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土门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董仲舒指出:成人有骨366节,与一年的天数相符;大骨12节,与一年之月数相符;体内有五脏,与五行相符;外有四肢,与四季相符。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A.宣扬阴阳五行 B.实现思想一统 C.迎合专制统治 D.完善儒学体系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的信息说明人的结构能与天地偶合,属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的思想,这一思想实质是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宣扬阴阳五行不是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根本目的,A错误;思想一统是服务于政治一统的需要,B错误;完善儒学体系也是为政治统治的需要,D错误。2.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参考答案: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八一三事变3.从变革的社会性质看,与其它三个截然不同的事件是A.英国革命B.法国大革命C.十月革命D.德国统一参考答案:C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640-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君主专制,在法国初步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十月革命是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颁布1871年宪法,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综上所述,ABD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而C是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ABD,所以选C。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熟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德国统一”等历史事件,二是紧扣设问要求“从变革的社会性质看,与其它三个截然不同的事件”,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A.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为了半殖民地

B.甲午海战中日本胜利对本国国力的削弱C.甲午之役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甲午之役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参考答案:C5.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时,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解放运动

B.起义者具有社会主义理想B.起义者要在苏丹建立人民公社

D.起义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参考答案:A6.“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A.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男女平等D.反对宋明理学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认为“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从自身到国家大事都应该学习研究,学习是为了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即“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题意。7.《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参考答案:A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A正确;B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8.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红”,但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天灾战乱连年不断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D.耕作技术始终停滞不前参考答案:C9.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说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参考答案:B10.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是()

A.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参考答案:A略11.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参考答案:C12.读下表可以得出: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西欧(法国)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参考答案:A13.19世纪60年代有个俄国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俄国(

)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拥有了人身自由③1861年改革通过赎买的方式,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④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14.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参考答案:D1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参考答案:B16.假设一位同学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唐朝的都城长安,以下哪一项不可能是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

A、遇到一位自称信仰基督教的商人

B、见到一位来自罗马共和国的商人

C、在国子监有一位同学是日本留学生

D、看到有一家波斯人所开的酒肆参考答案:B17.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B1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齐赏罚”的思想流派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参考答案:D【详解】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D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思想,A错误;儒家倡导仁爱思想,B错误;道家主张无为思想,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明其法禁,必齐赏罚”可知是法家思想。1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由此可知,甲午战败的原因是清政府A.高层内部斗争B.战略决策失误C.日本蓄谋已久D.军队装备落后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战争开始后的犹豫仓促的做法,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成为战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20.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A.古希腊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从材料“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开始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这种人类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故选B,A项时期强调宗教的决定作用,CD两项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故选B。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1.柳永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但其作品内容却大相径庭,原因是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参考答案:D22.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D.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参考答案:D【详解】雅典直接民主形式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误用,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弊端,故答案D项。柏拉图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它的优点,排除A项;柏拉图的评价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城邦的贡献,不够客观和公正,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政治,而非“居民”,排除C项。【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表现在: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③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3.“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A.军事准备不足B.政治经验短缺C.思想理论肤浅D.经济基础薄弱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被推上历史舞台”应为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此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即“不成熟的状态”。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均由D项所致,与设问要求“核心体现”不符,故排除。24.“……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

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

参考答案:B25.魏晋以来,中国南方人才数量超过北方,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比北方多 B.政治重心南移 C.南方基础教育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魏晋以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人口涌入南方,南方人才数量超过北方,故D项正确;南方人口数量比北方多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南方基础教育发达只是单一形式,背后还是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故C项错误。26.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参考答案:B27.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参考答案:C2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参考答案:D29.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巨,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霏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说明谭嗣同()A.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 B.希望回归君民共主的传统C.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以儒学为变法的理论基础参考答案:考点:维新思想.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解答:由材料中的“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这里的“君”指的是执政者,而不是世袭的君主,所以这个材料是主张废除君主制的,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暴力推翻清政府,故A错误;中国没有君民共主的传统,一向是君主专制,故B错误;D材料未涉及,故D错误.故选C.30.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材料二: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郑军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

――以上摘自《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书籍》材料三: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材料四:康熙十六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材料五: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康熙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以郑克爽为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大清王朝》问题:(1)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2)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6分)(4)概述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及所起到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32.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商君书·外内》材料三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1)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经济上的不同点。(4分)(3)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参考答案:(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2)不同点: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4分)(3)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试题分析:(1)主张:由材料一中的“天子受命于天”、“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可知是指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由“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可知主张大一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当时汉武帝时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观点:由材料二中的“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可以得出其观点是“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能使天下顺治”和中国所处的封建制时代可以知道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主张:由材料三中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可知李贽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明朝末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其原因。(4)材料中强调的是儒家的发展特点,通过所学我们可以分析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理学产生于宋代是因为魏晋时期三教并行,儒学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儒学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可以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