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课件_第1页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课件_第2页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课件_第3页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课件_第4页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长

学2015年12月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

岩溶又名喀斯特(Karst),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石膏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沟槽、裂隙、洞穴、地表陷穴等现象的总称。1.1岩溶的形成

岩溶形成与发育的条件有:可溶性岩层的存在、地下水活动、潮湿气候、地质构造与地形等,其中可溶性岩层的存在和地下水活动是岩溶形成的最主要条件。

(1)可溶性岩层的存在

可溶性岩层是岩溶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本身要能透水(如存在裂隙),当受到地下水(岩溶水)的溶蚀时,形成岩溶现象。

(2)地下水活动1.2岩溶的特征

岩溶地区有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特征(图1-1)。图1-1岩溶形态剖面示意1-石芽、石林;2-溶蚀洼地;3-漏斗;4-落水洞;5-溶沟、溶槽;6-溶洞;7-暗河;8-溶蚀裂隙;9-钟乳石

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

(1)地表形态

①溶沟、溶槽和石芽、石林

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层表面的裂隙流动,进行溶蚀、冲蚀、使岩层表面形成一些大小不同的沟槽,分别称为溶沟和溶槽;溶沟、溶槽进一步发展后,沟槽间的石脊遭受切割破坏,残留着顶尖下粗的锥状柱体,称为石芽;石芽林立则称石林。

②漏斗、落水洞、竖井

由于水侵蚀作用,岩层塌陷成碗碟状或倒锥状的地貌形态,称为漏斗;而在溶蚀作用和机械侵蚀作用下,形成地表水能流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的通道,称为落水洞;不起地表水流入地下的通道作用者称为竖井。

③溶蚀洼地、坡立谷

由于溶蚀作用而形成的面积为数平立公里或数十平方公里的盆状洼地,

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

称为溶蚀洼地;面积较大(数十或百余平方公里)四周边缘陡峭而谷底平坦的封闭洼地称为坡立谷。

(2)地下形态

①溶蚀裂隙

水在岩层裂隙中运动被溶蚀作用所扩大的裂隙。

②溶洞、暗河、石钟乳、石笋

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岩石以溶蚀作用为主,间有冲蚀、潜蚀和塌陷作用而造成的地下洞穴,称为溶洞。含有CaCO3的水从洞顶滴下来时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久而久之,在洞顶自上而下形成的长条形悬挂物,称为钟乳石;由于含碳酸的水不断滴到一处,碳酸钙发生沉淀,洞底自下而上形成的竹笋状突起,称为石笋;由于上下进一步沉淀的结果,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成为“顶天立地”的柱体,称为石柱。在溶洞中经常有流量较大的水流形成地下河,称为暗河。

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

1.3岩溶的发育分布规律

岩溶的发育及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岩石类型、水流活动、节理裂隙及断裂带情况、地壳活动等。

(1)岩石类型

可溶性岩层由于成分、形成条件和组织结构等不同,岩溶的发育分布也不一致。一般情况下,质纯层厚的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镁、硅、铝等)及薄层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在岩盐、石膏中岩溶发育较快;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泥灰岩中依次发育较慢。

(2)水流活动

在岩石裸露的分水岭和地形陡峻斜坡地带,地表径流大,水以表面侵蚀为主,溶沟、溶槽、石芽等发育。在地形平缓地带,地表水易下渗,地表、

第二部分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分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和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评价两部分。2.1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

这是指可行性研究和初勘阶段的地区性评价。着重研究建设场地形成岩溶的岩性和水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地区的地貌、地质构造、岩溶发育过程以及岩溶形态的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较大的拟建范围内,按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划出对建设物稳定性不同影响的地段,用来作为选择建设场地、总图布置的依据。下列地段属于建设不利的地段:(1)

有浅层、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洞体或溶洞群,洞径大、顶板破碎且可见变形迹象,洞底有新近塌落物等。(2)

地表水沿土中裂隙下渗或地下水自然升降变化使上覆土层被冲蚀,形成成片或成带土洞塌陷。

第二部分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天然溶洞稳定性分级表

表2-1注:评价时对各因素需综合考虑,如条件不完全符合某一等级或好坏交叉时,可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洞体表面特征等三项主要因素来评定。等级因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支洞、暗河洞体表面特征洞底堆积物条

件稳定厚层至巨厚层灰岩、无软弱夹层,层面胶结好无褶皱、断层。裂隙不发育,仅有1~2组较明显裂隙,裂隙呈闭合状或胶结好。未形成临空不稳切割体洞内很少滴水,四周支洞少,洞内无暗河通过洞顶、侧壁均有钙壳、溶蚀窝状面,洞体表面较平整,无危岩和近斯崩塌痕迹洞底平坦,表层堆积物为粘性土或钙质胶结层,不含块石基本稳定厚层至中厚层灰岩,层面有一定程度的胶结有小型断层、褶皱。一般有2~3组连接性差的裂隙,形成的临空切割体少断层中有季节性地下水活动。四周支洞较少,暗河易于查明、处理洞顶有钙壳、溶蚀窝状面,有少量钟乳石、灰华物、无近期崩塌痕迹,有少量危岩洞底平坦,表层堆积物中有少量块石,或有古崩塌体稳定性差中厚层夹薄层灰岩,层面胶结差断层发育。有3组以上的裂隙,且胶结差。形成较多的临空切割体顶板、断层中常有地下活动。四周支洞较多,暗河分布较复杂,不易查明、处理洞顶钙壳和窝状溶蚀面少,钟乳石多,侧壁有含泥质较多的灰华物分布,局布地段有危岩和近斯崩塌痕迹有近期崩塌堆积物,有大量块石不稳定薄层至中厚层灰岩,其较弱夹层。层面胶结差断层很发育。裂隙在4组以上,呈张开状,充水夹泥,形成大量的临空切割体洞内、断层中漏水严重,四周大小支洞多,暗河分布复杂,难于查明、处理危岩和近期崩塌痕迹多,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林立丛生,灰华物大面积分布洞底为暗河或大量近期崩塌物

天然溶洞稳定性分级表

表2-1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3.1.1适用条件

目前钻(冲)孔灌注桩在岩溶地区应用最为广泛,尽管其有费用高、对场地环境影响大等不足,但因其容许承载能力可达数千至数万kN以上,并能满足水平荷载要求等优点,在满足相对经济性、可靠性前提下大部分岩溶地区的桥梁均建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针对不同岩溶规模、地质情况等实际条件钻(冲)孔灌注桩可灵活选取相应的施工方法,溶洞高度在0~3m可以选用,溶洞高度大于10m时也可以选用。在岩溶发育、有多层溶洞且每层溶洞顶板厚度不均匀的地基,主要采用钻孔桩基础,使钻孔桩穿过多层溶洞,桩底置于基岩或有足够厚度的溶洞顶板上。3.1.2施工工艺

1)逐桩核对设计地质资料

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的不确定性,在收到施工图后,对每根桩的设计地质柱状图进行分析核对,确定溶洞、溶穴的发育规模和走势;对缺少地质资料或地质资料有疑问的桩位及时进行补充钻探,根据钻探芯样分析绘制地质柱状图后,报请现场地质监理工程师签认并上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补充钻探结果对原设计桩长进行验证或修改。根据桩位处地质资料逐桩细化钻孔方案和工艺,准备必要的机具和材料,确保能够顺利穿越溶洞、溶穴。

2)护筒埋设(图3-1)

护筒垂直度以及中心位置严格按照规范和验收评定标准进行控制。

3)冲击钻孔(图3-2)

钻进过程中,一方面及时捞取渣样并做好分析与记录,与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或地质钻探资料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有较大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单位到场进行会商论证;另一方面经常对孔位、孔径以及垂直度和孔底高程进行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检查,保证钻孔质量。当冲击钻进至溶洞溶穴处时,按以下工艺进行钻进。

(1)在钻进至距溶洞、溶穴0.8m处时,根据溶洞、溶穴的发育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对准备的材料或机具进行检查。当施工方案和准备的机具与材料能够满足溶洞、溶穴处理时,以0.8~1.2m冲程冲击开溶洞、溶穴顶盖。

(2)对充填物为黏土的溶洞、溶穴,将块径为30cm左右的坚硬片石投入钻孔中,每次投入量以超过顶盖0.6m为宜,然后利用小冲程反复冲砸;对充填物为碎石的溶洞、溶穴,投入黏土块或水泥,每次投入量以超过顶盖0.4m为宜,以小冲程反复冲砸,必要时可重复回填2~3次,确保回填物挤入孔壁。

(3)对无充填物且规模小于0.8m的溶洞、溶穴,投入片石和袋装水泥,并掺加速凝剂,片石块径不大于30cm,速凝剂掺量为水泥投入量的6%,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水泥与片石投入量比例为1:0.4(体积比);每次投入量以超过溶洞、溶穴顶盖1.0m为宜,以小冲程反复冲砸,保证溶洞、溶穴处孔壁坚固圆顺。

(4)对无充填物且发育规模超过0.8m的溶洞,将提前准备好的钢护筒沉入钻孔,护筒钢板厚度8mm,护筒直径比设计桩径大4cm,护筒的中心及垂直度应满足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规定,护筒应穿过溶洞并嵌入其下部完整基岩面。冲击钻进通过溶洞、溶穴后,进行正常钻进,掏渣筒清渣,直至钻进至设计高程。

4)钻孔检验(图3-3)

钻进时除按常规对桩孔进行检验外,在钻孔达到设计高程后,应根据现场捞取的渣样与钻孔记录,绘制钻孔桩地质柱状图,报请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地质工程师,现场核对确认与设计相符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5)混凝土浇筑与分析(图3-4)

及时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特别是在浇筑至溶洞、溶穴部位时,要及时对混凝土用量进行分析,以确定溶洞、溶穴的处理情况,并为桩基检测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应拔除内护筒。

6)桩基检测(图3-5)

桩基检测采用低应变法,对波形有疑问桩身部位的钻孔记录与混凝土浇筑记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分析扩径或缩径等现象,准确评价桩身质量。

综上所述,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6所示。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多孔,岩溶地下水沿裂隙涌入桩孔形成孔壁坍塌,或者当桩基施工至贯通的裂隙或溶洞时,洞穴顶板被意外揭穿或揭穿裂隙通道后,孔内会突然失水造成泥浆水头急剧下降,如补浆不及时,覆盖层形成负压,地下水从孔壁渗出,破坏了护壁泥皮,上部覆盖层由于护壁失稳而造成孔壁坍塌,严重者造成大规模孔口地面塌陷,造成埋钻。

(3)偏孔

偏孔指在施工钻孔过程中,孔位中心偏距超出“标准”允许范围。当桩侧或桩底发育有孤石、鹰嘴岩、半边岩、岩溶裂隙、起伏不平的岩溶面、倾斜岩层面、石笋等岩溶形态时,由于桩基横截面的不均匀性,钻头极易滑向较软的一边,从而造成偏孔。

(4)斜孔、弯孔

通过溶洞时未及时抛填黏土片石,洞位测量不准确,以至钻头沿着软弱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部位往下滑,造成斜孔;隔层相向的探头石,在钻进时相互扩孔,使钻成的孔竖向成“S”型。

(5)卡钻、掉钻

当桩身存在溶沟、溶槽、溶洞或有半边溶洞侧壁侵入桩身,钻孔桩穿过这些岩溶形态时,钻锤极易被卡住,特别是在钻穿溶洞顶板后,形成探头石或台阶,或溶洞内的孤石、落石,会卡住钻头。掉钻一般多与卡钻时强行提拉导致钢丝绳超负荷断裂造成,当溶洞较大时,如突然钻穿,因重力和惯性力作用拉断钢绳也会产生掉钻的情况,有时钻头会顺溶洞滑走,无法找到。

(6)沉渣超标

岩溶地区桩基冲孔施工时,为了泥浆护壁的稳定性,往往加大泥浆的浓度,而在清孔时也不能轻易降低浓度,从而造成清孔困难,沉渣超标现象。当采用冲击钻机冲击成孔工艺,特别是桩径2.5m以上大桩基成孔后,怎样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与江水、水池等通连,采用清水钻进,可避免漏浆、塌孔事故。当不能采用全护筒时,泥浆池尽可能做大,保证有50m3以上贮浆量,同时准备足够的黄泥、粘土、块石等填充物,补水管网接至孔口。一旦发生漏浆,迅速补给泥浆、清水,同时大量填充。

对于特别难于处理的孔位,可采取埋置深护筒(约7~8m到粘土层)的措施,防止上部反复塌孔。因裂隙或泥浆置换后而少量漏浆的,采用抛填袋装水泥,用冲锤小冲程反复冲捣的办法,处理效果较明显。

(2)埋钻的处理方法

当埋钻上覆土体较少时,可用钻机硬拉,或者配合其他辅助设施进行硬拉;当硬拉不能解决问题时,可采用高压水或空压机冲刷清渣,把掩埋在钻具上的覆盖物经过导管冲刷出桩孔外,之后再拔出钻具;当覆盖物所剩无几时,仍无法拉动钻具,钻具很可能被石块卡死,可以采用小包炸药炸松钻具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周围,之后再拔出钻具;假若以上方法均不能解决问题,可在桩孔内安放钢护筒,进行人工挖掘。

(3)偏孔的处理方法

首先向孔内抛填大量片石、泥块,理论上抛入量要比石质表面一般高出0.3~0.5m即可,抛填完成之后采取密击低锤的方式继续冲孔施工;若在多次抛填片石、泥块后,纠偏效果不明显则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法纠偏,主要作用是在石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紧密的平整面,如此可以把偏孔问题有效地解决,但此方法操作比较麻烦;假若是由于机械、人为原因导致的偏孔,且偏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冲锤修边的方法,冲锤不能过猛且不能提锤过高,否则容易产生卡锤。

(4)斜孔、弯孔的处理方法

回填片石、粘土重钻,反复数次,逐渐截弯取直,该方法对于轻微的斜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7)灌注混凝土超方的处理方法

对于能预计的小溶洞,成孔后直接灌注混凝土填充,有少量超方是正常的;当溶洞高度较高,体积较大时,为防止浇注超方过多或发生事故,应准确计算溶洞高程后,在钢筋笼的相应位置用薄铁板作包裹处理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钢护筒持续跟进。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图3-1护筒埋设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图3-2冲击钻孔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图3-4浇筑混凝土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图3-5超声基桩监测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图3-6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a)坍孔引起附近公路裂缝(b)桩位穿越溶洞漏浆、坍孔图3-7漏浆、坍孔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钻(冲)孔灌注桩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人工挖孔桩

3.2.1适用条件

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基岩埋深较浅且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区。岩溶地区通常存在较丰富的地下水或软弱夹层,桩基开挖过程中易出现涌水、涌砂、掉入土洞等现象,所以人工挖孔桩在岩溶区的使用受到限制,一般仅在基岩浅埋的情况使用。在岩溶浅埋地区桥梁工程中,挖孔桩与钻(冲)孔桩相结合是较为常见的做法。3.2.2施工工艺

1)定位

开始挖孔前,布置好控制网,根据监理复核过的桩基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每一孔桩的位置,并在桩位处设置定位龙门桩。

2)护壁

根据桩身井口段土质情况将井口挖至1.0m深时,即可立模浇筑壁厚20cm~30cm的第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此节护壁在井口0.5m~1.0m高度范围内加厚至50cm,这部分称为锁口,用来防止下节井壁开挖时井口沉陷。混凝土护壁施工采用两个半圆形钢模,用U形卡铰接。浇筑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3)桩孔掘进

采取边挖边护的方法,一般每节挖深1m左右后,沿井壁立模灌注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形成环形框架。

4)溶洞的确定与暴露

当挖孔进尺到岩层时,仔细研究地质超前钻探的结果,如无溶洞,则按正常爆破方法进行开挖。如有溶洞,必须先确定溶洞的埋置深度,根据溶洞埋深,确定开挖深度。挖至溶洞顶面1m以上范围时,采用爆破法施工,爆破必须洞穿溶洞顶部(离溶洞较近后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将溶洞暴露。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人工挖孔桩

5)检测溶洞内空气和水位

在溶洞部位开始施工前,应对孔内有毒有害气体情况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查;或用吊篮放下敏感的小动物(鸽子或活鸡等)进行检测,确定可安全操作时方可下洞施工。溶洞部位施工,首先要送风1h左右,并检查孔内氧气是否充足。施工人员身上安全带要与井口上的挂梯或安全绳牢固联系,然后下去查看溶洞内是否有承压水,若有,人员则应迅速撤到地面等其自然排除,水位稳定后再进行抽水,然后继续开挖。6)溶洞的处理

(1)若为空溶洞,首先将积水抽干;其次将作业人员用钢筋吊笼放入空溶洞中,用砖砌外围,且其要有足够的壁厚、刚度,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护壁被挤垮;然后立模板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溶洞处理完成后,继续向下挖进。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人工挖孔桩

(2)溶洞内有填充物,则根据填充物的种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填充物是中粗砂、粉细砂时,开挖应浅进尺,强支护,沿上层护壁外围每20cm打入φ20的钢钎,然后钢钎上绑扎草袋作为防护。每节最大高度0.5m。填充物为软塑状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时,采用短柄铁锹进行开挖,每挖深0.5m左右就及时护壁。挖孔穿越弱风化结晶岩和微风化结晶灰岩时须采用松动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当进入爆破施工阶段,应让护壁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另一个孔的爆破施工。3.2.3存在的问题

(1)人工挖孔灌注桩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涌水、涌砂、掉入土洞等问题,轻则导致施工停顿,重则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死亡;

(2)桩孔内混凝土护壁开裂、变形、下坠、塌落,造成坍孔现象;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人工挖孔桩

(3)若地下水较发育,且水位较高,岩溶水易与地面径流、湖、塘水连通,大量抽水,导致地面大范围沉陷或无法降低孔内水位,使施工难以进行下去;

(4)溶洞内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3.2.4处理方法

(1)采用注浆法封堵暗流、溶洞,解决涌沙或排水困难的问题。

(2)为防止溶洞内发生坍孔事故,在混凝土护壁内增加网状拉筋。

(3)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将潜水层进行封闭处理。

(4)溶洞内存在有害气体或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取鼓风机等机械通风将孔内空气排出置换。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人工挖孔桩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预应力管桩

3.3.1适用条件

在岩溶地区采用预应力管桩,目前并不是常规方法,特殊情况下除外:

(1)岩溶不发育和地下有淤泥、土洞、流砂、溶洞连通暗河等情况;

(2)虽然基岩溶洞发育,微风化岩层埋深较深,但上覆土层较厚,能提供承载性能较好的持力层(标贯值大于25击),宜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

(3)在覆盖层较厚、持力层为强风化条件下,也适合采用预应力管桩。

在特定的条件下预应力管桩能实现较理想的效果,可避免钻孔桩施工时的漏浆塌孔等风险。一般采用预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钢管桩,通常设计为群桩基础形式,如图3-8所示。采用群桩可以缩短桩长,从而可避开溶洞,同时能增加基础抵抗水平力及弯矩的能力。施工中,应注意岩面是否倾斜等不利情况,倾斜岩面容易导致桩体倾斜甚至断裂。采用PHC桩时,桩底不能直接打到基岩面以避免桩体受损。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预应力管桩

3.3.2存在的问题

(1)由于岩溶基岩面高低不平,预制桩或预应力管桩在施压过程中,桩下端碰到基岩面后,桩端岩土体软硬不均,导致斜桩;

(2)遇到较大溶洞,桩穿过溶洞顶板后,突然快速下滑导致突沉滑桩;

(3)碰到溶洞、溶槽、石笋等不规则层面,当施加较大压力值时,桩易陷入溶沟、溶槽内发生断裂。

(4)当溶洞上覆土层厚度较小、溶洞顶板厚度及强度不足等原因,存在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预应力管桩承载性能。3.3.3处理方法

(1)发生断桩事故,一般按报废桩处理,采用加桩处理,打入新桩;

(2)严格按照地质勘查资料显示的基岩面深度确定预计桩长,施压时当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预应力管桩

桩入土深度接近预计桩长或压力表反应桩入土压力急剧增大时,要谨慎控制入土速度,避免桩端突然碰到倾斜岩面发生倾斜;

(3)静力压桩机宜控制管桩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为首选,但相对笨重且费用高;动力打桩应根据溶洞埋深、顶板强度等控制贯入度,避免桩基打到基岩面出现倾斜、断桩或桩头破损等情况,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

(4)当管桩桩端持力层下伏溶洞顶离桩端较近,或持力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持力层土质适合注浆加固时,宜对桩底持力层注浆加固,或注浆填充溶洞,以提高管桩的单桩承载能力;

(5)当管桩较长,桩端持力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持力层土质不适合注浆,或注浆后仍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需通过增加桩侧摩阻力以保证管桩达到设计承载能力,宜对管桩桩侧注浆加固。

第三部分岩溶地区桥梁预应力管桩

图3-8

打入群桩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控制指标建筑物及公用设施在施工开始前,在施工区域旁的房屋布置沉降测点,并读取初始值,后期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采用水准仪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根据建筑物的型式结合建筑物重要等级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确定其允许值。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监测在岩溶发育地段利用地质钻孔设置地下水位观测孔,监测全线水位变化情况。采用水位变化率与水位变化双指标控制。水位变化设为3m,水位变化率根据汛期和非汛期分别设置为1m/天和0.5m/天。路基路基水平位移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进行观测。管顶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大于5mm。坝体坝体水平位移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进行观测,采用水准仪对坝体进行沉降观测。水平位移速率不超过4mm/天,垂直沉降速率不超过10mm/天。高耸建筑物在电塔、水塔、烟囱等底部布置沉降测点,采用水准仪对沉降进行观测。根据建筑物形式结合建筑物重要等级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确定其允许值。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内容如表4-1所示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表4-1

如图4-1如图4-2如图4-3图4-1

房屋沉降监测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图4-2地下水位监测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图4-3坝体水平位移监测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4.1护筒振设施工的监测(1)监测内容

护筒振设施工中需对周边的建筑物、地下水位、路基及水库进行监测。其中,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地下水位进行水位变化监测;路基进行测斜监测;水库坝体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2)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按照不同情况(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危险情况)进行分类。在钢护筒振设施工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应对其周边100m范围内的监测点(包括建筑物沉降点、路基测斜点、地下水位监测点等)进行监测。异常情况下,(如遇到土洞)则对150m范围内的监测点进行测试,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则应对各监测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监测范围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扩大到200m范围,地下水位监测点的范围应加大至300m范围,同时应对200m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直至各监测点沉降、水位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后,监测频率、监测范围恢复至正常监测范围、频率。4.2覆盖层成孔施工监测(1)监测内容

对周边的路基、建筑物及地下水进行监测。路基对测斜点进行监测,并配合人工巡查;建筑物沉降测点进行监测;地下水位变化进行监测;水库坝体沉降及水平位移测点进行监测。(2)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按不同情况(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危险情况)进行分类。正常情况下对100m范围内监测点进行测试。异常情况下(如出现漏浆现象)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对150m范围内的监测点进行测试,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当覆盖层流动变化过快,测斜管测试水平位移每昼夜大于5mm时,则应对各监测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监测范围扩大到200m范围,地下水位监测点的范围应加大至300m范围,同时应对200m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直至各监测点沉降、水位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后,监测频率、监测范围恢复至正常监测范围、频率。4.3岩层成孔施工监测(1)监测内容

对桩基周边的地下水位、建筑物及路基进行监测,建筑物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如出现漏浆现象)进行沉降监测。地下水位变化进行监测;建筑物对沉降进行监测;路基监测以人工巡查为主。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2)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按照不同情况(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危险情况)进行分类。正常情况下对100m范围内监测点进行测试。异常情况下(如出现漏浆时)对150m范围内的监测点进行测试,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当施工桩基周围的水位出现较大变化时,则应对各监测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监测范围扩大到200m范围,地下水位监测点的范围应加大至300m范围,同时应对200m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直至各监测点沉降、水位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后,监测频率、监测范围恢复至正常监测范围、频率。4.4清孔过程中监测(1)监测内容

清孔过程中需对桩基周边的地下水位、建筑物及路基进行监测。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2)

监测范围

正常情况下,对其周边100m范围内监测点进行测试。异常情况,(如出现塌孔现象)对150m范围内的监测点进行测试,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4.5桩基施工完成后监测(1)

监测内容

桩基施工完成后需对桩基周边的地下水位、建筑物及路基进行监测。(2)

监测范围

对其周边100m范围内监测点进行测试。综上所述,形成了岩溶塌陷评价体系如图4-4所示。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第四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测图4-4

岩溶塌陷评级系统别型5.1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成孔质量控制技术

由于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的特殊性,桩基础因其独特的特点在岩溶地区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施工技术还不尽完善、适用,在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塌孔、漏浆等问题。(1)为保证钻机不因塌孔、扩孔、漏浆等因素而倾斜。钻机纵横向支撑应加长,超出预计的塌孔范围,一般采用型钢或钢管,同时钻机应用揽风绳进行拴拉。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2)采用逐桩钻探的方法,充分发现溶洞的发育情况。当钻至溶洞顶1m左右时,应准备足够的片石和粘土。用冲击钻冲孔时,要轻锤慢打,使孔壁圆滑坚固,提升高度一般不超过50cm。所有卡扣及钢丝绳必须预先进行测试检查,逐渐将其击穿,以防止卡钻。第五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3)泥浆必须采用膨润土,容重达1.2g/cm3以上,减少孔壁内外的压力差,有效护壁,防止塌孔。另外为防止泥浆沉淀,易在泥浆中掺入0.1%~0.4%的纯碱。(4)对于上层砂层较厚时,为防止钻进过程中发生坍孔现象,应增大泥浆比重,使相对密度不小于1.4,以增强护壁。坍孔严重时可将护筒增长至穿过砂层厚度,然后继续钻进。(5)采用间断式循环排渣。一方面保证孔底有一定厚度的沉渣,遇小裂隙或小溶洞可随时封堵;另一方面可保证泥浆浓度,防止塌孔。(6)

根据钻孔的进尺情况,在击穿洞顶之前,要安排专人观测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或制作漂浮标志物,随时进行观察,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浆、补水。击穿洞顶后,在溶洞内钻进时,根据填充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钻进方法。当填充物为软弱粘土或淤泥时,应向孔内投入粘土、片石第五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混合(比例1:1),冲砸固壁;当为砂层、卵石层时还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当为空腹溶洞时,在击穿后,应迅速将钻头提出孔外,同时大规模填筑粘土和片石,并同时注入泥浆和水,待稳定后,在重新进行冲孔。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过溶洞。(7)溶洞顶板的击穿采用小冲程,一般80cm以下,溶洞内进尺采用轻压钻进,每进尺2.0m回填2.0m,循环至桩底,使孔壁充分积压密实,防止扩孔。(8)钻进过程中发现漏浆时,应迅速提锤,操作手离开钻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多个大泥浆泵补浆,并用装载机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粘土包、水泥包、片石强行堵漏,防止塌孔,直至泥浆面稳定为止。(9)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对大型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或上方有较厚砂砾层的溶洞,为防止泥浆突然流失,造成孔壁坍塌,采取护筒跟进法施工。第五部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当冲击穿过溶洞顶部时要反复提升冲锤,在顶部厚度范围上下慢放轻提,冲锤不明显受障碍,说明顶部已成孔并且是圆滑垂直的,此时用钢丝绳活扣绑住内护筒,用冲击钻把内护筒防入外护筒内至孔底。然后回填粘土片石混合物(比例1:1),采用1~1.5m的冲程将冲砸密实,再转入正常钻进。(10)对小型或多层溶洞,为防止其与相邻孔窜孔或成孔后孔型呈葫芦状,必要时可灌注低标号混凝土进行填充,等强度提高后再钻进。(11)如果发生卡钻等情况,可采用小爆破的方法,冲击岩石松动,提出钻头。(12)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并且嵌入完整基岩后,对孔径、孔深、孔形、竖直高和孔底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合。符合之后进行成孔。(13)

第一次清孔采用掏渣法进行清孔,最好安排在白天进行,要求用手摸泥浆无2~3mm大的颗粒为止,并使泥浆的相对密度减小到1.1~1.2。降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