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1页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2页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3页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4页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参考教案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学习要求】1.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2.感受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知识与能力】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认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材料,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早期寻找革命真理和实事求是地探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进行实际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敬之情,增进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认识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毛泽东不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新探索难点:认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这需要学生对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特殊国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毛泽东“左”的错误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发生的严重错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辛亥革命前夕,从湖南省的一个贫瘠乡村中,走出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他要前往湘乡县城的新式学堂去读书。临行前,他抄写了一首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位青年是谁他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志向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二、新授过程学生浏览这一节内容,思考教材分析毛泽东的思路。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革命时代的贡献——建国后的探索(一)寻求真理1、早年立志求学学生浏览教材,归纳主要活动。读一读:五月七日,民国奇耻大辱;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毛泽东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感慨反映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品格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反映了毛泽东心系国家民族危亡,忧国忧民,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思想品格。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归纳主要活动。阅读材料:材料一1910年,毛泽东离家去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行前录诗一首示父,表达一心向学、志在四方的决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长沙一师学习时,毛泽东又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言壮语,显示出他不同凡响的宏伟气概。同时,他还经常与同窗好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材料二1920年11月25日,他在给向警予的信中说:“自治问题发生,空气至为黯淡”,湖南“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决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他所说的“另辟道路”,就是给蔡和森等人的信中提出的坚持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学说。他指出:“我对子升和笙两人的意见(用和平的手段,谋全体的幸福),在真理上是赞成的,但在事实上认为做不到。罗素在长沙演说,意与子升和笙同,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对毛泽东人生发展有何影响(2)材料二表明毛泽东与什么思想决裂走上了什么道路开始用什么思想来指导革命答案:(1)胸怀壮志,抱负远大。其凌云壮志,激励着毛泽东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终于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2)表明毛泽东已经与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决裂。走上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议一议:毛泽东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而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答案:早年求学时,毛泽东从康有为等宣传的维新思想中开始了政治启蒙;后在北京、上海受李大钊、陈独秀两位中国思想界巨人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秋,毛泽东放弃对改良主义的幻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其他两目录,思考:这部分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在哪几个阶段的历史贡献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二)开辟道路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想一想: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提示:大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红军初创时期,需要保存和壮大革命实力,因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不宜进攻大城市,应去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实力。——《井冈山的斗争》材料二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的确,马克思没有这么讲过,但是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我那个意思也就是武装夺取政权,并不是讲步枪、机关枪那里头就跑出一个政权来。——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其存在的可能性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主要革命思想。(3)材料一、二在思想方面的共同点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继续存在买办豪绅阶级的分裂和战争。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2)武装夺取政权。(3)开展武装斗争。思考: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答案: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2、战略转移遵义会议从时间、内容和意义三方面加以分析。(三)延安岁月学生浏览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圈划出毛泽东的相关活动。1、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议一议:毛泽东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学生回顾必修一相关知识回答。2、解放战争时期指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巩固练习: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D)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A)A、《井冈山斗争》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3、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C)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4、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陆定一语),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B)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5、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C)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理论C、1942年延安整风D、《双十协定》签订三、总结本节内容让学生归纳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四、布置作业1、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2、完成相关练习3、预习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二)五、板书设计

六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二)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学习要求】1.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2.感受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知识与能力】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恢复国家经济、抗美援朝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认识毛泽东等为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讨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和深刻教训。通过学习,能够全面和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一生。【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材料,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地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进行实际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敬之情,增进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认识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毛泽东不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新探索难点:了解毛泽东“左”的错误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发生的严重错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毛泽东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而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二、新授过程(一)开国之初这一目主要讲述了哪一阶段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之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新中国成立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过程和成立的历史意义。2、率团访问苏联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何意义3、领导恢复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4、发展水利事业治理淮河和黄河5、抗美援朝议一议:为什么抗美援朝的决策对新中国领导人来讲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提示:一是从国际上看,新中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包围,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二是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不时骚扰中国沿海地区。三是新中国经济困难,面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尚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抗衡。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思考:建国初期,毛泽东进行了哪些重大决策和活动建设新中国①外交上,亲访苏联,并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②经济上,一是领导平抑全国物价,统一财经;二是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团结协作,恢复经济;三是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强调治淮和治黄工程的水利兴修。③军事上,果断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保家卫国。(二)新的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指导学生回顾旧知,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2、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在十年探索时期,有哪些正确的探索探索中存在哪些失误正确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想一想: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提示:《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材料二

《论十大关系》报告请回答:(1)材料二据材料一、二分析毛泽东的开创性贡献是什么(2)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3)据材料二指出该报告发表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一、二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共同依据是什么答案:(1)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国家资本主义;提出解决十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实质是借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最终消灭资本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依据中国的国情和苏联的经验及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教训。(2)中共八大回忆旧知,掌握八大有关知识。(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失误:(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晚年岁月1、“文化大革命”浏览教材,了解相关知识。2、外交政策的调整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缓和探究:如何评价毛泽东1、材料: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问时,对毛泽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邓小平这段话的史实根据。答案:(1)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而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力挽狂澜,挽救了党、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3)1937——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5)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材料二1993年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在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毛泽东答案:首先,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例如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其次,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发动“文化大革命”巩固练习:1、1952年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A)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C、三大改造 D、苏联的帮助2、最能代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就的是(C)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②《论十大关系》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②④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C)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三、总结本节内容让学生归纳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四、布置作业1、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2、预习《邓小平》3、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