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_第1页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_第2页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_第3页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_第4页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姓名:张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冯四清20100401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及环境行为研究摘要本论文选取建筑系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系馆承载的环境行为进行调研发现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及在建筑系馆设计中被忽视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建筑系馆的空间设计的优化策略。环境始终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行为心理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空间环境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建筑教育的不断发展,建筑系馆作为承载教育的场所也越来越收到关注,作为建筑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建筑系馆不仅具有高校教育建筑的共性特征,同时因为建筑学专业的独特性而具有个性特征。建筑系馆应该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行为特征,并且通过设计优化系馆的空间环境有效地改变一些行为上的不足。文章初从建筑系馆的概念界定及基本功能构成进行阐释,对中外建筑系馆的出现以及发展做出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建筑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对建筑系馆设计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较为系统地对案例中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行为心理进行调研,运用观察研究、对空间使用者访谈和问卷发放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环境行为学、建筑心理学和行为建筑学等理论的成果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终分别从个人空间,各功能空间和整体空间三种尺度层面提出了建筑系馆空间的设计优化策略。关键词:建筑系馆;行为;环境认知;心理;优化策略SpaceDesignofArchitectureBuildingand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iesABSTRACTThispaperusearchitecturebuildingasobjectofstudy,bywaysofresearchintoenvironmentbehaviorwhatthearchitecturebuildingcontains,bringforwardbetterideaforspacedesignofarchitecturebuildingbasedondiscoveringusers’behavioralpsychologyanditisignoredinarchitecturebuilding’sdesign.Environmentcannotstayalonewithouthumanbehavior,humanbehaviorpsychologyisconditionedbyenvironment,anditguidesthespaceenvironmentdesign.Bythedevelopmentofarchitecturaleducation,thedepartmentofarchitecturebuildingcausespeopleagreatdealofconcernaseducationsite.Asmainsiteofarchitectureeducation,departmentofarchitecturebuildinghasnotonlycommontraitsofcollege’sbuildingbutalsodistinguishingcharacteristicbytheparticularityofarchitectureeducation.Architecturebuildingmustaccordwithstudents’behaviorcharacteristicthatstudyarchitecture,andcorrectbehaviorbyoptimizingdesignofarchitecturebuilding.Thispaperelaborateoriginallyfromthebuildingofarchitecturedefinitionandinterpretationofcompositionofbasicfunctions,reviewandsummaryoftheemergencyanddevelopmentofChineseandforeignbuildingofarchitecture,basedonarchitectureeducationideologyandteachingmethodanalysis,theauthorsystematicstudyofstudentwhostudyindepartmentofarchitecturebysomeresearchapproachessuchasespialresearch,userinterview,questionnaires,withthecombinationofenvironmentbehavior,architecturepsychologyandarchitecturetheory,conductsaanalysisandresearchonthedataabove.Finally,inthreelevelsofpersonalspace,functionspacesandwholespace,proposedoptimizationstrategyfordesignofbuildingofarchitecture.Keywords:ArchitectureBuilding;Behavior;EnvironmentalCognition;Psychology;Optimizationstrategy;插图清单图1.1研究框架图………………………4图2.1克朗楼大设计教室平面图……………………7图2.2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设计教室……………8图2.3巴黎美术学院总平面…………12图2.4包豪斯功能分析图……………13图2.5包豪斯的教室兼工作车间……………………13图2.6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馆………14图2.7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外景…………………14图2.8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外景…………………14图2.9清华大学建筑系馆走廊内景…………………15图2.10清华大学建筑系馆展厅……………………15图2.11清华大学建筑系馆走廊内景………………16图2.12同济大学文远楼外景………17图2.13同济大学文远楼内景………17图2.14同济大学明成楼外景………18图2.15同济大学明成楼一层平面图………………18图2.16同济大学C楼外景…………19图2.17同济大学C楼内景…………19图2.18东南大学中大院外景………20图2.19东南大学中大院走廊………20图2.20东南大学中大院内庭………20图2.21东南大学前工院门厅………21图2.22东南大学前工院一层展厅…………………21图2.23东南大学前工院门厅………21图2.24东南大学前工院走廊………21图2.25东南大学专业教室…………21图2.26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平面图………………22图2.27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22图2.28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外景………………23图2.29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内景排水细部……23图2.30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内景锁石咖啡屋…………………23图2.3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内景………………23图2.3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展厅………………23图2.3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展厅………………23图2.3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外景………………23图3.1课堂上学生的交往活动………28图3.2团队学习后自我认识变化……………………29图3.3一个人在团体中学习过程示意图……………30图3.4设计系列课三个阶段示意图…………………31图4.1专业教室必然性活动…………40图4.2专业教室选择性活动…………40图4.3专业教室社交性活动…………41图4.4专业教室空间异用行为………41图4.5调查问卷样本统计图…………44图4.6教室规模样本统计图…………44图4.7桌椅摆放形式样本统计图……………………45图4.8教室中心区域样本统计图……………………46图4.9教室使用时间样本统计图……………………46图4.10教室使用时间与宿舍远近关系样本统计图………………47图4.11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图…………………48图4.12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图二………………48图4.13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图三………………49图4.14节点空间使用频率样本统计图……………49图4.15节点空间满意程度样本统计图……………50图4.16东二教学楼风格认知样本统计图…………50图4.17东二教学楼吸引空间样本统计图…………51图4.18交流分析样本统计图一……………………52图4.19交流分析样本统计图二……………………52图4.20交流分析样本统计图三……………………53图4.21交流分析样本统计图四……………………54图4.22交流分析样本统计图五……………………55图4.23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吸引空间样本统计图………………56图4.24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与东二教学楼关系样本统计图……57图4.25东二教学楼环境评价统计图………………60图4.26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评价统计图…………62图5.1个人领域………………………65图5.2西安科技大学运用竹帘划分个人领域……66图5.3缺乏收纳空间,专业教室杂乱无章…………67图5.4学生自带书架用于收纳个人用品……………67图5.5收纳空间的高度示意图……………………67图5.6传统教室………………………67图5.7新学期开始和开学后四周专业教室桌椅布局图…………69图5.8大四建筑学某班级学期末专业教室桌椅布局图…………70图5.9随机抽取的专业教室平面图…………………71图5.10清华大学专业教室透视图…………………71图5.112009年6月9日早晨7时21分东二教学楼四层共享大厅师生分布图………………………72图5.12同济大学C楼中庭…………72图5.13同济大学明成楼中庭………72图5.14合肥工业大学共享大厅座椅设置…………73图5.15东南大学建筑系结合系馆门厅的吊顶进行布置庆祝教室节…………74图5.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三楼墙面小品………………75图5.17东南大学建筑系馆U形玻璃上的图纸在走廊上也清晰可见…………76图5.18同济大学建筑系馆…………77图5.19湖南大学建筑系馆…………77图5.20同济大学C楼…………………78图5.2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馆方案天井空间组合形态………79表格清单表4.1专业教室行为分类一览表…………………39表4.2专业教室中必然性活动属性一览表………39表4.3专业教室中选择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0表4.4专业教室中社交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1表4.5专业教室中空间异用行为属性一览表……41表4.6公共空间行为分类一览表…………………42表4.7公共空间中必然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2表4.8公共空间中选择性静态活动属性一览表…………………42表4.9公共空间中选择性动态活动属性一览表…………………37表4.10公共空间中社交性活动属性一览表………37表4.1专业教室行为分类一览表…………………39表4.2专业教室中必然性活动属性一览表………39表4.3专业教室中选择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0表4.4专业教室中社交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1表4.5专业教室中空间异用行为属性一览表……41表4.6公共空间行为分类一览表…………………42表4.7公共空间中必然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2表4.8公共空间中选择性静态活动属性一览表…………………42表4.9公共空间中选择性动态活动属性一览表…………………43表4.10公共空间中社交性活动属性一览表………43表4.11公共空间中空间异用行为属性一览表……43表4.12调查问卷样本统计表………44表4.13教室规模样本统计表………45表4.14桌椅摆放形式样本统计表…………………45表4.15教室中心区域样本统计表…………………46表4.16教室使用时间样本统计表…………………47表4.17教室使用时间与宿舍远近关系样本统计表………………47表4.18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表一………………48表4.19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表二………………48表4.20教室使用效率样本统计表三………………49表4.21节点空间使用频率样本统计表……………49表4.22节点空间满意程度样本统计表……………50表4.23东二教学楼风格认知样本统计表…………51表4.24东二教学楼吸引空间样本统计表…………51表4.25交流分析样本统计表一……………………52表4.26交流分析样本统计表二……………………52表4.27交流分析样本统计表三……………………53表4.28交流分析样本统计表四……………………55表4.29交流分析样本统计表五……………………55表4.30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吸引空间样本统计表………………56表4.31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与东二教学楼关系样本统计表……57表4.32环境评价数据分析统计表…………………58表5.1英国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室内面积的主观反映一览表……68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合肥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合肥工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致谢论文的写作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这项研究工作必将长期进行下去。论文的研究的确磨练人的意志,随着论文的完成,我的研究生生活也将要结束,回想这期间的成长经历,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冯四清教授。论文从选题、开题到调研、资料的手迹,从结构的调整到具体内容的确定、修正,始终得到导师冯四清教授的悉心教诲和精心指导。导师在百忙之中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至此论文掩卷之际,谨向培养自己多年的授业恩师之一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衷心的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全体老师!衷心的感谢在三年来给予我悉心指导的吴永发教授、潘国泰教授、苏继会教授、陈刚副教授、郑先友副教授、凌峰副教授、饶永副教授、苏剑鸣副教授等。各位老师在学习期间给予我许多无私的帮助,谨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衷心的感谢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各位前辈对于我论文的热情关心与悉心指正,使我开阔了论文的思路,坚定了论文的信心。感谢在研究调研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合肥工业大学06级建筑学的同学们,谢谢你们!感谢我的同学!大家的激烈讨论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同学们的友谊是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后,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你们的支持与付出,是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的坚实后盾!作者:张莉2010年04月15日 --专属的绘图桌椅是设计教室内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要素。我们常能看到在新学期伊始行列式的桌椅排布会随着教学过程被学生们重新排布成他们较为理想的形式,并且学生的课桌椅所组成的空间因为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及学习方式不同而不同,比如说书籍的摆放、电脑的位置等等都有所不同。围合和半围合的空间形式有助于使部分空间领域化,调整桌椅的摆放形式,或者利用隔板对个人空间分隔都能达到围合或半围合的空间形式(图5.1)。如哈佛大学建筑系大设计教室运用大台阶落差形成空间的划分并利用隔板围合出个人的领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楼通过增加绿化,增设竹帘划分个人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个人领域”的操控在专业教室这种公共空间中,个人领域不仅需要通过物理方式与他人隔开而得到,还需要能够通过调整与环境内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交流,在满足个人领域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个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进行操控。利用不同玻璃的透明度能够达到不同的领域感,利用竹帘等折叠材料在需要的时候折叠将空间融会贯通,不需要的时候将竹帘放下形成个人领域等利用不同材质的特性都可以达到对个人领域操控的效果。(图5.2)通过改变空间围合的方式也能图5.2西安科技大学运用竹帘划分个人领域 操控个人领域。如将围合的高度引自:娄蒙莎.空间行为心理[D].西安建筑科 降至半身高度,学生可以通过站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立和坐下完成对个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转换。5.1.2收纳空间的设计学习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由于设计需要、学习持续时间较长,学习活动较为生活化,在学习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工具以及私人物品。目前,专业教室中除了课桌的下部有少量的收纳空间外,并没有单独设置收纳空间。收纳的问题没有得到好地解决教室的物品总是堆积如山,严重影响教室环境质量,遇到设计制图的时期这种状况更是明显。在对增加相应附属设施的问卷中,大部分同学表示希望增加收纳空间。但是,收纳空间的设计与绘图工具的大小、物品的收纳位置与人的尺寸和形状有关。(图5.3-5.4)图5.3缺乏收纳空间,专业教室杂乱无章图5.4学生自带书架用于收纳个人用品作者拍摄作者拍摄首先,收纳形式的选择。收纳的形式包括抽屉式、平开门式以及滑轨式。抽屉式适用于小型工具和小型私人物品的收纳,其安全性较强,但是考虑到抽屉的操作,不宜放置过重的物品。平开门式收纳空间适用范围较广,适合大中小型的物品的收纳,但是因为其操作方式,这种空间本身不适合小面宽大进深的设计方式。滑轨式收纳由于底部装有滑轨可以方便拖动通常用于体积大重量较大的物品。图5.5收纳空间的高度示意图引自:(日)高桥鹰志+EBS组,陶新中译.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2功能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其次,不同的收纳方式根据操作姿势和使用特点决定设置位置。如:抽屉式收纳不应该设置于高于站立时的视线,因为看不到抽屉中装有何物使用起来就很不放便。另外,由于抽屉式收纳空间一般用于收纳常用的物品,所以应该紧贴个人空间设计,如果远离个人空间设置,其利用率会明显降低。图5.5是根据收纳柜是否便于取放物品的高度进行测试后的结果绘制的。正如山上植物的生态系是因为海拔的不同而不尽相同那样,对于收纳空间来说,不同的类型的收纳空间会因为设置位置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建筑系馆由教学空间、科研空间、展览空间、管理空间和交通空间等功能空间构成。在上一章的调查中发现,建筑系馆中教学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较为受到关注。本节将针对教学空间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怎样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在建筑设计方向提出策略和可行性方案。2.1教室空间——教学效率的提升合适的空间尺度在不同的空间密度中工作学习效率也有所不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中等复杂程度或适中强度刺激的环境中效率高,所以合适的空间尺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高密度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会引起烦躁、混乱,终可导致分裂行为,研究发现,增加密度可降低协作行为和增加侵略行为。这个问题在专业教室里也不例外。但是过于开敞的教学环境会造成使用不均衡。里夫林和罗森伯(RivilinandRothenberg,1976)等人研究发现:林玉莲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空间的尺度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拥挤与面积关系调查结果见表5-1。表5.1英国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室内面积的主观反映一览表引自: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人均空室面积主观反映(%)观察与调查拥挤适中空旷次数1.86—2.7970300233.72—4.6546486535.58—6.51305218477.44—8.37174736309.30—10.232366220合肥工业大学的专业课教室采用6300X5400的开间和进深,使用面积约为30m²,一般一班15人,平均每人所站面积2m²。在对专业教室的调研中发现,教室如讲台等公共区域都有被个人占用的现象,在对学生的访谈中,90%的学生都反映觉得教室空间狭小拥挤。通过对几个院系的调查比较分析,20人左右的专业教室,平均每人所占面积应大于2.5m²。这个标准应该根据班级人数的调整有所增减,当采用大班教学(50人以上)时,人均面积可适当减少,增加教室密度,当采用小班教学(50人以下)时,人均面积要适当增加。在国外设计教室较常采用大空间的形式,可容纳3~5个班的学生和教师。划分不同的工作区(WorkingSpace),提供各种可以使用和操作的设备和材料,以便学生自由活动和灵活运用。学生及可以集体活动,也可以个别学习。设计的目的是:1.创造一个高度灵活的教学环境,空间布局很容易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要。2.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但是在国内的设计教室还是大多采用小班教学,清华大学建筑系原来采用一个年级一个专业教室的方式,但是经过学生使用后的反映,在2006对建筑系馆的改造中又将教室改为以班为单位。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同学觉得以班级为单位的小班教学效果好。但是小班教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交流的缺点,可以通过对教室与公共空间边界的处理以及各功能区块连接的问题上加以考虑解决,此部分将在后面章节详细说明。合理的平面布局教学方式影响教室的布局方式。Richardson1967年指出传统教室中,课桌整齐排列,把教师的桌子放在学生桌子前面的中心位置上,讲台上方有一块黑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这只适合于传统教诲式教学,及强调教师的“教”(如图5.6)。但是建筑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地学,把学习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当教学从教诲式变图5.6传统教室引自:http://2029./pic.php?Page=1成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过程时,传统教室的布局就不一定合适了。按照教学方式的需要合理的改变教室的布局能够促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专业教室来说,学生是使用时间长的使用者,他们会根据使用的需要,自发的改变教室的功能布局。通过新学期开始与开学后几个星期的班级桌椅布局(如图5.7)的调查中能够看出,桌椅由开始的行列式变成“回”字形,“回”图5.7新学期开始和开学后四周专业教室桌椅布局图 字的布局使课堂上的学生与教作者自绘师之间的互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并被其他学生和教师观察和评论。这种布局方式强调了苏格拉底式的合作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和团队合作来学习,学生围绕一张大桌而坐,能增加他们的交流和合作处理问题的机会,提高了他们在团队工作的能力,而这种合作和能力在设计之初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电脑辅助设计和表现方法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个人电脑进入教室已经成为常事。但是在教室中传统的绘图和模型制作并没有被取代。所以,在高年专业教室平面布局时不仅要考虑用于传统绘图和模型制作的工作台,还要考虑个人电脑的放置。由于教室面积不可能无限的扩大,并且个人电脑可能会阻止学生和老师或者同学直接的视线交流,学生更喜欢将个人电脑放置在一侧,将自己的工作台布置成三面围绕自己的“凹”字形。图5.8是大四建筑学某班级学期末的平面图,图中能很明显的看到,大部分的桌椅被摆成“S”型,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拥有自己摆放电脑,绘图和模型制作的工作台。图5.8大四建筑学某班级学期末专业教室桌椅布局图图5.8大四建筑学某班级学期末专业教室桌椅布局图作者自绘(拍摄)教室共有空间的设计像建筑系馆具有公共空间一样,专业教室也包括个人领域和共有空间。传统教室中的共有空间包括位于教室前端的由讲台和黑板组成的教学区与通向各个座位的走道组成的交通区,其中以前端的教学区为主。但是在对建筑专业教室的调研中发现,建筑教育的自身的特殊方式降低了教诲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必须要有前部这一传统的认识,专业教室的教学区不再固定位于教室前端由讲台和黑板组成,而是随着教学需要而移动;对于交通区,走道不再是随着行列式布局的桌椅呈网格状,而是随桌椅排布不同呈不同形状。图5.9教室和随机抽取的专业教室平面图。图中灰色的空间表示个人空间,白色空间表示共有空间。两个教室的平面进行对比,我们能看出专业教室教学区较为松散不固定,缺乏教学气氛。这种情况导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只能在老师周围的小片的区域起作用,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问卷调研对于专业教室心理中心区域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是在专业教室中自己的座位是自己心中的中心区域而不是以讲台为代表的共有空间。由此可见,对于专业教室来说,学生更为关注自己的个人领域而不是教学区域,这种心理因素也直接导致在专业教室中的教学没有在传统教室中的效率高。建议能根据建筑教育的特点在专业教室中增设固定的教学区。如清华大学的建筑系专业教室在改造中注意保留了教学区,利用系馆4.1m的层高,在局部做夹层,夹层部分为学生平时画图学习的地方,用书柜隔开,保证一定的私密性。通高部分为平时上课讨论、做模型的地方。(如图5.10)图5.10清华大学专业教室透视图图5.9随机抽取的专业教室平面图引自:李晓东,刘彦婷.清华大学建筑学作者自绘院院馆改造[J].世界建筑,2006/052.2公共空间——吸引力的提升通过对系内大量学生和老师的访谈,许多学生表示单纯的课堂授课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更直接和自由的与老师及同学交流,课外所学甚至大于课堂授课,而老师同样希望能够在课外增加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所以,在设计和改造建筑戏馆的时候,通过设计手段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将传统的教授功能从教室延展到公共空间,使人在公共空间中尽可能多的碰面,同时又有场所和设施支持见面后的交流,强调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运动和交叉,使公共空间能为教与学的互动提供可能。大空间中的小尺度在对共享大厅的调查中,有约一半的同学表示不经常使用共享大厅,因为觉得“太空旷,缺少应有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但是对于经常使用共享大厅的同学来说,他们觉得共享大厅拥挤,容易互相影响。图5.11是2009年6月9日早晨7时21分东二教学楼四层共享大厅师生在厅内的分布图,圆点表示师生的分布情况。图中能看出,合肥工业大学东二教学楼的共享大厅呈方形,进行晨读的学生和等待上课的老师几乎都靠墙而立,共享大厅的中间部分几乎没有人停留。由于大部分的空间无法有效利用,所以在大厅以外的学生看来,大厅过于空旷没有安全感,致使对他们来说没有吸引力。而对于那些在使用的同学来说,正方形的空间中没有其他分隔和设施,仅靠四周的墙壁面积满足学生和老师都喜欢靠墙边停留交谈的心理远远不够,造成虽然共享大厅的面积并不小,但是许多学生还是觉得拥挤容易相互影响。通过半身的隔断,座椅等设施的设置,通过设计将大空间中营造小尺度的感图5.112009年6月9日早晨7时21分东二教学楼四层共享大厅师生分布图 觉可以满足人们对安全感、私密性等心作者自绘 理要求,从而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效果。边界效应的利用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deJonge)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经人满为患。共享大厅也同样图5.13同济大学明成楼中庭图5.12同济大学C楼中庭 作者拍摄 作者拍摄存在这种情况。爱德华•T•霍尔(E•T•Hall)在《隐藏的尺度》一书中阐释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他指出,处于森林的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里面有助于个人或者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空间的边界能够提供给人们该有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人们喜欢在空间的边界停留,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得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前面的一个半圆。当人的背后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与反应就容易多了。所以可以在空旷的共享大厅中增加边界的长度,使更多的边界可以为师生所用。如同济大学C楼在中庭中种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形成屏障将大尺度的中庭空间进行了二次划分,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丰富了空间层次,增加了中庭中“边界”的长度。(如图5.12)同济大学明成楼的钟庭则是利用地面高差达到在大空间之中塑造安全感和私密性的目的。(如图5.13)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加与配置仅仅创造让出师生进出的公共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为他们在公共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可以增加在公共空间停留的几率。在调研中也发现大多数对系馆公共空间不满意的同学都表示,希望在公共空间中增加的座位等公共服务设施。座椅的合理选择和设置可以营造良好的小坐环境,从而增加增加交流等活动发生的可能性。在公共空间中座位的布置需要仔细推敲,需要通盘考虑场地的空间与功能质量。每个座椅或者每一处小憩之地应该有各自相宜的具体环境,置于空间内的小空间,如凹处,转角处等能提供亲切、安全的地点,都是学生喜欢小坐的地方。图5.14是合肥工业大学共享大厅的座椅设置,座椅设置在两个展廊橱窗之间,利用橱窗的厚度形成凹空间,师生较为喜欢在此停留。座椅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到让人停留,还要保证在停留的同时能促进交流。爱德华•T•霍尔(E•T•Hall)在《隐藏的尺度》一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有关座位安排和交谈可能性的调查研究。如果座位背靠背布置,或者座椅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就会有碍于交谈甚至使交谈不可能进行。在公共空间中应该尽力使座椅的布置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不是简单的背靠背或者面对面布置,围绕中心布置座椅和在成角布置座椅都是促进交流不错的方式,特别是座椅图5.14合肥工业大学共享大厅座椅设置 成角布置时,如果坐着的人都有交流意作者拍摄愿,开始交流就会变得很容易,如果不愿意交谈,从这种交流氛围中脱离也很方便。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指出,公共空间中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除了设置座椅使人停留,通过在在公共空间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如开水间或咖啡厅、设置活动设施如乒乓球桌、展览师生作品都能让人们觉得在公共空间有事可做,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也能使人驻足停留。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公共空间是所有师生共有的场所,也是外院系的师生认识建筑系的窗口,所以公共空间的意义不仅是其使用功能,还有精神上的功能。建筑学本来就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作为建筑系馆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对其艺术性加以考虑,塑造有文化和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将公共空间的界面稍作改变就能使其艺术性大大增加。改变吊顶的方式,能有效的改变空间的形式,从而提升空间的艺术性。如东南大学建筑系馆门厅部分采用木材做为吊顶,改变吊顶平直的形象将其做成波浪的形状,使其区别于其他院系别具一格。学生们经常根据不同的节日和学院文化结合吊顶的特殊形图5.15东南大学建筑系 式对门厅进行布置,使门厅彰显结合系馆门厅的吊顶进行布置庆祝教室节 着不同时期建筑学院的风采。作者拍摄 (如图5.15)建筑系学生从一开始进校就进行大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到达公共空间艺术性的大化。在公共空间预留展览区域,定期将学生或老师的作品展出,这种方式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于建筑系馆的公共空间中。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随时激发的创作记录下来,更能为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加分。如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三楼楼梯处墙面设置的墙面小品,就是在一个木质网格中放置一些小方木块,可以通过改变小方块的位置排列不同的图案。每天人来来往往,每一个人都要改变一下里面的内容,成为东楼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5.16)图5.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三楼墙面小品引自:娄蒙莎.空间行为心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3建筑系馆整体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建筑系馆是一个整体,本节将从整体的角度对建筑系馆空间的进行研究探讨各功能空间如何衔接,整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另外由于建筑系馆承载的活动是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所以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提升空间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本节探讨的重点。3.1综合环境的优化边界的柔化处理界面是限定空间形态的要素,也往往是限制人们活动的主要原因。教室与走廊之间的隔墙将教室空间从公共空间中限定出来成为独立空间,但是也将走廊上的公共活动限制在教室空间的外面,只有极少的活动可以通过教室门口影响教室内的人群。在调查问卷中,大部分的学生表示由于觉得进别人的教室不习惯,而使他们失去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另一部分同学对于“走出教室”的想法表示,由于不知道教室以外发生了什么,所以没有特殊原因他们也不会主动走出教室。在里面的同学不知道外面空间什么发生而不走出来,在外面的学生又因为在他人教室里没有领域感不愿走进去,终导致许多本应该发生的交流被区域的边界所阻断。另外,建筑系馆的场所精神虽然在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布置中能有所传达,但是那只是窥豹一斑,建筑系馆的场所精神更多的通过学生在建筑系馆中的活动特别是在专业教室中的活动中凸显。如李道增先生在回忆梁思成先生的文章《一代宗师的光和热》中曾经说过,几十年后令他至今回味的是上学时教学楼里“点点赶图的灯火”和“一个同学画错图全班上下都帮他想办法”的场景,这些场景在建筑学习中非常普遍,但是却构成了建筑系馆的场所精神。许多学校的建筑系馆在设计时已经开始注重各功能边界的设计,利用材料不同的性质达到边界柔化的结果,使边界在限定空间的同时却不会阻碍活动和建筑系馆整体空间场所精神的延续和融会贯通。如东南大学建筑系馆,教室与走廊一侧的墙壁选用透光不透影的U形玻璃材料,既保证了教学空间一定的私密性又使得走廊空间与教室空间的连贯性(如图5.17)。实际上,这种做法正被许多学校所采用。图5.17东南大学建筑系馆图5.17东南大学建筑系馆U形玻璃上的图纸在走廊上也清晰可见作者拍摄知觉环境的人性化人的感官对建筑的认知以人的感官系统划分可以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几个方面,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而这其中主导的为视觉认知方面。建筑是视觉感知的艺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视觉思维。大脑通过外界的光信号在人的视网膜上反映的颜色和色块集合,知觉到排列有序的由分离物体组成的视觉世界形成了视知觉,各种不同的物体占据不同的位置,存在着相互作用或相对运动。实体与周围的关系,实体本身的形状、质感和色彩是产生视知觉的几个主要方面。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一般与建筑造型互相依存的,相辅相成的。当然也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如湖南大学建筑表皮运用棕黄色的水刷石,带来湘江黄砂、麓山红枫、长沙红土等地域性的联想。再如同济大学的明城楼采用中国红为建筑的主色调,配上独特的造型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学校的标志(如图5.18-5.19)。图图5.18同济大学建筑系馆引自:网络图5.19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引自:网络但是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由于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在其中的工作时间持续较久,室内空间主色调的选择直接影响师生的工作效率和精神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倾向于宽敞明亮,简洁明快的视觉环境。在设计时尽量保证空间完整,注重采光之外,选择合适的主色调,能更好的达到宽敞明亮,简洁明快的效果。明度过低的色彩容易使空间显得狭小压抑,过高饱和度的色彩则容易造成人们精神紧张,应该选择饱和度较低但明度较高的色彩作为室内环境的主色调。灰色,米黄色等中性的颜色相较于传统教学建筑中常采用的白色更能体现人性的意味。另外,人们天生对自然有一定的向往,在空间中加入绿色对人的情绪和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是一种柔和的色彩,能给人舒适的感觉,当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25%时,能给人的大脑以良好的刺激,从而使疲劳得以调整,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改善。就可以使人们的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热爱生活,奋发工作,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建筑系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各种风格的选择上绿色生态的室内风格为受学生欢迎。尝试在空间中引入绿色植物这种方式不仅能为空间增加绿色元素,增添生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室内空气,有利人体健康。这种方式正被许多建筑院校运用在建筑系馆之中。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在设计时考虑将绿化系统地引入,在北侧设计了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桦树园。不仅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绿化与功能空间的叠加使得建筑内部的环境达到人性化的效果。3.2系馆空间的艺术化一座优秀的建筑系馆,是一座饱含文化性和教育性的建筑。不但在使用上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而且要表达物质、情感、意念的三重内涵,传达一定的思想和意境。通过建筑系馆自身的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体现学校的教学特色。空间创造力提升建筑能够通过特定的场所环境给观察使用者带去不同的心理感知与暗示。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建筑系馆除了应起到贯彻教育思想和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场地的功能外,还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建筑系学生感受空间和环境的直接的对象。建筑系馆所反映的生态性、经济性、文化性、技术性,或者将建筑自身的特点、内容与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性相结合,追求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的身边的范本,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因此,在建筑系馆环境语言的塑造时注重采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设计方式,借助合适的建筑空间语言,在人的心理上引发共鸣,推动建筑的空间创造力的提升。尝试在建筑系馆中加强不同材料的运用,使建筑系学生在使用建筑系馆的同时,就能对不同建筑材料通过在不同的感官方面全方位的了解一种材料的特性,而这种了解是通过书本的教授所无法给予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采用了大量的工业化材料,在材料的选择策略上达到了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U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不同的空间类型通过材料的形式和质感上的不同得到清晰的区分,并且材料的使用也回基地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C楼的南侧设计的是研究室,南立面作为研究室表面基本是一个不能被远距离整体看见的面,这个面在设计时采用U玻与清玻两种材料,两种材料进行组合回应着斜向视角早晚阴晴的微妙变化。建筑的北面采用透明的玻璃和光亮的不锈钢板两种材料,与围墙边的水杉丛及室内和屋顶的绿化叠印。东侧是内部的三明治式空间格局的反映,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在东面达到了矛盾统一性的集中。西侧采用大面积实墙成为老楼的朴素背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在材料的运用方面无疑成为了建筑系学生身边的图5.20同济大学C楼引自: 活教材。(图5.20)另外,将能激发创作灵感的功能空间如展廊空间、评图空间等布置在人流便于到达或经常经过的区块,或者通过添加一些能激发创造力的功能空间来提高空间的创造性,如在建筑系中增设大规模集中式的实验工场,给学生的创新试验提供场地。对于将生态技术应用在建筑系馆中,如绿色生态的应用,如双层屋面、屋顶种植的采用,能营造出一个创新的氛围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开放、创新的环境中学习交流,体会生态技术带来的好处,在学习环境中自然的完成对建筑在生态方面创新的原始认识。教学特色在系馆设计中的体现好的建筑系馆不仅需要梳理好各部分功能空间和它们之间的组成关系极大满足师生使用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但更需要的是作为建筑系馆的灵魂,这个灵魂扎根于本校的文化底蕴和建筑教育的特色。建筑系馆设计只有从特定的环境、条件文化出发,深化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能形成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文化艺术环境,也使得一栋建筑系馆仅代表特定的一个学校,特定建筑院系的精神,与整个学校和谐,得到整个建筑系师生的共鸣。以地域环境为教学特色的建筑系,可以通过在对建筑系馆设计时结合现代建筑的需要与发展,对地域建筑的文化精髓进行抽取与提炼加以继承,试图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可以经过对材料、形式、符号等多方面地域性元素的运用,加强地域教育特色在建筑系馆中的体现,提升建筑系馆的艺术性。如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在对建筑系馆外形塑造时尝试使用了湘江砂石、水刷石工艺,对建筑系馆设计中如何结合学校所在地理位置的地域性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乡土化的水刷石外饰面,尊重湖南的地域文化,体现出建筑独特而又与众不同的色泽与质感。从棕黄色的水刷石建筑表皮,带来湘江黄砂、麓山红枫、长沙红土等地域性的联想,在此背景下,使建筑系馆的设计包含了乡土情感,表达出了所在地域的场所精神。建筑系馆设计表现所在地区的地域性不仅可以从地方表皮符号的方面,也可以将地域特有的空间形式图5.2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馆方案融入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之中,达到表天井空间组合形态达地域性的效果。如位于安徽省的合肥工业大学一直将徽派建筑作为其教学特色。“有堂皆井”是徽派建筑的特色。在众多的徽州古屋祠堂中,天井作为徽派建筑富个性,为壮美的构件,充分显示了她艺术构思的奇巧精湛,视觉效果的优美耐看,文化蕴涵的深沉独道。在合肥工业大学建筑新馆的设计中刻意的将天井空间做为空间设计的一个成分引入,传统的徽派建筑中天井具有采光通风的功能,寓意着聚财。在建筑新馆中的天井,不仅担负通风采光的功能,还具有表达传统语言、活跃环境等功能。方形的建筑艺术馆中不同层、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的小天井空间,就像一个个透气通风的小孔洞,为建筑内部带去新鲜的流通空气,也为建筑内部带去了生动的光影变化,使建筑内摆脱了沉闷的内部氛围。(如图5.21)第六章结语“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如老子所言,建筑系馆是承载建筑教育活动的容器。建筑教育的行为决定了建筑系馆的空间构成。但是由于建筑系馆一直归为高校教育类建筑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空间适应建筑学习行为上略显欠缺,各个高校的建筑系馆的建造都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摸索不断改进,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的建筑系馆,都在近两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建和新建,但是都是自成体系,未能形成普适性理论。6.1本文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建筑系馆空间环境使用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建筑系馆空间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重点对如何使建筑系馆这类特殊的建筑的空间设计符合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同时探索在空间设计方面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力求使建筑系馆的设计能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创造出适宜的教学空间。文章己经从理论方面和设计策略方面对建筑系馆的空间设计与使用者行为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得到以下研究成果:一、将建筑系馆作为一项特殊的空间类型进行研究。建筑系馆作为教学建筑,有着一般教学建筑的共性,但是由于建筑教育自身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建筑系馆有别于一般教育建筑。本文将建筑系馆作为一类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跳出将建筑系馆归为一般教学建筑的研究方式,回归建筑的本质——承载人类活动的容器的宗旨,以已建建筑系馆的空间环境使用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探索建筑系馆设计的方法和需要关注的问题。重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与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相互作用。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这种强加的影响人会逐渐的适应某种特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人类总是不断的选择并改善其周围环境,以使之适合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是基于建筑系馆空间环境使用行为的调查的展开的,对于建筑系馆的设计和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关系的探讨上,并不仅仅是建筑系馆设计单向的一味满足使用者行为需求,而是还总结使用行为中的不足,在空间设计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反过来影响使用者这其中的行为,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对于学习建筑的学生而言,建筑系馆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对于建筑系的学生,建筑是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系馆是其便利的建筑和空间体验的对象。建筑所要传达的层面更多。除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外,人的行为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对于建筑的总体感受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重视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实际运用于本文之中。将使用者行为模式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采用观察法,轨迹追踪法,行为调查问卷及SD法调查等环境行为学的调研方法进行调研,获取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在后期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及提出空间策略部分,也运用了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始终贯穿全文,使本文成为环境行为学结合建筑空间类型探讨的又一实例。6.2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本论文是受本校将建的新建筑系馆激发而成,由于建筑系馆一直被归为高校教育建筑一类加以研究,所以目前关于国内建筑系馆只有零星的针对个案的资料,国外建筑系馆除了美国的几座建筑系馆有些许介绍,其他国家的建筑系馆鲜有提及,所以在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上难免会有匮乏。另外,由于本文偏重建筑系馆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空间之间关系的探讨,因此使用者行为特征调研是本论文的重点,由于笔者个人能力有限,调研无法面面俱到只能随机抽取部分使用者进行。但是我国建筑教育正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尝试和创造性的发展,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相信会有更多国外优秀的的建筑系馆被介绍到国内来,这给建筑系馆设计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促使这种建筑类型在设计上有更多发展的可能,也值得更多的人来研究。参考文献戴复东.交流•自然•阳刚•文化•品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馆建筑创作散记[J].时代建筑,1998/01邹德侬.文化底蕴,流传久远——再读“文远楼”[J].时代建筑,1999/01徐千里,支文军.同济校园建筑评析[J].建筑学报,1999/04戴复东.交流•自然•文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馆建筑创作.建筑学报,1999/05孙田,戴春,郭红霞.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J].时代建筑,2007/03张斌,周蔚.具体性策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设计[J].时代建筑,2004/04支文军、宋丹峰.A楼、B楼、C楼——同济校园新建筑评述[J].时代建筑,2004/06张斌,周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J].世界建筑,2005/05彭一刚.《限制与创造》续编—再谈天津建筑系馆的方案构思[J].建筑学报,1990/12艾志刚.美国几所大学的建筑系馆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1995/03伍江.风格迥异殊途同归——美国近两座建筑系馆[J].时代建筑,1999/01胡绍学.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的探求——清华大学建筑馆(梁銶琚楼)设计[J].建筑学报,1995/08钱锋.近现代海归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J].时代建筑,2004/04李晓东,刘彦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馆改造[J].世界建筑,2006/05黎志涛.中大院的新生——东南大学建筑系系馆改造[J].建筑学报,2003/11魏春雨.有石之用——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群体设计[J].城市建筑,2004/03魏春雨.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J].时代建筑,2004/05仲德崑.走向多元化与系统的中国当代教育[J].时代建筑,2007/03李道增.一代宗师的光和热[J].建筑学报,1986/09温玉清,谭立峰.从学院派到包豪斯[J].新建筑,2007/4贾倍思.针对建筑学生的设计行为和心理的研究[J].时代建筑,2007/03刘业.建筑教学模式化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5/08胡绍学.中西当代建筑教育比较——兼论我国建筑教育改革问题[J].建筑学报,1994/04栗德祥.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教育特色[J].时代建筑,2001/增刊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夏青,林耕.建筑设计图集:当代科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吴焕加等.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瑞士)布雷泽编著,杜希望译.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荆其敏,张丽安.透视建筑教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朱文一,程晓青.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建筑教育.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樊富民.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08(美)埃兹拉•斯托勒编,汪芳译.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系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日)高桥鹰志+EBS组,陶新中译.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美)纽曼著,薛力,孙世界译.学院与大学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9周怡宁.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与探讨[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娄蒙莎.空间行为心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单踊.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史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潘婷.场效应[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李书音.建筑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系馆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ElevenAuthors.InSearchofaBuilding.EditedbyCynthiaC.Davidson.MonacelllPerss,1996Paul•Bennett.UniversityofCincinnati.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01Patrick•L•Pinnell.YaleUniversity.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01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合肥工业大学大学论文调研组。本调查问卷用于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研究——中国现代建筑系馆设计研究。请您认真地填写本问卷的每一个问题,您的意见不仅对提高建筑系馆空间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改善您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帮助。本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尽管如此我们仍对您的个人资料绝对保密。您所提供的信息仅用于论文研究用途。感谢您的支持!由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馆分为两部分:专业教室部分和建筑系馆主体部分,所以本次调研也分为两部分。专业教室部分概念即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专业教室部分所在区域,即东二教学楼专教部分,方便起见该部分后面统称为东二教学楼。建筑系馆主体部分概念即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大楼,其中包括建筑系科研部分,管理部分,资料阅览室及部分实验室,方便起见该部分后面统称为建筑系馆。附表一建筑系馆空间使用者环境行为研究调查表受访者基本资料性别:男□女□年级:大三□大四□大五□研一□研二□研三□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其他□专业教室部分(东二教学楼)觉得多少人的教室规模较为合理?15人以内□15~30人□30~50人□专业教室的桌椅摆放你更倾向于哪一种?(黑线表示隔断,可多选)□□□□□□对自己的专业教室,印象深的是什么部分?自己的座位□教室的中心区域□讲台□黑板□墙壁上的挂画□其他□4.一般什么时候会来专业教室?A□A+B□A+B+C□A+B+C+D□(注:A——上课时间B——做设计时间C——自习时间D——其他时间)你认为专业教室到宿舍方便吗?是□否□一般□平时会来专业教室里自习其他课程吗?会□不会□找不到自习教室的时候会□复习迎考时会选择专业教室复习吗?会□不会□找不到自习教室的时候会□经常使用走廊段头的共享大厅吗?是□否□对共享大厅满意吗?很满意□一般□不满意□对如下建筑系馆空间的气氛您会更喜欢哪一种?(可多选)现代明快的□古典人文的□绿色生态的□安静明亮的□宽敞舒适的□其他□说到东二教学楼(专业教室部分),印象深的是什么?自己的专业教室□共享大厅□走廊□楼梯□模型试验室□其他□没有□你觉得现在跨专业跨年级交流方便吗?是□一般□否□希望和其他年级其他专业交流吗?是□一般□否□在专业教室部分(东二教学楼)与他人交流常选择:(可多选)专业教室□共享大厅□走廊□楼梯上□开水间□在专业教室与他人交流常涉及的方面:(可多选)学习□情感(交友或恋爱)□社会活动□心理健康□其他□在共享大厅与他人交流常涉及的方面:(可多选)学习□情感(交友或恋爱)□社会活动□心理健康□其他□在楼梯上与他人交流常涉及的方面:(可多选)学习□情感(交友或恋爱)□社会活动□心理健康□其他□在开水间与他人交流常涉及的方面:(可多选)学习□情感(交友或恋爱)□社会活动□心理健康□其他□如果不方便大的阻碍是什么?(可多选)进别人的教室不习惯□缺少交流场所□各年级各专业划分区域太明显□其他□是否需要增加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需要哪些设施?(如:沙发、床、个人置物柜、饮料售卖机等请列举2~3种)觉得专业教室部分(东二教学楼)有什么不足之处吗?建筑系馆主体部分建筑系馆常使用的功能空间是什么?(可多选)各类实验室□建筑与艺术图书分馆□教授工作研究室□展览厅□专教和系馆主体分开有没有觉得不方便,希望专教和其他部分成为一体吗?是挺不方便的,还是在一起好□没有不方便,在不在一起无所谓□没有不方便,分开使用起来反而方便,不互相干扰□你觉得建筑系馆有什么不足之处?附表二SD法调查表SD法是通过研究空间中被验者对该空间的各种环境特征的心理感受,并拟定评定尺度将这些心理感受量化。请根据对形容词的感受强烈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值,并在你认为合理的数值上画圈(电子版形式的问卷请将合理的数值变为红色),“ι”代表十位的整数数值,每个“–”代表感受数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接受调查者个人资料性别:男□女□年龄:专业: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