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与感控(1)课件_第1页
消毒与感控(1)课件_第2页
消毒与感控(1)课件_第3页
消毒与感控(1)课件_第4页
消毒与感控(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与院感控制崔树玉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所1内容消毒灭菌概述方法介绍管理规定应用手部卫生内镜清洗消毒供应室有关的消毒问题疯牛病的消毒医疗用水的消毒职业安全与防护2sdcdccui@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3sdcdccui@概念抗菌antibacterial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抑菌bacteriostasis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干扰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4sdcdccui@概念灭菌保证水平

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常表示为10-n。如设定SAL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5sdcdccui@概念高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结核杆菌等,对细菌芽胞的杀灭可达到消毒的要求。如热力、电离辐射、微波及紫外线;戊二醛、甲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环氧乙烷、二氧化氯、臭氧、一般含氯消毒剂等7sdcdccui@概念中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能达到此水平的消毒方法有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己定碘等)、醇类、酚类、复配双链季铵盐等消毒剂等。8sdcdccui@概念低水平消毒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和部分真菌的处理。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啶、中草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等9sdcdccui@理想的灭菌方法高效快速对物品无损害无毒有机物对其无影响容易被监测便宜10sdcdccui@微生物的抵抗力朊病毒|芽胞|分枝杆菌|亲水病毒或小病毒|真菌|繁殖体|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11sdcdccui@蒸汽灭菌优点:无毒过程容易控制和监测不贵快速受有机物、无机物的影响小缺点不适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为高压容器12sdcdccui@快速灭菌快速灭菌是一个过程,任何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都可以实现快速灭菌快速灭菌要求对裸露的物品在132℃灭菌作用3分钟对灭菌后的物品应该立即使用对严重的感染物、移植物的灭菌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快速灭菌每次快速灭菌都需要严格的过程监测,且都要进行化学和生物监测不要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使用快速灭菌13sdcdccui@环氧乙烷优点非常有效穿透性好许多医疗器械可用过程容易控制和监测缺点欧美有排放限制对人体有毒灭菌过程较长14sdcdccui@低温蒸汽甲醛灭菌优点:温度高,效果好,一般设置在50-80℃范围内相对湿度80-90%时杀菌效果较佳甲醛浓度越高,灭菌速度越快适用于各种内窥镜、眼科手术使用的器械和塑料制品如线筒、导管和透热缆线等缺点:不适用于处理的物品多孔物质如棉、毛织品等容易吸收甲醛降低灭菌效果聚脂纤维、丁基橡胶等较易吸收甲醛,不宜作包装材料杀菌时间长、穿透性差,使用范围窄、残留气味大、有毒性等15sdcdccui@灭菌效果甲醛灭菌柜内温度为80℃时,作用10min,(柜内温度为55℃时,作用60min)于满载条件下,放入灭菌柜内各层加强测试仪中的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芽胞染菌线和染菌片以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胞染菌片,5次重复试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16sdcdccui@灭菌处理的安全性灭菌过程是在负压状态下进行,甲醛气体不会向外泄漏。排气口空气中的瞬间浓度为0.5mg/L(国际上规定8小时工作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L)。被处理物品上甲醛残留量在欧洲4国标准以下,因此使用安全17sdcdccui@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优点:对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快速(47m-73m)可用于不耐热耐湿物品(50℃)安装、操作、监测简单许多医疗器械可用缺点:纸、线、液体不适用灭菌锅容积小内镜等与官腔直径、长度有关需要特别的包装和容器18sdcdccui@等离子体灭菌的原理氧化性气体等离子体成分中含有大量活性氧、高能自由基团等活性物质,在等离子体杀灭微生物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电镜图象清晰显示,细菌菌体与病毒颗粒经等离子体作用呈千疮百孔,这是高速粒子的击穿效应在等离子体形成过程中,亦可释放出大量紫外线,等离子体紫外线中有80%以上在具有杀菌作用的波长以内19sdcdccui@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应用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问世1986年以射频能发生电磁场,以H2O2蒸汽为基础气体的非热等离子体灭菌器Sterrad100研制成功。1993年经FDA批准上市。后来,又有两个改进型研制成功,即Sterrad50和Sterrad100S。除Johson&JohsonLtd.研制的Sterrad等离子体灭菌器外,另一种自有特点的AbTox等离子体灭菌器也研制成功。西安航泰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航泰牌HTSG-1700型空气净化机”,在我国首次成功地直接用等离子体进行消毒20sdcdccui@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基础气体对其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有显著影响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与激发源的激发功率密切相关微生物的种类对等离子体灭菌效果有显著影响物体表面细菌芽胞的密度也影响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对等离子体灭菌来说,操作时的温度也是一个应严格控制的参数有机物(蛋白、血)和无机物(尤其是盐)对等离子体灭菌效果都有显著影响21sdcdccui@戊二醛的优缺点优点大量使用,了解性能相对便宜适宜多种材料

缺点挥发的气体刺激呼吸道有异味对分支杆菌较差对血液和组织有固定作用过敏对污水处理系统有影响(欧洲)22sdcdccui@戊二醛消毒剂卫生标准

GB26372-20104.1外观和理化指标4.1.1戊二醛消毒液为无色的透明液体、无沉淀物,有醛刺激性气味。4.1.2戊二醛含量范围为2.0%~2.5%。4.1.3加pH调节剂前,戊二醛消毒剂的pH3.5~4.5。4.1.4加pH调节剂后,戊二醛消毒应用液的pH7.5~8.0。23sdcdccui@4.3杀灭傲生物指标4.3.1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杀菌效果应符合以下要求:原液作用时间≤60min,对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杀灭对数值应≥3。00;作用时间≤4h,达到灭菌合格要求。4.3.2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zO02年版)中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其杀菌效果应符合以下要求:原液作用时间≤60min,对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杀灭对数值应≥3。00;作用时间≤5h达到灭菌合格要求。24sdcdccui@5应用范围5.1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5.2不能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5.3不能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皮肤黏膜消毒。25sdcdccui@过氧化氢优点:不需活化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没有排放限值无异味或者说无限值对血液或组织无固定作用缺点:腐蚀性对眼睛的刺激性26sdcdccui@过氧乙酸优点不需活化无异味存在有机物时仍然有效缺点腐蚀性限制在临床上使用对眼睛和皮肤损害27sdcdccui@GB26371-2010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过氧化氢项目指标过氧化氢(以H202计)的质量分数/%3.0~6.o重金属(以Pb计)/(mg/kg)≤5砷(As)/(mg/kg)≤328sdcdccui@GB26371-2010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过氧乙酸项目指标过氧乙酸(以C2H403

计)的质量分数/%15-21硫酸盐(以so4计)的质量分效/%≤3重金属(以Pb计)/(mg/kg)≤5砷((As)/(mg/kg)≤329sdcdccui@杀灭微生物技术要求消毒对象微生物种类杀灭对数值悬液法载体法一般物体表面大肠杆菌≥5.00≥5.00≥3.00金黄色葡萄球菌≥5.00≥5.00≥3.00皮肤伤口冲洗金黄色有萄球菌≥5.00≥3.00铜绿假单胞菌≥5.00≥3.00白色念株菌≥4.00≥3.00医疗器械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5.00≥3.0030sdcdccui@酸性氧化电位水用离子隔膜技术电解食盐得到pH为2.3-2.6,ORP高达1150mV,有效氯20-60/mg/L,可在数分钟内杀灭细菌繁殖体,20min杀灭细菌芽胞,杀菌作用主要是有效氯,在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发挥快速杀菌作用。启示:在酸性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有效氯的杀菌活性。31sdcdccui@酸化电位水的特殊性质较强的杀微生物作用理化性状不稳定极易受光和大气的影响ORP随其时间和有效氯的丧失而下降pH易受缓冲液而改变杀菌作用易受有机物的影响32sdcdccui@

消毒产品分类管理目录一、消毒剂、消毒器械二、卫生用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33sdcdccui@消毒产品检验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消毒产品检验机构负责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34sdcdccui@建立索证制度

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鲁卫消证字第xxxx号)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消毒剂、消毒器械)(卫消准字(年份)第xxxx号);产品备案证(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用品)(2003.10.142004.6.26)

(鲁卫消备字第xxxx号)产品批次自检报告35sdcdccui@消毒剂施药方法喷雾消毒法---普通方法粒径100um,气溶胶喷雾粒径5-30um擦拭消毒法浸泡消毒法气体熏蒸消毒法(含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气体)烟雾熏蒸消毒法(甲醛)36sdcdccui@医疗机构消毒技术应用37医疗机构的消毒卫生要求成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标准开展消毒质量监测38sdcdccui@执行规范、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39sdcdccui@

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

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四章第二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检测方法:按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第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17“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进行。40sdcdccui@手部卫生与消毒41医院感染增加医院费用

在美国每年医院感染病例大约有200万例,由于感染直接或间接导致约10万人死亡,医院感染引起的治疗费用每年超过45亿美元,在英国医院感染引起的治疗费用每年则超过10亿英镑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30天,花费增加近4万美元42sdcdccui@医院感染增加医院费用在中国,情况同样严重,根据中国卫生部资料,2001年全国193家医院医院染现患率为4-8%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结合分支杆菌感染。2005年12月,某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因感染被摘除。2008年某医院新生儿室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2009年4月某县妇幼保健院发生6名新生儿感染,其中5名新生儿死亡的事件。2009年—2010年,相继发现若干医院发生数十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的事件。2010初,某基层医院发生18名产妇手术切口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事件。43sdcdccui@手消毒的基本情况手部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资料表明良好的手部卫生条件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在美国,CDC在五年前发布《手部卫生指南》后,各医院对手部卫生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OSHA也大力提倡手部卫生,他们对医院的检查就包括手部卫生的内容。在欧美医院的各个病房、诊室都有随手可得的手部消毒剂,供医护人员使用,有些医院也将消毒剂提供给病人和病人家属使用。只要是接触了可能的污染物后就都要洗手或消毒,在接触病人前也要做手部清洗或消毒。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次数每天在37次左右。44sdcdccui@消毒剂的适宜性由于医护人员需要反复多次使用手消毒剂,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可接受度非常重要:生产厂家一般会进行严格的人体试验,证明对手部皮肤基本没有刺激性后才会上市。医院在挑选手部消毒剂时也会挑选几个厂家的产品让医护人员试用,从中选择最能接受的手部消毒剂。为更好地保护皮肤,手消毒后可以使用护手霜。45sdcdccui@常用消毒剂卫生手消毒剂60%以上的酒精,4%葡萄糖酸洗必泰外科手消毒剂

60%以上的酒精加洗必泰(美国要求可以连续作用4-6小时),70%以上的酒精(欧洲)0.5%碘伏主要用在皮肤消毒,手消毒较少用。手消毒的时间只是规定用消毒剂均匀涂抹后至干燥,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手消毒的实验时间一般为15秒46sdcdccui@一般手消毒时机无菌操作之前;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房等重点感染之前及离开这些病房脱隔离衣后;介入性操作之前后。即便戴手套,也应该进行手部消毒;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如需戴无菌手套时。47sdcdccui@一般手消毒注意事项如果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应先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后,再用流动水洗净干燥后进行各种操作。连续诊疗之间手的消毒:医务人员在连续进行诊疗活动之间,如果手无明显的污染,可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揉搓直至干燥。双手直接为感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感染病人污染之后,应先按洗手要求认真洗手,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后,用皂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手套用皂液/肥皂和流动水洗净。若不慎手直接接触到污物,应立即在流动水下认真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用皂液/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在手部干燥的情况下使用手部消毒剂。48sdcdccui@内镜消毒49感染情况美国每年做结肠镜、乙状结肠镜和支气管镜的病人大约有1500万例次,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的大约为2.7%(其说不一)常见的感染有乙肝、丙肝、结核、沙门氏菌、假单胞菌及常见菌,也有HIV,CJD。50sdcdccui@导致内镜消毒不彻底的技术因素:消毒前内镜清洗不彻底主要原因内镜结构复杂,关节多、孔道细长(2--6英尺,直径几毫米),使用时,易沾挂血液、黏液、组织、排泄物等胃镜在应用后,可有105-1010cfu/mL的生物负载。支气管镜在清洗前,平均负载为6.4×104cfu/mL。51sdcdccui@美国常用于内镜消毒灭菌戊二醛(2%-3.4%碱性溶液)自动清洗机过氧乙酸液体化学灭菌。美国消化内镜协会推荐戊二醛溶液不含表面活性剂,因为清洗时难以将它除去。在许多医院里,OPA已经取代了戊二醛。(引自APIC,GuidelinesforInfectionControlPractice2004)52sdcdccui@美国FDA批准用于内镜消毒7.5%过氧化氢十0.85%磷酸0.2%过氧乙酸十防腐剂,用于自动清洗机.0.08%过氧乙酸十1%过氧化氢(AJICAmJInfectControl1999;27:339-43)0.55%邻苯二甲醛(EmergInfectDisases2001;7:348-353)≥2.4%戊二醛自动清洗消毒机,加温至35℃,5min,HLD

53sdcdccui@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推荐≥2.4%戊二醛0.55%邻苯二甲醛

(HLD-10m;sterili-10h)0.35%过氧乙酸

(HBV,HIV-5m;spores-10m)酸性电位水(AcidelectrolyzedWater;2min)二氧化氯(700-1100mg/L)季铵化合物,用于可加温清洗消毒机(ThermotonEndo)55-60℃-5min54sdcdccui@常用消毒剂美国戊二醛45%邻苯二甲醛40%过氧乙酸8%过氧化氢6%其他1%欧盟过氧乙酸90%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戊二醛其他55sdcdccui@常用消毒剂量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戊二醛2%,>1.5%20min邻苯二甲醛0.55%,>0.35%12min过氧乙酸0.15%5min56sdcdccui@内镜消毒与医院感染虽然因为内镜引起感染的报道不多,但欧美都认为内镜的大量应用是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需要面对AIDS、HBV和疯牛病的威胁。ISO已经有了关于清洗消毒机的国际标准—“清洗消毒机-通用要求,第一部分指标与试验(ISO15883-12004)”第二-四部分也已经发布,ISO15883-5也已经起草。欧美各国都按该标准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也依据该系列标准对消毒剂、清洗消毒机进行评价。57sdcdccui@相关病原体胃肠镜:沙门菌幽门螺杆菌葡萄球菌支气管镜:结核分支杆菌非典型分支杆菌葡萄球菌58sdcdccui@国内外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程序国内:使用后的处理水洗酶洗消毒清洗储存

国外:使用后的处理酶洗水洗消毒水洗储存59sdcdccui@清洗消毒要点全管路多位洗液清洗全浸泡消毒时间(>12min,20min)和作用浓度(0.35%,1.5%)过滤水清洗酒精干燥60sdcdccui@合格评价标准美国消毒剂量一般按照消毒剂高水平消毒的能力确定,如2%的戊二醛为45min(现在放宽到20min),0.55%OPA为>12min。不管是机洗还是手洗都要严格执行该时间和浓度。欧洲较多地考虑了清洗效果,只要清洗消毒后达到合格水平就可以。合格水平在欧洲要求对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真菌达到99.9999%,对芽孢建议达到99.99%。61sdcdccui@质量控制清洗消毒过程可查、可控,一般每一环节都要求有记录。由于规定严格,医院基本上以机器清洗消毒为主。人工清洗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62sdcdccui@63sdcdccui@内镜规范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中的水,擦干镜身。用清水冲洗吸引器、送水器按扭和活检入口阀,并擦干;

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导丝、碎石器等,放清水中刷洗,擦干;

清洗用的纱布应是一次性使用,清洗刷应一用一消毒。64sdcdccui@酶洗多酶配制和使用法见说明书将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吸取酶液100ml注入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酶吸入活检孔道,并擦操作部附件、按扭、阀门浸于多酶洗液中,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5-10min。多酶洗液每洗一条内镜应更换。65sdcdccui@内镜高水平消毒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的时间为:胃、肠、十二指肠镜>10min支气管镜浸泡>20min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45min要求灭菌的内镜浸泡10h当日停用内镜浸泡30min采用其他消毒剂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66sdcdccui@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的时间

2%--3.4%碱性戊二醛

美国20min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为10min67sdcdccui@消毒后内镜清洗-干燥-保存从消毒槽中取出后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去除消毒液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外表,反复抽吸冲洗管道纱布擦干内镜表面,压缩空气吹干各孔道(或用75%乙醇)。灭菌内镜必须用灭菌水冲洗。68sdcdccui@内镜清洗消毒注意事项内镜用后,应立即用酶洗涤剂作彻底清洗,所有管道必须冲刷,洗去颗粒,浸入消毒剂部份必须用水淋洗,每次用的清洗剂必需废弃,刷子应是一次使用性,或高效消毒后再用.光纤内窥镜浸泡前,应做泄漏试验(leaktesting).进入无菌组织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灭菌,如不可能至少应高效消毒,然后灭菌水淋洗.(专述)与粘膜接触的内镜是半关键器材,应作高效消毒.FDA批准的灭菌剂和消毒剂才可用于灭菌或高效消毒.69sdcdccui@内镜清洗消毒注意事项采用的方法应是厂家认可,与内镜相容的方法.化学消毒后,内窥镜必须用灭菌蒸馏水淋洗或用自来水淋洗后用70%乙醇或异丙醇淋洗.镜体和管腔应空气吹干,以减少水中微生物的污染.内窥镜应保存于防潮,且不可卷曲,应垂直悬挂利于干燥.穿透粘膜的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在病人之间,必须用机械清洗(如超声波),然后,蒸汽灭菌,或者使用一次弃去.70sdcdccui@与供应室有关的消毒问题71关于清洗消毒程序清洗—消毒?消毒—清洗—消毒酶洗(注意个人防护),82-90℃漂洗(有消毒作用),干燥,包装,灭菌,保存。72sdcdccui@监测使用的菌种美国蒸汽: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干热:微小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

ETO:微小杆菌芽孢

等离子: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过氧乙酸: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欧盟热: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化学:枯草杆菌芽孢等辐照:微小杆菌芽孢

73sdcdccui@灭菌监测阳性后怎么办?生物指示剂:只出现一次阳性不必回朔,再次阳性:回朔到上次阴性的结果。化学指示剂:出现阳性的包裹不可用。74sdcdccui@监测周期BD:空锅/每天,可能影响灭菌效果时指示胶带:每包(作包装用)化学卡:每包/锅生物卡:每周(一般每天),移植手术器械、人工埋入物/锅压力、温度:实时监控75sdcdccui@包装一次性高分子材料基本不用布76sdcdccui@保存保存期:没有规定(可保存数年)保存条件:防尘、防湿、避免高温标识:灭菌器号、流水号、灭菌日期、有效期(如果需要)77sdcdccui@疯牛病的消毒78WHO2000年的指南接处高危险性物品时,建议用一次性物品,否则:使用后浸泡在1NNaOH中121℃30min,在清洁、冲洗、灭菌(唯一明确规定需要消毒后再清洗的传染病。)79sdcdccui@高危险性的病人和组织组织脑脊髓眼人群CJD、TSEs与prion疾病相关的症状的人有CJD、GSS、FFI家族史家族性TSEs的病人带有prion基因器官移植病人80sdcdccui@CDJ的消毒浸入1NNaOH1小时,冲洗,放入开放的容器中,121℃1小时;或:1NNaOH1小时,直接在121℃半小时;或:134℃18min或:132℃60min对于非关键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81sdcdccui@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的危害。—现在:非典型肺炎、AIDS、疯牛病、乙肝、丙肝、埃博拉热、军团病、莱姆病、O157:H7大肠杆菌肠炎。(1997年WHO主题:人类与新传染病)—展望:对自然环境的开发:自然疫源病。生产集约化:食品、饮料、饲养场、果蔬基地。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空调系统、快餐化、交通网、投寄网。医疗:传染病、耐药菌、条件致病菌,院内感染。病原体自身:新病原体、抗力增强。82sdcdccui@新发现的传染病有三种情况—某种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存在并被人们所认知,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直到人们发现了它的病原体才被确认为传染病,如胃溃疡、淋巴瘤、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突发性玫瑰疹等。—可能早已存在但未被人们所认识的某些疾病或综合征,经发现和鉴定出了病原体被确认为传染病,如军病团、莱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等。—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新产生的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83sdcdccui@控制新传染病的一些难点传播途径不很清楚:埃博拉热、禽流感病原体抵抗力不很清楚:朊病毒病原体分离培养困难不易直接评价消毒效果:朊病毒、TTV病毒一种病原体引起多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差异大:莱姆病一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肠炎、关节炎病原携带者大量存在:HP、HIV传染性强:埃博拉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体84sdcdccui@医疗用水透析用水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供应室器械冲洗用水外科手冲洗用水诊疗用水呼吸机湿化瓶水吸引设备用水85sdcdccui@卫生部相关文件《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卫办医政发〔2010〕161号导尿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86sdcdccui@职业安全和防护87所有的消毒剂都有毒性物品腐蚀性接触毒性(皮肤、黏膜刺激性)吸入毒性(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长期毒性(慢性毒性、致癌、致畸形)误服、误用毒性(急性毒性)88sdcdccui@我国消毒剂中限用要求餐具及果蔬消毒剂:重金属(以铅计)≤30mg/L、砷≤5mg/L(含磷酸盐)或≤3mg/L(不含磷酸盐)。配方中禁用成分:氧氟沙星、甲硝唑、联苯苄唑等抗菌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皮肤消毒液:戊二醛0.1%、氯己定4.5%、苯扎氯铵与苯扎溴铵0.5%、三氯生2.0%。黏膜消毒液:戊二醛0.1%、氯己定0.5%、苯扎氯铵与苯扎溴铵0.2%、三氯生0.35%。89sdcdccui@瞬间口服毒性毒性限度戊二醛(GA)邻苯二甲醛(OPA)过氧乙酸(PAA)瞬间毒性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