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_第1页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_第2页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_第3页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_第4页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xxx公司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及答案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复习题一、选择题1.一光年大约等于(

B)A.1.5亿公里;万亿公里;×24×3600亿公里;×24×3600亿公里;2.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α星距离地球约(

D)万公里;天文单位;万光年;光年3.当光源背离我们运行时,它发出的光谱线向频谱的(

A

)偏移。A.红端;B.高频端;C.低频端;D.紫端4.目前的观测与计算表明,宇宙的尺度大约为(

B

)亿光年;亿光年;C.无限大;D.不可知5.目前的观测与计算表明,宇宙的年龄大约(

A)亿年;亿年;C.小于100亿年;D.大于200亿年6.按照恒星的演化历史,恒星大致可分为(

A

)A.星胚和主序星;C.红巨星和致密星;,B都正确;,B都不正确7.一般恒星演化的晚期都要变为致密的星体星,它们包括(

D)A.白矮星;B.中子星;C.黑洞;,B,C都正确8.根据提丢斯公式,太阳系中的某个轨道上还缺少了一颗行星,但是天文学家在这个轨道位置上却发现了大量的小行星,并称之为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分布的位置应该在(

C

)A.金星与水星之间;B.金星与地球之间;C.火星与木星之间;D.火星与地球之间9.(

B)为建立经典力学体系铺平了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中心论神话。A.地心说;B.日心说;C.广阔的恒星世界的发现;D.发现银河系10.1918年,沙普利得出银河系是一个透镜型庞大天体的结论,其直径达10万光年,太阳处于银河系的(

D

)A.边缘;B.离中心3万光年的旋臂外;C.离中心3万光年的旋臂上;D、中心11.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黑洞预言是建立在(

A

)基础上A.牛顿经典力学;B.量子力学;C.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D.狭义相对论12.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提出黑洞的预言是建立在(

C

)基础上A.牛顿经典力学;B.量子力学;C.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D.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13.根据拉普拉斯的预言,若将太阳压缩成半径为(

A

)的球体,它就会变成黑洞公里;B.3米;厘米;毫米14.史瓦西预言,要使我们的地球成为黑洞,就必须把它的半径压缩到只有(D

)公里;B.3米;厘米;毫米15.“史瓦西黑洞”是由(

C

)演化而来的A.星云;B.行星;C.质量大于太阳2倍的恒星;D.超新星16.前苏联科学家特罗緬柯认为,微型黑洞发射的中微子的数量是太阳中微子的数量的(

D

)倍。;;;17.霍金提出的小黑洞其吸积效应(

C)发射效应,因而它可能会给我们提供巨大的能源,从而帮助人类跨过核能时代进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说法都错18.目前认为,黑洞家族的成员有(C

)A.史瓦西黑洞和微型黑洞;B.大黑洞和原始黑洞;,B都不正确;,B都正确19.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距太阳(

A

)天文单位。A.0.39;;;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距太阳(

D

)天文单位。A.9.5;;;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

C)倍。;;;22.木星的体积超过地球至少(

D

)倍。;;;23.火星的赤道半径差不多是地球赤道半径的(

A

)A.0.9倍;倍;倍;倍24.太阳系中除地球外,可能有液态水的星球是(

B)A.水星;B.木卫二;C.土卫三;D.海王星25.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C

),大气压不到地球大气压的1%倍。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26.金星表面的温度大约为(

A

)A.460℃;B.-20℃;C.2027.金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C

),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90倍。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28.木星赤道的自转周期为(

D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50分29.已经探测到的土星卫星至少有(

D)。颗;颗;颗;颗30.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对地球上×108年以来古生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这段时间里至少发生过七次周期性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其中灭绝率最高的一次发生在(C

)。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物种灭绝达70%,恐龙从此消失。A.三叠纪;B.侏罗纪;C.白垩纪;D.第三纪31.生物化学家(C)模拟原始大气的成份,把甲烷、氨、水蒸汽、氢气的混合体装在封闭系统内,合成出了有机分子氨基酸。A.摩尔根;B.赫胥黎;C.米勒;D.克里克;32.由非生命向生命的转化过程分为无机物分子——(

D

)——有机物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四个转化过程。A.化合物;B.氨基酸;C.原生质;D.有机物小分子;3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下述选项中不符合基本事实的是(B)A.最简单的生命至少在30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B.距今大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生物大爆发;C.以恐龙的灭绝为代表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侏罗纪时期;D.在新生代第四纪,哺乳动物灵长类中的一支逐渐进化为人类;34.达尔文在南美洲的一个群岛上发现26种陆栖鸟中有25种是特有的,而且它们的特征排列成一个渐进的系列。达尔文由此产生了(B)的思想。A.用进废退;B.生存竞争;C.物种可变;D.优胜劣汰;35.达尔文进化论只关注生物间的(A),而忽略了协同、协作。事实上,如果不存在协同,生物的种群就不可能存在,生物个体也无法生存。A.斗争;B.必然性;C.内因;D.渐变;36.生命的特征不包括(A)。A.物质由分子构成;B.应激反应;C.新陈代谢;D.生长发育;37.生物的多样性包括(B)。A.基因的多样性;B.食物链的多样性;C.种群的多样性;D.进化的多样性;38.科学家们粗略地估算,地球上(D)物种有约150-200万种。A.生存过的;B.现存的;C.动物;D.现存的,并被科学家发现及命名的;39.(B)造成了北美大草原的荒漠化。A.鹰隼数量太少;B.食物链结构不合理;C.风沙太大;D.对生态秩序的人为破坏;40.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生命科学发展史实的是(C)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世纪初,摩尔根通过对果蝇遗传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多年前詹森研制的第一台显微镜已能够看到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D.沃尔森和克里克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41.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不是关于(C)的学说A.生物体构成的;B.生物体繁殖和生长发育;C.生物遗传信息;D.生命活动;42.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是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长链互以碱基配对相连而成的双螺旋状分子;的生物合成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征;的碱基是A、T、G、C,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与G、T与C配对;具有贮藏遗传物质,传递、表达遗传信息的作用;4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双螺旋开始分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分别合成出与母链的这支单螺旋互补的子链,这一新一旧两股螺旋形成的子链不断延伸,形成了新的DNA分子,这一过程被称为(A)A.半保留复制;B.基因表达;C.有丝分裂;D.基因突变;44.DNA分子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片段被称为(A)A.基因组;B.基因;C.染色体;D.内切酶;45.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统称为(B)A.遗传工程;B.生物工程;C.基因工程;D.酶工程;46.生物工程兴起于(D)世纪50年代;世纪70年代;世纪初;世纪90年代;47.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B)功能的片段,它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代谢,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A.辐射;B.遗传;C.生殖;D.传递;48.人类基因组包含(D)亿个基因;亿个碱基对;C.基因诊断技术;D.人类的所有基因;49.生物工程(A)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并为商家带来巨大利润,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经济生活A.已经;B.即将;C.可能;D.不可能;50.高等动物的生殖细胞携带了全部的遗传信息,也只有生殖细胞才有产生一个完整生命的能力;而体细胞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不可能发育成各种各样的细胞。这是(A)的观念A.由多利的出生证明了;B.被多利的出生突破了;C.没有事实支持;D.不被生物学家接受;51.多利有(C)位“母亲”;;;;52.将病人的体细胞通过克隆途经转变成胚胎干细胞,这种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细胞、组织或器官,因而可以供医学研究和用于器官移植、器官再生等,以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这种技术被称为(B)A.生殖性克隆;B.治疗性克隆;C.胚胎克隆;D.细胞核移植;53.(B)是能在体外分化生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原始细胞A.多核细胞;B.胚胎干细胞;C.噬菌体;D.单细胞生物;54C(不确定;;;;55.人类基因组的初步分析表明,人类基因总数为(C)个,比线虫多1万个基因,比果蝇多2万个基因万;万个;万~4万个;万个;56.中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B)的测序工作A.0.5%;%;%;%;57.目前不少科学家主张对生命科学技术持有理性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及审慎的行为原则,是由于(D)A.生物技术发展迅速;B.杞人忧天;C.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实施;D.生物技术事关人的生存及其价值;58.不同生物体的分子组成大体相同,其中(D)是生物体内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A.蛋白质;B.核酸;C.糖;D.水;59.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著作(B)A.《基因论》;B.《物种起源》;C.《地质学原理》;D.《人口论》;60.关于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和特征,下面表述中错误的是DA.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B.人属于动物界;C.人归属于哺乳动物纲;D.人归属于食肉目;61.通常把(A

)纳米尺度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100纳米;~100厘米;~100微米;~100丝米。62.直到(C

)出现后,纳米技术才真正成为一门科技技术。A.激光;B.计算机;C.扫描隧道显微镜;D.相对论。63.在美国,对纳米科技的投入每年大约在(C

)美元左右。亿;亿;亿;亿。64.钠米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

B)字节。亿;万亿;万亿;万亿。65.1991年,(B

)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A.碳纳米管;B.纳米金属;C.钠米陶瓷管;D.超导材料。66.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纵原子成功写出(

B)二字。A.科学;B.中国;C.人民;D.纳米。67.钠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将它拉长达(

A

)多倍而不出现裂纹。;;;。68.199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用单电子移动单电子,利用这种技术可望在20年后研制成功速度和存贮容量比现在提高成千上万倍的(

C

)。A.分子计算机;B.超级计算机;C.量子计算机;D.生物计算机。69.STM得名“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因是由于它工作时的特点为(

D)。A.恒电流的工作方式;B.利用针尖获取图象,通过隧道电流进行扫描;C.恒电压的工作方式;D.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过隧道电流获取图象70.纳米技术是研究“纳米尺度”即(

B

)内物质所具有的特异现象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新材料,研究新工艺的方法与手段。毫米至毫米范围;纳米至纳米范围;纳米至纳米;微米至纳米范围71.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黑洞预言是建立在(

A)基础上A.牛顿经典力学;B.量子力学;C.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D.狭义相对论72.纳米技术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59年,首先是由提出的。CA.爱因斯坦;B.费曼;C.理查德;D.凡尔纳。73.STM是依靠隧道效应原理工作的,它产生的图象所提取的信息是样品表面的(

C

)。A.一维信息;B二维信息;C.三维立体信息;D.以上说法都不对。74.所谓纳米其实是一个(B

),它是英文"Nanometer"的简称,记作nm。A.技术名称;B.长度计量单位;C.人物名称;D.上述皆错。75.激光技术于1960年在美国被梅曼发明的(

B)激光器引领出来。A.二氧化碳;B.红宝石;C.氦氖;D.气体。76.通讯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容量可用所能调制的(

D

)表示。A.频率;B.频带宽度;C.波长;D.信号。77.1966年,(

B

)等人提出用介质光波导或光导纤维来取代传统的电缆,用导波光来传送信息,奠定了光纤通信的理论基础。A.凯恩教授;B.高锟博士;C.哈姆雷特教授;D.亚里夫教授。78.1970年,(

C)率先拉制出1000dB/km的光纤,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根通信用光导纤维。A.飞利浦公司;B.朗讯公司;C.康宁公司;D.富士通。79.光纤通信最重要的的优点是(

B)。A.尺寸小、重量轻;B.传输损耗低,增加中继距离,减少中继站;C.保密性强;D.光纤具有极宽的频带,可传送巨大的信息容量。80.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能够载荷(

B

)的信息。A.更少;B.更多;C.差不多;D.相同。81.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能够载荷(

)的信息(不确定)82.1908年,(

C)成功地液化了地球上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气,1911年又发现:汞的电阻在左右的低温时急剧下降,以致完全消失(零电阻)。A.诺贝尔;B.迈斯纳;C.昂纳斯;D.玻尔。83.当超导材料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而进入超导态以后,该超导材料便呈现完全抗磁性,这种现象称为“(

A

)”。A.超导效应;B.迈斯纳效应;C.光电效应;D.量子效应。84.“(

C

)”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超导电性理论阶段的开始。A.电子冻结;B.晶格;;D.电子导电85.1987年2月,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B

)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禁区(77K)也奇迹般地被突破了。A.黄昆;B.赵忠贤;C.唐敖庆;D.彭桓武。86.所谓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

A

)A.在液氮温度(-196℃B.在K时电阻可接近零的材料;C.在常温(0℃D.在接近100℃87.超导现象是由(

A

)最先发现的。A.荷兰人昂纳斯;B.德国人迈斯;C.巴丁、库柏和施里弗;D.英格兰人詹姆斯·杜瓦。88.著名的BCS理论是由(

A

)提出的。A.美国科学家巴丁、库柏、施里弗;B.苏联科学家京茨堡和朗道;C.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D.德国人迈斯纳和奥森菲耳德。89.下面(

C

)不属于超导体的物理化学性质。A.直流电阻为零;B.完全抗磁性;C.超导隧道效应;D.绝热去磁降温效应。90.下面(

C

)不属于超导体的特性。A.零电阻;B.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C.完全抗磁性;D.遵守欧姆定律。91.下面不属于超导态临界条件的是(

D)。A.临界温度;B.临界磁场;C.临界电流;D.临界磁导率。92.核聚变反应时,内部温度高达1亿~2亿度,没有任何常规材料可以包容这些物质,而超导体产生的强磁场可以作为“(

D)”,将热核反应堆中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包围、约束起来,然后慢慢释放,从而使受控核聚变能源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新能源。A.磁激励体;B.磁绝缘体;C.磁流体;D.磁封闭体。93.获得原子能有两个途径,它们分别是(

B

)。A.燃烧煤与燃烧石油;B.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C.炸药爆炸与燃烧氢气;D.热核反应与炸药爆炸94.下面的陈述中不属于“原子结构的三种模型”的是(

D

)。A.汤姆孙模型;B.原子的有核模型;C.玻尔模型;D.索末菲模型。95.发现电子的意义在于(

B)。A.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B.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C.打开了研究分子窗口;D.证明原子核是可分的96.天然放射现象最初是由(

C

)发现的。A.居里夫人;B.爱因斯坦;C.贝克勒尔;D.麦克斯韦。97.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明了(

B)。A.原子是有结构的;B.原子核是有结构的;C.分子是有结构的;D.原子是有核的。98.原子核反应堆以及原子弹的反应是基于如下(

B

)的原理。A.轻核聚变;B.重核裂变;C.化学能的释放;D.以上说法都不对。99.无论是重核裂变还是轻核聚变,它们所产生的原子能均来源于(

D

)。A.原子核的结合能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的能级间跃迁放出的能量C.原子核与电子化结合成原子所释放的能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100.氢弹、中子弹爆炸时发生的反应属于(

A

)。A.轻核的聚变反应;B.重核的裂变反应;C.原子的化学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101.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是(

D

)A.爱因斯坦

B.拉普拉斯

C.开普勒

D.魏格纳102.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者是(

C

)A.弗里德曼

B.哈勃

C.伽莫夫

D.爱因斯坦103.维萨里于(

C

)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A.1514

B.1534

C.1543

D.1553104.最早创造了零的概念及其数字符号的国家是(

C

)A.中国

B.巴比伦

C.印度

D.埃及105.克隆羊多利是属生物技术中的(

A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106.提出人体血液小循环理论的是(

D

)A.塞尔维特

B.维萨里

C.哈维

D.盖伦107.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B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108.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

D)

A.电力技术

B.能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蒸气机技术109.科学燃烧理论的创立者(

B

)

A.玻义耳

B.拉瓦锡

C.舍勒

D.普利斯特列110.(

A)的人工合成突破了有机物和生物高分子的界限。A.尿素

B.RNA

C.胰岛素

D.DNA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者(A

C

)

A.普朗克

B.海森堡

C.爱因斯坦

D.薛定谔2.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

AC

)

A.克里克

B.维尔金斯

C.沃森

D.查哥夫3.星云假说的提出者(

A

B

)

A.拉普拉斯

B.康德

C.孙思邈

D.李时珍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ABD

)

A.能量守恒

B.细胞学说

C.牛顿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5.近代原子-分子学说的提出者(

AB

A.阿佛加德罗

B.道尔顿

C.赫舍尔

D.哥白尼6.以下技术中古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

AC

A.阴历历法

B.冶铁技术

C.空中花园

D.创造零的概念7.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内容(AB

A.牛顿三大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

C.尺缩效应D.浮力定律8.以下技术中属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内容的有(

AB

A.纺织技术

B.蒸汽机技术

C.电力

D.钢铁冶炼9.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ABD

)

A.X射线

B.元素放射性

C.化学键

D.电子的发现10.现代技术的三大技术体系(

ABD

)

A.网络技术

B.能量转换技术

C.物质变化技术

D.信息控制技术三、填空题1.原子弹是利用重核

裂变

反应制成的爆炸装置。2.若按照材料使用时性能的侧重点来分,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与

复合

材料两大类。3.目前海洋能开发利用主要有

潮汐能

、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等。4.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布置的

计算机及其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5.维纳从猫捉老鼠的现象中受到启示,悟出了

滤波器

的基本原理。6.1988年9月邓小平首次突破了马克思100年前的说法,提出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的新命题。7.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的某些事物乃至整体环境存续、利用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

科学

。8.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核酸

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生物学。9.有些物质在一定的转变温度Tc以下会转变为完全没有电阻,同时有完全抗磁性,这就是所谓的

超导

现象。10.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与特征,可以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

生物资源

。四、判断题1.摩尔根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得到了与孟德尔学说完全相符的结果。(

对)2.现代技术的结构包括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技术科学。(

错)3.克隆是指一种人工诱导的有性繁殖方式。(

错)4.R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错

)5.理论上,恒星以其能量耗尽后所剩物质质量的大小有白矮星、经巨星、黑洞三种可能的末态。(错

)6.信息高速公路是指高速公路的信息化。(错

)7.“光电效应”主要体现了光的波动性。(错

)8.宇宙中“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很少。(

错)9.孟德尔选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为亲代进行杂交,结果发现,子一代有高茎也有矮茎。(

错)10.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在所有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内,物理定律有不同的形式。(错

)五、名词解释

1.微波背景辐射

2.星际分子

3.自组织

4.暗物质

5.核能六、简答题1.简述新材料技术的主要内容。2.近代物理学上三次大综合的主要内容。3.试述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4.简述现代化学的地位和作用。5.简述高技术的主要特征。6.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7.简述太阳能利用新技术的主要内容。8.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9.试举几种主要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10.材料的种类有哪些11.微生物有哪些特性12.空间技术的应用有哪些1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4.什么叫科学它有哪些特征15.简述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16.简述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17.什么叫技术它有哪些特征18.简述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19.试述现代技术的联系与区别。20.简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21.简述古代中国的技术成就。22.古埃及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23.古巴比伦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24.古印度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25.简述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26.简述古代阿拉伯国家的技术成就。27.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特征28.试析古代的科学思想与方法。29.试述古代阿拉伯国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30.试析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31.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是什么32.简述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的主要贡献。33.近代科学包括哪些学科各有哪些主要成就34.简述哥白尼日心说和哈维血液循环的基本观点。35.试析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36.简述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技术领域。37.简述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特点。38.第二次技术革命以什么为标志它包括哪些技术领域39.简述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点。40.近代科学技术的特征有哪些41.试述近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42.试述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意义。43.简述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44.简述玻尔模型与卢瑟福模型的差别。45.简述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46.夸克有哪几种

5.简述宇宙的结构。47.简述传统宇宙观及其不足。48.简述大爆炸模型的天文学观察证据。49.试述现代数学发展的特点。50.简述下列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它们的应用: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运筹学,③泛函分析,④突变理论,⑤数理逻辑。世纪以来,人们对元素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变革52.现代化学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53.论述现代化学的地位与作用。54.简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5.地球的演化经历了哪些时期56.简述大陆漂移说的设想及其证据。57.试述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58.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59.试述现代生物学发展趋势。60.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61.简述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学科体系。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