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对其保留地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研究课件_第1页
原住民对其保留地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研究课件_第2页
原住民对其保留地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研究课件_第3页
原住民对其保留地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研究课件_第4页
原住民对其保留地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作者:楊文燦、葉冠瑩指導老師:黃正聰教授導讀人:許淑惠導讀日期:九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作者:楊文燦、葉冠瑩1研究大綱壹、前言貳、文獻回顧參、研究方法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伍、結論與建議研究大綱壹、前言2前言原住民保留地的設置保留地農業功能的式微保留地利用的新詮釋保護/開發vs.生存發展生態旅遊了解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前言原住民保留地的設置3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張茂桂、顏愛靜、傳君與林依錦(1998)

對原住民對其保留地政策之態度做一調查研究。對象:原住民民意代表、公職人員、教師結論:對保留地之設置與持有議題持肯定看法,唯對使用管理方面,普遍認為管制太多,對於未來產業之及展上,則相當看好觀光遊憩產業。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張茂桂、顏愛靜、傳君與林依錦(194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發展觀光為避免衝突,應導入生態旅遊觀念。李素馨與侯錦雄(1998)認為將原住民文化置於觀光市場中,可能因為觀光客之認知、價值觀、觀念、生活習慣等,與原住民有所不同而造成觀光活動對原住民社區及文化產生負面影響。這也是原住民觀光產業發展的障礙,為了避免這樣的衝突,必須對遊客導入生態旅遊觀念於其活動中,如此或許可以改善,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發展觀光為避免衝突,應導入生態旅5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經濟收益分配問題陳朝興(1998)「冬蟲夏草」效應,意味著外來財團投資人終將像菌類苞子一般,在扮演冬蟲的原住民資源內吸收養份而成長成夏草,原住民充其量也只是基層勞力的提供者而己,實在看不出有多餘的財力去求自我發展。而生態觀光不須要大量投資在住宿與遊憩設施上,較適其發展。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經濟收益分配問題6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歐聖榮(1998)規劃推動南投縣信義鄉雙龍與地利二村的休閒產業高德生(1998)描述的阿里出山美鄒族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宋秉明(1996)規劃綠島發展生態觀光均是以生態旅遊觀念與活動,做為原住民社區觀光產業發展的主要訴求。以上說明生態旅遊在國內已受到重視而有發展的趨勢。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歐聖榮(1998)規劃推動南投縣信7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美國生態旅遊之孕育發展,乃因觀光遊憩活動對其國家公園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在維護生態完整的理念之下,遂想藉由生態旅遊來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Carter&Lowman,1994)。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態旅遊的特性是以維護當地自然生態、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為主軸的旅遊活動方式。而國內原住民保留地的資源屬性與規範,均頗能符合生態旅遊的特性。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美國生態旅遊之孕育發展,乃因觀光遊8二、理論基礎態度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喜惡與反應的傾向。Ajzen與Fishbein(1980)提出態度的三種成份:(一)認知成份(Cognitive)是對此態度對象所有的認知,包括態度對象的事實、知識、信念;(二)情感成份(Affective)是對態度對象的情緒與正負評價;(三)行為成份(Behavioral)是個人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為反應或傾向。二、理論基礎態度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喜惡與反應的傾向。9二、理論基礎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周遭的人、事、物,憑藉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出的一種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保留地態度乃是原住民對其保留地這個對象之管理與用來發展生態旅遊的看法。所發展而來,為未來能否實際上去推展生態旅遊產業,提供理論基礎。二、理論基礎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周遭的人、事10參、研究方法一、問卷內容: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的態度十八項、生態旅遊的態度二十五項與基本屬性資料等二、取樣方式:四十二位來自不同鄉鎮市公所的學員就自己所屬的鄉鎮市,去對原住民隨機取樣。三、發放日期:89/3/25~89/5/31,發出1000份,總共回收444份,有效問卷405份。參、研究方法一、問卷內容: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的態度十八項、生11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一、社會經濟屬性分析男性比率高於女性。職業以軍警公教為主占51.7%,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上。二、對其保留地之態度分析只要對原住民有實質、面經濟面有利之問項,諸如:補償、撥經費、補助奬勵等,多表同意。土地利用和管理上,認為開發之限制過多,較期待自主管理。保障原住民生計的功能,明顯呈現較低同意程度的情形。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一、社會經濟屬性分析12二、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之因素分析表3補助回饋因素:造林奬勵、救濟與補償、補助維護限制發展因素:阻礙開發利用、使用受限永續利用因素:保留地制度應繼續實施自主管理因素:有能力經營、不該限制使用方式二、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之因素分析表3補助回饋因素:造林奬勵、13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本研究綜合文獻資料,對生態旅遊定義為:「遊客前往一個比較沒有受到干擾和污染的自然區域,來從事研究、欣賞或是享受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及當地文化等活動。這種旅遊方式和一般傳統的觀光旅遊方式不同,它是以自然資源永續發展為原則,而且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兼顧休閒遊憩、資源保育與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三者之間良性互動的觀光旅遊方式」,供受訪者填答問卷之參考。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本研究綜合文獻14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原住對發展生態旅遊的功能、提供的服務與效益,均持肯定的態度。須政府相關主管單位來加以觀念上的匡正與管理上之輔導。如:受訪者認為「需要有充裕的資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限制需要放寬」、「需要有對外方便的交通或聯外道路」,與生態觀光的定義有所違背。需要相關單位協助與輔導,如:經營管理、規劃、行銷等。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原住對發展生態15四、原住民對保留地生態旅遊態度之因素分析表5一、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自然、人文、經濟二、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法令、規劃、資金三、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食、住、育樂、解說四、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肯定生態旅遊的功能四、原住民對保留地生態旅遊態度之因素分析表5一、文化保存16典型相關分析是由Hotelling於1935年所提出,主要是在研究兩組變項之間的相互關係。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

預測變項組效標變項組五、典型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是由Hotelling於1935年所提出,主要是17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x1x2n1n2典型相關係數0.762-0.990-0.3620.6270.7520.2920.492-0.406-0.7260.352-0.814-0.414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因素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因素之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18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原住民對保留地的態度與未來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間的確部分存在相關性,特別是對原住民保留地之補助回饋措施與技術輔導的加強是原住民所最重視的。其次,透過限制發展因素的機制,才能確保原住民保留地的資源原始性和文化性。原住民受訪者認為可以自主性地管理其保留地,就比較願意在發展生態旅遊時提供遊客服務,如此才能讓遊客親身去體驗原住民生活型態。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19一、本研究之結論(一)原住民對保留地設置的態度多持肯定看法。但土地之利用或管制上,與政府有所落差。從保障原住民生計觀之,則明顯呈現較低同意程度的情形。利用因素分析得到四個構面,即「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二)未來在發展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時的考量因素,可參考本研究利用因素分析所得之四個構面,即「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及「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等做依據。一、本研究之結論(一)原住民對保留地設置的態度多持肯定看法。20一、本研究之結論(三)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原住民對保留地的態度與未來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間呈現顯著相關性,特別是對原住民保留地之補助回饋工作、尊重原住民對其土地管理的自主性、加強原住民文化保存、提昇其社經利益及輔以技術與資金之提供等項目,均是最基本要做好的背景條件。一、本研究之結論(三)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原住民對保留地的21二、本研究之建議將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位階,由行政命令提昇至法律的位階,來加以保障之。訓練當地原住民為導遊,兼顧自然保育環境教育與原住民生計目標之達成。建議相關單位應先針對原住民保留地做資源調查與資料庫建立之工作,供活動規劃設計之依據。選擇一保留地為示範地,研擬出管理模式,包括:行程設計、資訊提供、收費標準、安全保障、解說教育與效益評估等,供實際執行之依據。利用電子商務或網際網路的行銷模式,組成組織,定期公布相關訊息,期逐漸形成市場規模而推廣之。二、本研究之建議將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位階,由行政命令22三、後續研究建議研究變項方面:可加入其他相關因素,諸如法令規定與文化制度。抽樣設計方面:軍警公教為主占51.7%,樣本代表性仍有得商榷。建議對意見表達能力弱者,做深入質性訪談。生態旅遊地點實證地點評估方面:因資源有限,只能針對原住民的態度進行分析,並未選擇一處具有代表性之原住民保來地來進行實證。三、後續研究建議研究變項方面:可加入其他相關因素,諸如法令規23導讀完畢導讀完畢24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作者:楊文燦、葉冠瑩指導老師:黃正聰教授導讀人:許淑惠導讀日期:九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作者:楊文燦、葉冠瑩25研究大綱壹、前言貳、文獻回顧參、研究方法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伍、結論與建議研究大綱壹、前言26前言原住民保留地的設置保留地農業功能的式微保留地利用的新詮釋保護/開發vs.生存發展生態旅遊了解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前言原住民保留地的設置27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張茂桂、顏愛靜、傳君與林依錦(1998)

對原住民對其保留地政策之態度做一調查研究。對象:原住民民意代表、公職人員、教師結論:對保留地之設置與持有議題持肯定看法,唯對使用管理方面,普遍認為管制太多,對於未來產業之及展上,則相當看好觀光遊憩產業。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張茂桂、顏愛靜、傳君與林依錦(1928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發展觀光為避免衝突,應導入生態旅遊觀念。李素馨與侯錦雄(1998)認為將原住民文化置於觀光市場中,可能因為觀光客之認知、價值觀、觀念、生活習慣等,與原住民有所不同而造成觀光活動對原住民社區及文化產生負面影響。這也是原住民觀光產業發展的障礙,為了避免這樣的衝突,必須對遊客導入生態旅遊觀念於其活動中,如此或許可以改善,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發展觀光為避免衝突,應導入生態旅29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經濟收益分配問題陳朝興(1998)「冬蟲夏草」效應,意味著外來財團投資人終將像菌類苞子一般,在扮演冬蟲的原住民資源內吸收養份而成長成夏草,原住民充其量也只是基層勞力的提供者而己,實在看不出有多餘的財力去求自我發展。而生態觀光不須要大量投資在住宿與遊憩設施上,較適其發展。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經濟收益分配問題30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歐聖榮(1998)規劃推動南投縣信義鄉雙龍與地利二村的休閒產業高德生(1998)描述的阿里出山美鄒族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宋秉明(1996)規劃綠島發展生態觀光均是以生態旅遊觀念與活動,做為原住民社區觀光產業發展的主要訴求。以上說明生態旅遊在國內已受到重視而有發展的趨勢。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歐聖榮(1998)規劃推動南投縣信31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美國生態旅遊之孕育發展,乃因觀光遊憩活動對其國家公園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在維護生態完整的理念之下,遂想藉由生態旅遊來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Carter&Lowman,1994)。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態旅遊的特性是以維護當地自然生態、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為主軸的旅遊活動方式。而國內原住民保留地的資源屬性與規範,均頗能符合生態旅遊的特性。貳、文獻回顧~一、相關研究美國生態旅遊之孕育發展,乃因觀光遊32二、理論基礎態度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喜惡與反應的傾向。Ajzen與Fishbein(1980)提出態度的三種成份:(一)認知成份(Cognitive)是對此態度對象所有的認知,包括態度對象的事實、知識、信念;(二)情感成份(Affective)是對態度對象的情緒與正負評價;(三)行為成份(Behavioral)是個人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為反應或傾向。二、理論基礎態度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喜惡與反應的傾向。33二、理論基礎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周遭的人、事、物,憑藉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出的一種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保留地態度乃是原住民對其保留地這個對象之管理與用來發展生態旅遊的看法。所發展而來,為未來能否實際上去推展生態旅遊產業,提供理論基礎。二、理論基礎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周遭的人、事34參、研究方法一、問卷內容: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的態度十八項、生態旅遊的態度二十五項與基本屬性資料等二、取樣方式:四十二位來自不同鄉鎮市公所的學員就自己所屬的鄉鎮市,去對原住民隨機取樣。三、發放日期:89/3/25~89/5/31,發出1000份,總共回收444份,有效問卷405份。參、研究方法一、問卷內容: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的態度十八項、生35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一、社會經濟屬性分析男性比率高於女性。職業以軍警公教為主占51.7%,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上。二、對其保留地之態度分析只要對原住民有實質、面經濟面有利之問項,諸如:補償、撥經費、補助奬勵等,多表同意。土地利用和管理上,認為開發之限制過多,較期待自主管理。保障原住民生計的功能,明顯呈現較低同意程度的情形。肆、研究結果與討論一、社會經濟屬性分析36二、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之因素分析表3補助回饋因素:造林奬勵、救濟與補償、補助維護限制發展因素:阻礙開發利用、使用受限永續利用因素:保留地制度應繼續實施自主管理因素:有能力經營、不該限制使用方式二、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之因素分析表3補助回饋因素:造林奬勵、37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本研究綜合文獻資料,對生態旅遊定義為:「遊客前往一個比較沒有受到干擾和污染的自然區域,來從事研究、欣賞或是享受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及當地文化等活動。這種旅遊方式和一般傳統的觀光旅遊方式不同,它是以自然資源永續發展為原則,而且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兼顧休閒遊憩、資源保育與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三者之間良性互動的觀光旅遊方式」,供受訪者填答問卷之參考。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本研究綜合文獻38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原住對發展生態旅遊的功能、提供的服務與效益,均持肯定的態度。須政府相關主管單位來加以觀念上的匡正與管理上之輔導。如:受訪者認為「需要有充裕的資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限制需要放寬」、「需要有對外方便的交通或聯外道路」,與生態觀光的定義有所違背。需要相關單位協助與輔導,如:經營管理、規劃、行銷等。三、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原住對發展生態39四、原住民對保留地生態旅遊態度之因素分析表5一、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自然、人文、經濟二、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法令、規劃、資金三、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食、住、育樂、解說四、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肯定生態旅遊的功能四、原住民對保留地生態旅遊態度之因素分析表5一、文化保存40典型相關分析是由Hotelling於1935年所提出,主要是在研究兩組變項之間的相互關係。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

預測變項組效標變項組五、典型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是由Hotelling於1935年所提出,主要是41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資金提供旅遊服務與生活體驗發展願景與條件認知x1x2n1n2典型相關係數0.762-0.990-0.3620.6270.7520.2920.492-0.406-0.7260.352-0.814-0.414原住民對保留地態度因素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因素之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補助回饋限制發展永續利用自主管理文化保存與社經利益技術輔導與42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原住民對保留地的態度與未來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間的確部分存在相關性,特別是對原住民保留地之補助回饋措施與技術輔導的加強是原住民所最重視的。其次,透過限制發展因素的機制,才能確保原住民保留地的資源原始性和文化性。原住民受訪者認為可以自主性地管理其保留地,就比較願意在發展生態旅遊時提供遊客服務,如此才能讓遊客親身去體驗原住民生活型態。原住民對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分析經典型相關分析後得知43一、本研究之結論(一)原住民對保留地設置的態度多持肯定看法。但土地之利用或管制上,與政府有所落差。從保障原住民生計觀之,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