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文本+说明书_第1页
控规文本+说明书_第2页
控规文本+说明书_第3页
控规文本+说明书_第4页
控规文本+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功能定位第三章总体布局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第五章居住区规划第六章绿化景观规划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市政用地设施规划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一章五线控制第十二章地块控制第十三章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第十四章建设开发时序第十五章附则第二部分说明书1刖日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依据与原则1.3.1规划依据1.3.2规划原则项目概况2现状概况与分析区域位置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水系土地利用现状道路交通现状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现状3规划定位与发展策略区位分析上位规划基地优劣势分析优劣分析劣势分析发展策略交通策略土地利用策略景观策略4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总体结构土地利用规划5地块划分及开发控制地块划分及编码控制指标5.2.1控制指标的内容5.2.2指导性控制指标6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原则道路交通系统规划7竖向规划现状地形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目标设计原则道路竖向规划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总体思路布局规划9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原则绿地系统规划9.2.1绿地结构9.2.2绿地分类10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城市设计目标城市设计原则整体城市设计第三部分附图1区位分析2与老城区衔接分析3土地利用现状及环境分析4土地使用规划5地块编码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道路交通规划8道路线位(坐标)9道路竖向(坡度/坡长)10四线规划图11城市设计概念图12规划结构13功能分区14绿地系统15绿地景观结构16开发强度17高度分区18分图则119分图则2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的建设发展需要通过片区开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明确片区的功能定位、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和相关建筑,协调各项建设,组织道路交通,构筑环境景观,配置有关市政配套设施等内容,特制订《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以及规划区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和开发建设。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代码》CJJ46-917、《福建省城乡规划条例》8、《福建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9、《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10《武夷山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11>其他相关规划第三条规划原则1、整合原则。处理好发展规模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2、经济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3、安全原则。有效防止各类自然、人为和次生灾害,强化城市规划的避灾、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4、美学原则。按照美学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注重传统与现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魅力形象。5、社会原则。体现以人为本,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第四条规划理念1、区域协同整合。以"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为区域背景,,协调和梳理与周边地区的发展脉络,寻求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立足区域的视野,遵循区域综合发展的规律,根据宏观区域背景环境研究分析规划区空间布局,合理安排用地;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各级配套服务设施,提供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保障城市生活的多样性。2、生态低碳发展。坚持人、城市、自然和谐,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的相互关系,借鉴生态规划理念,引入低碳建设模式,尊重自然肌理,注重生态基底与人文空间的优化,提升北城片区的文化和环境品位,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3、塑造城市个性。把握武夷山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深刻了解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脉络,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品质意境,从而确定空间的艺术特色,构筑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框架,形成良好的城市意象空间,展示城市的个性风格。4、适度超前建设。扭转历史上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局面,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配套完善,把发展瓶颈制约转变成发展的支撑和保障。5、弹性动态规划。前瞻性与实施性相结合,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的前瞻性,采用灵活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进行弹性建设控制引导,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第五条规划范围:本规划区位于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地处海西经济区北部,是海峡西岸绿色腹地战略中的“黄金点”。规划于2010年正式动工建设的京福高铁自北向南穿北城新区,极大地改善了北城新区的交通区位,缩短了新区与周边更大腹地城市的距离,为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京福高铁带来的发展契机,将实现武夷山市全面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武夷山市在海西经济区纵深推进中的先锋作用。总面积18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65公顷。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防灾工程等是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镇总体规划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二章功能定位第六条产业导向: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综合发展交通转乘、餐饮娱乐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贸购物、文化展示、居住等多种功能,做大做强武夷山市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第七条发展定位:把握海峡西岸经济一体化加快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大型铁路枢纽站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北城高铁区是一个以居住生活功能和交通集散功能为主,兼顾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复合的展现武夷人文自然特色生活服务中心。第八条职能建设打造未来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的重要节点和新型产业空间载体,为武夷山市提供生活性服务,重点建设四大职能。城市核心延展区一一充实中央金脊都市交通组织区——建设客运枢纽生态文脉传承区__保育山水格局都会生活引领区一一培育休闲产业第九条人口容量根据片区功能定位和用地条件以及上层次规划的要求,规划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2万人左右。第三章总体布局第十条空间结构规划形成“活力高铁、三轴律动、多廊楔入、五区联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活力高铁:由高铁商务活力区、滨水生态文化区、创智文化动力区共同构建24小时活力中心,形成商务接待、商业服务、文化展示、小企业创业等为主的具有复合功能的区域动力源。三轴律动:以北城高铁发展轴、滨水生态文化轴和山体公园景观副轴共同展示规划区城市活力、文化内涵、生态风貌等。多廊楔入:结合区内外水系,塑造崇阳溪滨水绿廊、文化轴滨水绿廊、城铁滨水绿廊、和谐大道防护绿廊。五区联动:围绕发展轴线,通过生态廊道的分隔,形成高铁商务活力区、滨水生态文化区、生态旅游休闲区、自然居住区、滨水生态涵养区等五个功能片区。第十六条空间结构高铁新区城乡统筹空间结构将形成“五区联动,三核发展”的空间布局。第H—条用地布局以北城高铁为核心,西边以居住、商住、商业为重点建设对象。东边以行政、少量商住、高档酒店、少量商业为主。着重建设滨水区的景观与建筑。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序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rr)2)占城市建设用地(%)号大类中类小类1R居住用地R1一类居住用地R12服务设施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R21住宅用地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1行政办公用地A2A22文化设施用地A3教育科研用地A33中小学用地A5医疗卫生用地A51医院用地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商业设施用地B13餐饮业用地B14旅馆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B9其他服务设施用地4S交通设施用地S1城市道路用地S2轨道交通线路用地5U公用设施用地U3安全设施用地U31消防设施用地6G绿地G1公园绿地G2防护绿地G3广场用地总计总用地第十二条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分为二类,总用地40.18公顷。一类居住用地,分布在山体周围,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地形灵活布局,以低层住宅为主。二类居住用地,分布在生态旅游休闲区,以多层住宅或多层和高层住宅混合用地为主。第十三条公共设施用地重点围绕高铁站场建设中央金脊,市级公共设施集中布局在生活性宾溪大道和站前路两侧,各生活片区集中建设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32.13公顷。第十四条工业用地因本地块规划目标定位,并没有涉及工业用地的安排。第十五条仓储用地因本地块规划目标定位,并没有涉及仓储用地的安排。第十六条对外交通用地北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配套建设的汽车站等站场用地,总面积27.44公顷。第十七条市政设施用地以配套建设完善为主,主要安排公交首末站、垃圾中转站、环卫所、消防站等。第十八条绿地新建公共绿地多处,总用地面积46.27公顷;设置多处防护绿地,用地面积18.97公顷;新建公园绿地2处,总用地面积24.77公顷。第十九条水域及其它用地保护区内水系及其支流,沿地势局部改造、拓宽,打造滨水绿廊,形成核心生态带,承担生态保育和展示功能。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二十条中心系统以北城高铁为主要核心,周围以发散的形式建设商业区、居住区、公园、行政区等等。第二十一条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位于规划区核心部位,集中在滨水生态文化区。第二十二条商业金融设施规划在高铁商务活力区,安排商业、商贸、宾馆、酒店、会展、商务办公等用地。在生态旅游休闲区安排宾馆、酒店以及旅游接待中心。其它商业设施安排结合居住区布局,主要配套市场、超市、小型零售店等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第二十三条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在滨水生态文化区内安排市级文化娱乐设施,其它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居住区布局,以文化站、小型活动中心等形式布局于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内第二十四条体育设施未涉及大型体育设施。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在居住区安排综合医院一处,用地面积2.25公顷。第二十六条教育科研设施建造小学和中学各一所满足当地教育需求。第二十七条其它公共设施未涉及其他公共设施。第五章居住区规划第二十八条城市社区结合区位与场地特征,低密度开发型、低碳型两种类型。位于水系或山体周边或是滨江生态涵养区中,以低于4层的低密度住宅为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打造高品质社区。以现状建设为依托,重点完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为主。在高铁以及西侧用地范围内。引入TOD社区模式,结合BRT线路布局。以公交站点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属低碳城市模式试验性社区。第二十九条农村社区对规划地块附近的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规划区形成良好的衔接,彼此促进发展。第六章绿化景观规划第三十条绿地系统以保留的果园、林地、山地为生态斑块,以水系沿线、交通十道沿线绿化带为生态廊道,构建“斑块、廊道、基质〃三级生态结构体系,形成“绿野环绕、绿斑镶嵌、绿廊交织〃的弹性生态网。区内园林绿化系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混合式布局手法,主要安排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各类绿地。绿地分类—览表类型名称个数公共绿地公园丰题公园、牛态公园、中央公园4街头绿地街头游园、中心休闲游园、高铁广场、中心广场多个生产防护绿地防护绿地过境大道、主干道3牛态绿地含滨江主题公园、牛态绿廊2第三十一条景观系统结合自然地形和空间布局以营造田园风光与动感都市相结合的景观特色为主题,对区内河涌、林地等特色要素整合利用,形成“山水并续、多楔渗透、城绿交织、共书锦绣〃的景观意向,组织有整体性、连续性、多样性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景观空间脉络,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五区、多点〃的绿化景观体系。一心:城市中心区三轴:山体公园景观副轴、滨水文化景观轴线、北城高铁发展轴五区:高铁商务活力区、滨水生态文化区、生态旅游休闲区、自然居住区、滨水生态涵养区多点:城市公共中心、公园、街头绿地在内的多处景观节点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第三十二条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区内空气质量标准整体不低于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要求达到100%,烟控区覆盖率达100%,汽车尾气达标率280%。污水收集率达100%,处理率2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280%,危险固体废物治理率达100%o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交通线两侧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5%。第三十三条环境功能分区对规划区内空气环境、水环境、声学环境进行分级、分类控制管理。规划环境功能分区一览表功能分区控制范围控制标准空气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滨水区、居住区、山体公园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二类区商业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水体in类水质标准其他水体IV类水质标准声学环境一类声环境功能区以生活居住、文教医疗、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二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昼间60db,夜间50db三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昼间65db,夜间55db四类声环境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三十四条道路系统规划区道路分为过境路、主十道、次十道、支路、内部道路五四级。根据山体走势由原本的过境路形成生活性滨溪大道,做一条主十路,在环形内部辅以次十路、支路等作为规划区内部的道路。规划道路一览表第三十五条道路断面道路等级道路宽度第三十五条道路断面道路等级道路宽度(米)断面形式nn皿4*匕王干也40四块板yrr[.-k4-r7久十妲24H十匚乂tftr、Lpx-?r.ElZ/15块阪nn+匚XI说路内部攵通409四块恨两块板序号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车行道(米)非机动道(米)人行道(米)绿化隔离带(米)140M四块板9x24x23x24+2x2240M四块板9x24x23x24+4x2330M三块板104x2x2x2424M两块板12x2x2x2515M两块板902x21x2第三十六条道路竖向规划采用北京坐标、黄海高程系。竖向设计依据原有地形地势进行确定,充分结合自然地貌,减少土方,使土方填挖在本区内基本平衡。结合地势,道路纵坡一般控制在在%-3%之间。第三十七条道路绿化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性质、功能、自然条件、城市景观,合理的预留道路绿化用地。道路绿化一览表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绿地率>50米>30%40-50米>25%<40米>20%第三十八条道路交通设施1、停车场。结合商业区、广场布置。小区可设置地下停车。2、加油站。规划在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站前路北段加油站一处,共4处。3、道路交叉口规划。规划本区道路交叉口形式分为跨线桥立交、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及右进右出四个类别。各级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表级别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右进右出次干路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渠化灯控平交支路灯控平交第三十九条公共交通构筑以城市轨道交通结合“BRT〃城市快速公交为主的快速公交系统,形成由快速公交系统与普通公交、出租车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达到60%,500米服务半径达到95%。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分别位于高铁站处。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四十条给水工程供水水源引武夷山市二水厂。水厂输水十管大道敷设,管径分别为2xDN1000、DN1200,水厂输水十管沿港兴路敷设,管径为DN1000,通过和谐大道十管与南康水厂管网进行联网。规划沿港盛路、港庆路、新金石大道、创新五路、港兴路、兴国西路、科技大道、站前路、创新大道布置配水主十管,管径为DN400-DN600,沿区内其他道路布置配水次十管,管径DN200-DN300oDN300以内给水管采用PVC塑料管,DN400及以上采用球墨铸铁管。第四十一条污水工程污分流排水体制,污水集中统一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十管管径一般D400-D1200,管材主要采用碇管。第四十二条雨水工程雨水排水分区同污水分区。规划保持区内自然水系的贯通,并保留足够的排水调蓄水体,各分区雨水就近汇入区内自然水系。十管布置沿道路以重力流就近排放为原则,道路宽度大于40米,雨水管双侧敷设,道路宽度小于40米,雨水管单侧敷设。为减小埋深排水十管坡度一般等同道路坡度,雨水管管径一般D600-D1500,管材主要采用碇管。第七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及个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四十三条燃气工程规划区内居民耗热定额为2300兆焦/人•年(万千卡/人・年),居民气化率达100%,其中天然气为80%,液化石油气为20%o管网采用次高压-中压二级管网系统,布置DN300次高压管进入规划区,经中压调压站,布设DN250中压管,其它主要道路布置DN200-DN150的燃气中压支管,分支管线经用户调压站装置至用户。第四十四条电力工程由220KV变电站(3X120MVA)提供电源。区内一次送电电压为220KV,二次送电电压为110KV,高压配电线路110KV,中压配电线路为10KV,变压配电网架采用双回环网,开环通行,中压配电网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供电区域。规划对现状高压走廊进行梳理。高压走廊调整一览表线路名称走廊控制敷设林220KV线高铁东侧绿化带内30-40米架空,高铁火车站广场段地埋220KV2线过境路绿化带内架空220KV线滨水绿化带内架空220KV线主干道绿化带内架空110KV线高铁东侧绿化带内架空,高铁火车站至高铁汽车站段地埋第四十五条通讯工程根据预测,固定电话约需20万门,设置电信局1处。电信支局4处,每处占地面积-0.6公顷。设置邮政局1处,邮政支局4处,每处占地面积-0.6公顷。第四十六条管线综合1、水平布置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它们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需满足规范要求。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米)名称建筑物(凸出部分)道路(路缘石)电力10KV边导线35KV边导线110KV边导线电信杆线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米)序管线名称1734567fiQ10————污水———电力电电信电缆地上杆柱

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为: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燃气管道、

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工程管线交叉时,它们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需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米)序号下部管线净距~~~上部管线12456给水'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直埋管块直埋管沟1给水管线

2污、雨水排水管线4燃气管线4电信管线直埋管块5电力管线直埋管沟6沟渠(基础底)7涵洞(基础底)8铁路(轨底)注:大于35kV直埋电力电缆管线最小垂直净距应为l.OOmo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米)名称建筑物(顶端)道路(路面)电信线电力线有防雷装詈由方线无防雷装詈电力10KV及以下管线35〜110KV由信线注:横跨道路或与无轨电车馈电线平行的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米。3、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电力电缆直埋时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人行道下0.5米,车行道下0.7米;电信电缆直埋时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人行道下0.7米,车行道下0.8米;给水管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人行道下0.6米,车行道下0.7米;雨水管、污水管控制在以上管线下方,交叉时局部调整。4、工程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十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第四十七条环卫设施规划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日均350吨,经垃圾收集点至垃圾转运站,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设置环卫所2处,规划设置7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每座服务面积2-4平方公里,转运能力60吨/座•日。按70米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市场、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以及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应单独设置垃圾收集点。有毒有害工业垃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需集中送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规划区内共布置公共厕所16座。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四十八条消防规划规划设置1个消防站。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道合用,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室外消防栓沿道路设置,并靠近十字路口,间距不应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与给水管同时敷设。居住区、商业区规划应符合国家防火技术规范,充分考虑消防通道,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大型建筑按规范设内部消防系统。规划消防站一览表名称位置占地面积(公顷)建设标准消防站商业区密集处一级标准站第四十九条防震规划新建工业和民用建筑按抗6度地震烈度标准设防,重要工程、生命工程按8度设防,重大工程需做建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论进行设防。疏散半径为-0.5公里,人均疏散占地面积2-3平方米,规划区东北部主题公园为本区的紧急避难区域。避难场所布局应充分利用规划的停车场、广场和各类绿地,并保障紧急疏散时大街小巷畅通无阻。第五十条防洪排涝规划规划区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不淹重要建筑物。区内沿溪地段采用防洪堤与沿江路路堤结合建设。对区内生态水系进行保留,局部改道、拓宽和加深,结合汇水点布局片状水系,做为自然蓄洪用地。区内保留山体预留10米的保护距离,设置截洪沟与水系连通,加砌生态驳岸,增加雨水调蓄容量和行洪、泄洪能力。第五十一条人防规划以商贸服务区、居住区,以人员掩蔽为主重点布局。重要防护目标为区内行政管理机构、学校等。规划在中央公园南侧设置人防指挥部,医疗用地为战时医疗救护中心,规划区内各片区中心设医疗救护站。紧急避难区域面积按照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控制。新建民用建筑应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其它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4%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第十一章五线控制第五十二条红线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包括道路红线、建设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即道路用地的边界线、各类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和建筑物的边界外沿界线。规划道路红线采用实线控制,开发建设不得侵占。建设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采用虚线控制。第五十三条绿线指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第五十四条蓝线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第五十五条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设施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变电站、消防站、环卫所、公交保养场、汽车站、道路绿化带内高压走廊等黄线采用实线控制。电信所、邮政所、城市广场、加油站、块状绿化内高压走廊等黄线采用虚线控制。停车场黄线采用指标控制,在规模不变前提下可在临近地块结合开发建设进行选址。第五十六条公共服务设施线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福利院、市级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等采用实线控制。市级体育中心、批发市场、行政办公设施、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设施、商业设施等采用虚线控制。居住区级的行政办公设施采用指标控制。第十二章地块控制第五十七条地块编码道路两侧用地编号形式为三级编码体制一级分区:根据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十大区,用字母(A-J)开头。二级分区:以道路为界,将大区分为多个小区,用数字(1、2、3)顺序表示。三级分区:依据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的原则,对小区中的各个地块编号,用数字(1、2、3)顺序表示。第五十八条用地性质控制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划分至小类。地块主要用地性质原则上不得改变,在特殊情况或建设需要时,可考虑在中类以内范围进行变动,符合土地兼容性要求,其变动必须经规划部门严格审批。土地使用兼容性表拟变更用地性质原用ilM牛届R1R2ClC2C3C4C5C6C9MlwG1G2S2S3TuR1VOVVooooR2OVoooovvooooC1VooooooVVooooC2VVoooVoVVooooC3voVoovoVVooQoC4oooVoooVVooOoC5ooooVooVVooOoC6oooooVoVVooOoC9oooooVVVooMlVVVVooOoWVVVooOoG1VVG2VVS2OOVOS3OOOVTOOVUOOV注:V为直接兼容:。为有条件兼容:其余为不可兼容。第五十九条开发强度控制依据《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和国土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综合确定控制指标,具体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配建停车泊位等。第六十条建筑高度控制居住建筑:在生态休闲区一类居住建筑位于山下及江边不超过12米;二类居住建筑不超过60米,如用地靠山或沿江的则不得超过24米。公共建筑:沿赣龙大道两侧布置的中高层的公共建筑不超过80米,局部点缀100米及以上建筑。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不超过40米,如有工艺要求超过40米的需报主管规划部门审批。第六十一条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控制规划建筑退让快速路、主十道道路红线10米,建筑退让次十道道路红线6米,建筑退让支路道路红线4米,另建筑退让过境路红线为20米。快速路、主十道、次十道交叉口禁开口长度为80米,支路交叉口禁开口长度为50米。道路交叉口四周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同时必须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第六十二条建筑退让用地红线控制1、多层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主要朝向控制在建筑高度的倍,次要朝向控制在居建筑高度的倍,在满足消防间距的基础上,最小不得少于5米。2、高层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主要朝向控制在建筑高度的倍,最小12米,居住建筑不小于17米;次要朝向控制在建筑高度的倍,最小9米。3、界外为绿地时,后退用地红线距离不少于4米。4、建筑后退高压走廊不小于5米。第六十三条建筑间距控制建筑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卫生、消防及建筑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的,同时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朝向、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尽可能争取较好朝向(南偏东15。-南偏西15°),避免东西向布置,其间距必须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不小于3小时的标准。2、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倍,最小不得少于10米;南侧高层建筑的倍,最小不得少于24米。东西向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其间距不小于东(西)侧多层建筑高度的倍,最小不得少于6米;其间距不小于东(西)侧高层建筑高度的倍最小不的少于13米。3、多层住宅建筑侧间距不宜小于6米,两侧有高层建筑时,侧间距不宜小于13米。4、非住宅建筑建筑间距按同型布置方式的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折减20%控制,主朝向不得少于10米,侧间距不少于6米,同时须满足消防和各专业规范要求。5、工业建筑间距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控制,同时须满足消防和各专业规范要求。第六十四条配套设施控制1、幼儿园、托儿所。按服务半径300米设置,园内活动场所应有不小于一半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日照阴影之外,容积率为以内,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内,绿地率大于45%,建筑层数不大于4层。2、文体设施。除市级的文体设施外,在各小区中心地带安排小型的文体设施,可结合小区绿地、小区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安排。3、商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网点按300-4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可与其它配套公共设施组合为社区服务中心,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4、金融邮政设施。按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靠近同级道路,以储蓄所和邮政所为主。5、卫生所。住宅区内按300-4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卫生所,可附设于社区管理中心内,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6、配电所。根据用电负荷半径不应大于250米的要求布置,尽可能附设于其它建筑内。7、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站按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00米设置,建筑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小型垃圾中转站按2-3平方公里建成区设一处,每处用地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应采用封闭式设施,力求垃圾存放和转运不外露。8、公共厕所。住宅区内按每1000-1500户设一处,人流集中处按300-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用地面积为6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60平方米。9、停车场。片区中心公共停车场设置服务半径为300米,一般地区为500米,以小型分散布置为主。各地块按标准配建停车位。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序号类别单位机动车居住商品住宅车位/每户办公办公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商业旅馆酒店车位/100平方米律筑面积商业、金融、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综合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体W体育馆车^w/1OO犀医疗医院车位/100平方米占地面积福利院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社区医疗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文化娱乐影剧院车位/100座游乐园车^v/1OO平方米游临面禾只教育中学、技术学校车位/100学牛小学车位/100学牛对外交通火车站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1汽车站车位/100平方米津筑面积1T#车仿/100平力米律筑面禾只注:1、自行车按-1.2平方米辆(地上)或-1.8平方米辆(地下)控制。2、机动车以小汽车计算标准按25-30平方米/辆(室外)和30-35平方米/辆(室内)控制C第六十五条城市小品设计导引城市小品位置、色彩、风格和形式应具有统一的特征和格调。1、交通设施。包括路灯、信号灯、路牌及交通标志牌等。设施的尺寸和形式均应规格化和标准化。路灯杆的形式和高度应根据道路级别来确定。交通标志牌则尽可能集中设置从而减少立杆数目。所有立杆都应采用简明的形式,以深灰色为宜。2、公共汽车候车亭。应设顶盖和座椅,其形式应简洁,3、垃圾筒。应简洁朴素,并避免使用鲜艳色彩。在人行道的主要步行空间距步行空间外缘1米内独立设置。休闲步行空间内可选择人流集中区设立。4、邮政信箱。形式应统一,采用邮政标志色,设置在人行道距外缘1米的区域内。5、其它。建议设置供行人休息的坐凳等,并使规划范围内所有的城市小品在形式、配置和色彩等方面有统一的格调,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排斥的设计,并保证能与总体环境相协调。第十三章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第六十六条山体林地结合现状山体和林缘线,通过规划道路明确山体与开发建设用地的界限,主要包括生态旅游休闲区与新型社区试验区内的山体,其内严格禁止城市建设。恢复治理遭到耕地侵蚀和采石破坏的山体和生态植被,提高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形成区域的"绿色斑块〃。重点加强对山体林缘线和山脊线的保护,严禁破坏山体和乱砍滥乱伐树木。加强植树绿化,扩大山体郁闭度,改善大气环境,保持水土,逐步退耕还林。对山体周边建筑应严格按照本规划高度控制规定,充分考虑建筑高度与山脊线高度的关系。第六十七条生态绿化隔离带崇阳溪左岸15-50米宽度的地带划为滨江生态绿化隔离带,主要承担滨江生态保育功能。限制开发建设侵占隔离带,其中的基本农田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严格控制。保留湿地、林地、园地等自然地貌;可引入苗圃、花圃和树木种植,进行绿道等城市慢性系统建设建设,为市民提控开放空间;强化滨水节点设计,形成特色各异的景观,构建区域重要的"生态绿化走廊〃,形成中心城区的“绿肺〃。第六十八条水域包括崇阳溪水域蓝线以内的区域和片区内部划定的水系,严禁向水域中排放不经处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水,不得向水系两侧倾倒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鼓励在河道两侧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河道环境,处理好沿河流域城市的排水口与防洪等设施之间的协调;严禁在河流水域内取土挖沙。第十四章建设开发时序第六十九条建设分期分为启动期、发展期和完善期,各实施阶段并非独立分开,在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成熟时可交叉或同时进行。第十五章附则第七十条强制性条文规划管理单元中规定的用地主导属性、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人口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绿地与广场,以及各地块管理规定的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定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第七十一条规划生效日期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第七十二条名词解释1、直接兼容:两种不同的用地性质间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后即可进行转换。2、条件兼容:两种不同的用地性质间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转换。3、不可兼容:两种不同的用地性质间必须编制调整规划,征得赣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经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转换。4、地块编号:按照地块划分原则和地块所在区域、街坊而给定地块的统一编号。5、地块性质: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中小类区分的用地性质。6、地块面积:道路红线与地块划分线所包围的土地投影面积。7、容积率:地块中所有建筑面积除以地块用地面积的商,作为控制指标的容积率值为地块开发允许的最大值。8、建筑密度:地块中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占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作为控制指标的建筑密度为地块开发允许的最大值。9、绿地率:地块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作为控制指标的绿地率为地块开发允许的最小值。10、建筑限高:地块内新建建筑物的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作为控制指标的建筑限高为地块开发允许的最大值。11>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按控制图则所标方位控制的地块机动车出入口位置。12、机动车停车位:各类用地需按其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应当设置的停车位。13、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按控制图则所标位置与尺寸控制。14、平均容积率:在规划管理单元内,总建筑面积与各类用地地块面积(不含道路面积)的商。15、实线控制: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原则上不予更改、若特殊情况必须更改的,必须经过相应调整、论证及审查程序,报原审批机关审批。16、虚线控制: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跟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17、指标控制:实施指标控制的规划内容,其控制指标不得改变,其用地位置和范围可以通过下位规划落实。18、规划管理单元建筑总量:规划管理单元内允许建设的最大建筑量。第二部分说明书1前有规划背景铁道部、福建省政府于2008年3月签署《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同意建设从京福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经合肥、黄山、江西上饶,至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铁路,使其成为北京至福州的铁路快速大通道”。京福高铁是推动海西经济区大发展的先行因素,是优化东部沿海交通,完善中国高铁路网重要一环。随着京福高铁的修建,以及武夷山高铁站的建设,为武夷山的发展建设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有发展规划与之相适应。规划范围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一武夷山市高铁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一规划编制范围位于武夷山市北城,与目前的南部片区、旧城片区构成武夷山市三个发展片区,具体范围为:西北至改线的临武省道、东南至北城大道以东滨水绿地,总面积182.0公顷规划依据与原则1.3.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武夷山北城概念规划》1.3.2规划原则统筹原则在规划建设中,要合理处理北城新区的发展和整个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北城既为依托高铁发展起来的新区,又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需要,是城市居住,公共服务功能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控制开发时序,在满足交通疏散的条件下,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同步建设,为新区的后期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即把高铁的近期需求与城市长期发展的诉求结合起来。同时要考虑周边城区与规划区的发展关系,在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大型市政设施安排等方面与周边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综合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武夷山是地形复杂的山地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应当尊重现状地形,充分利用现状条件进行道路建设和功能区划分,以减少建设成本,呈现出依山就势的山地城市景观。在塑造人工景观的同时,注重对现有山体的景观保护和崇阳溪水体的景观利用,形成人工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的态势。规划布局中加强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整个城区的生活质量,从用地布局上保证地区建设的品质。弹性发展原则在市场经济下,难以把握开发市场需求变化,在用地规划上应当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一定范围内地块的用地性质和控制指标确定应留有一定余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武夷山高铁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平方公里编制深度: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内容:包括说明书、文本和图集三部分。2现状概况与分析区域位置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位于东经117°3722-118°侦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城区位于武夷山市中部,武夷山高铁站位于城区东北向、本次规划范围选取高铁站点以及周边地区约平方公里用地作为规划范围。自然条件2.2.1气候条件本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881毫米,平均气温17.9°C,四季宜人。2.2.2地形地貌武夷山市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北城地形相对复杂,市区海拔210米。地貌层次分明,呈梯状分布。2.2.3水文水系规划范围东侧有崇阳溪穿过,崇阳溪穿越规划范围、由北流向西南方向。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区内现状已建用地主要以农村居住和工业用地为主,非建设用地以山体林地为主。2处工业用地:市水泥厂和市瓷器厂;少量村落;大部分是山体植被。⑴居住用地居住用地面积4.75公顷,主要是农村居住,分布在规划区的东南部和北部,沿河布置,居住用地为村民住宅,整体位于西侧不易建设地段,且布局分散。一般占地约100平方米,高度24层,标准不统一,建筑间距较小,不能满足日照和通风要求。(2)公共设施用地由于片区内大部分处于村民自发建设情况下,公共配套设施基本是空白。⑶工业用地工业用地面积3.73公顷。工业用地分布在规划区的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滨河路上。包括市水泥厂、市瓷器厂,建设质量较差。(4)道路用地道路广场用地面积29.61公顷。主要为正在修建的省道和现状的滨水主干道,是现在片区与老城区联系的唯一通道。⑸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共设施没有。(6)非城市建设用地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4.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14公顷,主要为鱼塘和河涌,耕地面积29.13公顷,林地用地面积101.84公顷。道路交通现状2.4.1对外交通由于规划区现状高速路网的不完善,规划区对外交通联系比较不便,规划区和老城区的交通联系以及对外部的联系均是通过旧省道临武线,起源于浦城县临江镇、止于武夷山城关。2.4.2内部交通规划区内部主要通过沿崇阳溪的旧省道临武线来组织交通,串接规划区内的小型道路。道路路况较差,而且道路狭窄,不方便车辆行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由于规划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配套设施极度缺乏,如教育设施、商业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均没有。3规划定位及发展策略区位分析上位规划由于受用地条件及发展方向的影响,武夷山城市总体规划未将其列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向南拓展的趋势明显。但是城市受发展动力等的影响,向南拓展难度较大,同时高铁站的修建为城市的发展积聚了人气,促使北城的发展建设。《武夷山北城概念规划》将北城被定位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武夷山新城,是海西经济圈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闽北的交通门户,展现武夷人文自然特色的活力新城。发展交通转乘、餐饮、酒店住宿、特色商贸、娱乐休闲、商务办公(拓展)、居住、文化创意等功能,做大做强武夷山市北城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基地优劣势分析3.3.1优势分析、武夷山位于福建发展的战略通道上,是南平市域最具潜力的发展区域。、交通便利,有省道和正在修建的高铁场站。、自然资源丰富,更适宜开发生态型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更有可能打造新区城市。、宜人的气候环境,适合居住,积聚人气。、与旧城片区距离不远,容易发展。、有一定的旅游基础,打造综合性的北城新区。3.3.2劣势分析、武夷市旅游发展与老城区功能脱节老城区范围内除了城市公园类型的小武夷公园之外没有价值突出的山水自然景观资源,再加之余庆桥、南门街等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因此城区并不具备旅游功能。同时度假区已经成为旅游商业设施集中布局的功能区,绝大多数游客都选择在度假区进行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活动,其旅游服务基地的角色已经确立,相比之下更进一步弱化了旅游发展对老城区的带动作用。、旅游人流将会穿越老城区游客以景区为活动中心,从机场、火车站直接南向前去度假区,不经过城区,但高铁的开通将使游客穿越老城区,给老城区带来了潜在的消费机会。、度假区后续空间不足、档次不高度假区用地大多已批出,且低档次住宿、餐饮和购物设施的供给大大超出需求,同构竞争明显;高端度假设施、娱乐、康体设施不足。、老城区极缺设施的补足文化娱乐设施陈旧、体育设施缺乏,文体设施分别占城市建设用地的%;城区缺乏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尤其是旅游商业设施的构成缺失。发展定位以“居住、商业服务、酒店、休闲娱乐”相结合,主要缓解旧城区居住问题的武夷山北部新城;同时也是武夷山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发展交通转乘、餐饮、酒店住宿、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做大做强武夷山市北城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生活居住: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为主,其中地块东部为多层类的公寓为主。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商业、服务业、旅馆、餐饮,增强片区商业服务用地,一方面打造旅游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更好满足北城高铁片区和整个城市居民对生活性服务的需求。公共服务功能:增强片区文娱、公共服务等必须的核心职能,以满足北城新区和整个城市的需求。发展策略3.5.1交通策略对外加强交通疏散在外部交通组织上,主要是处理北城与老城区、武夷山度假区以及周边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由于高铁站的建设,必然会有大量的人流,为了快速的通向周边区域和减轻规划区内的交通压力,要建立快速疏散的站前路和主次干道。内部交通组织模式由于规划区地形相对复杂,考虑到山地的特征,建议除主次干道外采用结合山形等高线的山路最为支路。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滨江路和城市交通干道串联起来。加强道路建设,带动地区发展本地区的开发建设、应当明确基础设施先行,特别是道路的先期建设,因此本次规划要先进行市政、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3.5.2观塑造策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只是满足于功能齐全,更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自然山水资源的整合利用,构建“有山有水有城”共融的景观特色,以此来提升片区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特色城市景观的塑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以满足于旅游城市的定位需求。4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总体结构依据《武夷山北城概念规划》确定的城区总体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结合本片区的空间特征,确定规划区的总体规划结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带、一轴、三片区”的布局结构形态。“一心”指高铁战场和站前广场所形成的交通枢纽心。“一带”指沿着滨江布置滨水绿化公园,提供人们步行休闲的城市生活带。“一轴”指从交通战场前广场向南沿主干道发展的商业旅馆服务性质的商业带。“三片区”指从西往东以主干道分割成的居住片区、商业服务片区和居住及娱乐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为别位于地块的东西两部,其中西部以11层、少量18层为主,东部以多层为主的公寓型住宅为主。在靠近三块楔形绿地的地块住宅较低,以寻求良好的视觉景观。公共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商业、旅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设施等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不但是满足北城新区规划人口的生活需求,更是对整个城市配套设施不足的弥补。对外交通用地规划的对外交通用地主要为京福高铁用地、站前疏解通道。绿地地块内主要绿地均以保留三块最高点的山头整合为四块楔形绿地,渗透进地块内,构成城市绿地公园。还有就是沿溪一带的滨水绿带。另外生产防护绿地,主要为崇阳溪生态防护带和京福高铁两侧防护绿地。5地块划分及开发控制地块划分及编码5.1.1地块划分规划主要是结合道路界线、自然界线,在地块内进行细分,并确定细分地块编码。地块细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应保证地块用地性质的弹性,尽量避免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限制;应保持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土地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出让;在具体的规划管理中,针对实际情况,可对用地进行划分或合并。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原则上划分至中类,已明确的公共设施地块可划分至小类。5.1.2地块编码采用二级划分方式。控制指标5.2.1控制指标的内容规划对规划区内各基本地块采用规定性控制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种控制指标进行控制。规定性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公共配套设施等指标。指导性指标包括地面以上建筑面积、配建车位、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红线、交通出入口方位、景观环境设计要求、建筑形式及体量风格要求和其它要求等指标。各项控制指标以《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主要依据确定,编制“规划地块控制指标表规定性控制指标为提高控规的可实施性和控规管理的可操作性,适应地区开发建设的不可预见性,本次控规提出对地块规定性指标进行弹性控制原则。用地性质混合控制根据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出发,地块出现功能混合但是不易明确划分,或地块面积较小但是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情况,且该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并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标准,甚至更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规划应该考虑混合用地性质的实际要求,为便于控规弹性管理,在规划用地分类中应表达为混合用地性质。例如商业、旅馆混合功能地块,表达为“B11+B14”或“B14+B11”,主导功能放在前面,建设比例可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容积率分类控制针对不同用地性质的开发要求对地块开发强度提出不同的控制要求。本规划的容积率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核心商业服务圈层容积率可以适当做到左右;畔山居住圈层容积率控制在之间;滨水娱乐功能圈层容积率控制在左右。绿地率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面积的计算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但不包括屋顶、天台和垂直绿化。规定的绿地率一般为下限值,即需大于或等于。木艮据《武夷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各类建设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0%。配套设施地块内具体的配套建设项目,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两部分内容。配套设施考虑区内、区外两类服务人群。为本地区服务的配套设施主要依据标准规范从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的方面进行配置。6.2.2指导性控制指标配建车位地块内规划配套建设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位数量。居住按照1个/户,商业用地按照车Wioo平方米,行政设施用地按照车Wioo平方米。居住人口相应居住用地上容纳的居住人口数量。建筑密度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规定的建筑密度一般为上限值,即需小于或等于。建筑限高除有特别规定外,建筑高度是指计算建筑间距的建筑高度。规定的建筑控高一般为上限值,即需小于或等于。备注其它控制内容的补充说明,本规划区内各地块的指标控制及其它相关的具体要求详见附表:地块指标控制一览表。6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原则结合现状和自然地形条件,考虑各种因素对道路布局的影响,调整、完善道路体系,形成功能明确,等级完备的道路交通网络。尽量保护武夷山旧城区发展的肌理和格局,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建立等级明确、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城镇道路网,把握好人行与车行、对内与对外之间等的关系。分类组织交通流线,避免过多的干扰和冲突。突出山地的特点,道路选线布局在保证便捷交通联系的前提下,应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减少填挖方量。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路网结构规划道路网以各分区的连接以及内部交通连接为出发点,结合规划区内建设现状、桥梁、河涌等客观因素,以及土地出让、建设成本、交通联系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划形成“一纵一环”主干道路网,“一纵”为站前路,南北向贯穿高铁片区,将高铁人流快速的疏散到地块外。“一环”为穿过两个高铁下出入口的高铁片区城市环路,组织联系片区内部交通,同时也是与溪滨路对岸两个居住片区交通连接的枢纽道路。道路等级与宽度规划区城市道路分三个等级: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北城区干道网的主动脉,是对外交通的主通道。同时又是北城区内部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承担北城区内部主要交通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为40m、30m,设计车速为40km/h。城市次干道:北城区内各地块联系的主要道路,引导各地块的交通流向,服务两侧用地,是支路与主干路的连接。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4车速为30km/h。包括次干道一、次干道二、次干道三。城市支路:片区内部以服务功能为主的,小流量、不连续交通辅助道路。道路红线宽度15设计车速为20~25km/h,主要解决功能区内部交通,并通过交通措施控制车速,保障行人安全性。7竖向规划现状地形规划区内东南向坡地较多,西向坡地较少,坡度较为平缓。最高高程294.8米,区内最低高程207.6米,最大相对高差87.2米。规划目标与原则7.2.1规划目标以现状为依据对规划区内自然地形进行合理的平整和改造,确定道路及地面坡度和控制高程,确保道路交通顺畅、地面排水及时、地下管线敷设合理,城市洪水地区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实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为构筑良好城市景观创造条件。7.2.2设计原则合理利用地形,降低工程投资,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满足道路建设、交通运输及管线埋设的技术要求;各项工程的规划控制标高,协调防洪,雨污水排水管出口及地面雨水的排除问题;应充分考虑到环境的保护,丰富城市景观效果。道路竖向规划道路竖向规划是在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基地的现状地形以及工程管线的要求,进一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坡度、交叉口和主要控制点的坐标、标高等,为下一步的道路设计提供指导。主干道作为骨架,承担大部分的对内及对外交通,应保证其通畅,快速且通行能力大的要求;并且应综合考虑北城地区的地形因素,确定其最大纵坡为%,最小纵坡为%,部分路段坡度小于%,采用锯齿形边沟或加密雨水口措施来满足排水要求。次干道是各地块联系的主要道路,引导各地块的交通流向,服务两侧用地,应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