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下图是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溴的说法正确的是()A.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B.n=8C.溴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溴元索属于金属元素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6:15C.丁一定不是单质D.x的值是114.食盐、食醋、纯碱和肥皂等,都是家庭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的性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有()①区别食盐与纯碱;②除去热水瓶或开水壶中的水垢;③消除蚊虫叮咬的痒痛;④检验厨房内CO是否过量;⑤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⑥检验天然水是否为硬水.A.①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C.给试管加胶塞 D.读取液体体积6.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是水,丙是铁,则丁可能是硫酸铁B.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则甲可能是盐C.若甲、乙、丙、丁都含有钠元素,且乙是硫酸钠,则丙一定是氢氧化钠D.若乙是碳酸钙,丙是碳酸钠,则乙→丁转化只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7.对于如图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打开a,试管I中产生气泡,试管II中无现象B.打开a,液体从试管II流向试管IC.关闭a,无法使试管I中反应停止D.先打开a,稍后关闭,试管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了8.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A.K2SO4NaNO3KCl B.Na2SO4Ba(OH)2KClC.Na2CO3KNO3HCl D.CuSO4NaClKNO3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A.红磷 B.细铁丝 C.木炭 D.硫粉10.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检验H2的纯度C.探究燃烧的条件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11.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属于非金属元素B.图中n的值为8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1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氢气C.氯化钠 D.金刚石13.小丽和同学一起参加研学活动,午餐时在饭店点了以下食物:红烧肉、土豆丝、红烧卿鱼、蒸鸡蛋、米饭。从营养均衡角度来看,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14.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C.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D.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15.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B.CO2使蜡烛熄灭,利用了它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C.随着稀盐酸的倒入,烧杯内溶液的PH由大于7至等于7最后到小于7D.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碳酸钙B乙醇C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绿色化学”理念提倡循环利用,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现有394kgBaCO3,理论上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_____kg.(BaT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18.(8分)根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ga物质。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是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镀锌层的厚度,查阅了资料,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A.锌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与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aOH+2H2O=Na2[Zn(OH)4]+H2↑B.ZnCl2、FeCl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Zn(OH)2和Fe(OH)2。C.Zn(OH)2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碱,Fe(OH)2则只能溶于酸。在铁皮表面镀锌是为了。(填字母)a.锌没有铁活泼,镀在铁的表面可防止生锈b.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图1图2甲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将镀锌铁皮浸泡在盐酸中,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测量因产生气体而形成差量计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得到锌层的厚度(如图1)。但是乙同学回顾起上课时老师演示的“用足量盐酸除铁锈”的实验现象,马上对甲同学的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异议,乙同学的理由是。该实验中锌镀层已完全反应的标志是。乙同学拟通过称量镀锌铁皮和氧化铁的质量,计算锌皮的厚度。方案如下图所示:步骤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丙同学拟通过测量镀锌铁皮与某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来计算锌层的厚度,装置如图2所示。Ⅰ.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仪器A中盛放的是镀锌铁皮,仪器B中最好盛放。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浓盐酸D.稀硫酸Ⅱ.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Ⅲ.检查气密性后,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量气管中的液面位置;②待A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③由B向A中滴加足量某溶液;④上下移动量气管,使干燥管和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Ⅳ.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测出气体体积会(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m=35,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m=35=2+8+18+n,所以n=7;故错误;C、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正确;D、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C。2、C【解析】

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3、A【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2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6g-5g=31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g-16g=15g,故x的数值为26g-15g=11g。

A、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25g-20g=5g,故X的数值为18g-5g=13g,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6g:15g=16:15,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不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x的数值为26g-15g=11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点睛】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4、D【解析】

①纯碱中含有CO32﹣,利用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酸不反应,可选择醋酸完成;②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都能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可以除掉,可选择醋酸完成;③蚊虫叮咬后释放出蚁酸,可用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止痒,可选肥皂水完成;④检验厨房内CO是否过量,要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在厨房中无法完成;⑤检验鸡蛋壳能溶于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可以完成;⑥检验天然水是否为硬水可用肥皂水,其中如果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硬水,可以完成。故选:D。5、D【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B【解析】

A、若甲是水,丙是铁,则丁不可能是硫酸铁,因为铁与硫酸反应只能生成硫酸亚铁;故选项错误;B、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则甲可能是盐,因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正确;C、若甲、乙、丙、丁都含有钠元素,且乙是硫酸钠,则丙不一定是氢氧化钠,还可能是碳酸钠;故选项错误;D、若乙是碳酸钙,丙是碳酸钠,则乙→丁转化不一定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如果丁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7、D【解析】

A、打开a,试管Ⅰ中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Ⅰ进入试管Ⅱ,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B、打开a,稀盐酸与大理石开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Ⅰ进入试管Ⅱ,液体不会流动,错误;C、关闭a,试管Ⅰ中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导管中,稀盐酸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错误;D、先打开a,打开a,试管Ⅰ中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Ⅰ进入试管Ⅱ,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稍后关闭,试管Ⅰ内压强增大,将试管I中的稀盐酸压入试管Ⅱ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先打开a,稍后关闭,试管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了,正确。故选D。8、A【解析】

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Na2SO4和Ba(OH)2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HCl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9、D【解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故选D。10、A【解析】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然后靠近酒精灯引燃,如果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反之则纯,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符合题意;选A。11、B【解析】

A、氯不含有“钅”旁,所以为非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17=2+8+n,n=7,选项B错误;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所以氯原子核电荷数为17,选项C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含有3层电子,所以属于第三周期,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原子中,质子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含有几层电子,属于第几周期的元素。12、C【解析】

A、氮气为单质,是由氮气分子构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氢气为单质,是由氢气分子构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为化合物,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选项C符合题意;D、金刚石为碳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解析】

红烧肉可提供油脂和蛋白质,土豆丝、米饭可提供糖类,红烧鲫鱼、蒸鸡蛋可提供蛋白质,故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故选D。14、D【解析】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周围的温度,使其周围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从而,浇灭大火,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只与压强、物质种类有关,不能随意改变,因此,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霉变会致癌,因此,不能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不患坏血症,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15、D【解析】

A、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溶液,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生成后会罩在火焰上方,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蜡烛最终会熄灭,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CO2使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显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pH值的减少,直到稀盐酸把苏打水中的碳酸钠全部反应完时,pH等于7,再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pH小于7,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盐酸也不能使酚酞变为红色,因此,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有可能盐酸过量,此时,则所得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CH4【解析】

(1)A、碳酸钙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C2H5OH

)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C、CO2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碳元素,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是:CH4;(3)碳酸锰中,碳酸根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锰元素的化合价是+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BaCO3+2HCl=BaCl2+H2O+CO2↑蒸发结晶HCl233【解析】

(1)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Ti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3=0,x=+4,故填+4。(2)“酸浸”过程中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BaCO3+2HCl=BaCl2+H2O+CO2↑。(3)利用“操作A”将草酸氧钛钡晶体和盐酸进行了分离,该操作应为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4)由流程图可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故填HCl。(5)解:设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x394kg×x××100%x=233kg答: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233kg。【点睛】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要既是流程中的反应物,还是流程中的生成物。18、(1)H+、Na+、Cl-(2)①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要放出热量(3)①降低温度②30(4)先偏向右边,最后回到分度盘中央【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m点对应的溶液的PH值小于7,即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该点对应的溶液中酸还未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盐酸(未反应完的)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的)。所含的离子为:H+、Cl—、Na+(2)①根据图示可知,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大值。可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够放出热量。②如改用氢氧化钠固体,则不能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氢氧化钠在溶解于水时也能放出热量。无法确认温度的升高来源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3)①t1℃时,C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即可继续溶解C物质,所以可通过再加入C物质的方法使其饱和。因为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还可以通过升温的方法,使C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变小,从而使其溶液由接近饱和变为饱和。②根据图示可知,在t2℃时a物质的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