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_第1页
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_第2页
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_第3页
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_第4页
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第十九章第一节概述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一)中药及其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有中医理论的指导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从中药的药性理论到组方的君臣佐使,无不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治的理论原则。第一节概述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产地分散,加上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等因素,造成其所含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如党参在我国有39种之多。中药制剂又收到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储藏等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更为复杂,如板蓝根颗粒有700多产家生产出1200多种药品;复方丹参片600多产家生产出800多种药品。(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种类繁多、1、同一植物化学成分复杂柴胡: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Δ22-豆甾烯醇、豆甾醇、侧金盏花醇、白芷素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三)中药及其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第一节概述1、同一植物化学成分复杂(三)中药及其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第1、化学成分复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1、化学成分复杂2.不同来源原材料差异大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金黄柴胡、大叶柴胡、长茎柴胡等柴胡:伞形科银柴胡:石竹科影响因素:产地、生长环境、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加工方法2.不同来源原材料差异大3、同样的药物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不同黄连上清丸:黄连为君药安宫牛黄丸:黄连为臣药3、同样的药物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不同4、制剂工艺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丹参:丹参酮(脂溶性)丹酚酸B、丹参素(水溶性)复方丹参片:乙醇、水提取复方丹参滴丸:水提取4、制剂工艺不同,有效成分不同5、剂型繁多,辅料干扰大蜡丸蜂蜡蜜丸蜂蜜糊剂糯米粉、黄米粉曲剂发酵胶剂豆油、黄酒、冰糖5、剂型繁多,辅料干扰大6、杂质来源复杂非药用部分、泥沙

重金属、残留农药霉变、虫蛀等产生的杂质洗涤用水污染6、杂质来源复杂ChP2010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传统剂型:丸剂散剂膏药酒剂搽剂等现代剂型:口服液片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气雾剂喷雾剂注射剂等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ChP2010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一)中药材和饮片药材是药制剂的生产原料,是中药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的处方药品。显微鉴定是药材和饮片的特色鉴别方法。

(一)中药材和饮片(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成分。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大部分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一般是针对中药中的某一类或单一成分提取而得到。如人参总皂苷、丹参酮等,因此其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都是围绕该类或该成分而建立的,强调方法的专属性。(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丸剂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等。(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2、散剂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和外用散剂。2、散剂3、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3、颗粒剂4、合剂与口服液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4、合剂与口服液5、其他中药制剂酒剂与酊剂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5、其他中药制剂注射剂:同化学药品,指纹图谱煎膏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糖浆剂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特征注射剂:同化学药品,指纹图谱片剂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园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分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第十九章_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胶囊剂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胶囊剂气体制剂气雾剂: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制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喷雾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气体制剂1.中药材取样法(1)外观检查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

(3)取样部位、取样量(4)四分法取样(5)最终抽取样品量三样品制备方法(一)取样与样品保存:均匀、合理1.中药材取样法三样品制备方法2.中药制剂取样法(1)粉状制剂:100g;四分法

(2)液体制剂:200ml(摇匀)(3)固体中成药:片剂200片;丸剂10丸;胶囊20个,取内容物100g

(4)注射剂:取样2次2.中药制剂取样法样品提取方法

1、萃取法2、冷浸法3、回流提取法4、连续回流提取法5、水蒸气蒸馏法6、超声提取法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样品提取方法(二)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一)提取方法

1、超声提取法超声波在液体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物体辐射,出现“空化”现象(气泡的形成、生长及破裂现象。简便、省时、提取率高

(一)提取方法简便、省时、提取率高(一)提取方法2、萃取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1)萃取溶剂的选择正丁醇—用于皂苷类醋酸乙酯—用于黄酮类氯仿—用于生物碱类乙醚、石油醚—用于挥发油(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2)水相pH的选择酸性成分—比其pKa低1~2个pH单位碱性成分—比其pKa高1~2个pH单位(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3)仪器和提取次数

分液漏斗鉴别—1次含量测定—3~4次(一)提取方法分液漏斗鉴别—1次含量测定—3~4次(一)提取方法2、萃取法(4)酒剂和酊剂—先挥去乙醇(5)防止和消除乳化(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3、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提取(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4、连续回流提取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5、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挥发性的可随水蒸气蒸出的组分的测定(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处于超临界点之上的流体,是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兼有气体与液体的一些特性。

(一)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1)它具有与液体相似的密度,因而具有与液体相似的较强的溶解能力;(2)溶质在流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气体相似,具有传质快,提取时间短的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3)超临界流体的表面张力为零,易渗透到样品中,带走测定组分;(4)超临界流体在通常状态下为气体,萃取后溶剂可变成气体而逸出,易达到浓集的目的;(5)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5)CO2是一种(6)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7)该技术易与其他仪器联用实现自动化(6)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二)纯化方法柱色谱法(1)保留测定组分在柱上,洗去杂质,再用适当溶剂洗下组分;(2)保留杂质于柱上。(二)纯化方法鉴别对象选取原则:1、复方制剂,按君臣佐使依次选择;2、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3、原粉入药者,应作显微鉴别;4、选择尽量多的药味,至少超过处方的1/3。第二节中药的鉴别鉴别对象选取原则: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一)性状鉴别(二)显微鉴别(三)理化鉴别(一)性状鉴别(一)性状鉴别外观、形状、感官性质等特征抓住药材的一般形态规律和形态特异性参照药典、药品标准和中药鉴定学(一)性状鉴别(二)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及含药材粉末的中成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化合物的特征。(二)显微鉴别第十九章_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三)理化鉴别1、微量升华法:具有升华性成分的药材及制剂的鉴别2、化学反应法(1)颜色反应与沉淀反应

(2)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四)色谱法(三)理化鉴别(四)色谱法(一)水分测定(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三)重金属检查(四)砷盐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

第三节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一、杂质检查(一)水分测定第三节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一)水分测定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GC法(通用)(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总灰分是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后残留的无机物(三)重金属检查来源:环境、农药(一)水分测定(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三)重金属检查(四)砷盐检查来源: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方法:有机破坏古蔡氏法三、杂质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

测定对象: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总有机氯、总有机磷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四)砷盐检查三、杂质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含量测定项目选定原则: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2、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3、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4、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第四节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体控制含量测定项目选定原则:第四节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6、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7、确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总固体量。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首选方法1、色谱条件选择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测定方法的选择(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1)固定相:ODS

(2)流动相:甲醇-水;乙腈-水黄酮类、酚酸类:乙腈-水-酸生物碱类:乙腈-水-三乙胺(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3)洗脱方式等度洗脱:组分较少、性质差异不大的样品梯度洗脱:组分较多、性质差异较大的样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4)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可变波长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荧光检测器(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预处理避免糖对色谱柱的污染:使用高浓度的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提取测定组分,避免使用水为溶剂(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避免糖对色谱柱的污染:使用预柱;分析完毕后,先用水或低浓度的醇洗去糖等水溶性杂质,再用甲醇等将色谱柱冲洗干净。(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3、测定方法的选择

外标法含量波动范围较大者,采用标准曲线定量组成简单者,可使用内标法定量(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

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测定

冰片、桉叶素、樟脑、厚朴酚、丁香酚、龙脑等。含水量、含醇量测定(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1)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固定液(相似原理选择)载体(酸洗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1)固定相的选择气固色谱:高分子多孔微球,用于分离水及羟基化合物。(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2)柱温的选择在使难分离组分符合分离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较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及不拖尾为度,同时注意柱温应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3)载气的选择热导检测器:氢气、氦气

FID、ECD:氮气(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4)检测器的选择

FID:含碳有机物NPD:N、P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量ECD:含负电性原子的化合物(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5)其他条件的选择气化室温度检测室温度进样量(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2、测定条件的选择定量方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二)气相色谱法(三)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薄层板上斑点对单色光的吸收或反射的强度而进行定量。(三)薄层色谱扫描法(三)薄层色谱扫描法1、传统薄层色谱扫描仪全波长扫描仪,提供波长200-800nm范围的可选波长,通过检测样品对光的吸收强弱确定物质含量。该扫描仪也能检测254nm或365nm紫外照射产生的荧光强度,从而进行特异性检测。(三)薄层色谱扫描法(三)薄层色谱扫描法1、传统薄层色谱扫描仪传统扫描仪的扫描方式分为:单光束扫描、双光束扫描和双波长扫描。(三)薄层色谱扫描法单光束扫描:采用单一光束(即单一波长)扫描,仪器结构简单,但是基线不稳,实际中很少使用。单光束扫描:采用单一光束(即单一波长)扫描,仪器结构简单,但双光束扫描:采用同一波长的两个光束同步扫描,一个光束扫描样品展开通道,另一个光束扫描样品通道旁边的空白区域,这样就可扣除空白吸收,部分消除薄层板展开方向铺板不均匀产生的误差。但是无法消除垂直于展开方向铺板不均匀产生的误差。双光束扫描:采用同一波长的两个光束同步扫描,一个光束扫描样品双波长扫描: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束交替扫描样品展开的通道区域,波长选择时,一个波长为样品最大吸收位置,另一是吸收极小值位置。这种方法可基本消除铺板不均产生的误差,因此扫描基线很稳定。双波长扫描: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束交替扫描样品展开的通道区域,波(三)薄层色谱扫描法1、传统薄层色谱扫描仪以上各种扫描方式中,根据光源大小(扫描精度)不同可分为直线扫描和锯齿扫描。(三)薄层色谱扫描法直线扫描:用可以覆盖样品展开通道的宽光束一次性扫完整个展开通道,即在展开方向上每个点的数据只是一个扫描数据点。直线扫描:用可以覆盖样品展开通道的宽光束一次性扫完整个展开通锯齿扫描:采用点状光源,光点尺寸小于通道宽度,因此在展开方向移动到任何一点时,光源都要逐点沿样品通道方向扫描,即形成“之”形(或锯齿形扫描)。这样,在展开方向上每一点的数据都是多个点扫描结果的累加值。锯齿扫描的精度相对直线扫描明显提高。目前,在定量分析中,薄层扫描多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锯齿扫描:采用点状光源,光点尺寸小于通道宽度,因此在展开方向(三)薄层色谱扫描法2、薄层数码成像分析仪利用数码成像设备获得薄层板上各点的光强度信息,之后对获得图像进行分析的薄层分析技术。数码成像设备包括两种:照相机和扫描仪。(三)薄层色谱扫描法(四)分光光度法

干扰问题阴性对照一般用于某一类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等)总量测定(四)分光光度法(五)化学分析法

干扰问题、灵敏度问题一般用于组成简单、含量较高组分的测定(五)化学分析法(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

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其共有特性的图谱。是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进行表征和描述。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第十九章_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基本属性1、整体性

2、模糊性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基本属性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三)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原则1、系统性

2、特征性

3、重现性(可操作性)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三)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原则一、概述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1、中药化学指纹图谱

2、中药生物指纹图谱二、中药指纹图谱的类型第三节中药指纹图谱1、中药化学指纹图谱二、中药指纹图谱的类型第三节中药指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第十九章第一节概述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一)中药及其制剂的生产和使用有中医理论的指导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从中药的药性理论到组方的君臣佐使,无不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治的理论原则。第一节概述一、中药特色与分析特点(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产地分散,加上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等因素,造成其所含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如党参在我国有39种之多。中药制剂又收到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储藏等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的环节更为复杂,如板蓝根颗粒有700多产家生产出1200多种药品;复方丹参片600多产家生产出800多种药品。(二)中药及制剂的质量有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种类繁多、1、同一植物化学成分复杂柴胡: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Δ22-豆甾烯醇、豆甾醇、侧金盏花醇、白芷素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三)中药及其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第一节概述1、同一植物化学成分复杂(三)中药及其制剂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第1、化学成分复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1、化学成分复杂2.不同来源原材料差异大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金黄柴胡、大叶柴胡、长茎柴胡等柴胡:伞形科银柴胡:石竹科影响因素:产地、生长环境、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加工方法2.不同来源原材料差异大3、同样的药物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不同黄连上清丸:黄连为君药安宫牛黄丸:黄连为臣药3、同样的药物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不同4、制剂工艺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丹参:丹参酮(脂溶性)丹酚酸B、丹参素(水溶性)复方丹参片:乙醇、水提取复方丹参滴丸:水提取4、制剂工艺不同,有效成分不同5、剂型繁多,辅料干扰大蜡丸蜂蜡蜜丸蜂蜜糊剂糯米粉、黄米粉曲剂发酵胶剂豆油、黄酒、冰糖5、剂型繁多,辅料干扰大6、杂质来源复杂非药用部分、泥沙

重金属、残留农药霉变、虫蛀等产生的杂质洗涤用水污染6、杂质来源复杂ChP2010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传统剂型:丸剂散剂膏药酒剂搽剂等现代剂型:口服液片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气雾剂喷雾剂注射剂等二、中药及其制剂的分类与质量分析要点ChP2010一部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一)中药材和饮片药材是药制剂的生产原料,是中药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的处方药品。显微鉴定是药材和饮片的特色鉴别方法。

(一)中药材和饮片(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成分。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大部分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一般是针对中药中的某一类或单一成分提取而得到。如人参总皂苷、丹参酮等,因此其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都是围绕该类或该成分而建立的,强调方法的专属性。(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食物、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丸剂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等。(三)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2、散剂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和外用散剂。2、散剂3、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3、颗粒剂4、合剂与口服液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4、合剂与口服液5、其他中药制剂酒剂与酊剂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5、其他中药制剂注射剂:同化学药品,指纹图谱煎膏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糖浆剂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特征注射剂:同化学药品,指纹图谱片剂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园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分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第十九章_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胶囊剂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胶囊剂气体制剂气雾剂: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制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喷雾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气体制剂1.中药材取样法(1)外观检查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

(3)取样部位、取样量(4)四分法取样(5)最终抽取样品量三样品制备方法(一)取样与样品保存:均匀、合理1.中药材取样法三样品制备方法2.中药制剂取样法(1)粉状制剂:100g;四分法

(2)液体制剂:200ml(摇匀)(3)固体中成药:片剂200片;丸剂10丸;胶囊20个,取内容物100g

(4)注射剂:取样2次2.中药制剂取样法样品提取方法

1、萃取法2、冷浸法3、回流提取法4、连续回流提取法5、水蒸气蒸馏法6、超声提取法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二)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样品提取方法(二)样品提取与纯化方法(一)提取方法

1、超声提取法超声波在液体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物体辐射,出现“空化”现象(气泡的形成、生长及破裂现象。简便、省时、提取率高

(一)提取方法简便、省时、提取率高(一)提取方法2、萃取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1)萃取溶剂的选择正丁醇—用于皂苷类醋酸乙酯—用于黄酮类氯仿—用于生物碱类乙醚、石油醚—用于挥发油(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2)水相pH的选择酸性成分—比其pKa低1~2个pH单位碱性成分—比其pKa高1~2个pH单位(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2、萃取法(3)仪器和提取次数

分液漏斗鉴别—1次含量测定—3~4次(一)提取方法分液漏斗鉴别—1次含量测定—3~4次(一)提取方法2、萃取法(4)酒剂和酊剂—先挥去乙醇(5)防止和消除乳化(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3、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提取(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4、连续回流提取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5、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挥发性的可随水蒸气蒸出的组分的测定(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处于超临界点之上的流体,是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兼有气体与液体的一些特性。

(一)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1)它具有与液体相似的密度,因而具有与液体相似的较强的溶解能力;(2)溶质在流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气体相似,具有传质快,提取时间短的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3)超临界流体的表面张力为零,易渗透到样品中,带走测定组分;(4)超临界流体在通常状态下为气体,萃取后溶剂可变成气体而逸出,易达到浓集的目的;(5)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化学法萃取相比有以下优点:(5)CO2是一种(6)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7)该技术易与其他仪器联用实现自动化(6)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二)纯化方法柱色谱法(1)保留测定组分在柱上,洗去杂质,再用适当溶剂洗下组分;(2)保留杂质于柱上。(二)纯化方法鉴别对象选取原则:1、复方制剂,按君臣佐使依次选择;2、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3、原粉入药者,应作显微鉴别;4、选择尽量多的药味,至少超过处方的1/3。第二节中药的鉴别鉴别对象选取原则: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一)性状鉴别(二)显微鉴别(三)理化鉴别(一)性状鉴别(一)性状鉴别外观、形状、感官性质等特征抓住药材的一般形态规律和形态特异性参照药典、药品标准和中药鉴定学(一)性状鉴别(二)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及含药材粉末的中成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化合物的特征。(二)显微鉴别第十九章_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课件(三)理化鉴别1、微量升华法:具有升华性成分的药材及制剂的鉴别2、化学反应法(1)颜色反应与沉淀反应

(2)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四)色谱法(三)理化鉴别(四)色谱法(一)水分测定(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三)重金属检查(四)砷盐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

第三节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一、杂质检查(一)水分测定第三节中药的检查项目与内容(一)水分测定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GC法(通用)(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总灰分是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后残留的无机物(三)重金属检查来源:环境、农药(一)水分测定(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三)重金属检查(四)砷盐检查来源: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方法:有机破坏古蔡氏法三、杂质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

测定对象: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总有机氯、总有机磷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四)砷盐检查三、杂质检查(五)农药残留量测定含量测定项目选定原则: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2、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3、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4、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第四节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体控制含量测定项目选定原则:第四节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

和质量整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6、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7、确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总固体量。5、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首选方法1、色谱条件选择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测定方法的选择(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1)固定相:ODS

(2)流动相:甲醇-水;乙腈-水黄酮类、酚酸类:乙腈-水-酸生物碱类:乙腈-水-三乙胺(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3)洗脱方式等度洗脱:组分较少、性质差异不大的样品梯度洗脱:组分较多、性质差异较大的样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条件选择

(4)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可变波长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荧光检测器(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预处理避免糖对色谱柱的污染:使用高浓度的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提取测定组分,避免使用水为溶剂(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避免糖对色谱柱的污染:使用预柱;分析完毕后,先用水或低浓度的醇洗去糖等水溶性杂质,再用甲醇等将色谱柱冲洗干净。(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3、测定方法的选择

外标法含量波动范围较大者,采用标准曲线定量组成简单者,可使用内标法定量(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

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测定

冰片、桉叶素、樟脑、厚朴酚、丁香酚、龙脑等。含水量、含醇量测定(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1)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固定液(相似原理选择)载体(酸洗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1)固定相的选择气固色谱:高分子多孔微球,用于分离水及羟基化合物。(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2)柱温的选择在使难分离组分符合分离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较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及不拖尾为度,同时注意柱温应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3)载气的选择热导检测器:氢气、氦气

FID、ECD:氮气(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4)检测器的选择

FID:含碳有机物NPD:N、P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量ECD:含负电性原子的化合物(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1、实验条件的选择(5)其他条件的选择气化室温度检测室温度进样量(二)气相色谱法(二)气相色谱法2、测定条件的选择定量方法:内标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