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国家移民管理机构2023年度国考招录公务员34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游者和被访地之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B.“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C.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D.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可知,文化旅游由来已久,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古罗马时代指的是时间,选项偷换为地点“古罗马”,属于偷换概念,错误。C项“文化交流”对应“提供旅游者和被访地之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但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D项“关键因素”在文段中并无体现,文段只体现文化是促进旅游的因素之一,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2.下列活动中所需的货币与其执行的职能对应错误的是:
A.商店里出售的T恤衫标价为90元——价值尺度
B.农民用卖粮的5000元钱购买种子——流通手段
C.雇主每月发给保姆的3000元工资——支付手段
D.承租人交给出租人的8000元租金——贮藏手段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D项对应错误,货币的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D项中承租人交给出租人的租金,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而非贮藏手段。A、B、C项对应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货币职能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货币的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等价物被保存起来。一般只有金银条块或金银铸币才能执行该职能,承租人上交的租金不属于贮藏手段的职能,而是支付手段职能,B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3.下列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中,分布在陕西省境内的有(
)。
A.丹顶鹤
B.朱鹮
C.大熊猫
D.金丝猴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A项错误,丹顶鹤在国内的繁殖地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越冬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山东。所以丹顶鹤在陕西境内并没有分布。
B项正确,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其是陕西特有的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
C项正确,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D项正确,金丝猴是仰鼻猴属所有种的统称。仰鼻猴属共有5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其中川金丝猴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
故正确答案为BCD。4.成语“金无足赤”与成语“水清无鱼”哲理相同。(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金无足赤”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水清无鱼”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对于身边的人要求非常苛刻,就没有朋友,就像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一样,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这两句成语体现的哲理不相同。
因此,本题错误。
5.某单位机构调整,工作人员大幅增加。最近,单位领导发现干部队伍似乎有点松散,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管理层次太多,单位领导无法与工作人员有效沟通
B.单位领导投入的管理时间不够,导致工作人员产生了看法
C.工作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D.单位领导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无法对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管理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的数目。管理幅度应该适当,管理幅度过宽,会有如下缺点:①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大,会使得精力分散,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具体地管理,从而导致队伍有所松散;②对主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而且管理幅度越大,要求就越严格、越全面。当缺乏这样的主管时,只得配备副职从旁协作。这样,正副职之间的职责不易划清,还可能产生种种不协调的现象;③主管人员与下属结成较大的集体,随着集体规模的扩大,协调和取得一致意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可知,题目中“工作队伍有点松散”现象最有可能是单位领导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无法对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原因导致的。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管理层次,是指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管理层次太多,导致的危害结果:①反映基层活动情况的相关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层次才能传递到组织的高层,经过的中间环节多,传递的速度慢,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某些层级的过滤、加工而失真;②由于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虽可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的指导,但也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安排过细、指挥过多、控制过死,遏制了下属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③锥型式组织结构增加了过多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费用的提高。由此可知,管理层次太多会导致指挥过多、控制过死,而不会直接导致“工作队伍有点松散”这一现象。A项错误。
B项:题目中未体现“单位领导投入的管理时间不够,致使工作人员产生了看法”。B项错误。
C项:题目中未体现“工作人员太多,产生的了鱼龙混杂的情况”。C项错误。
6.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根据《立法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故表述正确。7.(
)
对于
蓝牙耳机
相当于
电话
对于
(
)
A.手机;无线电话
B.喇叭;移动电话
C.耳机;手摇电话
D.听筒;电话话筒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蓝牙耳机”与“手机”可以搭配使用,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无线电话”属于“电话”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喇叭”与“蓝牙耳机”无明显逻辑关系,“移动电话”属于“电话”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蓝牙耳机”属于“耳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手摇电话”是“电话”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听筒”是“蓝牙耳机”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电话话筒”是“电话”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前后词语顺序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8.刚一上场,你看他那________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________就有些慌张了。下半场开始,虽然________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________,显得十分沮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气
神色
神态
神情
B.神态
神情
神色
神气
C.神气
神态
神情
神色
D.神色
神气
神态
神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好像稳拿第一”可知,该空应体现“自负或得意”的含义。A项和C项“神气”做形容词时指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傲慢,符合语境。B项“神态”指神情姿态;D项“神色”指神情脸色。二者均未体现“自负或得意”,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再看第四空。根据“你看他那________,显得十分沮丧”可知,该空要体现他内心非常的沮丧。“神情”与“神色”,二者有共同语素“神”,重点分析不同的语素。A项“神情”侧重“情”,即情感,内心活动;C项“神色”侧重“色”,即脸色。“沮丧”是一种情感,是内心的活动,“神情”更符合语境,故排除C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第二空“神色慌张”指脸上显露出慌乱,搭配合适,符合语境;“神态”指神情姿态,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9.古人论好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其中“豹尾”是指结尾要:
A.长
B.短
C.响亮有力
D.余音不绝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凤头”“豹尾”“猪肚”是用来指文章的写作水平。其中,“凤头”表示文章开头俊俏精彩,“豹尾”则表示文章结尾表现有力,“猪肚”则表示文章中间内容丰富。所以,“豹尾”是指结尾要响亮有力。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AB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10.决策中评价备选方案的尺度有(
)。
A.希望达成的目标
B.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C.客观事物可能实现的目标
D.必须达成的目标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为了系统评价备选方案,可在评价时确立两个尺度:一是必须达成的目标;另一个是希望达成的目标。
故正确答案为AD。11.下列事件最合乎逻辑的排列顺序为(
)
(1)分析资料
(2)撰写提纲
(3)选题
(4)收集有关资料
(5)写论文
A.1-4-3-5-2
B.3-1-4-2-5
C.3-5-2-1-4
D.3-4-1-2-5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写论文”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1)和事件(4),只有先有“收集有关资料”,才能“分析资料”,因此事件(4)排在事件(1)前面,排除A、B、C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D。12.饮酒:神志不清:车祸
A.旷工:失业:贫困
B.下雨:日晒:水分蒸发
C.感冒:咳嗽:加衣服
D.通货紧缩:利率上升:股票下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饮酒导致神志不清,神志不清导致车祸,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属于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旷工导致失业,失业导致贫困,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下雨导致缺乏日晒,日晒导致水分蒸发,前两者不是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感冒引发咳嗽,二者是因果对应关系,但咳嗽不是加衣服的原因,二者不是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利率上升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利率上升导致股票下跌,前两者为因果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3.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卡拉OK厅数量正在增加。这表明,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走出家门进行娱乐活动。
为使上述结论成立,以下哪项陈述必须为真?(
)。
A.大城市娱乐设施数量并没有大的增加
B.卡拉OK厅在全国的大城市都比其他娱乐方式受欢迎
C.卡拉OK厅数量增加的同时,其他娱乐设施的数目并没有减少
D.卡拉OK厅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因此才越来越火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
论点: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走出家门进行娱乐活动。
论据:我国大城市的卡拉OK厅数量正在增加。
题干问的论证所需要的前提假设,可以利用“否定代入法”,即否定选项后代入题干,如果论点被否定,则该选项是必须的前提,否则就不是必须的前提。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否定代入,大城市娱乐设施数量有大的增加,那么说明人们更倾向于走出家门,肯定了论点。否定选项代入题干后,论点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所以,不是必须的前提,排除。
B项,卡拉OK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受欢迎,与人们是否更倾向于走出家门进行娱乐活动无关,不是必须的前提,排除。
C项,否定代入,卡拉OK厅增加的同时,其他娱乐设施的数量减少了,那么意味着娱乐设施的总数不一定增加,就得不出“更多的人的娱乐方式转向了户外”的结论,所以,否定选项代入题干,论点被否定,该选项是必须的前提,正确。
D项,该项说的是卡拉OK厅越来越火的原因,与人们是否更倾向于走出家门进行娱乐活动无关,不是必须的前提,排除。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C。
14.刀∶锋利
A.炉∶燃烧
B.枪∶安全
C.灯∶明亮
D.盾∶圆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锋利”是“刀”的属性,二者属于属性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炉”可以作为“燃烧”的地点,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
B项:“安全”不是“枪”的属性,排除;
C项:“明亮”是“灯”的属性,二者属于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圆形”是“盾”的形状,二者不属于属性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⑤,②④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所给图形均由两个小图形组成,且两个小图形间均存在切点,考虑切点的数量规律。图形①②④中切点的数量都是1;图形③⑤⑥中切点的数量都是2。故本题选B。16.当一种关注度热、期待性高、专业性强且被贴上全民利益标签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日渐成为法院审判工作的新挑战之时,进行各种尝试及机制创新就成为应对复杂环境法治局面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如何逾越法官“隔行如隔山”的知识性短板实现裁判的准确高效,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环境诉讼案件的审判需要更高的专业素养
B.法官必须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
C.司法部门体制创新效果显著
D.法院审判工作应通过创新应对挑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结构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提出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成为法院审判工作的新挑战,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进行各种尝试和机制创新,并重点强调了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跨越法官的知识性短板。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B项:文段重点说的是通过尝试和机制创新来应对新挑战,而并非让法官完善其知识体系。C项:“司法部门”范围过大。
17.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人不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是(
)。
A.淀粉
B.麦芽糖
C.纤维素
D.葡萄糖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
C项错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A、B、D项正确,淀粉属于多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葡萄糖属于单糖。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8.小陈邀请小张参加生日派对,小张接受了邀请。(
)是小张参加生日派对的机会成本。
A.小张在一周前花了200元烫了头发
B.小张在派对后去看了一场电影
C.小张在去派对途中花了30元吃午餐
D.为了参加此次派对小张放弃了去听一场讲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机会成本也称择一成本,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方案所付出的最大代价或丧失的最大潜在利益。小张为了参加此次派对放弃去听一场讲座,放弃的这次讲座就是小张参加生日派对的机会成本。
故正确答案为D。19.1,2,4,6,9,(
),18
A.11
B.12
C.13
D.1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6=1+2+3,9=2+4+3,18=6+9+3,规律为第四项=第一项+第二项+3,则所求项为4+6+3=13。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观察差数列发现1+2=3,2+2=(4),2+3=(5),规律为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则所求项为9+4=13。
因此,选择C选项。
20.动机性偏差:指由于某种特殊的动机或需要而在加工信息时出现的归因偏差。
下列属于动机性偏差的是:
A.秦某答应儿子,如果儿子能独自做好一道菜就带他去野炊
B.孙某认为当地晚上治安比较乱,要求她的女儿每晚九点前必须回家
C.李经理认为这两年公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和每一位同事的辛勤努力
D.赵某哀叹最近身体不佳让他与经理一职失之交臂,尽管他的同事并不这么认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由于某种特殊的动机或需要;
②归因偏差。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带儿子去野炊的前提是孩子能独自做好一道菜,未涉及“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B项:要求女儿九点前回家是因为当地治安较乱,未涉及“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C项:公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和每一位同事的努力,未涉及“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D项:赵某在寻找失败的原因时,认为是身体不佳造成,但其他同事不这么认为,说明赵某因为“某种特殊的动机”而出现“归因偏差”,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某种特殊的动机或需要”,“归因偏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秦某答应儿子如果能独自做好一道菜就带他去野炊;B项中孙某因当地晚上治安比较乱要求女儿每晚九点前回家;C项中李经理认为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和同事的努力,A项、B项和C项均不符合关键词“归因偏差”,因此都不属于动机性偏差;D项中赵某认为是身体不佳使得自己没当上经理,但真正原因并非如此,符合关键词“归因偏差”,因此属于动机性偏差。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于某种特殊的动机或需要而在加工信息时出现归因偏差”,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动机性偏差定义的关键信息:加工信息时出现的归因偏差。
A项,秦某对儿子的承诺,并未体现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B项,孙某对女儿的要求,并未体现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C项,李经理认为公司蓬勃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和同事的努力,是正确的归因,并未体现归因偏差,不符合定义。
D项,赵某认为自己没当上经理是因为身体不佳,他的同事并不这么认为,可见赵某出现了归因偏差,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21.鼠标在屏幕上产生的标记符号被移到一个窗口的边缘时会变成一个(
),表明可以改变该窗口的大小形状。
A.指向左上方的箭头
B.竖直的短线
C.伸出手指的手
D.双向的箭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鼠标在屏幕上产生的标记符号被移到一个窗口的边缘时会变成一个双向的箭头,表明可以改变该窗口的大小形状。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指向左上方的箭头”代表指向某一个功能,不是改变窗口的大小形状的符号。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竖直的短线”称为编辑光标或插入点,不是改变窗口的大小形状的符号。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伸出手指的手”代表这是一个超链接,表示网址,不是改变窗口的大小形状的符号。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1有4部分,图2有3部分,图1与图2元素去异求同后得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与图2均为3部分,外框部分不相同,仅内部线条相同,图1与图2元素去异求同后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3.2,12,30,56,(
),132
A.72
B.90
C.10
D.8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数列无明显倍数关系,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将原数列做两次差如下:
观察发现二次差数列为8的常数数列,则一次差数列的下两项分别为26+8=34、34+8=42,所求项为56+34=90,验证下一项90+42=132,规律成立。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1×2,3×4,5×6,7×8,(
),11×12。观察发现“×”的左边是奇数数列:1、3、5、7、(9)、11;“×”的右边是大于零的偶数数列:2、4、6、8、(10)、12。故所求项为:9×10=90。
因此,选择B选项。
2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设立以来,已有33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下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与其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闵恩泽——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B.曾庆存——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C.李振声——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D.侯云德——从事医学病毒学、新发传染病控制研究,被誉为“中国传染病学之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悉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及其研究领域、成就等。考生在备考时应对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有一定的关注与了解。A项对应正确。闵恩泽,是我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B项对应错误。曾庆存,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是黄旭华。
C项对应错误。李振声,是我国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代后稷”“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的是王小谟。
D项对应错误。侯云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干扰素等基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发传染病控制等方面具有突出建树,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
闵恩泽(1924.2.8-2016.3.7),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王小谟,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项正确,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C项错误,曾庆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领域——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20年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项错误,侯云德,医学病毒学专家,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故正确答案为B。2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没有明显的属性规律,考虑数量类,题干都是小元素,考虑数小元素个数或种类。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元素个数为1、1、2,第二行元素个数为1、2、5,均满足前两项平方和等于第三项,即,+=2,+=5;第三行元素个数为3、1,则?处元素个数为+=10,只有C是10个小元素。
因此,选择C选项。2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图形都是由射线、黑点、圆圈组成,只是数量不同,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中的射线数依次为16、14、12、10、(8),上面减少2条,下面减少2条交替变化;黑点和圆圈依次各增加1个,两者数量之和依次为0、2、4、6、(8),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27.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表述缺少限定语“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故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28.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概念,并指出它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三句对沉积物基准做进一步的说明,国外的研究情况是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体系,国内的情况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家主管部门没有颁布规范,即关于沉积物标准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综上,文段强调“沉积物基准很重要但是目前研究未形成体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引出概念—指出问题。但没有关键词提示,需要考生仔细梳理行文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然后转折指出,虽然沉积物如此重要,但关于它的研究国外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基准体系,国内研究也比较零散,没有统一的规范。文段强调的是对沉积物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体系。B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
A项“弥补……体系的不足”说法不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体系,故谈不上弥补不足。C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D项在文中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沉积物基准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转折,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指出目前关于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形成体系,对应B项。
A项:“亟需”表述错误,文段没有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性,且现在的问题是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是有了体系之后的对策,表述不当,排除。
C项:为转折前的表述,且为并列分句的一个方面,非重点,排除。
D项:“较多进展”对应转折前“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属于转折之前内容,且与文段的倾向不符,文段重点强调的是目前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9.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观察发现,题干中大的黑圆沿着外圈依次顺时针移动一格,小的黑圆沿着内圈依次顺时针移动两格,故?处应选择由前一幅图中大的黑圆沿着外圈顺时针移动一格,小的黑圆沿着内圈顺时针移动两格而成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30.下列关于化学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现如今,共有20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存在于地球上
B.铁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
C.生活中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
D.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2007年为止,人类总共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
B项正确,铁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C项正确,五金是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
D项正确,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和加热时分别与氧气化合,和水剧烈反应,量大时发生爆炸。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和低元醇反应产生氢气,和电离能力很弱的液氨也能反应。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1.近年来,国家工商总局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这一做法表明,政府在运用()监管市场。
A.市场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
第二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国家工商总局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强化监督的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体现的是行政手段。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市场手段是市场在发挥作用,而不是政府。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2.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可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本题属于生活经验和简单化学原理的结合考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显然不利于身体健康,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此外,C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A项正确。加石灰可以降低水的暂时硬度,但石灰纯度和添加量要控制好。
B项正确。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即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项正确。通常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项错误。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不利于健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硬水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硬水相关的常识。
A项正确,生石灰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B项正确,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钙镁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高,即硬水;钙镁离子的含量越低,水的硬度就越低,即软水。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钠溶于水会产生硬脂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硬脂酸根离子会与硬水中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二者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而软水中不含或者只含微量的的钙镁离子,因此将肥皂放入软水中不会产生或只会产生极少量沉淀。
C项正确,硬度指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想要降低水的硬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沸。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D项错误,钙、镁离子是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过饮水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钙镁离子。但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如果水硬度较高,不利于血液流通。在水硬度较高地区,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但肾结石发病率却随水的硬度升高而升高。因此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也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3.研究者发现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通过释放某种物质,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
B.新型研制的阻断细菌交流的药物可以代替普通的抗菌素
C.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是在单独进食,就是在自我繁殖
D.霍乱、肺炎和食物中毒,实际就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后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
本题无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说明细菌可以群体活动,互相配合,加强结论,排除;B项,阻断交流可以抗菌,说明交流确实是存在的,加强结论,排除;C项,说明细菌生活单调,各自行动,削弱论点,当选;D项,讨论细菌聚集的危害,也在印证前文“群居”的说法,不能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强调的是细菌与细菌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论据: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
A项,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说明细菌能够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B项,阻断细菌交流,说明细菌之间可以交流,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点,无法质疑。
C项,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生活很单调,不存在相互配合,削弱了论断,可以质疑。
D项,细菌聚集体现了细菌是群居的,说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
论据: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召集成员”说明细菌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具有加强作用。
B项:削弱论点。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之间没有相互配合,直接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论据。“交流”隐含的信息是在说明细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即相互之间是存在配合的,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聚集的后果”也体现了细菌是群居的,隐含的信息是细菌之间存在配合,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34.①南山大学文学院的网页上出现了李主任的座谈发言视频
②李主任等5人根据陈校长所介绍的经验细化了具体考察内容
③张副院长等6人按计划听取南山大学陈校长的经验介绍
④李主任等5人参与了南山大学文学院组织的对口交流座谈会
⑤北海学院的张副院长带该院中文系的李主任等5人去南山大学考察
A.⑤③①④②
B.⑤②④①③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②③中选择。
比较可知,必然先有听取陈校长的经验介绍,才能有“李主任等5人根据陈校长所介绍的经验细化了具体考察内容”,最后“南山大学文学院的网页上出现了李主任的座谈发言视频”,确定尾句为①,且先③后②,排除A、B、C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3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风定花犹落”中“风定”指静的状态,而“花落”是动的,在这个画面中既有动,也有静;后一句“鸟鸣”“山幽”也是如此。说明没有绝对的动和静,动静是辩证统一的,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是运动的相对稳定状态。A项错误。
C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不是偶然的。C项错误。
D项: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是因果关系。D项错误。
36.如图,A—BCD是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M是棱上的一点,且MB=2MA,G是三角形BCD的重心,动点P在棱BC上,则PM+PG的最小值是:
A.
B.
C.3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
第二步,如图,将△BCD这一面沿BC边旋转与△ABC这一面在一个平面上,则PM+PG=MG,即为所求的最小值。
第三步,由于点G是△BCD的重心,可得,,则,由MB=2MA,可知MB=2。
第四步,由于∠GBC=30°、∠ABC=60°,故∠GBM=90°,MG=。
因此,选择B选项。37.顿悟:醍醐灌顶
A.渴望:望梅止渴
B.移交:完璧归赵
C.消费:坐吃山空
D.孝顺:彩衣娱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醍醐灌顶意思是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彻底醒悟,与顿悟是近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与渴望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完璧归赵意思是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与移交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坐吃山空意思是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与消费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彩衣娱亲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与孝顺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8.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按人口数多少为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云南少数民族交错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彝族、回族在全省大多数县(市、区)均有分布。
故表述正确。39.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B.冬至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南方人多吃鸡鸭鱼肉
C.谷雨时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雨开始减少
D.立夏就是炎热夏天的来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B项错误,南方人有立冬吃鸡鸭鱼肉习俗,该习俗和该时节养生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个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节。
C项错误,进入谷雨节气,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
D项错误,立夏意味着夏天开始,但此时并不炎热。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故正确答案为A。40.在现代民主制国家中,法律至少在形式上追求六个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平等、民主、秩序、自由和效率以及程序的正义,为了实现上述的价值或协调上述价值以充分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和效率,法律必须首先确立其在社会成员中的权威,使人们自愿接受它所确立的行为规范,而要促成这种结果,就一定要依靠民主制度自身的建设,民主愈发达,就愈能有效地控制权力的滥用和特权的滋生。这将会为法律的使用和遵守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法律也因此而更加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民主是现代法最核心的价值目标
B.民主是实现现代法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C.民主决定现代法的发展方向
D.民主是现代法的威力与作用的保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据提问“意在”知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
文段是分总结构,由代词“这”引导的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根据文段中这句“为了实现上述的价值或协调上述价值以充分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和效率,法律必须首先确立其在社会成员中的权威,使人们自愿接受它所确立的行为规范,而要促成这种结果,就一定要依靠民主制度自身的建设”可得“民主是现代法的威力与作用的保障”。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递进结构,引出话题—具体论述—得出结论。文段最后一句话是论述的重点。文段主要讲述了法律权威在社会成员中的确立能帮助实现或协调法律的六个方面的价值目标,从而使法律真正发挥功能和效率。而法律权威的确立需要依靠民主制度的建设。由此而知,民主制度的建设是法律真正发挥功能和效率的关键。对此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为D,当选。
A、B、C三项均无法从文段得出。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现代民主制国家法律的六个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即“确立法律在社会成员中的权威”。然后通过转折词“而”指出实现法律在社会成员中权威的关键是“依靠民主制度自身的建设”,最后一句指出了民主制度建设的意义,进行补充说明。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构,主要讲的是民主制度建设可以帮助法律确立其在社会成员中的权威。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41.“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下列选项中可归入“经”部的有:
A.《三国志》
B.《论语》
C.《孟子》
D.《汉书》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我国古代图书主要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其中经部主要是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毂梁传》《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以及解经的书和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因此,选择BC选项。
A、D项:“史”部主要是纪传体正史及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史书、野史,而地理、目录、考古、诏令奏议等也列入史部。《三国志》和《汉书》应归入“史”部。A、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子”部指古今诸子,包括《汉书·艺文志》的“十家”,还有佛、道、兵书、数书、方技、阴阳、五行等;
“集”部主要是按文学作品的编辑形式来划分的,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论等。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42.如果电用完了,电动自行车就无法继续前行。我的电动自行车不能继续前行,因此,电一定用完了。
以下哪项推理与题干的最为类似?
A.如果姚明上场,中国队就一定能赢。中国队输了,所以,姚明肯定没上场
B.所有的条件我都可以接受,除非它明显不公平。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因此,它明显不公平。
C.如果晓莉努力学习,考试成绩就会很好。晓莉考试成绩不好,所以,晓莉没有努力学习
D.如果小美去过香港,她一定会购买高档化妆品。小美购买了高档化妆品,所以,小美去过香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的逻辑关系可表示为:如果A,那么B。因为B,所以A。
各选项逻辑关系分别为:
A项:如果A,那么B。因为非B,所以非A。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排除;
B项可翻译为:如果条件公平,我都可以接受。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因此它不公平。其逻辑关系为:如果A,那么B,因为非B,因此非A。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排除;
C项:如果A,那么B。因为非B,所以非A。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排除;
D项:如果A,那么B。因为B,所以A。与题干逻辑关系类似。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推理与题干的最为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电用完→不能前行,不能前行→电用完,肯后推肯前的推理形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姚上场→赢,¬赢→¬姚上场,否后推否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接受→¬公平,¬接受→¬公平,肯前推肯后,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项:努力学习→成绩好,¬成绩好→¬努力学习,否后推否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去过香港→买化妆品,买化妆品→去过香港,肯后推肯前,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推理最为类似的一项,首先分析题干推理,然后依次分析选项后进行比较。题干是通过肯定后件而肯定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错误推理。
A、B、C三项,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D项,由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与题干推理错误一致。
故本题选D。43.下列四个节气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处暑:炎热夏季即将到来
B.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C.冬至: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开始
D.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处暑是农历24个节气中的第14个,时间点为公历8月22日—23日之间。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夏天暑热终止,天气即将由热转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惊蛰的惊字对应春雷始鸣、冬至表明寒冬来临。A项错误。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而不是到来。
B项正确。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C项正确。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寓意寒冷将至。
D项正确。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自然常识,主要考查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点。
A项错误,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B项正确,惊蛰,古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而“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而产生“惊蛰雷鸣”现象。
C项正确,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
D项正确,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4.1,2,(
),37,101,226
A.9
B.17
C.10
D.2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发现37,101,226均是平方数附近的数,考虑平方数列变式。另外,数列依次递增,也可尝试作差寻找规律。方法一,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2(10)37101226
作差
182764125立方数列
↓↓↓↓↓
1323334353
方法二,平方数列变式。
12(10)37101226
↓↓↓↓↓↓
02+112+132+162+1102+1152+1
其中,0、1、3、6、10、15构成二级等差数列。45.对于执法人员的处罚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四家违法当事人的处罚合法
B.对乙专卖店的处罚合法,对甲专卖店和丙专卖店的处罚违法
C.对乙专卖店和丙专卖店的处罚合法,对甲专卖店的处罚违法
D.对丁专卖店的处罚合法,对其它三家的处罚违法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见,执法人员对甲专卖店被罚款4000元的处罚违法,对乙、丙、丁的处罚合法。
因此,选择C选项。
46.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轻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轻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对策词“需要”指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然后通过说明中国养老观念存在的弊端进一步阐述发挥政府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举例说明日本在养老方面发挥政府和社会责任的经验。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旨句,主要讲的是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法律法规”只是政府作用的一部分,不全面,且该选项单纯围绕例子展开,不是文段重点。B项:“养老弊端”为现象,属于分句内容,不是文段重点。D项:“存在不小差距”对应原文“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并非文段重点。
47.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地球上的生物也随之相应不断演化,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必要条件
C.种群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是不定向的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C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专业性较强,选项均属于结论性知识,较难用解题技巧作答。在常识判断试题中,一些发散性的题目,有的可用关键词推导,有的可联想猜测,但考查基础知识的题反而没有解题技巧,所以考生在备考时仍应坚持把夯实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务。A项表述错误。种群是指同种生物在特定环境空间内和特定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集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项表述正确。遗传是指亲代的性状在子代中表现的现象。变异是指同一起源的个体间性状差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项表述错误。物种是分布在一定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一般先有地理隔离再有生殖隔离,产生生殖隔离后不再属于同一物种;但也有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产生生殖隔离的情况,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而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必要条件”的说法不准确。
D项表述错误。自然选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通过生存斗争和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的变异在长期发展中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种不同,而演化出新的生物类型(新种)。自然选择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改变生物的类型。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个体发生有利的变异后,若不能遗传下来,这个变异也就结束,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项正确,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断进化,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C项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往往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然后达到生殖隔离后就形成不同的物种。但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而生物进化与地理隔离没有必然联系,生物通过产生大量的样本增加变异的机率,因此繁殖过剩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项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故正确答案为B。48.目前,一种叫做“驾驶员警报器”的产品被开发出来,计划在12个月内投入市场。它可能使因驾驶疲劳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风险降低。
从这段文章可以推导出,“驾驶员警报器”:(
)。
A.是为了降低因疲劳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B.是为了阻止司机打瞌睡
C.已经通过实验测试
D.已经销售了12个月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文段第一句话就引出“驾驶员报警器”这个概念。第二句话就报警器的作用进行了说明:降低驾驶员因为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风险。A项就是对报警器作用的同义替换选项。
B项和C项的信息文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D项和文中说的信息不符,文中说“计划12月投入市场”,是将来时态。选项说“已经销售12个月”,是过去时态,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9.下列哪一项中的民俗均与端午节有关?
A.剪窗花、踏青、燃放灯火、放风筝
B.饮菊花酒、赏月、佩茱萸、猜灯谜
C.赏菊花、放孔明灯、插柳、贴春联
D.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题。A、B、C三项中的第一项民俗皆和端午节无关,可立马排除。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活动。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庆祝时间和庆祝方式等都是常考内容,请考生注意积累、记忆。A项错误。剪窗花是春节习俗,燃放灯火是元宵节习俗,踏青、放风筝是清明习俗。
B项错误。饮菊花酒、佩茱萸是重阳节习俗,赏月是中秋节习俗,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
C项错误。赏菊花是重阳节习俗,插柳是清明节习俗,贴春联是春节习俗,放孔明灯是元宵节习俗。
D项正确。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与端午节有关的,插菖蒲是除了裹粽子之外的与端午节有关的习俗,有避邪驱疾的意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端午节的民俗。
第二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饮雄黄酒、赛龙舟、插菖蒲、吃粽子、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习俗。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选项错误,体现不出是什么民俗;
B选项错误,体现的是重阳节的民俗;
C选项错误,体现不出是什么民俗;
D选项正确,体现的是端午节的民俗。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50.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的,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十年”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5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大多具有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②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群体内有一定的等级。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母猩猩哺育幼猩猩
B.乌贼遇敌喷出墨汁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狗为吃骨头而争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A项错误,母猩猩哺育幼猩猩属于亲子关系,其本身还不能视为社会行为,而应当视为动物的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主要包括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B项错误,乌贼遇敌喷出墨汁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防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拆迁施工合同范例
- 农村开荒保洁合同范例
- 2024至2030年正半圆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版协议签订授权委托模板细则一
- 检测人员聘用合同范例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术阅读、反思和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民营医院医生与医院合作协议
- 公司解聘补偿合同范例
- 核酸检测服务合同范例
-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质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 新疆巴里坤索尔巴斯陶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 模拟示波器原理及使用课件
- 机房应急预案-基础设施篇
-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 德语四级真题2023
- 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 2023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发言稿报告(4篇)
- 6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 GB/T 4087-2009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二项分布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
- GB/T 35679-2017固体材料微波频段使用波导装置的电磁参数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