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7第一章:建筑美的本质 1.美是什么2.建筑是什么?3.建筑美的本质第二章:建筑美的形态1建筑造型美2建筑空间美3建筑环境美第三章建筑美的艺术规律1建筑形象构图的艺术规律2建筑形式美的表现方法第四章中西建筑美学的比较1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的几项原则(1)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的对象和范围(2)建筑美学的比较方法2建筑美的特征:和谐(1)建筑和谐美的具体表现(2)技术与和谐美3建筑美的发展:内和外(1)共同的起点(2)中国建筑:向外部空间的扩展(3)西方建筑:转向内部空间的表现4建筑美的表现:动和静(1)立面与平面(2)两种艺术时空观(3)建筑艺术的时空表现5建筑美的尺度:神与人(1)尺度:建筑与人之关系(2)中国建筑:人的尺度(3)西方建筑:神的尺度第五章建筑命名1建筑名称审美(1)建筑名称的美质内容(2)建筑名称的美学作用:2建筑命名美学(1)建筑命名的必要性(2)建筑命名的美学涵义3建筑命名方式与创美手法(1)命名方式(2)创美手法第一写人、写景和人景结合的表达第二借用汉语语法修辞方法第三采用中国画的传统画论第四借用古诗词名句命名的创美手法(2)建筑命名注意4建筑命名研究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许祖华第一章:建筑美的本质1.美是什么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什么是美呢?简单地说,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人能感受到的。有生活,就有美;有人,就有美感。人们对于美有各种各样的感受,美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例如:当人们穿上一件时尚漂亮的衣服的时候,常常产生一种喜悦兴奋的心情,这种喜悦兴奋就体现一种美感。当人们住进一座舒适新居的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愉快安逸的心情,这种愉快安逸就是一种美感。当人们观赏秋山红叶或是仰望蓝天白云的时候,常常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心情,这种心旷神怡就是一种美感。当人们登上高山之巅,观赏松林苍翠、云雾飘绕的时候,就产生犹如身临仙境的心情,这种身临仙境的心情就是一种美感。世界上有许多美的事物和美的人。例如,春天有桃李芬芳之美,夏天有荷花清香之美,秋天有凌霜菊花之美,冬天有傲寒腊梅之美。古城有宫殿、庙宇华丽之美,新城有高楼大厦雄伟之美。郊野有清幽恬静之美,乡村有田园风光之美。至于人,有德高望重者之美,有英雄豪杰者之美,有才智超群者之美,有聪明伶俐者之美。如此等等。社会上每一个人不仅都会有美感,并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能力。人们对于事物,既要求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又要求能满足审美的需要。美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的—种特殊享受。美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的美感其实最早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产生美。2.建筑是什么?我们天天生活在被称作建筑的环境之中,真是想看有得看、不想看也得看,可以说人的一生离不开建筑。那么,建筑是什么?当我们将这一问题提出来时,你也许会脱口而出:建筑就是房屋。这一回答看似明确,实际上是一种错觉。造成这一错觉的原因是因为对建筑的外延与内涵缺乏了解,而仅仅局限于我们日常活动的经验。事实上,建筑并不等于房屋,无论从建筑的外延还是内涵看,建筑这一概念都要比房屋这一概念丰富得多。就建筑这一概念的外延来看,“建筑”所指的范围要大于“房屋”所笼括的范围。房屋,仅仅指供人们居住、生活或从事某种室内活动的人造的处所,加宿舍、别墅、教室、医院、饭店、酒楼、仓库、影剧院、商业大楼、力公大楼、室内体育馆等等。建筑,则不仅囊括了房屋所指定的各种对象.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并不是供人居住、生活、工作的人造物件,如纪念碑、陵墓、塔、桥梁、园林、界碑、亭等等。就建筑与房屋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来看,两者的差异就更为明显。房屋,它仅仅是供人遮风挡雨进行各种活动的处所,它的性质是人创造的“住人的机器”,其含义相当具体、实在,缺少诗情画意,从价值的角度看,房屋这一概念所指的对象,主要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物质实体。与之相比,“建筑”这一概念的内涵就要丰富、复杂得多。且具有极为肃穆、崇高的精神意蕴,这一点我们从两个概念的同义比较中就可窥见—斑。房屋一词的英文为“building”,英文的解释为constructinghouses,即建筑的房子,含义很具体。建筑一词的英文叫“architeccture”,它的前缀archi,其意为“主要的”、“总的”等,其词义和结构表明,“建筑”这一概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按汉语的说法即是一个集合名词。“建筑”这一概念的抽象性与集合性特点,正表明它不仅外延指称较广,而且内涵丰富。它不仅包含了“房屋”所指代的所有对象,也显示了比“房屋”这一概念要丰富得多的内容。从它自身来说,它既包括了那些直接为人们的生存服务的“房屋”的一切内容,同时,也包括了那些并非直接为人的生存服务的人造物件的内容;它既具有物质性的内涵——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内涵,也具有精神性的内容——满足人对往事的回忆,对天国的向往,对先烈业绩的缅怀等内容。如人们建造一座纪念碑,就纯粹是一种精神的需要,在“纪念碑·这一建筑物中,可以说是最直接地体现了建筑肃穆、崇高的精神意蕴。事实上,即使是为满足人生存需要的那类建筑,也同样包含了人的文化追求、心理倾向、审美趣味等精神内容。如哥特式建筑物的尖顶造型就反映了中世纪饱经苦难的欧洲人对于天堂向往的心理和文化追求,反映了他们崇高、严峻的审美趣味。建筑的涵义可归纳如下:(1)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建筑物一般是指主要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中进行生产和从事活动的场所,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挡土墙、蓄水池和围仓等。(2)建筑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建筑工程技术是指根据建筑施工的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和方法。建筑艺术是指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艺术。(3)建筑是各种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创造活动(4)建筑是建筑行业和建筑专业的名称3.建筑美的本质威廉·奈德在《美的观念》这本书中指出:“事实上只要洞穴一旦换上茅屋或象北美印第安人那样的小屋,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也就开始了。与此同时,美的观念也就牵步其中了。”原始房屋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形式美的发生。相传古代西方,有一位年轻漂亮的歌手,有一天,他用音乐女神缪斯交给他的一把神奇的七弦琴,弹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一曲终了,山岳动容,万物起舞,连周围的房屋建筑,砖瓦木石,也翩翩响应,转而化为固体的“音符”,组成了“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美的,音乐的美附着在建筑的物质媒体上,才使建筑产生了美的旋律。这虽是一个神话般的传说,然而它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建筑的美具有“依存性”,它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程技术。3.1建筑美的实用本质(1)建筑美的双重实用本质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凝聚成的实体,它首要的特征就是对人“有用”。这种有用的特征,不仅直接制约着建筑美的形态构成与风格倾向,而且也内在地决定着建筑美的一系列本质特征。所以,在我们审视建筑美的本质时,应首先论述建筑美的实用本质。众所周知: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不管其内容和形态怎样不同,也不管其价值具有怎样的性质,都无一例外地具有实用的本质。这种实用本质。在不同的财富中,因其属性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对于物质财富来说,其实用本质主要表现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对于精神财富来说,其实用本质则主要表现为满足人的感情需要和理智需要。“美”,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精神发现与创造”①,它的实用本质也主要表现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但是,当它凝聚在建筑身上,成为建筑的一种属性后,它就不仅仅具有纯精神性的内容,而且也具有了最直接的物质内容。也就是说,建筑身上的美,具有双重性:既具有物质性的实用本质,也具有精神性的实用本质。建筑美的物质性实用本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的实用本质,一是群体的实用本质。所谓个体的实用本质,是指建筑的美对建筑自身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表现为:正因为建筑拥有美的因素,并能够自如流畅地通过自己美的造型、美的韵律、美的色彩、美的质地等,向世界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美态、美感,所以.就使它获得了一种新的物质存在形式——艺术的物质形式,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人类五彩缤纷的艺术门类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也就是说,建筑,这种本来只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性的实体,获得了比其它一些人类创造的物质性实体更为别具韵味的属性——艺术的属性。比如,粮食与建筑,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都具有物质的实用性。但粮食只有纯物质的属性,没有艺术的属性。为什么?这是因为粮食不具有众所公认的“美”的因素。不可能获得艺术的属性。而建筑却除了纯物质的属性外,还具有举世公认的艺术属性。并被人称为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之一,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建筑拥有艺术最根本的因素———美。建筑美的物质性实用本质的第二个内容,是它的群体的实用本质”。这种群体的实用本质主要表现在建筑美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实用性方面。从最直观的事实方面说,建筑以自己“美”的形象,组成了人类生存的社会性环境——城市。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曾经指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的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这段话生动、简洁地道明了城市在人类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它告诉我们,人们的文化追求(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追求)都活生生地体现在城市身上:而城市的基础以及它最引入注目的物件就是建筑。没有建筑,也就没有城市。正因为如此,当许多个性鲜明,美丽壮观的建筑在一座城市中落成后.住往就成为一个城市的骄子与化身。比如,埃菲尔铁塔、星形广场的凯旋门之于法国的名城巴黎,美国的世界贸易大厦、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之于纽约,中国的天安门城楼之于北京,黄鹤楼之于武汉等等,都是人所共知的例子。这一切,正是建筑美的物质性群体实用本质最为有力的表现。建筑的美,不仅具有物质性的实用本质,而且也具有明显的精神性的实用本质。这种精神性的实用本质表现为,它具有引起人审美愉悦的本质特征。当我们面对一幢或一群建筑时,只要不是事先带着最直接的实用目的对它或它们进行观察(即,不是为了搬家,为了买房,或为了上寺庙烧香等),我们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对它或它们的造型、结构、体量、色彩等产生某种不同程度的审美感受。建筑的这种审美感受,在效果上与其它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往往具有一种直接的、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真切性往往比语言艺术、音乐等要鲜明得多。但是,与其它视觉艺术相比,建筑的美提供的审美对象又要抽象得多。绘画、雕塑等往往以较为明确的艺术构图,引导人的审美意向,让人领略某种较为具体的美,形成相应具体的审美判断。如草原的翠绿、空旷之美,森林的幽静、深邃之美,人物的静态、动态之美等等。而建筑却以点、面、线条等构成的抽象形体等,让审美者去自由想象,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以及情感体验,得出不同的审美判断,收获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澳大利亚著名的建筑“悉尼歌剧院”这幢建筑,它以玲珑俏丽的三组券肋结构的壳体,组成了—座壳体型的建筑。它曾以其独持的造型和美丽的色彩,以及与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受到过世界建筑界的赞誉。但是,当人们对它进行审美观察时,其感受却是很不相同的。有人说,它像“不谢的花蕾”,表现了一朵花儿绽开的过程,显得十分优美;有人说,它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正傲然地驶向苍茫的大海.表现了一种壮观、浑厚的美;而有的人则悲怆地认为,这幢建筑的造型.很像是一次十分严重的海上交通事A故,它直观地显示了一艘轮船撞毁在海滩上的惨状,因为,它的造型是一堆砸扁了的物体的造型、没有规律,缺乏秩序,所以,这幢建筑表现的是一种悲剧性的美;还有的人其至更富想象地认为,悉尼歌剧院的形体似乎表达了一种生物性的险喻,它表现的是自然界“大鱼吃小鱼”的事实.显示的是一种既悲哀、凄惨,又十分滑稽、深沉的哲理…这些多样的审美感受,既反映了建筑美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方面与其它视觉艺术的不同之处,也直接有效地显示了建筑美的精神性实用本质的个性特征。再如,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法国北部日孚山区的郎香教堂,有人曾经评论:“郎香教堂像一艘驶向远方的大船,又像一顶荷兰牧师的帽子,也像祈祷合掌的双手,是扣在山顶上的僧帽。”而柯布西耶自己说他是把这个教堂当作一个听觉器官来进行设计的。(2)建筑美的实用本质与多彩的建筑风格建筑美的实用本质的最直接反映者,是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各种风采纷呈的建筑,不仅直接地反映出建筑美的物质性实用本质特征,而且也直接地反映出建筑美的精神性的审美特征。当我们观赏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时,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不同实用目的的建筑那十分鲜明的“职业特点”。小学的建筑,因为是为少年儿童所建的,建筑的体量往往轻巧,门、窗设置的比例十分宜人,使人感到亲切、纯净。居民的住宅楼,因为是生活建筑,所以阳台、窗户的设置较为多样,既有家庭生活的温馨格调,又有一般大众建筑和谐的气氛。工厂的厂房、因为是成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所以空间较大,窗户也较高、较宽,门也设计得十分宽大、厚实,使人有—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兴奋感。而教堂,总带着宗教的职业特点和宗教的气氛;庙宇则无处不透露出神仙、圣人的气息,候机楼则常常有与飞行相关的表现形式。商业大楼那成排的陈列商品的橱窗,正是它经商的“职业徽章”。政府机构的办公楼,那庄重的外表、整饬的门、窗,朴实的色彩,正体现了政府机构的职业特点……正是这些带着“职业”特点的建筑,组成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城市,体现了建筑以及建筑美的群体性物质实用本质。与此同时,这些不同职业特点的建筑又具有不同的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从“类”的角度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舒适安定的风格,正是住宅建筑的艺术目标;富丽、美好,具有典雅别致风格的建筑,正是文化性建筑的个性风貌(如剧院、音乐厅);雄伟壮观、严肃刚正的风格,则是机关建筑的艺术个性(如美国的“国会大厦’白宫,中国的各级政府办公楼),明快大方、开朗宁静的风格,则是学校建筑的标志;高尚含蓄、肃穆清静,正是医院建筑的风格。当然,在这些“类”的风格中,每一幢或每一群具体的建筑,又各有各的艺术个性。3.2建筑美的艺术本质建筑的美,在其属性上,它不是自然存在的因素,而是人为的因素,因此,它的美,就不是自然的美,而是艺术的美。建筑美的这种艺术本质是建筑美最具活力、最有个性,内容也最为丰富的本质。(1)建筑的美在“表现”不在“反映”建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的美并不是由于它反映了什么,而是由于它或隐或显地表现了什么。在艺术领域,“反映”指的是艺术对于客观存在的对象的一种模仿。在人类所创造的艺术品中,其它艺术,如文学、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摄影等,都既具有”反映”的功能,又具有”表现”的功能,而唯有建筑这种特殊的艺术,它完全不具有“反映”的功能,而只具有“表现”的功能。它之所以如此,是由它的艺术本质所决定的。(2)建筑的美在形式,不在内容所谓建筑的“内容”,一是指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内容,如住宅建筑的内容,文化建筑的内容,公共建筑的内容等。一是指它的精神内容,如建筑表现了人对神的敬畏,人对自然的超越,人的豪迈与自信等。建筑艺术的美与它的“物质性内容”没有关系,与它的“精神内容”也无关。我们对建筑美的感受和把握,并不需要通过对其内容的了解而获得.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某个建筑筑表现了什么精神内容,而引起了我们审美的激动,而是由于建筑自身的造型、色彩、质地等显现出来的那种美的形式刺激了我们的感官,从而使我们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例如,我们不会因为哥特式教堂表现了神的庄严和骗人的宗教内容,而认为它们那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图“丑”,我们仅仅只从它们的外在形态上看到了它那昭然灿烂的美姿、美态。建筑的美在于形式,不在内容,建筑是最为规范的形式的艺术,它的美.是建筑符合形式规律的结果。建筑的“形式规律”是指遵循“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局部与整体”等美的造型规律、色彩规范等。相反,如果硬性地以某种“内容”,特别是以某种精神性内容来左右建筑形式美的创造.违背建筑美的形式规律,那就会直接破坏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美的形象。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有个例子很典型地说明了这一论断。那就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当时的设计者们为了在这座现代建筑上实现某种政治教育的愿望,就在桥头堡上塑造了“三面红旗”,力图让这座建筑负载“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政治内容。于是我们看到,在这座造型极为雄伟壮观的桥梁建筑杰作上,比现了一个极不协调的局部造型,那似乎像“火”一样的“红旗”不仅在造型上与整座大桥那明快、敦实的形象闹别扭,而且在色彩上也与大桥那朴实、自然的色彩不协调。这种违背建筑美的规律硬性给建筑形式加上政治内容的结果,既难以达到教育人的政治目的,又直接破坏了人的审美观感。这个例子说明了建筑的艺术本质:建筑的美在形式,不在内容。(3)建筑的美在抽象,不在具体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它在类别上属于视觉艺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建筑的美与其它视觉艺术不同。它既不像其它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可通过表现具体的内容而显示自己,也不像其它艺术那样通过在自然界或社会中能找到的形象,如花、树、人等来表现自己。建筑的美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本质,这就是“非具体的抽象性”;它的艺术形式则具有“非形象的概括性”。建筑美的这种“抽象性”与“概括性”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艺术造型的模糊性与美感的概括性。建筑有多种多样,根据功能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门类,如房子类、碑类、塔类、园林类、城墙类、场类(露天运动场、广场、飞机场等)、陵寝类、桥类等。这些门类的建筑因功能不同,其形式的艺术造型也不同。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从艺术的角度看,它们的造型都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建筑的艺术造型不包含明晰、确切、具体的内容。例如,举世瞩目的中国万里长城,它以蜿蜒万里的巨大体量,以及无数个“敌楼”、“关隘”、“烽火台”、“瞭望孔”、”射击孔”等部件,组成了自己巍巍壮观的形象,这一形象,我们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审视,都会被它那雄伟的造型所震慑,形成壮丽的美感。可是,当我们将这种审美感受沉淀为—种审美判断时,我们又难以说清“万里长城”的造型究竟有种什么意味。因为,万里长城作为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它的造型并没有包含什么具体的内容,既无情感,也无故事,所以,当我们审美的触角伸向它时,也只能得到一种抽象的概括,认为它是一座建筑奇观,具有浩然壮阔的阳刚之美。正因为建筑的艺术造型具有模糊性,所以,人们对于一些力图要将建筑造型明朗化的做法,往往颇多微词。例如,美国杰出的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美国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这是一幢引入注目的现代化建筑,为了表现“候机楼”的功能特点,小沙里宁将其设计成一个曲线形的壳体,其造型就像—架展翅欲飞的飞机。没有疑问,沙里宁的设计是一流的、整个建筑水平也是极高的,但是,这幢建筑外型营造的明朗化倾向,这种将功能内容直接显现于外形的设计,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幢建筑造型的审美效果,它让人一目了然,给了人一个明确的审美判断:一架飞机,因此,它很难引起人更为丰富的审美想象。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建筑美学注重建筑“语言”隐喻性的法则。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人就对这幢建筑提出了批评,不管这些批评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这些批评是否有建筑的“门派”偏见,有一点却是明确的,那就是,这幢建筑造型的“明朗化”倾向,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限止了人们对建筑美的丰富感受。第二方面,建筑造型的理性化与浪漫化。这种特点在各种门类的建筑艺术中均有表现。这是因为,一定时期的建筑,往往与一定时期的哲学、美学、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直接受到一定哲学、美学、文化观念的指导。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筑的造型就往往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将一定时代的观念意识凝聚于自身,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形式规范。其中,理性化与浪漫化,又是建筑造型表现一定意识观念的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理性化与浪漫化的造型方式,在中外古代与现代建筑中均有众多典型事例,并形成了成系统的影响深远的建筑思潮与建筑倾向。例如,中国古典建筑中汉文化的理性精神主要来自“儒家文化”。这一文化的特点是将伦理意识看得高于一切,所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就是最好的说明。一切社会规范,都以“礼”为标准,所有艺术创造,都不离“道”的法则;这种强烈的理性精神作用于建筑,就构成了建筑造型的—条根深蒂固的创作原理,即顺理成章。所谓“顺理”,就是要符合“礼”——等级的原则,符合“理”——制度的模式。所谓“成章”,就是“形象构成”。在这样一种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建筑的整体形象,无不渗透了”礼”与“理”的精神。而且,这种“礼”与“理”的理性精神,还被用“数”的形式,在建筑中固定了下来。如:住宅建筑,唐朝时规定:三品官以上的人,堂舍的规模不得超过五间九根支柱(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超过三间五架(支柱);四品、五品官员,堂舍不得超过五间七架(支柱),门屋不得超过三间两架(支柱);六品、七品以下官员,堂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超过一间两架。甚至连砖瓦种类、门窗格纹,雕刻题材等都有严密的规定。事实上,中国古典建筑不仅在单体建筑的造型方面体现了理性化的倾向,而且在群体建筑的布局造型方面也尽显其“礼”(等级)的理性精神和伦理规范。例如,注重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就是最典型的证据。这种建筑布局,往往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四周围以高墙,以此,不仅达到了主次完美和谐的统一,而且鲜明地突出了“礼”(等级)的精神。因为,在这种布局造型的建筑群中,位于中轴线上的正房,往往是长辈、尊者的居所,偏房则是晚辈、卑者的住处,这样,就以一种无言却有形的方式,活生生地体现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从而赋予本无意识的建筑,以浓厚的伦理意识。这种建筑布局造型,不仅是一般家庭建筑的特点,也是宫殿建筑布局造型的规范,北京的故宫就是其最集中的代表。这一建筑群,可以说是最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特别是汉文化中儒家文化的理性精神。中国汉文化的“浪漫情调”,主要来自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核心是“出世“,在一种自我逍遥的满足中超脱人生的苦难与艰辛,用心灵的快乐挤掉世间的烦恼、达到超凡的境地。这种人生意向与价值追求作用于中国古典建筑,直接导致了中国古典建筑造型和结构的浪漫情调。以木材“架构”体系的中国古典建筑为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欣赏到中国古典建筑浪漫情凋的神韵。小国古典木构键筑的外观造型分为台基、墙柱和屋顶三部分,这三部分因功能不向,其造型意境也各有特色,其中最有神采,也最能生机盎然地体现“道”、“佛”文化的浪漫情调的部分,是“屋顶”。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随着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的加大而逐渐发展,先是出现了“反凹曲线屋顶”,后又出现了翼角的起翘。到了宋朝,曲线屋面得到了全面的运用,—幢房屋的整个屋顶,几乎没有一条直线,全是柔美飘逸的曲线。于是,屋顶的浪漫情调和神韵,也就由此而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那本该沉重下压的大屋顶,由于“起翘曲线”的出现,不仅未形成沉重的下压态势,反而随着线的曲折,呈现飞动轻快,向上挺举的气势,再加上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建筑稳固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势,从而给人舒展轻快的韵律美。事实上,不仅中国古典建筑的造型充满了理性精神与浪漫情调,而且西方的古典建筑也同样满蓄了理性与浪漫的精神,井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古希腊的建筑可谓是西方最早也最为集中地体现建筑造型的理性化与浪漫化倾向的杰作和佳构。古希腊最宏伟、最成熟、最杰出的建筑当推神庙建筑,而在所有的神庙建筑中,帕提农(Parthenon)神庙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它不仅全面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历史成就和精神追求,也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建筑造型的理性化与浪漫化倾向。这幢建筑,它那对称的布局,严谨的柱式,匀称的比例,水平的划分等,无处不透露出合乎逻辑的理性原则。同时,它又以四周环绕—圈柱廊的构图形式和各种精致的雕刻、镀金饰件等,将希腊人如火的热情和创造力,鲜明地表现出来,构成明朗的浪漫格调。3.3建筑美的技术本质建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与别的艺术很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它美的形态要靠工业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技术,不仅自身就具有美质,能产生形形色色的美感,而且,它还是表现建筑艺术美的最重要的物质手段。例如,钢筋混凝土技术的问世,不仅使建筑技术自身的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而且,给建筑的造型带来了—场革命,给构造建筑的材料带了新的美质与美感。一切符合技术规范的建筑及建筑技术,在本质上,它也一定是符合美的规律的。这就是建筑美的技术本质自身的一条重要的规律。第二章:建筑美的形态在建筑审美中,人们可能有这种体验:从外表看建筑,宁神观赏,你会感受到它的造型美;在行进中看建筑,形随步转,你会感受到它的空间美;置身建筑内外,多方面地品评,你会感受到它的环境美。上述“造型美”、“空间美“和“环境美”,便是建筑美的三种基本形态。就“形态”含义而言,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何谓“形态”?形者,“见”也,态者,“势”也。美的形态是美的外在显露和直接呈现,形之不存,“美”将焉附?同所有其他视觉造型艺术一样,建筑的美也总是诉诸于自身的“形”与“态”的,只是它不但诉诸其“实体”形态—一建筑造型,而且诉诸其“虚体”形态——建筑空间,还要诉诸其“综合”形态——建筑环境。可以说,这种融造型、空间、环境于一炉的形态美,在各门视觉艺术中惟建筑所特有。1建筑造型美建筑造型,历来是建筑的主要审美对象。它集中地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建筑造型的“体形美”和“立面美”;建筑造型的“静态类”和“动态美”;建筑造型的“外饰美”和“素质美”。建筑仿佛是一种“巨大的空心雕刻品”。由于建筑外壳包容着庞大的内部空间,因此建筑的实体形态,同它的空间一样,总是呈现出“三次元”、“三向量”性质。从本质上说,建筑造型就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任何建筑物,只要建立于大地之上,它就不可能是抽象的二次元的“面”,也不可能是抽象的一次元的“线”,更不可能是抽象的零次元的“点”。它势必呈现出长、宽、高三向量的“体”。体积、体量和体态,统属于“体形”,它构成建筑造型美的基本特征。然而,同为三度空间的实体形象,表现在具体建筑作品中,却又反映出建筑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比较一下这样两例著名的古今建筑作品,或许会有助于我们揭示建筑美的实体形态特征:一例是意大利16世纪维琴寨的“圆厅别墅”。这座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家帕拉第奥设计的古典建筑,其基本平面为正方形,南北东西四个立面上各自鼓凸着一个五开间的古典式柱廊。建筑比例严谨,构图清丽端庄。那长方形的主体,三角形的山花,细长的爱奥尼圆柱,圆锥形的穹顶,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几何体特征,显示了和谐悦目、典雅明媚的建筑造型美。另一例是美国现代建筑巨匠F·赖特设计的考夫曼住宅,即“流水别墅”。这幢建筑座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郊一个风景幽美的山涧溪谷,那里林木扶疏,山石嶙峋,泉水淙淙,建筑环境独天得厚。建筑本身则由竖直的烟囱、墙壁及水平的挑台等组成高低错落、纵横穿插的几何形体,其对比十分强烈,并与自然环境打成一片。作为一幢现代建筑,它同样展现了一种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造型美。对照一下“圆厅别墅”和“流水别墅”的形态特征,不难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各自展现了三度空间的“体形美”。那么,什么是它们的不同点呢?从表面上看,前者“古典”,后者“现代”,二者的建筑艺术及其美学风格不同,这是其一。前者是矩形、三角形、圆柱形和圆锥形等多种形式的几何体组合,后者为简洁单一的矩形体组合,二者建筑构成的几何元素不同,此其二。前者带有古典建筑所特有的山花、柱式、线脚、装饰和纹样,后者则是混凝土、粗石等材料结构的质朴无华的率直裸露,二者的建筑处理手法不同,此其三。毋庸讳言,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它们之间的造型差异。但是,从建筑形态美学的角度观察,圆厅别墅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与其说是三度空间的建筑“体形美”,不如说是两度空间的建筑“立面美”;而流水别墅则始终以三度空间的“体形美”作为其审美追求的主要目标。应当说,这才是它们之间在建筑形态美上的本质差异。同任何一位古典大师一样帕拉第奥在设计圆厅别墅时,显然是仔细推敲了建筑形态美的外部特征的,只是这种推敲的重点不在其“体”,而在其“面”。以中轴线为基准而设置的台基、柱廊、山花、圆顶及端墙,都是为着造成一个对称均衡、比例协调和轮廓丰富的立面形象,从而体现出某种平面几何式的恬静惬意的端庄美。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圆厅别墅的立面实际并无“正”、“侧”之分。它的四个立面,形式一模一样,彼此自我完善,构成了建筑美的“面面观”。换言之,它们仿佛是四个面向不同方位而又同时出台的“主角”,又犹如镶贴在主要体量上的四幅完美娴雅的二维画面。让人难以分清主次。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曾指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古典建筑艺术的特征之一,便是它的“平面风格”——“象平面的”,而不是“纵深的”。圆厅别墅也正是属于这类作品。同许多古典建筑风格一样,它的造型、线条乃至装饰和色彩,都表现了明显的“立面性”,使人感受到“平面的美,并且欣赏在各部分中都保持平面几何性的那种装饰”。追求和表现“平面风格”的立面美,在古典式的建筑艺术造型中,自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中外建筑,莫不如此。无论在通畅的大道上还是壮阔的广场上,无论在四周疏朗的环境下还是幽深闭塞的街巷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行进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选择合适的视点、视线和视野,以便让审视的目光指向前方的某个建筑“立面”。每当他们走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注视着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徘徊于亚德里亚海滨注视着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边的总督宫,登上罗马卡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平面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平面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西面中央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西面中央比多广场前的最后一步阶梯,正对着广场中央的主体建筑“元老院”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那些建筑的“立面美”。尤其是罗马的那个卡比多广场,米开朗琪罗特意将它设计成前窄后宽的“倒梯形”平面,使作为视觉“对景”的主体建筑的正面形象更加突出,起到了渲染和强化立面艺术效果的作用。又比如,当我们走在天安门广场中间,向北注视着天安门城楼,向南注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远处的正阳门背最,向东注视着历史博物馆,向西注视着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不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立面性”视觉美感和审美经验吗?相比之下,象“流水别墅”这类现代建筑艺术,却似乎冷漠、淡化乃至忘却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在这儿,你感受不到它的立面美、形式美;而一旦展示其“成角透视”或实地场景的立体图片时,人们不得不被它的变化多端的“体形美”所惊叹、所折服了。它那挺拔的墙体,舒展的挑台,其三度空间的几何形体是那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此这般地显示了明暗变化和虚实对比,以至离开了三度空间中的任何—“度”,离开了矩形体量中三向棱线的任何一“棱”,离开了各层挑台的正、侧、顶三个面中的任何一个“面”,你都感受不到它的形态美。当然,离开了建筑形体和自然环境的交融结合,你也同样感受不到它的形态美。可以说,巧妙的契合。由于对建筑空间形态美的艺术追求不同,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审美创造。凡追求“平面风格”的,则以“面”为其基本视觉审美单元,必求其立面造型的完美;诸如比例尺度、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也必然要在建筑立面处理上集中地得以体现。圣马可广场的总督宫,由实墙到拱券自上而下的渐变韵律,生动、鲜明而又和谐统一,但这种建筑造型美的特征显然是“立面”的,而非“体积”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的高敞柱廊和两端墙面结合在—起,形成古典风格所常见的“对称式”、“三分法”构图,这种造型特点也显然是“立面”的,而非“体积”的。首都50年代“十大建筑”之—的北京火车站,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其中央广厅那造型新颖、气贯如虹的壳体穹顶,在两旁高耸挺拔而又雄伟华美的钟塔烘托下,产生了蔚然壮观的构图效果,但它整体上的造型美同样也是“立面”的,而非“体积”的。总之,大凡一切具有古典气息的“平面风格”,都在不遗余力地强化和精心地展现着建筑形象的“立面美”,而现代建筑艺术则热衷于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以造成某种“雕塑性的美感”。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几何元素”在主宰着建筑美的造型——这就是“体”。体,的确是现代建筑造型中最为发达、最为活跃、最为丰富的构图因素。各种形式美的法则、手法和构图技巧,在现代建筑家那里,大都首先用来塑造美的形体。一个实体的盒子建筑,稳稳落地,平淡无奇,一旦将它升高架空,形成“鸡腿”、“高跷”式的虚实关系,便能获得轻盈明快的异样效果。—片实墙,呈现着二维形象,但如借助墙体上的大片玻璃门窗使内部空间得以暴露、延伸,建筑的三维形体便能获得生动的展现。单一的矩形实体显得单调沉闷,但如切去一“角”,挖出一个“洞”,或对其进行“分离”、“断裂”及其他“减法’式的截割,便能形成光影变化,塑造出饶富立体感的建筑形象。此外,化整为零,形成多体量的“加法”构成,也是强化体积感,增强形体美的主要手段。那种叠加合成的体量,作为构图的基本元素,在形式美法则的作用下,常常会显得其妙无穷。举两个例子:一是巴西利亚的议会大厦,它那竖直的“板式”双塔,偏平的“裙房”基座以及会议厅上部那—“正”一“反”的两个半球形弯窿,彼此形成了鲜明而又有趣的体量对比和动态平衡。这是造型美学法则在现代建筑中独具匠心的运用,从而使普通的几何形体放出美的光彩。伦敦泰晤士河畔的英国国家剧院,它的造型则属于另一种“加法”构成。其主要几何构图要素是层层叠叠的大平台,以及与之成45度角的细长竖塔。这幢粗犷雄浑的现代几何体建筑,虽不象巴西利亚议会大厦那样拥有矩形、球形的体量变化,而仅仅是在单一的矩形体量统率下,变换方向——”竖”的和“横”的,变换角度—一“正”的和“斜”的,但它同样显示了建筑形体美的巨大魅力。“静”与“动”,构成了另一对建筑造型美的概念,它是由“立面美”与“体形美”这对概念派生而出。古典建筑的“立面美”,一般表现为“静”的形态;而现代建筑的“形体美”,则常常表现为”动”的形态。达种“动”与“静”的缘由,主要是出自两种不同的视觉概念和视点选择。在实际的建筑审美活动中,人们怎样见到“立面”?那只有驻足在某个视点上,对建筑形象进行静止式的观察。但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人们欣赏建筑时总是既静又动,静动结合的。静则宜于观其立面,动则宜于观其形体,相应地便产生了建筑造型美的静感和动感。—般说来,对称、规则的造型易于产生静态感,非对称、不规则的造型易于产生动态感;“平面风格”的建筑易于产生静态感,“立体风格”的建筑易于产生动态感;直角、直线的矩形体量易于产生静态感,曲线、曲面的“流线形”体量易于产生动态感,如此等等。许多现代建筑师,不但善于强化“体形”,而且必要时还赋予建筑形体以激动人心的“动态”性美感。那些建筑形体的动感,或如“瀑布倾泻”,或如“轻舟荡漾”,或如“雄鹰展翅”,或如,“列车电掣”或如“蛟龙取水”,或如“群帆竞发”。由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堪称现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它那由悬索结构所形成的巨大双曲抛物面屋盖,从地面跃然而起,仿佛旋风鼓帆,气势磅礴,表现了现代体育建筑特有的动态美。与其邻近的篮球竞技馆,体量虽小,但那充满向心力的“螺旋状”屋顶曲面,又别具一种风姿神韵。显而易见,决定这类建筑形态美的,是体形的连续流动感,是“运动的”美感节奏,而不是静止的“美”的比例,不象古典风格那样,一根圆柱,一块镶板,一个门廊,一个空间,都“安排于一种自我完善的平静之中”。现代建筑艺术,十分强调类似其他艺术中存在的那种“不动之动”的美感效果。现代建筑艺术造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某种“僵死”的外观形态。附加的“修饰美”与原型的“素质美”,也是建筑造型美的重要表现。它们与建筑的“立面美”和“体形美”的概念同样密切相关。追求“立面美”的古典风格,必然注重对建筑原型素质的“外壳”增加修饰打扮,而追求“体形美”的现代建筑,则必然注意发挥原型自身的素质美。阿尔伯蒂曾把建筑物与人体相提并论,视圆柱一类的结构物如同人体的“骨架”,其余部分则好比“面孔,手,神经”。无论是“骨架”还是“面孔,手,神经”,都是组成人体美的基本元素,它们天然浑成,有机结合,构成美的形象,这就叫做人体的“素质美”。而在此基础上加以“梳妆打扮”,“涂脂抹粉”,就叫做人体的“修饰美”。现代建筑以表现“素质美”为美,而很少或基本不用脱离功能结构元素的外加修饰手段。什么是这种建筑“素质美”的主要表现形态呢?那就是由建筑内部功能和空间性质所决定的建筑体形,以及塑造建筑“体”的材料和结构媒介。就是说,其空间的外在形体、结构形态、材料质感及明暗色泽等,共同组成了建筑形态的“素质美”。立方体、棱柱体、圆柱体、圆锥体、截锥体、金字塔体、螺旋体等等,各种几何形体都是建筑“躯体”的原型。建筑上的有些形体,看似奇特,其实也都是万变不离其空间的原型素质表现。“蜗轮形”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建筑内部多层旋转式画廊空间的必然反映;“海螺状”的东京代代木篮球馆,是建筑内部圆形竞技空间及悬索结构的外在呈现。有些特殊用途的新建筑,就干脆采用光溜溜、圆滚滚的球体造型,如模拟天穹的天象博物馆,环形屏幕的全景电影院等。巴黎拉维叶特“21世纪公园”中的球形电影院,就是采用管型两架结构覆盖着抛光成镜面的不锈钢片,其表面银光闪闪,反射出天光云影,使人感到变幻莫测。这个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既展现了建筑形体的素质美,又表现了新材料、新结构的素质美。列奥纳多·达·芬奇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美的东西部是好的”。以“立面美”著称的古典建筑风格,它的外表有许多“美的东西”,如各种各样的附加装饰物之类。这些东西,在古代特定建筑条件下当然是美的,但是如果把它机械地、任意地照搬到现代建筑中,那么,这也许就象和平时期的现代人硬要穿上古代骑士的盔甲一样,显得臃肿累赘。这样说来,并不是一概反对在“体”的素质美的基础上,适当进行“面”的修饰加工,如同人体的美,首先当然要保持体态、线条的匀称健美,其次也要注意服饰打扮。“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在这里,“通体”的美显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对“眉毛美”的修饰,也不能忽视。古人形容和赞赏窈窕淑女或英武少年,何曾放过那“弯弯柳叶眉”和“浓眉如剑”之类的描述呢建筑造型美也是这样,现代建筑虽然注重体形体态和材料结构的素质美,但并不意味着要绝对“净化”形体,砍去一切细节和修饰。在建筑中,“体”并非孤立地存在着,建筑形体总是由点、线、面、体以及色彩、质感等各种几何元素、构土元素所组成。即便是一个纯净形体的古代金字塔,也是离不开“点”(顶点)、“线,(斜棱,底边)、“面”(三角形的四个面)、“体”(方锥体)及石块质感色泽的有机构成。从几何美学角度看,任何建筑造型美的呈现,都可归于“点线面体”的综合效应。离开了点、线、面,所谓“体”也就不存在了。在一般情况下,现代建筑的结构构件和材料自身的形体组合,已经具备了“点、线、面、体”的各类造型素材,但有时为了塑造独特的美感形象,完全可以强化其中的某一项元素,甚至在原型体之外附加某些纯粹精神性、艺术性和装饰件的造型元素。总之,建筑师们—旦掌握了建筑美的形态规律,就可以调动一切媒介手段去造型。2建筑空间美增加:建筑形式语言:罗文媛空间之于建筑,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请看现代建筑家们的种种评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空间是建筑的灵魂;空间是建筑的精髓;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是建筑的核心。“主角”、“灵魂”、“精髓”、“本质”、“核心”……可见空间之与建筑,其关系的确是非同寻常。人们动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采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建造厂房、住宅、商店、学校、医院、电影院、博物馆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其直接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求得赖以生产、工作、居住、生活、学习和休息等各种功能用途的建筑空间。对于这样—种普通的常识,有时却易于为人们所忽略。他们视建筑或如绘画式的“纯粹造型”,或如抽象构图的“趣味游戏”,或如建筑师手中“变幻的魔方”,而不懂得建筑与绘画、雕刻之间的重大区别在于它的空间品格。不错,几乎所有的艺术都涉及到“空间”:但绘画只能在二维的平面上,形象地描绘空间;雕刻虽是三维的,但它只能从外部“点饰”空间;史诗和音乐,则是借助人的联想,唤起视觉美感的空间意象。惟有建筑才是充满空间的容器,“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其实,空间对于建筑的重要意义,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被中国的老子所道破。《老子》《十一章》中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狿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段精辟论说的核心在于阐明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无”和“有”的辩证关系。“无”指空间,“有”指器物;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三十辐共一毂”的轮车是这样,“狿埴以为器”的陶罐是这样,“凿户牖以为室”的房屋也是这样。有些现代建筑家,如F·赖特等人,正是从老子的“有”、“无”哲理中洞悉了建筑的空间本质。但是,建筑毕竟不是舟车,不是器皿,“建筑就是建筑,建筑有权利按照其本身存在。”建筑上的这个“存在”,本质上就是“空间的存在”。空间不仅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而且有着重大的审美价值;它不仅赋予建筑以“住”的用途,使人得其“功能”之利,而且赋予建筑以“美”的用途使人得其“观赏”之趣。建筑的“用”和“美”,都离不开它的室内外空间。每当我们来到一幢外观美丽的建筑物前,或走走停停观赏,或选择镜头拍照,常会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这就是建筑形态美的空间效应——表明建筑美感将随其外部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室外,所以可以称它为建筑形态美的“外部空间效应”。而每当我们进入到一幢饶有变化的建筑物内部时,它那忽小忽大,忽低忽高、忽聚忽敞、忽明忽暗的空间形象,又常使我们左顾右盼,目不暇接,以至流连忘返,一唱三叹,这也是建筑形态美的空间效应——表明建筑美感将随其内部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室内,故而可以称它为建筑形态美的“内部空间效应”。究竟什么是建筑上所说的“空间”呢?首先,我们回忆一下,我们讲过的建筑物有哪些类型——房屋类、碑类、墙类、塔类、桥类、广场类等。然后再想想这些建筑物是怎样构成自己的“空间”的。房屋类建筑好办,我们不难接受它的“空间”性。那么其它建筑呢?它们有没有空间?如“碑类”?显然,它没有“室内空间”,但是否就能肯定它没有其它形式的空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有另外的空间形式。如果我们在地上树一块碑,以碑为参照系,就有了碑前空间、碑后空间、碑左、碑右空间。砌一堵墙,也就有了相应的向阳空间、背阳空间等等。建一座广场,也就有场内空间、场外空间等。由此可见,建筑空间不仅仅只指室内空间,它的外延要比室内空间宽泛得多。从本质上讲,所渭“建筑空间”是以建筑构件从大自然里限定出的一定的范围。建筑空间的分类:(一)结构空间结构空间按结构特性不同又可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部空间是由墙面、地面、顶面(天花板、顶棚等)限定的具有使用功能的房间。外部空间是没有顶部遮盖的空间,如广场、花园、草坪、树木丛带、喷水池、通路、停车场等。这些空间有的是交通集散空间(如道路);有的是交往活动空间(如广场);有的是供人休息的空间(如绿化地、草坪、花园);还有的是仅供观赏的空间(如喷水池)等。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结构不同,但两者是可以相互引伸的。如用柱廊、落地窗、阳台等,就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既有隔离性,又有连续性,从而增加了空间的生机,也使空间更富有情趣。但是,并不是仟何建筑都能同时获得内、外空间的。例如纪念碑,它的结构特性使它只有外部空间而没有内部空间。相反地,地下室的结构特性就是它只有内部空间,而无外部空间。(二)实用空间按功能特性的不同,它可分为专用空间、私人空间和共享空间。室内空间有专用的(如书房、卧室),也有公用的(如大厅、走道、楼梯间等)。同样,室外空间也有专用的(如独家小庭院),也有公共的(如街道、停车场)。在设计中要根据这两类空间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设计,如果将私人空间设汁得太透明或将公共空间设计得太狭窄,都会闹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三)视觉空间视觉空间按形态特性又可分为:(1)固定空间。它的范围明确,形体不变,它是基本空间。(2)虚拟空间,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借用隔断物、家具、灯具、水体、绿化等将原有空间分隔成许多既独立又联系的小空间,这些空间就是虚拟性的空间。它既可为人们提供适用的静空间或小环境,又可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及生动性。(3)动态空间。它是利用富有动势的要素,如瀑布、喷泉、变幻的光影、水池,以及导向构件如楼梯、踏步,来增加空间的动感,引起人的遐想,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建筑空间还有封闭空间及通透空间形态,它往往以实墙或隔断围成。这种封闭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如卧室)及集聚性(如教室)。通透空间往往以落地窗或柱廊造成。在视觉上,它往往给人—种比较开朗的感觉,可以使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于有限中见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内外相济,既增加了心理上的空间容量,也倍添了空间环境的情趣及艺术韵味。如人民大会堂就用柱廓构成“通透空间”;美国的白宫则用落地长窗将内、外空间沟通,构成“通透空间”。依照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的意见,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外部空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感、聚合感较强的“积极空间”(PS),另—类是围合感、聚合感较弱的“消极空间”(NP)。因此,界定—个空间的形态特征,主要是由它的“围合”和“聚合”的强弱性质而定。一个真正具有美感形态的建筑空间,不但要受到围合形态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审美机制的制约。点、线、面、体等“几何美”法则,多样统一、联系分隔、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构图美”法则,色泽质感、纹样肌理等“外饰美”法则,还有环境、意境、气氛、情调等“情理美”法则,都将在美的空间中得以体现。空间,它实际上是形体的某种“反转”现象。故又称之为“逆形体”。对于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建筑来说,从外部看去,它呈“正”体形;从内部看去,则是“负”体形。只要它的长宽高三个方向能保持比例和谐,尺度得体,并符合有关形式美的其他法则,都有可能造成美的视觉形象,从而使其呈现于建筑内外。只是这种体形与空间的美感表现形态并不相同,前者形其“实”,后者形其“虚”,前者呈“凸现”性美感,后者呈“抱合”式美感罢了。总之,形体是空间的外在表现,空间是形体的内部呈现,二者之间犹如“包装外壳”和“所装内容”的关系,它们“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具体说来,建筑空间一般表现为三种“美”的形态。这就是:单一围合空间的“静态美”,有机复合空间的“动态美”,以及园林趣味空间的“变幻美”。例如,在北京香山饭店这座建筑的门厅和被称为“溢香厅”的中央大厅之间,有一片带有圆形“景洞”的影壁,透过这似隔非隔,似通非通的遮屏处理,形成欲断又续、若即若离的模糊性和流动性的空间格局。这就是某种展现了“动态美”的有机性复合空间。当你信步来到室外,悠然漫步于那命名为“晴云映日”、“松竹杏暖”、“漫空碧透”、“海棠花坞”、“烟雾浩渺”、“报春小院”、“洞天—色”、“清盘敛翠”及“飞云石”、“流花池”、“曲水流觞”等十数个庭院景区时,便又转而分享到建筑园林空间的“变幻美”了。而分散布置在各层楼上的那些充满恬静气氛和家庭氛围的客房寓所,则又表现了单一围合空间的“静态美”。以上三种美的空间在香山饭店这一建筑中得到了比较完满的结合,它们各自呈现出“静”、“动”、“变”的不同空间形态,使人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以“静态美”为特征的建筑空间,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通、最古老的空间形态。它完整、单一、封闭、离散、独立,与其他外在空间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有着较好的“私密感”和“安谧感”。古希腊神庙内部就是这样一种单一的静态空间,它那幽暗而深邃的空间格调,会使进入其中的膜拜者不禁要屏住呼吸。这种空间自然也能产生“静态”的美感,但严格地说,它只是供“神”独享的处所,而不是人的“存在空间”。古罗马的万神庙也是—个宏大的单一空间,比起希腊神庙,人们可以从中静静地舒展美感的视觉神经了,但它的“美”同样地属于典型的单一空间的“静态美”。直到今天,建筑上的一个房间,一个厅堂,一个院落,只要自成一隅,处于某种“封闭”状态,或者虽有门窗、路径同外界相通,却并未根本改变空间的独立离散特性,那么,这样的空间便都属于单一的围合空间,它的美同样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空间美。静态空间可以呈现多种形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方或圆,或钝或锐,或规则或自由,然而一个“静”字,概括了所有这类空间美的形态特征。就空间本体而言,它体现着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理,空间向度呈静止的三次元性质,而与“时间”无缘。就空间的审美特性而言,它无须诱使人们在其中到处走动,甚至不必变动视点,就能遍览无遗地进行视觉思维,从而完成对建筑空间的美感欣赏和审美活动。所以,静态美的单一空间只有“空间性”,没有“时间性”;它是“三度”的,而不是“四度”的。实际上它是某种纯粹的三维视觉空间—一种内向、安宁、静穆、沉稳、隐蔽、清晰的空间形态。它的全部出发点,是建立在人的静止不动的视觉基础上。与单一的静态空间相比,有机复合空间则是一种极为活跃而富有生气的空间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外向、连续、流通、渗透、穿插、模糊,表现了独特的动态空间美。我们知道,歌德曾经把建筑当做“凝固的音乐”加以赞美。当他沿着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椭圆形柱廊散步时,展现在他跟前的空间节奏和序列变化,时而急促,时而舒展,时而起伏跌宕,时而高潮涌起,仿佛使他在建筑空间的变化中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歌德的审美体验告诉人们,建筑确是“凝固的音乐”,不,准确地说,它是由建筑“凝固”而成的“空间的音乐”。建筑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由于人在空间的“流动”中伴随着时间的进程,在建筑的三度空间中增加了“时间”因素,这样便使本来静止的建筑空间呈现出某种“动感”的形态了。所以,它又被现代建筑学家们称为“四度空间”,或所谓的“流动空间”,“有机空间”。具有“动态美”的复合空间自古有之,哥特建筑的内部空间是从“水平纵深”和“垂直上升”两个方向作用于人的视线,引导观者情不自禁地变换脚步和视点,从而产生神秘奇妙的运动性美感。巴洛克建筑空间的运动感,则是从它每一个凹凸飘忽的曲面中涌现、流荡和渗透出来。仍纵观古今各种动态空间美的形态表现,则数“风流”杰作,“还看今朝”了。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展览馆,F·赖特的流水别墅”,约翰·波特曼的旅馆中庭,都是这类现代复合动态空间的优秀代表。不过,现代建筑中各种呈现动态美的空间,在其复合程度上,在其手段丰富上,在其实际效果上,以及在其技术、技巧和技艺的高超上,虽是古代所无法相比,然而它们所表达的基本空间概念却是同出一源的。如果说,“静态美”的单一空间是基于静止不动的视觉原理,那么,“动态美”的复合空间则是建立在人的不断交动的视觉基础上。“静寓动中,动由静出”。正因为通过视点的连续变动,才使人真正领略到这类空间的“美”来。至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空间,实际上也是“有机复合空间”的一种,不过它的美感形态更加繁复、深邃,因而呈现出更为奇妙多变的动感效果。漫游和观赏中国园林,你会感到空间动静交织,回味无穷。由亭、台、楼、阁、榭、轩、廊、斋、馆等园林建筑,由水、山、石、花、木、草、藤等自然景物复合而成的中国园林空间,其层次之丰富,变化之多端,为一般建筑所难以企及,故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审美观赏价值。我国著名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曾指出:国有“静观”和“动观”之分,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举苏州的三个名园为例,无论是“径缘池转,廊引人随”的拙政园,还是“曲径通幽,庭深小院”的留因,或是“以小胜大,以少胜多”的网师园,都是以这种“动观”和“静观”相结合的趣味空间取胜。人游园中,或小驻凝神,或步移景异,都能获得既“静”又“动”的美感享受。所以,对中国园林建筑来说,与其说它表现了空间形态的“动态美”,毋宁说它表现了空间形态的“变幻美”。就是说,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有机复合空间:建筑中有庭院,庭院中有建筑;“复合”中有“单一”,“单一”中有“复合”;“动态”中有“静态”,“静态”中有“动态”。所谓“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正是对中国园林空间变幻美的真实写照。人们对园林空间美的体验,不但通过眼睛观看,重要的是通过身体“驱动”;它的美,是无数视点和视线上的美感“集成”,使我们难以用静态的三度空间的几何美学去度量。不但如此,即使是用吉迪安、布鲁诺·赛维等人的“四度空间”理论,也很难对中国园林建筑空间做出确切的评价。以“时间—空间”作为其视觉度量的参照坐标,它或许是“四度”的,或许是“五度”、“六度”的,甚至是“无数”度的——如同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没有固定的透视视点、而其实是由无数散开的透视视点所构成。我们注意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及其空间变幻,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生活场景和美感形态,然而它的空间向度与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空间—时间”的新概念可谓不期而遇。英国著名后现代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在《中国园林之意义》一文中,曾经这样地描述过中国园林空间的美学特性:“中国园林是作为一种线性序列而被体验的,使人仿佛进入幻境的画卷,趣味无穷。……内部的边界做成不确定和模糊,使时间凝固,而空间变成无限。显而易见,它远非是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美学花招,而是取代仕宦生活,有其特殊意义的令人喜爱的别有天地—一它是一个神秘自在、隐匿绝俗的场所。”难怪中国园林建筑中那表达了“丰富性与无尽极化”、“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的,“具有魔力的空间”,竟然会激起当今西方建筑人土寻幽探胜的兴致呢!看来詹克斯确实道出了中国园林建筑空间的某些奥秘。3建筑环境美环境,在现代建筑学中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名词!我们不是刚刚揣摩过千姿百态的“建筑造型美”吗?不是刚刚赞叹过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美”吗?而这一切,又都包容在“建筑环境美”的广阔场景之中。现代环境艺术不仅关联着建筑造型及其空间,而且它象一面巨大的长焦聚“广角镜头”,把几乎所有具备物质形态的环境要素,包括建筑、广场、街道、水系、山石、草坪、树木、花坛、雕塑、壁画、小品等各类人工的和自然的、硬质的和软质的、实体的和虚体的环境景观,都“统摄”在自己的视域以内。不过,广义的“环境艺术”包罗万象,让我们还是通过这面“广角镜头”,把“焦聚”对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艺术美吧!怎样认识建筑环境美的形态呢?不妨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即:建筑环境的整体美,建筑环境的系统美,建筑环境的综合美。整体,这也是一个异常古老的美学概念。一个人的体态美,是因为他的躯干完整,四肢匀称;一棵树的形态美,是因为它茎梢齐备,叶茂枝繁;一束花的姿色美,足因为它结瓣成朵,绿叶相扶。那么一幢建筑物的形态美呢?按照传统的古典美学观念,是因为它有“头”(屋顶),有“尾”(基座>,有“身”(墙体),所谓左右对称,上下“三段”。因此,整体的形态美不但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而且是一个普遍的美学概念。在建筑上,提起“整体美’,它始终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美感形态,似乎谁都不愿意并无法抛弃它。但是,在现代建筑艺术思潮中,确也出现了一些敢于向传统的整体美学观念挑战的新见解:“一座建筑也允许在设计和形式上表现得不够完善。”“对总体的特殊责任是鼓励片断;建筑本身在某个地方是整体;在更大的整体中是片断。”人们要问:美国后现代建筑家文丘里在这里倡导“不够完善”和“鼓励片断”的建筑形式,究竟是对建筑整体美的抹煞,还是对建筑整体美的提倡呢?显然,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取消建筑的整体美,而是主张在“更大的整体中”去处理建筑上的“整体”和“片断”的相互关系。这就直接涉及到作为“整体”的建筑环境美了。我们知道,历史上各种风格的建筑艺术大都反映了一定的整体美学观念。拿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古典建筑来说,不仅在整体的立面处理上惯于运用“上下三段”、“左右对称”,而且往往在建筑局部处理上也力求其完善、对称;不仅正立面如此,侧立面也如此;甚至一墙一柱、一门一窗、一龛一饰,也都表现出个体自身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对称性。事实上,古典建筑艺术已经把建筑“整体美”的形态发泄到某种极端化、绝对化的地步。作为特定文化观念和环境条件下的产物,它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封闭和自我净化。如果说,这种出自个体独立的整体美学思想,曾在许多古典建筑、尤其是那些隆重的“纪念碑式”的大型华美建筑中大放光彩;那么它对于现代城市环境中大量涌现的新建筑,已经是难以适应了。许多事实表明,现代建筑的整体观念往往不在于求得建筑自身形象的“尽善尽美”,而在于求得它在整体环境中的和谐结合。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幢建筑,孤立地看显得“完美无缺”,但是三幢四幢、十幢八幢建筑摆在—起,由于它们各自为营,自成一体,那么,它们在整体上反而显得不美了。相反,有时一幢建筑物单独看来并不完善,乃至平淡无奇,但由于建筑群体的相互作用,反而使它在总休环境中显得协调得体。北京长安大街中段,50年代出现了一织崭新建筑——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和当时的水产部办公楼。这三幢相互毗邻的建筑,单个说来,其外部造型都各有特色,特别是中间那座比例修长,亭亭玉立,绿顶白墙,体态秀美,并透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气息的“民族文化宫”,更显示了经久不衰的审美价值。可惜的是,把它和近旁那—黄—灰、一左一右的高层建筑放在一起,却显得异常格格不入,难以匹配成“美”的整体。真是“一花虽好,绿叶未扶”;又好比三个“高明”的演奏者同时奏起三首悠扬动听而又截然不同的乐曲,致使局部的“悦耳声”,让整体的“聒噪声”给冲淡、淹没和抵销了。单体建筑的成功,群体关系的相悖,使得这组建筑在相去不远的古老紫禁城中那纵横一气、万物谐和的整体性美感面前,显得相形见绌。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不是提出过“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这一美学思想吗?近代“完形论”美学家不是也提出过“局部相加不等于整体”吗?其实,整体不仅可以“大于”其各部分之和,而且也还可以“小于”其各部分之和。“美加美”可以等于“美”,“美加美”也可以等于“不美”;前者产生整体美的“正效应”,后者则产生整体美的“负效应”。这种情况,在建筑与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并不少见。可以说,欣赏建筑艺术和欣赏其他艺术品一样,必须善于把握美的整体特性,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只不过对现代建筑来说,这种整体的“统一结构”往往不是首先表现在个体建筑的自我完善上,而是首先表现在建筑环境的整体关系上。放眼世界,现代建筑美的创造越来越从建筑个体转向建筑环境。埃·萨里宁说:“我们正开始不再强调对个体建筑的注意,而更多地考虑各类建筑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了。”今天在建筑艺术创作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有趣的“反比”现象:越是脱离整体去“关注”个体,其结果是越“关注”越糟糕。建筑艺术的所谓“个性”呀,“特色”呀,“生动”呀,“鲜明”呀,都应当纳入建筑美的整体环境之中。对于个体建筑的艺术创造来说,环境需要你担任“主角”,你就得扮演好“主角”;环境需要你做“配角”,你就不能“反宾为主”,相反应当“自谦’、“自让”,乃至甘于“隐没”。西方建筑史上有这样—个传为佳话的典型范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广场上,有一幢叫做育婴医院的古典式建筑,它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艺术家勃鲁乃列斯基设计的杰作。大约90年后,有一位叫做米切罗佐的建筑师在其广场的对面设计了另一幢建筑,它的造型风格和育婴医院十分匹配,表现了对整体环境的高度尊重。直到今天,象贝聿铭这样声名显赫的现代建筑家还称赞这样做是“非常文明的,有高度的教养”呢。当然,提倡尊重整体环境,并不是“颂古非今”,也不是“以新就古”,而是提倡那种积极的整体环境观念。这也并非取消建筑的个体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个性,而是主张将这种“特色”和“个性”消融在建筑环境的整体特色之中。因为个体建筑的“特色美”一旦离开环境整体,就会由“美”变丑,那也就等于取消了“特色”。那么,对于现代建筑艺术的惊世之作—座落在纽约第五街上的那个“大蘑菇”似的古根海姆美术馆,该作如何解释呢?这个仿佛突然从地心窜出来的“怪物”,造型是如此奇特、孤傲,以至同这条大街上的“左邻右舍”形成了巨大的形体反差和性格差异。这是设计者赖特缺乏起码的整体环境美的常识吗?不,当赖待把这个独特的、层层盘旋的圆形体量摆在这里的时候,它已经不同于—般的建筑了。就是说它事实上成了众目睽睽下的一尊“巨型雕塑品”,从而以另一种方式和手法丰富了街区的整体面貌。这个被称为“神话般的诱人而美丽的建筑物”,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在与环境的强力对比中去企求整体美的一个特例。可想而知,类似这样的建筑在这条街上也只能有—个,假如来它三个四个,乃至十个八个,那该是怎样一种“刺眼眩目”的环境“艺术效果”呢?我们看到,建筑及其环境的“整体”概念具有相对性。一幢建筑物的局部和这幢建筑相比,这幢建筑是“整体”;一幢建筑和一群建筑相比,这群建筑是“整体”;一群建筑和其所在的街道、广场相比,这条街道、广场又是“整体”;一条街道、一个广场和整个城市相比,则所在城市又是更大的整体。推而广之,如果建筑处在某个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下,则建筑又必须融合于自然环境,因而“建筑”与“自然”共同组成了一个宏观的“整体”。总之,整体环境具有无限可分性。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街道、广场,从街道、广场到城市,从建筑到自然,它们层层相属,共生共存,构成了建筑及其环境美的相关性、依存性和层次性。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建筑环境美的系统性。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建筑环境及其美的成因,确是一个复杂、多元、多层面的大系统。“城市—街道、广场——建筑”,“室外—室内外结合部—室内”,“自然—半自然、半人工—人工”,组成了建筑环境系统中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在城市和建筑中,从室外的一场一院、一草一木,到室内的一桌一几、一器一物,都是建筑环境美的系统构成要素。所谓“片石多致,寸草生情”,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道理。指明建筑环境美的系统性,其实质还在于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各种环境中的物态化要素,都在环境艺术美的系统秩序中相剂互补,和谐共存。但是,建筑与环境的塑造手段及其所呈现的美感形态,却是极其生动变化、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僵化呆板、一成不变的。在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上,既有象拉萨布达拉宫那种与山势浑然一体的“雄伟壮观美”,又有象“流水别墅”那样与山石水瀑打成一片的“错落多姿美”。既可以象威廉·莫盖设计的海滨住宅“绿色之丘”那样,使建筑外表布满植被,以求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也可以象理查得·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那样,使建筑全身洁白如洗,与浓荫覆郁的深色背景形成醒目对比。由此可见,建筑环境美的奥妙在于“结合”。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协调”是一种结合,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对比”也是一种结合,二者都可以取得统一和谐的美学效果。无论是建筑环境中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或文脉要素,都应当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结合方式。在当代建筑艺术思潮与流派中,出现了所谓”灰色派”、“白色派”与“银包派”(又称“光亮派”),其实它们就是各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周围环境进行联系、“对话”,以便求得不同的建筑环境美。“灰色派”以其经过变异的历史性或世俗性建筑造型语汇,通过“文脉协调”求得建筑与环境的结合;“白色派”以其纯净白洁的几何形体,通过“形态对比”求得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银色派”则利用建筑表面大片镜面玻璃的特殊光影效果,通过“景物反射”求得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所有这些,尽管它们与环境结合的方式不同,各自所产生的美感效果不同,但都不失为建筑环境美的新探求。必须注意,建筑环境艺术的主旨不但要创造和谐统一的“环境建筑”,而且要造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除了建筑物之外,不仅小品、喷泉、水池、山石、花木等园林景观必须成为建筑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那些室内外的雕塑、壁画、工艺品、地毯、壁挂、装璜、家具、陈设等,也都直接为建筑环境艺术注入“美”的生机。这就是建筑环境美的综合性。建筑,它历来就有“环境艺术之母”的美称。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那些石狮、石马,石人、石象,牌楼、石坊,旗杆、华表,还有书法、铭刻,扁额、楹联,以及线描图案等等,不仅具有自身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对建筑起着必不可少的烘托陪衬作用,渲染和强化了建筑环境艺术的氛围。故宫建筑的美,固然是整体布局、空间气势和建筑本体造型艺上的成功,但那些华表,石栏,拱桥,御道,龙壁,铜鹤,铜龟,嘉量,日规等等立体或平面的,抽象或具象的艺术小品,亦对丰富和点饰整体建筑环境起了重要作用。就它们与主体建筑的关系而言,犹似音乐上的“小调”之与“大调”,彼此在统一变化的和谐乐章中交相混响。在欧洲,象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那样的多才多艺的古代巨匠,他们的某些建筑作品绚丽璀璨,而他们结合建筑环境创作的雕塑或绘画艺术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并成为建筑艺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古代的许多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事实上成了建筑的“共生体”。象14至15世纪建造的意大利米兰主教堂,在它的内外空间环境中竟布置了4400尊千姿百态的雕像,从而成为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建筑物”,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医疗中心人员聘用合同模板
- 婚纱摄影店电梯销售合同
- 冷藏租赁协议:化妆品冷藏专用
- 商业步行街摊位租赁协议
- 低碳环保项目施工合同
- 财务渠道拓展财务总监招聘协议
- 博物馆工程商品混凝土施工合同
- 玩具企业会计聘用合同
- 地下通道脚手架施工协议范本
- 服装出口业务员招聘合同模板
- 《“歪脑袋”木头桩》阅读测试
- GB/T 3246.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 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课件
- 百词斩-定语从句课件-(;)
- 新旧公司法对照表
- 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3 Look at me-人教(PEP) (6)(共30张PPT)
- 西方音乐史课程大纲
- 2022-《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 合法离婚协议书(2篇)
- 水轮发电机组大修质量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