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1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2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3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4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小学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一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局部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根底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根底,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拟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拟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到达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从而到达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缺乏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应: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屡次比拟,去掉1/2的外表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以下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拟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拟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拟、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拟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稳固运用1、比拟大小2、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适宜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稳固新知,活泼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

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根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根底,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说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那么是:先通分,再按分同母分数加减法的法那么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那么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拟"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

2、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稳固内化,拓展创新——————回忆总结,完善认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表达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那么。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拟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那么。

〔三〕、稳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稳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开展智力。

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改错题,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稳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3、第三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图书连连串信息,变出加减法多道计算题,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集体批改,便于教师掌握反应信息。

4、第四个练习我设计了两道聪明题,第一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引导学生计算时,发现规律,寻找捷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解题规律用不等于零的字母表示为①a1+b1=aba+b,a、b为互质数;②a1—b1=abb—a,a<b、a、b为互质数。第二题为了表达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如果学生当场不能解决,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后去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这次五一长假,陈老师到舟山的普陀山游览了趟。一上码头,我在路标上看到了这样一组信息。

2、出示信息。〔幻灯〕

码头→前寺前寺→佛顶山步行要21小时乘汽车要41小时乘汽车要41小时坐缆车要31小时3、师: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到达佛顶山,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你所需要的时间。

〔板书得出〕:21+4121+3141+4141+31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计算法那么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

〔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

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

〔5〕那另外3组的分数又叫什么呢?〔异分母分数〕揭示课题

师:某某说的不错,这类题目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相加减的方法。

〔二〕、尝试研究

师: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助?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学生操作、交流、反应〔板书〕

〔1〕1/2+1/4=0。5+0。25=0。75

〔2〕先通分1/2=2/41/2+1/4=2/4+1/4=3/4

〔3〕画图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三

一、说课资料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资料,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根底上的,所以平均分这局部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根底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包括以下几层资料:

〔1〕例1经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经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资料是例1、例2。经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资料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构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本领。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根底上,所以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构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经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构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表达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进取性;

2、经过屡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经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时机,在各种形式与资料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本领的培养,根底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资料做了自我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经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经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3、经过确定练习,稳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经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终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本领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经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某某班的某某、某某、某某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比拟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三个小朋友十分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样分?

〔3〕比拟这两种不一样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此刻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样分比拟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能够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谁能这样说一说?自我说一遍吧。

〔8〕6本本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能够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能够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样样?〔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1、创设情境

新学期,某某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

们组结对的小朋友吧。看看你们组的学习用品是什么?共有几件?要求平均分给几个结对的小朋友?

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

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头几句话:

把4个铅笔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练习,稳固平均分的特点

寒假里,家来了几个结对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们。想一想,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1〕10个香蕉:4、6

〔2〕12个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

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

〔要求是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

那你觉得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

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样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一样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平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助,为学习除法作了准备〕

3、每人动手分一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平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

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

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平均分给期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

〔四〕全课总结

〔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齐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

先听清楚教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平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

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

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

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

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

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

12钉在〔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