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杨沟的梯田_第1页
穆杨沟的梯田_第2页
穆杨沟的梯田_第3页
穆杨沟的梯田_第4页
穆杨沟的梯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穆杨沟的梯田

文猛

重庆武隆穆杨沟最美的季节不是冬天。

冬天,雪花还在高远的天空,漫坡梯田上的金黄稻子早已颗粒归仓。没有预想中的山林红叶,梯田之上的山林除了几片红火棘的火红、芭茅草的灰白外,依旧是漫漫的深绿。山顶上是一排巨大的风车,风声把我们的心思传得很远。山腰是大片的山林,泼墨一般浸漫到山脚,一坡坡、一层层梯田镶在山林和溪沟之间。山脚是清清的大洞河,流向远方。

这不是穆杨沟最美的季节!

穆杨沟最美的季节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翻阅穆杨沟的美景——我没有赶上穆杨沟最美的季节。

穆杨沟成为“网红〞打卡之地,理由好多,但是它的封面应当是穆杨沟梯田。

一说到最美梯田,我们会想到广西龙脊梯田、云南哈尼梯田、贵州加榜梯田……中国最美梯田排行榜就是一坡梯田,只是在这坡梯田的排行中,目前没有穆杨沟梯田的名号。

我好像明白武隆人为什么召集我们到武隆、到大洞河、到穆杨沟,在这个悄悄的冬天。

没有赶上穆杨沟最美的季节,我只能在朋友圈的图片和视频中,去陈述穆杨沟梯田最美的季节、最美的风景。

穆杨沟梯田,藏在树木竹林之间,架在溪水深沟之上,挂在山梁悬崖之边,顺着坡势、和着沟谷、携着炊烟,从大洞河河谷到赵云山山腰,凡是有土的地方,都被开拓成了梯田。梯田随山而开,依山而弯,弯盘错置,波光闪闪。在漫坡水汪汪的梯田中,散落着一四处石墙民居,犹如点缀在银河中的星星。

我很不喜欢用学生写作文似的笔法,描绘一个地方的四季。在穆杨沟,梯田就像一位漂亮纯净的村姑,跟随着季节,变换着自己的衣服和心思。但关于穆杨沟的描绘,最贴切的表达还得是学生写作文的笔法和套路——

春天,春雨淅淅沥沥地刷过穆杨沟,山绿了,草绿了,花红了。春雨刷得最贴心的地方,还是那漫坡的梯田。春雨刷过,梯田的水盈盈上涨,山坡更加晶亮起来。穆杨沟的梯田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宏大,田很小、很弯,远看就像山坡上一条条亮亮的琴弦,几坡看过去,就是几把半躺着的扬琴。弹拨的是沟中的老农,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仰头喝上二两老白干,这是山里人下田之前必需要做的功课,花开不一定春暖。老农走进一行行“琴弦〞,柳条一扬,扶紧铧犁,在梯田中划出几条泥土的“琴弦〞。

夏天,梯田被耙犁来回抹过,平滑如镜。关于梯田,最美、最贴切的比喻自然是诗行。这个时节,更为确切的比喻应当是诗笺,等到一棵棵秧苗插进梯田,我们才能看到诗行,那是穆杨沟最诗情画意的季节,层层新绿、漫坡新绿。

秋天,漫坡的绿逐渐变成漫坡的金黄,天高云淡,稻香满沟,那是穆杨沟最饱满的季节。走进十公里长的穆杨沟,犹如走进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田间小道、农家瓦屋、树丛果园、沟谷石崖,四处是夺目的金黃。一层层向上的梯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肥大硕实,颗粒饱满,清风吹来,满沟都是浓烈、醇厚、清爽、悠远的稻香。

春看绿、夏乘凉、秋赏景、冬玩雪。穆杨沟四季明显,引人入胜。客人走进沟中,山里人总会请客人喝酒。酒是自家酿造的糯米酒,酒要喝“三道〞。第一道是“进山酒〞,其次道是“洗尘酒〞,第三道是“同乐酒〞。酒碗端起来,酒讴歌起来:“今天是个吉利日,穆杨沟上彩云飘,喜鹊高叫喜事到,迎接贵客到山腰。青山笑来绿水唱,三道酒满捧手上,穆杨没有好茶饭,唯有美酒敬客人。喜欢喝茶是茶友,喜欢喝酒是酒友,咱们端酒来相碰,记住我们穆杨沟……〞

回到我眼前的穆杨沟,回到初冬的穆杨沟。

陪伴我们的武隆区大洞河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几年前的穆杨沟并没有多少年轻人在家,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那时候,在山里人眼里,那些最美的梯田只是生产粮食的梯田。当梯田生产的粮食已经不能完全改变贫苦落后的面貌时,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走出大山。

近年来,随着大洞河乡旅游开发不断深入,看最美梯田、赏最原始的杜鹃花海、探险大洞河等活动越来越密集,到大洞河乡的游客越来越多,穆杨沟不断建起了农家乐、民俗村、度假村,外出打工的人如留鸟般回来,他们耕耘起抛荒多年的梯田,不仅仅为了秋天的稻米。

朝阳朗照大佛岩,夕阳晚照赵云山,在大佛岩和赵云山的对望中,穆杨沟随着清清的大洞河漫漫地铺排开去。

单从字面上看,穆杨沟中的“穆〞、“杨〞二字并没有多少关联的意义。有人说,“穆杨沟〞其实是“牧羊沟〞,就是一条放牛放羊的河沟,显然这是调侃。在四川方言中,放羊就是放羊,绝对没有牧羊这么文绉绉的说法。

其实,“穆杨沟〞中的“穆〞指穆桂英,“杨〞指杨宗保。南宋时期,穆桂英、杨宗保夫妻二人奉朝廷之命,降服招安焦赞、孟良,以大佛岩、赵云山作掩护,卧薪尝胆,建立山寨,招募忠勇,刻苦练兵,保家卫国。穆杨沟因而得名。

翻阅正史、野史,我们找不到这番记录,但询问沟中的老人们,他们总是振振有词,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走进穆杨沟,沟中至今还有穆家寨、拴马石、点兵台这些古老的地名,地名记着所有的事情。

不去探究穆杨沟传名千百年的故事,古老的地名、古老的传闻给了这方沟谷寻古纳凉的示意。

大洞河乡,一个同样古老的地名。在山里人还没有完全认识这方土地的时候,大山里的铁矿石就成了人们变现的唯一资源,古老的地名因此被改为“铁矿乡〞。这是一个很直接、很功利的地名。一车车的铁矿石将大山挖得千疮百孔,却没有给大山带来期望的富足。乡亲们果断关了矿山,把向大山攫取的目光收回来,让这片土地全新改版。他们把目光投向青山、小河、山花、梯田,“铁矿乡〞的名字成为历史、成为反思。

记住地名好回家,记住地名走远方。

山顶是山风,山腰是山林,山下是坡地,当山坡上的巴掌地、鸡爪地无法解决山里人的温饱时,勤劳的穆杨沟人改天换地,在山坡上有土的地方开挖梯田。当年开挖梯田只是想让山里人吃上大米,谁也没有想过会成为今日的一道风景。当温饱不再是山里人最大的牵挂时,梯田关于粮食的含义就会被超越,这是穆杨沟先辈对土地的示意,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资产,生生之土,生生不息。

假如开挖梯田是有意为之,修造石墙房子绝对是无奈之举。当年村民将山里的大树投进火中大炼钢铁,穆杨沟人用树木建造木屋吊脚楼的梦想随烟远去。为了遮风挡雨,大家只好就地取材,用沟谷的石头砌墙,建起石墙屋。我们不去对比木屋吊脚楼和石墙屋,今天层层梯田中一幢幢石墙民居,让远远近近的游人望墙兴叹,流连忘返。

走进穆杨沟,走进梯田,走进石墙民居。仰望层层梯田,宛如蓝天之下的天梯,接地连天。田中有水,水中有天。一度寂静的石墙屋如今炊烟袅袅,外出的人们不断回家,开办“农家乐〞、打造度假村,就近在“农家乐〞和度假村里打工。他们选出最饱满的稻种,放进瓦罐中,把春夏写进向上的梯田中、向上的诗行中。上天给了穆杨沟得天独厚的清凉,也给了穆杨沟梯田淡淡的乡愁,大佛岩奇妙的石林和日光,赵云山的杜鹃花海和高高的风车,大洞河险峻的峡谷和神秘的吞江的山洞……

向老汉的儿子刚从广东打工回来,在向老汉的石墙屋小院里,他面对一张图纸,思考如何把小院改建成“农家乐〞。陪伴我们的大洞河乡工作人员说,沟里好几户人家都在冬闲的日子里谋划着建“农家乐〞、建民俗村的事情,冬季确实是一个适合思考和谋划的时节。

四季有冬天,人生有冬天,穆杨沟有冬天,冬天就是一个悄悄地想天想地想日子的好季节,就像沟底的大洞河,在就要流出峡谷的时候,突然消失在一方神秘的山洞中,而它流出山洞后,前方是乌江,乌江前方是长江,长江前方是大海。

穆杨沟有春天到来之前的寂静和冷静!

假如说,穆杨沟是一篇大地思考很久后的大地美文,穆杨沟的冬天就是这篇美文的桥段。

假如说,神秘的大洞河是一部等待翻阅的大地新著,穆杨沟梯田就是这部新著的章节。

梯田、石墙屋、大洞河、杜鹃花、大佛岩,注定这是一方迷人的乡愁之地。乡领导貌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