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_第1页
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_第2页
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_第3页
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_第4页
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PAGE辽宁工业大学工业控制网络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2013.12.18-2013.12.27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④目录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⑥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3、封面格式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5、目录格式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6、正文格式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20磅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7、参考文献格式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②示例:(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PAGE2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课题完成的功能、设计任务及要求、技术参数实现功能为避免高校教学楼教室照明用电的浪费现象,合理的开关控制,设计CAN总线的教室照明的检测节点。设计硬件包括总线控制器、总线收发器及ATMEL系列单片机及选择传感器等。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并调试与分析。设计任务及要求1、确定设计方案,画出方案框图。2、节点硬件设计,包括元器件选择。3、画出节点的原理图。4、绘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初始化、接收及发送程序。5、要求认真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所设计的内容要求正确、合理。6、按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字以上。技术参数1、符合CAN2.0B规范;2、设定速率250Kbit/s;3、可扩充110个节点;4、照度:300LX进度计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确定系统设计方案(2天)2、系统硬件设计及模块选择(3天)3、系统软件设计及编写功能程序及调试(3天)4、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5、验收及答辩。(1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论文质量:答辩: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成绩:平时20%论文质量60%答辩20%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为避免高校教学楼教室照明用电的浪费现象,合理的开关控制,分析了教室灯光能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了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装置和相应软件。该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的CAN节点的硬件设计,采用热释红外人体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存在,采用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电路检测环境光的强度,根据教室合理开灯的条件,系统通过对人体的存在信号和环境光信号的识别和智能判断,完成对教室照明回路的智能控制,避免了教室用电的大量浪费。采用了PHILIPS公司生产的控制器局域网的高度集成的通信控制器SJA1000和82C250作为收发器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给出设计流程图,单片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条理清晰、通用性好,便于改进和扩充。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控制方便,可靠性高,专用性强,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类大、中专院校教室灯光控制的要求,很大程度的达到节能目的。关键词:CAN总线;AT89C52;SJA1000;传感器目录TOC\o"1-3"\f\h\z32417第1章绪论 117331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151342.1CAN总线技术特点 249672.2CAN总线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2224312.3系统控制方案的分析 318868第3章硬件设计 413863.1单片机最小系统 4291403.1.1单片机的选择 434913.1.2单片机最小系统 561473.2教室光照强度检测 5112163.3热红外传感器的选择 7199053.4CAN接口电路 9178463.4.1总线控制器的选择 983633.4.2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 10293763.4.3驱动接口电路 11322603.4.4传感器节点结构图 122520第4章软件设计 13120864.1程序流程图设计 13269434.2SJA1000初始化程序流程图 14283304.3发送程序流程图 1628170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8627参考文献 19绪论现场总线是当今工业控制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它的出现与发展,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CAN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较传统的分布式控制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数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寻找替代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等几种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中,节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城市每年用于公共照明的能源支出高达280多亿,节能空间巨大。其中路灯照明能耗占30%以上,发展城市道路照明的同时,路灯以供街道照明以外,还大力兴建了不少景观照明工程,美化城市的夜景,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极大浪费。对高等院校,据测算,其照明耗电占本单位所有耗电的40%左右,可见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对教室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其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目前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国内外已经开始采用,但针对教室灯光的控制智能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依然是人工管理占主导地位。现在伴随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扩招,教学楼不断扩建,教室用电负荷不断加大,教室用电系统管理不善,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与经济损失,这种做法显然与当今节约能源的理念相违背。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以其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CRT显示技术越来越深入的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优化和变革,逐步形成了以网络集成自动化为基础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就是顺应这一趋势发展起来的。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很多大公司连续的技术投入,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系统阐述了一个通用的CAN总线检测节点的设计,是在现场总线系统中分布于现场的一个子系统,能实现数据采集与闭环控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控制模块硬件设计方案,并简单介绍了网络通讯和控制软件设计及实现过程。CAN总线控制器可工作于多种方式,并采用无损结构逐位仲裁竞争方式向总线发布数据。它废除了站地址编码,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节点同时接受到相同的数据,使CAN总线构成的网络测控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更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课程设计的方案CAN总线技术特点简单地说,CAN总线网络传输就像邮电系统一样,它并不关心每封信的内容,而只注重传输规则。其规则为每封信都包含一个数据页,数据页最多包含8个数据行。每次进行投递时,只有最小的ID号的信发至网络上,网上所有的模块都能接收,较大的ID号的信可能经过几次重试才能发送出去。CAN总线是一种支持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局域网。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实时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CAN总线与其它通信网的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报文传送中不包含目标地址,它是以全网广播为基础,各接收站根据报文中反映数据性质的标识符过滤报文,该收的收下,不该收的弃而不用。其好处是可在线上网下网、即插即用和多站接收;二是特别强化了对数据安全性的关注,满足控制系统及其它较高数据要求的系统需求。CAN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性:(1)CAN遵从ISO/OSI模型,采用了其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采用双绞线,通信速率最高可达到1MbpS/40m,直接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同一段总线内最多可挂接110个设备。(2)CAN的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有效字节数为8个。因而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当节点发生严重错误时,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切断该节点与总线的联系,使总线上其它节点不受影响,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3)CAN支持多主工作方式,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何时候主动向其它节点发送信息,支持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和全局广播方式接收/发送数据,而优先级低的节点则主动停止发送,从而避免了总线冲突。由于CAN总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得到了国际上很多大公司的支持。其硬件接口简单,编程方便,系统容易集成。基于CAN总线的以上特点,它特别适用于系统分布比较分散、实时性要求高、现场环境干扰大的场合。CAN总线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优势目前使用的微机型灯光控制系统中,其网络通信大多采用RS-232、RS-485、20mA电流环等通信方式,普遍存在通信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慢,误码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在微机灯光控制系统中引入开放系统互连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就能解决以上问题,这是现场总线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158F的标准定义,现场总线是“安装在制造和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简单的说就是从控制室连接到现场设备的双向全数字通信总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系统,它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简单地概括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是:信号传输全数字、控制功能全分散、标准统一全开放。系统控制方案的分析所研制的控制器以自然光强度和人体存在作为控制器的主要输入参数。需要对教室里的人和光照进行统计和鉴定,得到的信号输入单片机AT89C52,经过处理反馈给CAN接口,由CAN接口实施通信和控制。在自然环境光较强光线足够时,无论人是否存在,都不开灯;在自然环境光较弱时,有人存在且超过一定时间,控制器自动打开电灯,直到人离开后再延时一定时间后关灯。本文所研究的教室灯光控制器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是前提,是整个系统执行的基础,它主要为软件提供程序运行的平台。而软件部分,是对硬件端口所体现的信号,加以采集、分析、处理,最终实现控制器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达到教室照明CAN总线控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总体结构框图硬件设计考虑到本系统所安装的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多,且教室控制设备中的人体存在传感器、光敏三极管等经常会因环境情形变化而不稳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选用、线路布置和设备的安放要充分考虑到抗干扰问题。单片机最小系统3.1.1单片机的选择本系统的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它是一种低功耗,8位高性能CMOS工艺处理器,具有8K在线可编程Flash存储器,片内的Flash可多次编程,为在线编程提供了方便。片内有128字节的RAM,4KB的EEPROM,由于合理的安排使用片内RAM空间,所以没有扩展的片外RAM,使电路结构简捷。因为设备的设置参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的,又要求是断电能够保存下来,所以本设备用一片EEPR0M来存储系统的设置参数。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AT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但不可以在线编程(S系列的才支持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兼容MCS51指令系统·8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ROM·32个双向I/O口·256x8bit内部RAM·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时钟频率0-24MHz·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2个外部中断源·共6个中断源·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位·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3.1.2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由AT89C52单片机、复位电路,晶振时钟电路组成,如图3.1所示:图3.1单片机最小系统说明:①复位电路:由电容,电阻构成,若要复位只需按“S1”键,此电源VCC经电阻分压,在RESE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②振荡电路:典型的晶振频率为11.0592MHz/12MHz;教室光照强度检测常见的环境光采集器件光电传感器有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的结构相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敏三极管必须有一个对光敏感的PN结作为感光面,一般用集电结作为受光结,因此,光敏二极管实质上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敏二极管的普通二极管。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当人射光子在基区及集电区被吸收而产生电子一空穴对时,便形成光生电压。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β倍的信号电流。因此,光敏三极管是一种相当干将基极、集电极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加以放大的普通晶体管放大。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控制,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控制。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结受到光辐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相当于β倍的信号电流。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大的光电流放大作用,即很高的灵敏度。根据需求,选用灵敏度较高的光敏三极管。采用的光敏三极管除了具有光敏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功能外,还有对电信号放大的功能。在无光照时三极管的穿透电流很小,为暗电流Iceo有光照时,产生的Ib增大,成为光电流Ie。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于是在负载电阻上就能得到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电信号。因此光敏三极管灵敏度高,而且体积小、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发光均匀稳定、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金属玻璃封装的器件,具有玻璃表面耐磨性好、光洁度高、耐焊接、耐高低温性能好等。环境光采集电路原理图如图3.2所示。当自然光强大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三极管Q1呈现底阻状态小于1K,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升高,Q2管饱和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当自然光强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三极管Q1呈现高阻状态,100K,使三极管Q2截止,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其中可变电阻R可调节,调R阻值的大小,使Q2三极管受环境光影响在适当的亮度下导通。图3.2环境光采集电路原理图热红外传感器的选择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物体,如人体、木材、石头、火焰、冰等都会发出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利用红外传感器可对其进行检测。根据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分为热型和量子型两类,热型红外传感器也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或被动红外传感器。与量子型相比,响应的红外线波长范围较宽,价格便宜,并可在常温下工作。量子型与热型的特点相反,而且要求冷却条件。因此本系统采用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D-62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不同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热电系数远远高于热电偶,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抑制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该传感器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欧姆,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图3.3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图3.3是一个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该传感器将两个极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测元串接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因环境和自身变化引起的干扰。它利用两个极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扰信号在内部相互抵消的原理来使传感器得到补偿。对于辐射至传感器的红外辐射,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安装在传感器前面的菲涅尔透镜将其聚焦后加至两个探测元上,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信号经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之后,产生的波形不能为单片机所接受,中间必须有一个信号调节电路。本系统采用BISS0001集成电路可将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标准的高低电平,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4所示:图3.4热释电信号调节电路BISS0001芯片的特点是:(1)CMOS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2)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可与多种传感器匹配,进行信号与处理。(3)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4)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结构新颖,稳定可靠,调节范围宽。(5)内置参考电压。BISS0001芯片的引脚图如图3.5所示,各引脚的定义和功能如下:VDD——工作电源正端。范围为3~5V。VSS——工作电源负端。一般接0V。IB——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经RB接VSS端,RB取值为1M左右。1N-——第一级运放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IN+——第一级运放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1OUT——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2IN-——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2OUT——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VC——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禁止触发;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VRF——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一般接VDD。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A——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控制端。当A=“1”时,允许重复触发,当A=“0”时,不可重复触发。Vo——控制信号输出端。由Vs上跳边沿触发使Vo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为有效触发。在输出延时间TX之外和无Vs上跳变时Vo为低电平状态。图3.5BISS0001外引线连接图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首先由BISS0001芯片在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经一、二级运算放大器、双向鉴幅器、延时器等处理后变成比较标准的高低电平后,将此标准信号接到单片机上的P1口上,并对相应引脚通过软件方法对引脚信号进行检测来确定教室是否有人。CAN接口电路3.4.1总线控制器的选择目前广泛流行的CAN总线器件有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CAN控制器,如82C200、SJA1000及In-tel82526/82527等;另一类是带有在片CAN的微控制器,如P8XC582及I6位微控制器87CI96CA/CB等。本设计选取PHILIPS公司的SJA1000CAN控制器以及82C250总线收发器,主要是考虑到SJA1000支持CAN2.0A/B规约,而82C250可以支持110个CAN节点,并且国内市场上PHILIPS的产品型号比较多,购买比较方便。SJA1000在电路中是一个总线接口芯片,通过它实现上位机与现场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该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数据进行分析组态然后下传给下位机的控制电路实现控制功能,当CAN总线接口接收到下位机的上传数据,SJA1000就产生一个中断,引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接收每一帧信息并通过CAN总线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分析。AT89C52是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核心,其承担CAN控制器的初始化、CAN的收发控制等任务。CAN是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和高性能通信协议,对于自动的或一般的工业环境,均可以借助构成强功能的局域网,这可以极大地减少连线、增强诊断功能和监控能力。SJA1000型独立CAN总线控制器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接口管理逻辑IML:它接收来自微控制器的命令,分配控制信息缓冲器、发送缓冲器(TBF)、接收缓冲器0(RBFO)和接收缓冲器1(RBF1),并为微控制器提供中断和状态信息。(2)发送缓冲器:有13字节长。它位于CPU和位流处理器之间,能存储一条将在CAN总线上发送的完整的报文,报文由CPU写入,由SBP读出。(3)接收缓冲器0和1(RBFO,RBFI):RBFO和RBFI均由10个字节组成,交替存储从总线接收的报文,当一个缓冲器分配给CPU,位流处理器可以对另一个进行写操作。(4)位流处理器:它指一个控制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并行数据)与CAN总线(串行数据)之间数据流的序列发生器。(5)位定时逻辑:它将SJA1000同步于CAN总线上的位流。(6)收发逻辑:它控制输出驱动器。(7)错误管理逻辑:它按照CAN协议完成错误界定。(8)控制器接口逻辑:它是与外部控制器的接口。3.4.2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由SJA1000、P82C250和光耦隔离6N137组成。SJA1000是由PHILIPS公司提供的CAN控制器,可完成CAN总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有功能。包括为实现高性能串行网络通信所必须的所有硬件。P82C250是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间的接口,它可以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与ISO11898标准完全兼容,图中SJA1000与P82C250采用光电耦合器件连接,具有电流隔离的作用。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图如图3.6所示:图3.6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图3.4.3驱动接口电路选用继电器驱动方式,继电器由相应的PNP型号的59012三极管来驱动,开机时,单片机初始化后的P3.5/P3.6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所以开机后继电器始终处于释放状态,如果P3.5/P3.6为低电平,三极管的基极就会被拉低而产生足够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就会得电吸合,从而驱动负载,点亮相应电灯。继电器的输出端并联0.1K的电阻和6800pF电容,目的是避免继电器吸合与释放期间产生火花。每个继电器都有一对常开常闭的触点,便于在其他电路中使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相并联的二极管是起到吸收反向电动势的功能,保护相应的驱动三极管,这种继电器驱动方式硬件结构比较简单。继电器驱动接口电路如图3.5所示:图3.7继电器驱动接口电路3.4.4传感器节点结构图传感器节点的结构由3部分组成:微控制器电路、转换电路和传感器。微控制器电路以PHILIPSSJA1000CAN为核心,它是一种功能很强的8位微控制器,在芯片内部集成了CAN控制器,可为网络节点与PC机联网提供硬件支持,使用该芯片使节点小型化成为可能。传感器节点结构如图3.8所示:图3.8传感器节点结构图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设计节点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CAN控制器初始化程序、接收程序和发送程序。其中主程序主要完成中断初始化、光照检测和人体存在检测及等功能;CAN控制器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SJA1000的初始化设置;光照检测中断程序完成光照传感器的脉冲计数及对应强度的计算;接收程序由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完成,主要实现节点接收报文的处理;发送程序主要实现节点报文的发送。主程序如图4.1所示:图4.1程序流程图SJA1000初始化程序流程图SJA1000控制器初始化主要完成工作方式设置、接收滤波方式设置、接收屏蔽寄存器和接收代码寄存器的设置、波特率参数设置和中断允许寄存器设置等。SJA1000初始化程序流程图如下图4.2所示:图4.2SJA1000初始化程序流程图NODEEQU30H;节点号缓冲区NBTR0EQU31H;总线定时寄存器0缓冲区NBTR1EQU32H;总线定时寄存器1缓冲区TXBFEQU40H;RAM内发送缓冲区RXBFEQU50H;RAM内接收缓冲区CREQU0BF00H;控制寄存器CMREQU0BF01H;命令寄存器SREQU0BF02H;状态寄存器IREQU0BF03H;中断寄存器ACREQU0BF04H;接收码寄存器AMREQU0BF05H;接收码屏蔽寄存器BTR0EQU0BF06H;总线定时寄存器BTR1EQU0BF07H;总线定时寄存器OCREQU0BF08H;输出控制寄存器CDREQU0BF1FH;时钟分频寄存器RXBEQU0BF14H;接收缓冲器TXBEQU0BF0AH;发送缓冲器入口:节点号在NODE,波特率在NBTR0、NBTR1出口:无CANINI:MOVDPTR,#CR;写控制寄存器MOVA,#01H;置复位请求为高MOVX@DPTRCANI1:MOVXA,@DPTR;判断复位请求有效JNBACC.0,CANI1MOVDPTR,#ACR;写验收码寄存器MOVA,NODE;设置节点号MOVX@DPTR,AMOVDPTR,#AMR;写接收码屏蔽寄存器MOVA,#00HMOVX@DPTR,AMOVDPTR,#BTR0;写总线定时寄存器0MOVA,NBTR0;设置波特率MOVX@DPTR,AMOVDPTR,#BTR1;写总线定时寄存器1MOVA,NBTR1MOVX@DPTR,AMOVDPTR,#OCR;写输出控制寄存器MOVA,#0FAHMOVX@DPTR,AMOVDPTR,#CDR;写时钟分频寄存器MOVA,#00H;将CAN工作模式设为BASICCAN模式时钟2分频MOVX@DPTR,AMOVDPTR,#CR;写控制寄存器MOVA,#0EH;开放中断源MOVX@DPTR,ARET发送程序流程图

发送数据时,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特定格式组合为一帧报文,送入SJA1000发送缓冲区,然后启动SJA1000发送。发送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图4.3发送程序流程图CAN发送子程序:入口:将要发送的描述符放在TXBF,将要发送的数据长度放在TXBF+1,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在TXBF+2开始的单元。出口:无TXSB:MOVDPTR,#SR;读状态寄存器MOVXA,@DPTR;判发送缓冲区状态JNBACC.2,TXSBMOVR1,#TXBFMOVDPTR,#TXBTX1:MOVA,@R1;向发送缓冲区10填入标识符MOVX@DPTR,AINCR1INCDPTRMOVA,@R1;向发送缓冲区11填入标识符MOVX@DPTR,AMOVB,ATX2:INCDPTRINCR1MOVA,,@R1;向发送缓冲区12-19送数据MOVX@DPTR,ADJNZB,TX2MOVDPTR,#CMR;置CMR.0为1请求发送MOVA,#01HMOVX@DPTR,ARET课程设计总结本系统通过对目前教室灯光控制的发展趋势和控制管理需求的分析,设计了基于教室照明的CAN总线检测节点从而达到控制高校教室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的软硬件组成,以环境光、人体存在状况等外界环境为控制器的输入参数,比单纯的人员管理教室灯光更合理,更有效的降低教室灯光的资源费用,对传统的不太科学的灯光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其主要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异。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教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