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称“第三世界”。1974年2月

,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毛主席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亚非拉国家作出了哪些努力呢?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领导,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1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2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课内容第19课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课内容第19课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战后亚洲独立的国家(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二战前后非洲独立的国家(3)他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军事冲突。一、一次会议1.背景:——万隆会议(2)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二战后亚洲独立的国家(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2.时间:3.地点:4.发起国:5.与会国:1955年4月18日---24日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6.内容:7.精神:8.影响:①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在国际上推行开来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2.时间:1955年4月18日---24日一、一次会议——万5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

美国为了达到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把矛头首先对准新中国。美国还捏造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共同的历史遭遇(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同的现实问题(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相关史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6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西班牙殖民重点:以美洲为主葡萄牙的殖民重点:亚、非、拉丁美洲①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②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最选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哪些?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西班牙殖民重点: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随着地理大发现、三角贸易及工业革命的扩展,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对非洲大陆进行资源与人口掠夺。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法兰西意大利比利时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随着地理大发现、三角贸易及工业革命的扩展,(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

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开始: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利比亚2、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3、结束: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2)埃及革命,赢得独立(1952年);

总统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1956年);(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1.开始:二、一个年份—9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拉丁美洲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始于新航路开辟: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葡萄牙和西班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拉丁美洲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101.古巴革命首都:哈瓦那

(La

Habana)国庆日:1月1日(1959年)

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时间:领导人:结果:1959年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建立了人民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古巴革命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影响: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国父”1.古巴革命首都:哈瓦那

(La

Habana)三、一场斗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有“世界桥梁”之称。巴拿马运河主权回归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大西洋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为什么一直受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世界三大著名运河

(中国)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埃及)苏伊士运河190公里(巴拿马)巴拿马运河81.3公里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与苏伊士运12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

巴拿马运河全长约81千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面25米。有船闸6座。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可通5万吨海轮。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

1999.12.14.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巴拿马总统莫斯科索(左)和美国总统卡特1977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部分主权。1999年底,马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巴拿马运河全长约81千米,宽13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贫穷落后,历史根源在哪里?你认为要改变它们的命运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二战后亚非拉的新发展给我们启示①国家独立、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政治前提;②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③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并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历史根源: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夺。措施: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贫穷落后,历史根源在哪里?你认为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5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称“第三世界”。1974年2月

,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毛主席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亚非拉国家作出了哪些努力呢?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领导,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1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17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课内容第19课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本课内容第19课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二战后亚洲独立的国家(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二战前后非洲独立的国家(3)他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军事冲突。一、一次会议1.背景:——万隆会议(2)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二战后亚洲独立的国家(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2.时间:3.地点:4.发起国:5.与会国:1955年4月18日---24日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一、一次会议——万隆会议6.内容:7.精神:8.影响:①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在国际上推行开来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2.时间:1955年4月18日---24日一、一次会议——万20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

美国为了达到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把矛头首先对准新中国。美国还捏造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共同的历史遭遇(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同的现实问题(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相关史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21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西班牙殖民重点:以美洲为主葡萄牙的殖民重点:亚、非、拉丁美洲①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②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最选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哪些?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西班牙殖民重点: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随着地理大发现、三角贸易及工业革命的扩展,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对非洲大陆进行资源与人口掠夺。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法兰西意大利比利时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随着地理大发现、三角贸易及工业革命的扩展,(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

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开始:二、一个年份——非洲独立年利比亚2、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3、结束: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2)埃及革命,赢得独立(1952年);

总统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1956年);(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1.开始:二、一个年份—24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拉丁美洲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始于新航路开辟: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葡萄牙和西班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拉丁美洲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251.古巴革命首都:哈瓦那

(La

Habana)国庆日:1月1日(1959年)

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时间:领导人:结果:1959年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建立了人民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古巴革命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影响: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国父”1.古巴革命首都:哈瓦那

(La

Habana)三、一场斗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有“世界桥梁”之称。巴拿马运河主权回归三、一场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大西洋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为什么一直受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世界三大著名运河

(中国)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埃及)苏伊士运河190公里(巴拿马)巴拿马运河81.3公里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与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