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1.gi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2.gi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3.gi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4.gi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7b386c8a7ee8add78e6fc7ba622161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导入:孙叔敖埋蛇的故事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导入:孙叔敖埋蛇的故事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
孙叔敖幼年的时候,在一次游玩时,看见一条长两个头的蛇,便杀死它并且埋了起来;(他)回到家里就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哭,孙叔敖便回答说:“听说看见长两只头的蛇的人是要死的,刚才我看了两头蛇,所以害怕我会离开母亲而死去的。”他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把它杀了埋起来了.”他母亲说:“我听说对别人有恩德而又不为人所知的人,老天会报答他的好处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长大成人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人们就已经都相信他是个仁爱的人了.孙叔敖幼年的时候,在一次游玩时,看见一条长两个头的蛇,便杀自己不愿承受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译文】仁自己不愿承受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译文】仁疏通文意,理解语句意思疏通文意,1、【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普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句话。1、【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颜渊的“问仁”,孔子是如何回答的?体现了两人怎样的师生关系?颜士渊咋孔子所有弟子中是最受老师器重的。当他提出要老师,详细阐释的时候,孔子没有给出具体而肯定的回答,而是给定四个相反的范畴,以否定的形式对“克己”进行阐释。在语言表达中,使用否定的方式进行界定体现出该内容具有很大的强制性。颜渊的回答一如既往的谦逊,孔子自然十分喜欢。谦逊本来就是一个内在的性格,隐含着节制、克制等的因素。可见,颜渊本人的性格就很符合“克己复礼”,当然符合“仁”。颜渊的“问仁”,孔子是如何回答的?体现了两人怎样的师生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2、【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冉庸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2、【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樊迟退出来,去见子夏,说:“先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舜做了天子,从群众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做了天子,从群众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这个人的爱心基本上就形成了。反过来,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我们就认为他失去了自己的仁爱之本,没有人相信他再会去爱别人。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很多例子的。譬如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齐桓公就曾经问过管仲,易牙、开方、竖刀这三个人谁可以当未来的宰相?管仲说,为了讨好君主,易牙杀了自己的孩子,开方背叛了自己的父母,竖刀挥刀自宫,这都不是正常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情,所以他们三个人都不合适。齐桓公不听,后来果然死于这三人之手。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总是习惯于从一个人对其家人的态度来推断他对别人态度的,要是他对自己的家人都不好,我们就不相信他这个人会对别人好,更不可能相信他会有好的个人品质。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若“仁”仅仅局限在由“孝弟”所规定的家庭、亲族范围之内,其意义必然极其有限,所以,以“孝弟”为“本”的“仁”终而被推至于“爱人”的阔大境界。可以看到,此处的人指的是所有的人,“爱人”正是“泛爱众”(《论语·学而》)之意。只有从“亲亲”推论至“爱人”方才完成了对于“仁”的建构,从而具备深切的人道主义情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若“仁”仅仅局限在由“孝弟”所规定的家庭、亲族范亲贤远佞亲贤远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英]布菜克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马克吐温
4、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甚于水。水,终无形状,装在盆中是圆的,流到溪流是长的,这样柔软的东西却是可以滴水穿石。心胸宽广,平静柔和却坚强有力的地方,就是生活在天堂。心胸狭隘,快意恩仇和刚强难调的心,就是生活在地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阅读1、2、3、4语段后,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阅读1、2、3、4语段后,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吧?”孔子说:“这何止是仁呢,必定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忧达不到这种境界呢!所谓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践仁的方法了啊。”
5、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6、【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的境界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6、【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212022/10/20讲解完第5、6语段,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问题归纳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212022/10/15讲解完第5、6语7、【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道路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7、【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
8、【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性命。”
8、【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实行仁能给他带来好处,他就实行)。”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是穷困、困窘的意思。孔子说:“不仁者不能长期处在困窘潦倒之中,也不能长期处在富贵安乐之中。”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人,不能长期忍受困窘潦倒之苦,“久困则为非”(《论语注疏》),因而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君子可以固穷,但“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二),小人处在困境中则什么都会去做了。同样,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人,在长期的富贵安乐中,会骄淫佚乐,丧失本心。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是仁者,根本是做不到的。【评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约,是穷困、困窘的意思。孔26
“仁者安仁”,仁者能安处仁道。不管在穷困中,还是在富贵中,仁者能“贫而乐,富而好礼”,仁者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仁者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仁者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仁者的内心充足,安贫乐道。所以,仁者能安仁。
智者就不同了,“智者利仁”,智者知道仁对他有利,所以便去行仁道。仁者智者,一个以仁为本,一个以仁为用。仁者是自发的,智者是自觉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仁者有内部动机,智者靠外部激励。仁者智者,如果二合为一,那人生修养就完美了。26“仁者安仁”,仁者能安处仁道。不管在穷困中,还是思考探究思考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个核心的字,
这个字是什么?
“仁”内涵
措施
效果
什么是仁?怎样实施仁?施仁后会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个核心的字,
这个字是什么?“仁”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法的规定。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仁的标准
仁的核心
什么是仁?克己复礼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怎样实施仁?实现“仁”的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怎样实施仁?实现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施仁后会如何?天下归仁施仁后会如何?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桃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桃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遵纪守法换位思考(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保洁员,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尊重、关爱他人包容他人、携手共进(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说说身边的“仁”。全民义务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公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国策中的“人本”思想:现实生活中的“仁”:08年抗击暴风雪、“5·12”抗震救灾、“人文”奥运精神等事件,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魂——仁3、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才能够实现'仁'。说说身边的“仁”。全民义务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国策中我们身边的“仁”全民义务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公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我们身边的不“仁”之事乱扔垃圾,半夜唱卡拉OK,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倾销垃圾产品,倾倒核废料,恐怖活动,颠覆他人政府,入侵,占领……我们身边的“仁”全民义务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公民养老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372022/10/20成语积累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已:停止。到死(承担的责任)之后才停止,形容为了完成一种责任、使命或任务而奋斗终生。
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372022/10/15成语积累克己复礼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382022/10/20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课堂小结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382022/10/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符,即便有独到的艺术,奏出的音乐总是乏味单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投资协议书范本5篇
- 2025年度劳动争议经济补偿协议书模板编制与法律咨询合同
- 2025年度能源公司股东与子公司间并购资金借款合同
- 2025年度互换商铺的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健身行业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合同
- 2025年度广西劳动合同模板:文化娱乐行业适用文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与咨询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股权质押融资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色建筑建材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婚前财产协议书:离婚后财产分配与子女教育合同
- 2024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药品集采培训课件
- 股骨干骨折教学演示课件
- 高中物理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 动静脉内瘘血栓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朗诵《诗颂风华》
- 血性胸水的护理课件
- 医共体人财物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申请表
- 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4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