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新闻跳笔
所谓笔法,西方叫叙述学,我们指的是运笔的技巧,行文叙述的方法。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文字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中的基本笔法,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在新闻报道中同样作为基本笔法被广泛地使用。还有一些写作技巧,如排比、倒叙、插叙、伏笔、悬念、拟人、比喻、夹叙夹议等,在新闻写作中也都是不可少的。新闻写作具体落实到作品的结构、段落、行文等运笔叙述的技巧时,也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表现特征,其中跳笔是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一种笔法。那么,什么是“跳笔”?它与一般写作行文笔法有什么不同?先看下面两篇文字: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我们先看二篇消息。(1)今天是“9.11”事件发生整整3个月的日子,美国及其盟友都举行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白宫的纪念活动开始。在一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接着,布什总统在会上了发表讲话。他说:“在9月11日遇难的每一个无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与此同时,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世贸中心所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一次跨宗教祈祷仪式。旁边有一位喇叭手神情孤独,吹奏着一曲《星条旗永不落》,曲声优郁而悲伤。此外,在华盛顿的其他地方,如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都举行了纪念活动。美国之外,在美国的盟国、遍布世界的美国大使馆,甚至外层空间,也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2)美联社纽约2001年12月11日电在白宫,在外层空间,在工厂,在遍布世界的美国大使馆里,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今天都停下来纪念“9.11”事件发生3个月。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30分,白宫开始了纪念活动,一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
布什总统说:“在9月11日遇难的每一个无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
在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华盛顿其他地方,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世贸中心所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次跨宗教祈祷仪式。一个孤独的喇叭手吹出一曲优郁、悲伤的《星条旗永不落》。
肯尼迪遇刺丧命
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
路通社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遇到刺客枪击身亡。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一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一、新闻跳笔的特点(1)文体结构是多段体,而且每段篇幅短小,即“短段落,多分段”。(2)跳跃性的连接。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3)风格特点是节奏明快,行文流畅,即所谓“快节奏行文”。
二、新闻跳笔的作用与意义(一)、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
1、跳笔要求段落短,而且每段讲清楚一件事实。这种叙述方法便于读者集中注意力,即便阅读受到干扰,一时停顿,回头再看也不必花费很多精力去寻找“接读”的地方。
2、长篇大论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疲劳。而“跳笔”使得每一个小段落形成一个新鲜的阅读兴奋点,而多段则形成多个阅读兴奋点,段与段之间既给了读者喘息、休息的机会,又以下一个兴奋点刺激读者,使他有兴趣,并保持足够的阅读耐力在快速阅读中将整篇报道读完。
3、运用跳笔写作的新闻报道,排在报纸的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美国新闻学者提出,段落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印刷手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兴东教授在《试论版面语言》一文中也:“运用适当的空白作背景,能使感受之间的差别增大,形成鲜明的感觉对比,从而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二)、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1、记者运用跳笔写作时,不必为文章的“启承转合”费心,他只需集中那些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段一段写来,没有新闻价值的都可省略,无需过渡与连接,跳跃性地报道一件事实,当然比按部就班地叙述快得多。
2、文如看山不喜平”。以这样的行文结构叙述事实,在段与段之间实现了跳跃式的推进,文章自然波澜起伏,而且有一种动感,体现出新闻报道作品明快的文风。(三)、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运用跳笔,每写一个段落,就提供了一个分角度或者一个侧面的事实。这样由多个分角度的变换和组合,便形成了立体感强的信息总汇,并使多侧面传递出的信息富有一定的辐射感。2、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跳跃,留下了空间,留下了停顿。有空间就有容量。容量大可提供的信息量就大,给予读者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就大。在基种意义上说,思考的空间中即包含着潜在的结论,即潜在的信息。而这个停顿也很重要,它给了读者思索、回味的时机,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三、如何运用新闻跳笔?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掌握,并进而实际应用“跳笔”这种新闻笔法。(一)、短段落,多分段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跳笔在提行分段上的一个特点,或者说它的核心就是多分自然段,并且每段都不长,用短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报纸消息“大肚子”病,诸多事实挤在一个自然段里臃肿不堪。你勾着我,我连着你,分不清面目,掂不出轻重。读者见到黑压压的一片文字,首先就产生了“抗读性”。那么新闻报道作品本身就必须比较“碎”,“碎”才好嚼。短段落、多分段正是为了打“碎”新闻,方便读者的接受与消化。
改写要点:一是把原稿打散,将文中搅在一起的数个新闻事实分别拆解开来;二是一段一个意思,对每个新闻事实用一个自然段叙述清楚;三是把这些自然段再进行段落的排列组合。
中央某报1998年9月在要闻版刊登过这样一条消息:本报讯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也给了沿黄河流域的各省区一个很大的警示。日前出席在此间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儿次会议的各位代表进一步达成共识:黄河流域各省区在经济发展上要加强协作,在生态环境上更需要加强协作。近年来,黄河流域内环境持续恶化,已引起各省区的高度重视。“沙患”、“水患”,加上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出席会议的山东、河南、山西、陕酉、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各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领导人认识到,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上下游、左右岸人民都义不容辞。根据国家今后治黄的工作重点,各省区将主要作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控制黄河泥沙,调节黄河水量;二是搞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作好中上游植被保护和涵养水源工作,加快黄河中游生态工程建设和下游滩区综合治理;四是在产业布局上要统一认识,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会议还出台了《关于加强黄河沿岸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其中对从今年起开始启动的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利用30年时间,使黄河流域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建设目标是到2030年黄河中游宜林地全部绿化,新增森林面积7.9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及上游地区新增森林面积2-84万平方公里。黄河上游的省区如青海等省决定,全面实施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计划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包括造林绿化、治理沙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96项生态工程,初步形成黄河防护生态工程体系。位于黄河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省,也决定启动黄河下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同时搞好河堤防浪林工程建设,提高抗洪能力。改写过的消息:本报讯黄河流域从今年起正式启动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30年后,这里将新增近8万平方公里森林,两岸宜林地全部披上绿装。记者从目前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11次会议获悉,一份关于加强黄河沿岸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已经出台。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在加强协作发展经济的同时,组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体,联手治理这条中国第二大河面临的“沙患”、“水患”和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黄河流经的省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迅速面世的这份方案,主要内容是黄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将全面实施绿化造林。仅黄河源头青海等省即准备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96项生态工程。对沙化严重的黄河中游地区,会议为今年启动的生态治理工程定下的建设目标为:利用30年时间,使这个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中“沙患”之源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各省区还决定采取统一行动,根据今后国家治理黄河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并严禁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二)、断裂行文
“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换句话说,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联系,无需过分地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跳笔”行文一般把新闻报道中段落间的过渡、衔接、起承转合的联结词,联结句去掉,可使新闻作品信息量更集中,节奏更明快,效果更强烈。只有用短段落与多分段把事实的内容打散,才有可能把这些“短段落”跳动地重新组织起来。尤其对比较复杂的事实,更需要拆解,要“大卸八块”。然后按新闻价值分类,作成一个个大小“预制构件”。而写作时只要将这些打散的材料,即把一个个“预制构件”,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组合起来,揉入各个段落,每一段用一部分事实,不求其尽,但每段突出一个特点,使读者印象鲜明。记者只要对所报道事实的内在逻辑心中有数,尽管一路“跳”着写下来,传统行文中的段与段之间表示过渡、衔接的文字都可以省去。至少是能用过渡句的,一定不用过渡段,能用过渡词的,一定不用过渡句。从表面形态看全文是“散”的,段落间呈断裂状,但新闻事实依据内在的逻辑联系着,零散的材料服从连贯的思想,其神并不散。中国最大的游牧民族走下马背
新华社呼和浩特(1998年)11月3日电(记者尹洪东严文斌阿斯钢)经过几个月的家庭争论,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牧民那顺今天终于将祖传三代的一副马鞍送到了博物馆。一大早,这个三代当过马倌的6口之家,人人身着典雅的蒙古族服装,有如送女远嫁一般。全家人一个接一个,默默地用双手把嵌银的马鞍从头到尾抚摩了一遍。“我把祖传马鞍放在博物馆,既可以永久保藏,还可以让后人世代记住我们是马背民族的子孙。”那顺说。
10年前告别养马的那顺特别解释:“不是我不喜欢马,是养马不合算了。有了拖拉机和摩托车干活,用不上马了。”“过去几千年,马一直是蒙古族人不可须臾离开的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内蒙古地域辽阔,仅锡林郭勒草原面积就相当于一个英国。”蒙古学专家阿尔丁夫说。没有马,牧民的一切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蒙古族因此有“马背民族”之称。而今天,蒙古人已全部告别了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过去的蒙古包已由砖瓦房取代。内蒙古不养马的牧民家庭已占半数以上,作为蒙古族象征的马也逐渐退出生产舞台。内蒙古畜牧厅厅长于铁夫说,马退出役使只是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一个方面。
一项统计说,内蒙古牧区现在是中国城乡户均拥有机动车最多的地区之一。牧民平均每户拥有1.5辆机动车。于铁夫说,蒙古族是近40年来逐渐走下马背的,但这一过程主要是在近20年牧区实行了草场和牲畜承包到户后完成的。内蒙古马最多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那时曾达到240万匹,现在减少了100多万匹。“马大都转业了。”内蒙古旅游局副局长云珍幽默地说。原来,相当一部分牧民把马卖到了全区上千个旅游点。现在每年到内蒙古旅游的中外游客近600万人。纵身马背,是游客领略草原风光和内蒙古风情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还有一些牧民养马是专为赛马之用。内蒙古各地每年举行大大小小的那达慕大会,赛马是最受牧民欢迎的霓技项目。“中国最大的马背民族走下马背,也与今天便利的交通紧密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长郝继业说。目前,内蒙古公路总里程已达5万多公里,除位于大漠深处的阿拉善盟外,其余11个盟市都有铁路贯通。区内7个机场,把内蒙古与北京、上海等40多个城市和世界一些主要城市从空中联系起来。
锡林浩特市跃进乡76岁的老牧民哈扎布感慨地说:“50年前我骑马到呼和浩特,要走整整10天。上周我去呼和浩特看孙子,坐飞机只用了40分钟。”“马背民族走下马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包庆五说。目前牧民每年人均收入比20年前增长了2倍。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的伊达木,是第一位自费到澳大利亚考察的牧民。家庭资产已过百万元,但他还是保留了5匹马。他说:“如果家里没有马,感觉难以称得上真正的蒙古人。”“不理解蒙古人对马的情结就不会真正理解蒙古民族。”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说。今天生活在中国各城市的蒙古族牧民的后代已近200万人。他们已多年远离草原。然而在呼和浩特市蒙古人家的客厅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悬挂着的马头琴。生活在北京的蒙古族女歌唱家德德玛,家中摆放着好几副精致的马鞍。她说:“每当我的目光停留在这些马鞍上,我就像回到了草原母亲的怀抱。”“马背是蒙古人的精神摇篮,马永远不会从蒙古人的心灵世界里消失。”蒙古族歌曲《雕花的马鞍》的作者宝贵说:“相反,马正越来越成为蒙古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和感情寄托,马的文化意义正在日益凸现和加强。”他认为,这种意义上的马将会和草原、自云、蓝天恒久同在,并将伴随着蒙古人走向现代文明。第一,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民族的特点——马背上的民族,全文扣紧“马”做文章,层层递进地展开。把上述经济成就和牧民的生活状态与“马”巧妙地结合,使枯燥的材料与数字变得生动形象。消息结尾处,又把“马”上升到文化意义,与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加强了思想深度。第二,作者娴熟地运用了跳笔的技巧:根据“短段落、多分段”的原则,将难“啃”的大量新闻素材打散打碎,选出其中与主题有密切关系、读者感兴趣的,组成新闻写作时的“预制构件”。全文共分了19个自然段,最长段落的文字也没有超过140字,在不长的篇幅里,展示了一个民族历史性巨变的色彩斑斓的画卷。第三,充分运用“断裂行文”的结构,多层次、多角度地把这些“预制构件”灵活自如地组织在一起。跳笔的运用给了记者在层次、角度、时空以及叙述手段的转换上很大的自由。他可以不用过渡地从现在跳到过去,从过去又跳到现在;可以从叙述跳到议论,从议论跳到描写;也可以从这个行业跳到那个行业;从这个人跳到那个人,牧民、蒙古学家、畜牧厅长、旅游局长、交通厅长、经济学家、大学校长、女歌唱家、作曲家等;还不受地域的限制,从内蒙古东部的一个旗跳到锡林浩特、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最后一直跳到北京。仅从写作手法的变化分析:它的第一段是叙述:那顺一家把马鞍送到了博物馆。第二段转为描写:一家人如何身着盛装地与马鞍告别。第三、四段是直接引语,点出事情的原因和意义。第五段是通过直接引语的议论加叙述,交代了历史背景。第四,高频率地使用跳笔,使得这篇报道从头到尾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节奏感很强,一段与一段事实交叉展开,如犬牙交错,“散能合之,合能散之”。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使全篇充满了新闻报道的动感。第五,这篇报道信息量很大,内容非常丰富。这也是通过断裂行文所留下的空间,以及短段落与多段落形成的多侧面、多角度而传递出来的。(三)、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创作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如进行对比、反复强调(1\2\3)、交叉叙述、声画蒙太奇等等。在新闻写作中,也常常借助其他文字写作或其他领域里的某些经验移植,从而提高新闻报道作品自身的表现技巧。通汛写作中引进蒙太奇结构就是一种创新的尝试。“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连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进行对比、引起联想等。“蒙太奇是电影语汇在镜头之间跳,新闻跳笔则是文字语汇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跳。如果我们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在这样一些段落之间,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是跳笔在通讯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运用。通讯《北京有个李素丽》
《工人日报》1996年其一:北京。西直门站。大雨滂沱。一幢幢巍峨的高楼隐现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雨幕中,挂有“工人先锋号”标志的1333号公共汽车缓慢进站。乘客朝汽车蜂拥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扛着行李,有的拎着提包,争先恐后,步履匆忙。在各种各样的雨伞下、雨衣里藏着一张张焦虑的面孔。“哗啦”一声,车门打开了,紧靠车门的窗口探出女售票员半截身子。她打开一把花格伞,遮在车门口。雨点如断线的珠子砸在雨伞上,她的脸上,胳膊上都溅上了雨水。她招呼乘客们上车。拥挤的人群变得有序了:他们一个个在雨伞下跺脚,脱下雨衣,折好雨伞,抖去雨水,依次上车……
她就是李素丽。中等身材,30多岁。海蓝色的套装整洁可体,淡妆轻抹的脸上,闪动着一双笑眼。其二:车厢里。人头攒动。一位戴墨镜的乘客摸着朝售票台挤去。他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售票台上。“同志,你……”李素丽莫名其妙。“姑娘,我就爱听你说话。这几天,我觉得你的嗓音有点哑,这点胖大海是我专门给你买的,泡着喝吧。”车到站,乘客被扶着下车了。原来他是盲人。(四)、加大句与句之问的跨度。无论消息还是通讯,跳笔具体表现在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跨”。《文汇报》1999年一条体育新闻的导语:
尘封了18年之久的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纪录昨日终于作古。曾五夺奥运会冠军、今年26岁的美国名将汤普森在悉尼举行的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上,以57秒88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她的同胞玛丽·马尔于1981年8月6日刨下的57秒93的该项目世界纪录。叙述中,新闻事实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第一句讲的是世界纪录,第二句讲的是游泳运动员。这是事实主体之间的变化与跨越。日本《产经新闻》1998年11月23日一条时事政治新闻的导语:在中央临床医院里,中俄两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不扎领带”的会晤。国际权威急剧下降的俄罗斯,正与中国重新构筑“蜜月关系”,谋求由美国的一极统治转向多极化。叙述中,第一句是对事实的报道,第二句是对事实的评论。这是在描述与议论之间的变化与跨越。例如法新社1998年9月26日发自柬埔寨的一条消息的导语:有122个席位的柬埔寨新国民议会今天宣誓就职。而在两个小时前洪森刚在一起暗杀他的行动中幸免于难。文字的叙述中,既有事实主体的变化,第一句是新议会,第二句是新议会的领导人洪森;也有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第一句是对最新消息的报道,第二句是用背景材料所做的说明。四、跳笔的原则、内在结构、技巧1.跳笔的原则
首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说,跳笔所体现出的发散性思维,必须聚焦于一个原点,这个原点就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也就是新闻主旨。跳跃不是散乱,正是由这个原点统辖并发散出去,段落与句子虽然在跳跃,但同时自身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于是那些承转起合的话语才会变成可有可无。
其次,要精选事实。“短段落、多分段”只是形式,跳笔的快速、新鲜、信息量大、吸引读者等,最终还是靠报道所选择的事实说话。记者采访时可能搜集到许多事实材料,因此,写作前必须根据确定的报道中心或新闻主旨,按照重要性的程度对材料进行甄别分类,精心挑选最具说明意义或最具趣味的材料写入报道。
最后,在写作上,一定要删繁就简,淘汰繁芜,去除所有内容、意义重复的话语和可有可无的字词,只留下多侧面、多角度的“裸露”的事实,使行文真正“跳”起来。
2.跳笔的内在结构概括与具体之间的跳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跳跃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跳跃时段之间的跳跃空间之间的跳跃正面与反面之间的跳跃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饰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信封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便送到了她手中。英格丽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但是,她始终保持了她的本色:热衷于舞台,热衷于生活,爱吃冰淇淋和爱在雨中散步,在演员生活中希望扮演每一角色,在人生舞台上也尽量领受生活的情趣。英格丽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五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三次获奥斯卡奖,一次获埃米奖。她有子女四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工作。“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她这么说过。当海明威对她说演《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要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八个月满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英格丽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中的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
她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英格丽将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同加里·古柏在西班牙白雪皑皑的山上;同卡里·格兰特在间谍出没的里约热内卢,但是,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英格丽: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山姆,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再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3、过渡技巧段落之间流畅地转接可能需要一种过渡技巧,但是最好的过渡是没有过渡——一篇报道组织得如此完好以至于思维能够自然地顺流直下。上一段中的信息应当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在下个段落中得以解答,或者,上一段落所表达的信息能够在下一段落用直接引语或者事实进一步补充、支持。如果足那样的话,你就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过渡技巧,但是当你实际操作时,你可以尝试用这些技巧为下一个段落铺平道路。
使用原因和结果。如果上个段落提出了问题,就在下个段落中回答这个问题或者用实例或引语加以详述,试着预测读者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需要在前一个说话者后介绍一位新的说话者时,使用关于新说话者或出自新说话者的陈述,然后导入引用的话或释义性的材料。
需要插入背景的时候,你可以使用单词或短语,比如(以前)或(过去),或者使用具体的时间要素.比如(两个月前)。如果你准备用时间顺序叙述报道的某个部分.你可以用这样的短语开头:(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从一个观点转到另一个观点,尤其在关了讨论一些问题的会议报道中,使用过渡短语:(关于另一个问题),(关于相关问题),(所讨论的问题还包括);
上一段中的词语可以在下一段中被重复。
实例:
无情的烈日照在他的身上,他穿越田野,沼泽和树木丛生的森林。厄尔·戴维斯总是朝前方注视着工程的下一段路程。这一段路程漫长而无限延展.修路工程队进展缓慢;蚊子盘旋在他们的头顶,当合法通行的工程队蹒跚穿过时.蛇迅速游窜而走……
戴维斯已经在拍拉斯现居住了将近50年,他和他们(筑路者)有着同样的情感并和他们一起经历着痛苦。这种痛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无法消除。
马克·戴维斯《坦帕论坛报》1.“这些建议没有任何新意,”巴特利特说,“我们以前就全都听过。”
“第一次听说它们的时候,我们以为跟它没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们又看了一眼。”蒂尔曼说。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要引入一位新的讲话者时,以他的名字开始这句话或这一段。1.代词:用代词代替前面的句子和段落中提到的名词:
1977年,布劳恩博士开始教历史。那一年他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主题是法国印象派。2.关键词和意思:在后面的句子和段落中重复某些词和某些意思:
他曾经被指责为“学术纯化论者”。那些词让他战栗。
“学术纯化论者这个称谓听上去像个绰号。”他说。
3.过渡词:使用连接句子的衔接词。下面是主要的常用连词的分类以及每种分类的例子,它们可以用作过渡词:
附加:又、也、并且、最终、而且、另外、接下去、于是、因而、同样。
对照:但是、可是、不过、反之、另一方面、否则、然而、虽然、此外。
比较:同样地、类似地。
地点:临近的、在远处、这里、附近、对面。
时间:此后、同时、后来、其间、很快。
他两次试图获准到私人展鉴馆里参观那些画。最终,他放弃了。
布劳恩博士下一个计划主要围绕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浮士德的沉沦》等)的音乐展开。但是他的运气还是很差。他试图找到流失的手稿,结果却同样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他继续研究西班牙语,这样他就能去西班牙从事研究工作。
《我们是法国人,但不是“真正的”法国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5年11月4日,记者凯特琳·本霍尔德,《参考消息》2005年11月7日3版翻译转载)
弗朗斯·瓦利德出生于法国,上的是法语中学。他会向别人出示他的法国驾照和法国身份证。但在被问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新型门窗技术研发与承揽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美容院会员积分体系开发与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进口奶粉批文申请及市场准入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房产局发布的房产抵押权转让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门窗控制系统供应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服务业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大全4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面料生产加工合作合同4篇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17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方案(网络安全运维、重保服务)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有机农业种植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