挖前文件及准备工作:符合要求五、成品桩(一)、需要有预制厂的资质证书(二)、需有预制厂合格证、强度报告(三)、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允许偏差如下表:桩型项目允许偏差(mm)钢筋混凝土实心桩1、横截面边长2、桩顶对角线之差3、保护层厚度4、桩身弯曲矢高5、桩尖中心线6、桩顶平面对桩中心线的倾斜7、锚筋预留孔径8、浆锚预留孔位置9、浆锚预留孔径10、锚筋孔的垂直度±510±5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10≤30至+205±5≤1%钢筋混凝土实心桩1、直径2、管壁厚度3、抽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4、桩尖中心线5、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6、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5-551023六、压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压桩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有时会发生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的任务就是要从多方面采取消除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监督承建商精心施工,使桩基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一)、施工准备1、机具人力准备(1)、进场桩机、起吊设备、电焊机等需要满足本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设备的型号、性能需报监理检查、复核、备案。(2)、沉桩的施工人员属于特种工种,必须有上岗操作证,并报监理部检查、备案,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操作。2、技术管理准备:(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地质报告及相关规范标准等,发现问题在图纸设计交底时解决。(2)、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编写好《压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需明确管理网络、施工顺序、施工技术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等。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监理部审批,监理部审批认可后实施。(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标高点,进行放线测量,放出桩位位置,经自检合格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监A-15),报监理部验收,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放线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合格后签字验收。(4)、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监A-02),报监理部审核总监同意签字后开始开工。(二)、压桩施工质量的事前监理(1)、研究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桩位平面布置图和桩基结构施工图。(2)、检查桩的生产厂家资质、产品有无合格证、产品外观尺寸和质量检查是否合格。桩的质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桩顶平面与桩纵轴线倾斜不应大于3mm,桩身应平直。(3)、要充分养护,即使经蒸汽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还应有一个月以上的自然养护,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检查桩的出场日期。(4)、图纸会审时,应明确沉降桩质量标准是按桩尖标高控制,还是按桩最后击贯入度控制,抑或采用双控制。(5)、审核承建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审核的重点为: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保证沉桩的垂直度审查,使桩锤、桩帽和桩身有同一直线上的技术措施。(三)、压桩施工中的质量监理(1)、检查轴线控制桩、水准点,应使其不受压桩、运输的影响。轴线及桩位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方可施工。(2)、督促承建商加强对预制桩的尺寸、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桩必须清理退场。(3)、压桩过程中,检查桩的垂直度。如发现桩不垂直,应设法就正,但不允许用走桩架的方法纠正。(4)、检查上、下两节桩的接桩质量,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执行。(5)、在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每米进尺锤击数。当桩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检查最后1m锤击数,最后3击贯入度。若按贯入度控制,桩尖达到了设计标高,但贯入度大小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继续压桩,直至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若桩尖未达到设计标高,而贯入度满足或小于设计要求,则需综和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6)、在压桩过程中,应检查相邻的桩有无异常情况。如:桩顶横向位移或桩身上升。若有异常,应召集承建商分析原因,研究治理措施和预防对策。(四)、压桩工程质量监理汇总表,见表3.7。(五)、压桩监控要点:(1)、监理需加强桩位的复测,对施工单位放出的每个桩位都要认真复核,并在测量放线报验单上签字。(2)、预制桩在压桩时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3)、压桩时应架设2台经纬仪呈直角状控制垂直度,另加1台水准仪控制送桩标高。(4)、压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b、桩或桩管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c、送桩留下桩孔经监理预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密实(5)、在压桩过程中,需旁站监理,特别要注意送桩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予以纠正。(6)、沉桩顺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a、根据桩密集程度;①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②自中间向四周进行;③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b、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c、根据桩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7)、加强对接桩焊接质量的监理工作,接桩是桩基质量的关键点,每根接桩焊好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后才能送桩,其焊缝长度、厚度必须符合图纸要求。(8)、接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焊接接桩:钢板应采用低碳钢,焊条宜采用结422①预埋铁件表面应保持清洁;②上下接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件填实焊牢;③焊接时应采用措施减少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9)、沉桩的控制原则:a、本工程12号楼桩尖位于第⑥层土,单桩竖向承载力为900KN/根,31号楼桩尖入⑤1-2层土,单桩竖向承载力为820KN/根,桩尖以进入标高控制为主,如发现压入负载过大或过小,应及时与设计联系以调整压桩参数。b、沉桩时,如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而其他指标与要求相关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c、第一根压桩时,应该工程未做试桩,应请有关设计及业主到场,以确定沉桩参数。d、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e、静力桩适用于软弱土层,当存在厚度大于2m的中密以上砂夹层时,不宜采用静力压桩,静力压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压桩机应根据土质情况配足额定重量;②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③节点处理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④压同一根(节)桩硬缩短停顿时间。(10)、桩基工程验收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待压桩完毕后进行。b、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需送桩时,在每一根桩的桩顶打至场地标高应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打完,并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再作检验。(11)、在沉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每根桩均须做详细记录,监理也需对沉桩情况作必要的抽查并作记录,并与施工单位的压桩记录作比较,以检查记录的真实可靠性。(12)、对送桩深度,监理每天必须作必要的符合工作,每天的送桩深度,施工单位在送桩器上作明显标记,监理应每天对这一标记作一次复核,并作记录,防止桩顶标高错误。(13)、加强成品桩的质量控制,对桩施打清,需对现场的成品桩做全面的质量检查,对桩身有超过规范裂缝及其他质量问题的桩,坚决不准使用。(14)、对每天施打完成的桩,监理认真详细做好记录,以便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同时督促施工单位,以每个工作日能完成的桩数,做压桩隐蔽验收记录,并填写《工程报验单》(监A-14),报监理验收签字。(15)、压桩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必须报告监理,监理再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及时予以处理,并作记录。(16)、对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监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签发《监理通知单》(监B-03)、《工程停工通知单》(监B-01),施工单位在整改完成后,分别填写《整改复查报审表》(监A-12)、《复工申请表》(监A-08),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出现质量问题后一天内填报《工程质量问题报告单》(监A-16,一式四份)监理根据不同情况上报处理。(六)、在压桩过程中如有下列现象发生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处理方法:当施工中出现断裂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补一根桩时,可以在轴线外补;补二根桩时可在断桩两边补,补桩和断桩轴线距离应大于或等于桩身直径的三倍。2、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砼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处理方法:a、发现桩顶有打碎现象,应及时停止沉桩,更换并加厚桩垫,如有较严重的桩顶破碎,应会同设计人员确定处理意见。b、如因桩顶强度不够或桩选择不当,应还用养护时间较长的“老桩”。桩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预制桩位置的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234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1)垂至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1001501001/3桩径或1/3边长1/3桩径或1/3边长1/2桩径或1/2边长七、基础混凝土工程(一)、隐蔽工程1、施工方案⑴人员、机械配备情况;⑵挖土方案;⑶降排水方案;⑷监测及事故应急方案。2、复测⑴红线、轴线、标高;⑵控制坐标转移保护。3、降水系统⑴降水材料尤其是人造砂质量情况;⑵井管、滤管、滤网完整情况。4、降水深度:开挖前满足设计要求。(二)、实测抽查1、原材料:核对水泥进场品牌、标号,检查石子、砂含泥量和级配。2、钢筋对接接头:抽查钢筋对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必要时抽样试验。3、垫层标高:复测基槽标高、垫层标杆标高、垫层完成面标高。4、基础弹线尺寸:主控制轴线和体形复杂部分的弹线尺寸。5、钢筋绑扎质量:搭接接头长度,基础垫层高度、钢筋位置偏差。6、预留洞、预留管、预埋件:预留洞、预埋件的规格,安放位置偏差。7、模板:模板整体位置,模板截面尺寸、模板缝隙、模板平整度。8、拆模后检查:基础面标高、预埋件、预埋管出口、预留洞位置、预留插筋偏差、混凝土面缺陷。(三)、旁站检查1、混凝土搅拌:计量方法、衡器可靠性、搅拌时间,出料质量。2、混凝土浇捣:基坑内积水排除干净,浇捣高度超过2米应用传筒、滑槽留设施工缝位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3、试块制作、养护:随机取样制作方法正确,同等条件试块养护与实际情况一致。4、意外事故处理:处理方法应保证质量。(四)提供资料1、钢筋质保书2、钢筋复验单3、型钢质保书4、焊条合格证5、钢筋焊接试验单6、水泥质保书7、水泥复验单8、砂质保书9、石质保书10、混凝土级配单1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2、测量放样验收单13、技术核定单14、混凝土捣制记录15、混凝土试块报告16、工程变更签证17、质量检验评定表18、隐蔽工程验收单(五)、质量标准A、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应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有关标准,要求施工。B、允许偏差项目1、钢筋的允许偏差(MM)⑴受力钢筋顺长方向全长的尺寸±10⑵弯起钢筋的弯折点位置±20⑶受力钢筋的排距±5⑷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⑸受力钢筋保护层±102、混凝土的允许偏差(MM)⑴基础轴线位置15⑵独立基础轴线位置10⑶截面尺寸+8,-5⑷表面平整度(2M长度上)8⑸标高±103、预埋设施偏差(MM)⑴预埋件中心线10⑵预埋螺栓中心线5⑶预埋管中心线5⑷预留洞中心线15(六)、风险分析基础结构承担上部建筑物荷重,基础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直接关系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1、基础施工阶段,因施工现场无固定的建筑物和基槽的不稳定位移,使建筑轴线定位困难,测量不准确,模板支撑不牢固等等。造成基础偏位、截面尺寸偏差,以及埋件和柱了、墙板插筋的偏位过大。2、由于基坑内排水不干净,灌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入积水,降低混凝土强度。3、基础结构的梁、板,由于其受力特点,在钢筋配置方面与上部结构有所区别。如施工人员仍按上部结构的钢筋布置规律安放在钢筋,将造成受力钢筋上下位置、搭接接头位置搞错,造成严重的后果。4、基础结构长期处在地下潮湿的环境下。因此,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得到保证;基础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缺陷应及时修补,防止钢筋受到腐蚀。(七)、控制点1、保证垫层厚度和平整度、垫层面标高(1)铺垫层前设置标高控制标杆,标杆间距适当加密,并加强复测和修整2、保证垫层和基础混凝土强度、密实度(1)基坑排水干净(2)混凝土下基坑要防止离折(3)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4)根据气象情况,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3、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1)垫块厚度与基础主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相符(2)垫块强度不低于基础砼强度(3)垫块间距应使钢筋骨架不出现弯曲变形(4)灌筑混凝土过程中注意检查(5)折模后发现露筋要用高标号防水砂浆修补4、保证基础平面轴线位置和截面尺寸(1)铺钢筋和制模前应弹线(2)模板制作完后,及时复测校正(3)模板支撑牢固(4)运送混凝土的脚手架与模板及支撑体系分开,防止模板走动(八)、预检项目1、施工方案⑴基坑排水措施⑵模板支撑方案⑶基础、垫层轴线、标高控制方案⑷基础混凝土浇捣施工流程,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和处理措施方案⑸混凝土养护方案⑹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验收程序⑺其它应急措施2、原材料质量(1)水泥品种、标号、出厂质保书、复验报告(2)砂、石质保书(3)钢筋质保书,复验报告(4)砼配合比试验报告3、基坑验槽合格(1)基坑土质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标高准确八、大体积砼工程(一)、隐蔽工程1、基础底板钢筋工程:按施工图及规范要求检查钢筋规格、数量、排列、接头等质量情况并签字认可。2、测温传感器埋设:按温控方案检查传感器埋设数量、部位及保护措施。3、预留预埋及避雷钢筋验收:按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并填专项验收单。(二)、实测抽查1、原材料:各泵站原材料应落实巡视抽查2、模板质量:包括模板长、宽、高尺寸、直角方正、平整度、密封性及板面处理。3、砼塌落度:每台班至少抽查两次(三)、旁站检查1、商品砼质量:落实专人检查商品砼质量,包括各易性、塌落度、石子规格等。2、混凝土浇捣:检查砼浇捣方向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振捣数量是否满足,界面砼凝结情况,砼抹面处理质量等。3、砼测温:定期检查测温单位提交的测温报告,注意温差变化情况,落实养护措施。4、砼养护:检查砼养护操作规范性(结合测温报告及施工方案要求),根据温差变化及时加以调整。5、砼试块制作养护:随机取样、制作方法正确与施工同等条件试块养护6、意外事故处理:针对砼浇捣、养护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事故,监理应跟踪处理,确保大体积砼质量。(四)、试验项目1、原材料质量:按规范规定抽验2、砼试块(1)每100M3抽查一组(2)根据要求分别检查7天、28天、90天试块强度(3)基础底板砼一般尚要求检查防水性能(五)、质量标准A、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BGJ107-8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B、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各有关的规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砼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规范标准。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不大于2MM。5、砼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孔洞面积、漏筋长度及施工缝处夹渣层长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项目 单处 累计蜂窝面积 不大于2000CM2不大于4000CM2孔洞面积 不大于100CM2不大于200CM2漏筋长度 不大于200CM不大于40CM夹渣层长度不大于200CM不大于40CMC、允许偏差项目 轴线位移15mm标高±10mm截面尺寸+15,-10mm表面平整度4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mm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5mm预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