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1.gif)
![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2.gif)
![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3.gif)
![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4.gif)
![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d1348bc855bc52263da1ee587ffdb4de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则教学实例和反思隆昌二中魏全荣《小狗包弟》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里面的一篇新入选的带有纪实和反思性质的散文,和传统经典篇目诸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相较,它只能算作阅读与鉴赏中的轻骑兵。但是,它的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就是新课标背景下编选者意图的一个很好体现;它还和本册写作的第一单元“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前呼后应;它还可以作为荡涤心灵尘埃的一剂良药;它还可以作为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个平台。下面就以此为例,反思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麻雀”虽小,亦可供解剖。《小狗包弟》教学案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生1:文学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快乐、痛苦、思念、喜欢、憎恶等思想感情;生2:文学可以让无恶意的闲人打发时光。师:那么,巴金先生对“人为什么需要文学”这一问题是如何看的呢?(幻灯片展示)“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师:巴金有什么“感情”必须发泄,有什么“爱憎”必须倾吐呢?就让我们穿越历史云烟,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了解十年浩劫,感受巴老带给我们的勇气和力量吧。(板书课题)师:同学们知道巴金吗?有谁说说看?生1:我知道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我读过他的小说《家》,好像是“激流三部曲”之一吧。生2:巴金是四川成都人,他的作品还有“爱情三部曲”什么的。师:好的,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巴金。(1)巴金生活照片及其代表作(大屏幕)(2)200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大屏幕)师:同学们听说过“文化大革命”吗?(学生有些茫然)下面,我们就通过几组照片,来了解一下“文化大革命”初步感受一下,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3)文革浩劫照片(多媒体课件)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师: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听读时注意感知课文的情节和作者的情感基调,听完后谈谈在不同情景下句子的读法以及阅读的感受。(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生1:朗读“艺术家与狗”这一节时,要读出悲伤、愤怒、崇敬之情,对艺术家遭遇的悲伤,对打人凶手的愤怒,对小狗的崇敬与怜悯。师:能否读两句示范一下?(生笑)(生1读“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等句,饱含悲愤之情,赢得一阵掌声。)生2:朗读“小狗包弟与我们一家人亲密相处”这一部分时,要读出欢快的语气,因为它给我家乃至国际友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师:说得好。这一点大家都能感受到,为节省时间,就不用范读了。生3:朗读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时,要读出惊恐不安的语气,因为在“文革”时代,狗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来。其中写红卫兵抄邻居家时要读出物伤其类的感情(生3读“人们拿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等句。生4认为不到位,起来重读。同学们点头赞许。生5:剩下部分都是作者的忏悔,要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情。师:分析的非常到位。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语文学习小组),组长朗读,其它三位同学感受、品味,并纠正朗读不当之处。开始。(各小组认真朗读,积极性很高,一时书声朗朗。师往来询问指导。3—4分钟结束。)师:同学们请回过头来,快速默读全文。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思考好后可以到黑板上来书写。有有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来书写。师:刚才两个同学动了一番脑筋,也概括得不错,如果我们将两位同学的意见稍稍综合一下,效果就更好了。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形成课文故事情节及内容概括板书(幻灯片呈现)艺术家与狗(楔子)→初到“我家”(开端)→七年相处(发展)→一朝别离(结局)→真心忏悔(尾声)师:刚才我们在听读和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是在不断起伏变化的。请同学们用线条把作者直抒胸臆或者含蓄抒情的句子勾画出来。(2分钟后,生口述,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形成作者复杂心路历程的板书(幻灯片呈现)伤感(艺术家与狗)→欢快(与包弟相处)→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了包弟心不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三、寻找文眼,探究主旨师:同学们,你们能联系自己学过的课文说说什么是文眼吗?生:我认为,“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即最能够表现文章中心或者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文眼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师:说得好!虽然作者情感历经变化,但总体上,主要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歉疚、忏悔。(其它人补充:有些沉重、哀伤、无奈、自责师:本文的题目是《小狗包弟》,而开头却写了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本文似乎没有关系,我觉得应该删去。(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同意)生1:从写法上看,能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生2:从内容上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出这类事情在全国并非特例,而是普遍现象。这样安排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深化了主题。生3:从写作效果上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着重表现的是一种愧疚和自省。师:三个同学的分析合起来,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理解。如果去掉这一段,不仅内容单薄许多,给人的震撼力也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好文章就是艺术品,随意增删是不可取的。师:文章先写了小狗包弟的伶俐可爱,后写自己的歉疚之情,这中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生1:铺垫。生2;衬托。师:能否具体一点?下面各小组讨论一下。(两分钟后)生3:写小狗包弟的伶俐可爱,才能表现主人对它的喜爱,才能体现二者的亲密关系。正因如此,作者为保全自己而牺牲小狗,才引发自己的歉疚之情。这就是铺垫,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生4:也可以理解为反衬。正因为二者关系亲密,才反衬作者牺牲小狗这种做法的不应该,从而加重了愧疚之情。师:很好。对文章的理解是多角度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尽量发表个人的见解。综上所述,本文的主旨句是“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四、延伸拓展,畅谈感受师:刚才我们一起阅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就老师提供的资料或图片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考,然后就其中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和图片:十年浩劫损失资料——叶剑英、奥斯维辛集中营资料、小泉拜“鬼”、勃兰特下跪)生1:我痛心的感到,十年文化大革命让我们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应当牢记那段惨痛的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2:十年浩劫,是一个漠视生命,践踏人权,自私冷漠的特殊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狗包弟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的悲剧。生3: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令人发指,人类应该对曾经犯下的罪恶好好忏悔,向勃兰特学习!生4:从小泉拜“鬼”情况看来,有些人有意或无意的忘记了历史,看来我们可得当心!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些材料时刻提醒着我们:牢记历史,免蹈覆辙;学会忏悔,重塑形象。(多媒体呈现)五、联系人生,总结升华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个人、民族、人类说说,学会忏悔的作用。生1:一个人学会忏悔,才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然,否则,他很难抹去内心的阴影。生2:一个人学会了忏悔,心灵才会更加纯净,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流下了悔恨的泪水,那是好事,泪水冲刷过的心灵才会更加明净。生3:一个民族,学会了忏悔,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生4:一个民族,学会了忏悔,才会减少狂热,变得更加理性。生5:整个人类,学会了忏悔,才会减少浮躁,珍爱所有生命。生6:整个人类,学会了忏悔,才会和平相处。师:同学们的发言都说得不错,下面我总结提炼一下。(幻灯片呈现)一个人内心和谐一个民族忏悔走向理性整个人类和平发展师:下课!再见(幻灯片)《小狗包弟》教学反思正如巴老对“人为什么需要文学”这一问题所作出的看法那样,“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课文写了一条小狗的遭遇,但又不止于一条小狗的遭遇,而是反思了一个时代,反思了人性弱点,可谓以小见大。狗的故事好理解,但学生对“文革”背景知之甚少,人性反思更是难点。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自觉还算有点小收获。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运用音频文件,给学生提供较为标准、感情丰富的课文朗读;利用幻灯片,给学生提供“文革”轰轰烈烈的图片,让学生感知那个陌生而又荒唐的时代;通过巴金的图片和2003年饱含赞美之情的颁奖词,让学生对巴金这位世界老人肃然起敬。课文情节的梳理,作者情感历程的流露,通过幻灯片,更加清晰的得到了展示;课堂延伸拓展环节,也由于使用了多媒体,补充了更为丰富的生活材料,让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多媒体的恰当引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1、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读的过程,就是感受、体验的过程,尤其这种感情深沉的文章,本阶段听读与默读相结合,让学生心灵进入文字内部与作者交流并融合。2、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学生读一篇文章,往往最先关照的是课文情节类的东西。这两个问题不仅可以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读懂的内容让学生交流,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重点讲,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激发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再如,通过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来讲“文革”背景,给学生的不是概念上的“文革”,而是“文革”具体形象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语言品味,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灵历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质。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的,可能更重要,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中把品味语言作为理解探讨文章的主旨主要手段品味。如请同学们用线条把作者直抒胸臆或者含蓄抒情的句子勾画出来,让学生感受巴金解剖自己人性的弱点时的自责之情。体会饱含在文字中的忏悔之意。本部分学生发言精彩,课文主旨的得出水到渠成。课堂延伸部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性反思的重要作用,以期突破教学难点。当然,本课例也有遗憾之处:一是对课文精彩语句和含蕴深刻的语句的挖掘不够;二是课堂上给学生读书的机会还少了一些;三是课前预习做得不够充分;四是多媒体的运用有些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从细节上解决,比如一堂课幻灯片的张数不宜太多,一般以20张左右为宜,否则学生容易产生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材料采购合同
- 2025年度股权转让协议债务及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实务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合规性审查指南
- 健身场所全职员工聘用合同书版B版
- 2025年度预制管桩批量采购质量保证合同
- 2025版特色美容私人诊所美容师工作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自驾游包车配司机租赁合同正规范范本6篇
- 2025年度供配电设施节能评估与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智能海上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合同
- 江苏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2025届高校毕业生第二次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警察公安派出所年终总结工作汇报
- 机动车检测站新换版20241124质量管理手册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中国游戏发展史课件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工程数学试卷及答案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第01讲 直线的方程(九大题型)(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