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婚丧嫁娶
摘要
《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不仅是汉字文化的载体,更是人们了解先秦历史的典籍。对汉字和汉文化有着深远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婚”类字从婚制方面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从而窥探了我国各类婚制及其不同的时代背景,由此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丧”类字进行了探究,从它的分类了解了我国丧文化中所体现的社会思想。这两种文化共同体现的时代特征,人文思想也是我们探究先民活动的重要凭证。
关键字:《说文解字》;与“婚”相关的字;婚制演变;“丧”文化
前言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创立部首,分析字形理论的字典。许慎把意义相关联的文字编排在同一个部首之下。利用部首的义类标识作用,归类整理好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同一部首内字反映了汉代人在某一放面对世界与自然的看法,隐含了当时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现象,也对汉字的整理、规范、研究、保存、应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汉语、汉文化的研究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婚、丧文化入手,多角度探寻远古人民的风俗习惯、思想文化。
一、《说文》中“婚”类字的分类及考辨
《说文》中关于“婚”类字大多从女部,息息相关的共计10个,分别是:婚、姻、嫁、娶、媒、妁、婿、娉、歸、媾。其他一些有关联的词,如:妃(匹也,即配偶)、媲(妃也,也是配偶之义)、媵(送也,即陪嫁)、嫠lí(无夫也,即寡妇)等字。还有一些婚姻中的称谓字:姑、娣、姪等。从字形上来看大多都是只见“女”而不见“男。”说明了在古代,婚姻问题跟女性关系更为密切。
《白虎通·嫁娶》中亦有“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2】说明古人在黄昏时分行婚姻之礼。
“姻”从女,从因,因亦聲。”【1】《段注》“壻家也。釋親曰。壻之父爲姻。婦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謂爲婚姻。”【3】《礼记》郑玄注:“婿曰昏,妻曰姻.即“昏姻之礼。”【4】
“嫁”《白虎通》曰:“嫁者、家也。说明古人将嫁人看做女子的归宿,嫁了人,才能成为家。《易·序卦》曰“归妹。”【5】意思就是嫁妹。
“娶”《说文·女部》:“取婦也。从女从取,取亦聲。”【1】“娶”同“取”,与“嫁”的意思相对。
“媒”《说文·女部》:“謀也,謀合二姓。从女某聲。”【1】《段注》:“<周礼>:‘媒氏’注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3】
“妁”《说文·女部》曰“酌也,斟酌二姓也。从女勺聲。”【1】《集韵》“妁,媒也。”【6】也有解释说“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二字常合用为“媒妁”,泛指媒人。”
“婿”《说文》曰:“壻,夫也,从士胥聲。”【1】同“婿。”然则壻为男子之美称。因以为女夫之称。释亲曰。女子之夫为婿。”【3】
“娉”《说文·女部》曰:“問也。从女甹聲。”【1】《段注》曰:“凡娉女及聘問之禮古皆用此字。娉者、專詞也。”【3】可以看出“娉”是古代关于婚嫁的专有词汇。
“歸”《公羊传·隐公二年》有云:“妇人谓嫁曰归。”【7】所以“歸”指女子出嫁。
“媾”《说文·女部》曰:“重婚也。从女冓聲。”【1】可解释为交互为婚姻,亲上加亲。《易》曰:“匪寇,婚媾。”【5】《段注》曰:“重婚者,重叠交互为婚姻也。”【3】“媾”作为古代婚姻形式的一个专有名词,指一种特定的婚姻形式,远古时代的婚姻皆为族内结合,后来有了“姓”,规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不能通婚,于是不同姓氏之间采用交互成婚的方式,配偶不固定,可交互重叠。
二、从“婚”类字看我国上古婚姻制度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民族,从原始的部落群居,到以血缘为纽带,到最后婚姻制度的产生,都体现了汉民族传承思想。发展至现在,人类主要以婚姻关系为维系。那么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婚姻有怎么样的了解?婚姻制度的形成又有怎样的一个过程?
(一)“婚”字与群婚制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国人的姓,产生于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距今有五六千年。许慎《说文·女部》曰:“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聲。”【1】
表示人是女性生的,所以能从此字看出与母系的血缘关系,但却无法得知父亲是谁。同姓的人可能是同一个女性的子孙。华夏先民中有很多被记载的人物,如皇帝姓姬、夏宇姓姒等等......那从一个从母姓的母系社会到现如今的从父姓经历一个怎样的历程?从很多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搜寻到这样的线索。一个女子可同时跟不同的男子保持夫妻关系。《论衡·齐世》曰:“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9】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发体现了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文明。从前主要从事打猎捕鱼的男子,逐步向农业和畜牧业转移。男性的力量被看重,男子也因此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导致女性地位开始下落,本来以女性为中心的婚姻逐渐过渡到以男性为中心的婚姻,母系氏族也向父系氏族过渡,夫从妻居过渡到妻从夫居。【39】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婚姻习俗,即抢婚制。这可以从“婚”字来追溯。
“婚”《说文》曰“婚,妇家也。从女从昏,昏亦声。”【1】那“婚”为什么要从“昏”呢?首先“昏”在《说文解字·日部》中这样解释:“昏,日冥也。”【1】“冥”是幽暗、昏暗的样子,指太阳落山后天色全黑的夜晚。那婚礼为何在傍晚举行呢?其一解释是《周礼》所规定的:“娶妇以昏时。”【10】说明人们将“行礼”定在昏时已经是一种风尚了。这种风尚是因为当时男子地位上升至社会主流,他们需要彰显自己的地位,这种地位的体现就是私有财产的归属。拥有自己的财务继承人,这都需要繁衍子嗣的女性配合完成。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云:“古娶妇必以昏时者,当缘上世有劫掠妇女之风,必乘夜昏人定时取之,以避寇犯也。”【11】这种带有强迫性质的婚姻是未经女方及亲属的同意,私自抢走,迫使女子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为其繁衍子嗣。所以为了防止女方反抗和逃跑,将婚礼定在“昏时。”还有一种解释是古人认为男女结合就如阴阳相成,是上天注定的。《白虎通》云:“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2】很明显的看出古人将夫喻为天,即阳。妻为地,即阴。遂《周礼》云:“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10】《段注》曰“冥者、窈也。窈者、深遠也。鄭目錄云。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以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3】也就是说男女的相互结合是阴阳的结合,称为婚。
群婚制和抢婚制作为婚姻的雏形,在后来的发展中都有所保留。云南的摩梭族人现在还有这种古老的传统,当地人称之为“走婚”,即一妻多夫,多个男性与一位女性同居,所生的孩子们管自己的父亲们称为舅,因为不知道谁是生父,这就与前文提到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相符合。西藏的门巴族也是这样一个群婚制的民族,主要表现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共同迎娶一个妻子,由长子出面迎娶,而后几人一起生活。除了“群婚制”的遗留,“娶妇以昏时”的这种风俗也从古流传至今。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此种习俗,如:《西昌县志》卷十二记载大小凉山的泼水习俗说:“婿家请族中黑彝人为代表,偕媒乘马,率姑荷矛,赍聘资,负酒布,驱牛羊,先一日往女家,并饰骏马一匹,为新妇乘骑,谓之迎亲。【12】这说的是居住在云南、贵州的彝族人。彝族姑娘出嫁的之前,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往往在娶亲者的必经路口上设置障碍,钉木桩,拴上绊索,将数十桶水放在路边,用来泼洒迎亲的队伍,除了泼水之外,还要承受棍棒之礼,迎亲者不得还手,以此来考验迎亲者的真诚度。直到抢得新娘。这种具有表现色彩的抢婚习俗可以说是抢婚制的遗留。比如瑶族的婚礼习俗:男方喊上兄弟伙伴举着火把冲向女方家,女方也结集人马堵在半路,男方抢到新娘,女方又抢回去,最后新郎和新娘两人一起溜出,双方就停止抢夺,一起享受婚宴。【39】还有苗族人的“偷亲”、广西某地“抢新娘”等婚俗。
(二)“娶”字与抢婚制
跟抢婚制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字是“娶。”“娶”字本作“取。”“取”字在甲骨文时期已经出现,后人为“婚娶”之义特地造此字。所以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娶”仍旧写作“取。”《诗经·齐风·南山》有“取妻之如何?”【13】此“取”通“娶”。《说文》对“娶”做这样的解释:“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1】“取”字在《说文》中为:“取,捕取也。从又从耳。”【1】甲骨文中的“取”字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40】《周礼》中有“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10】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抓住了俘虏或打死了敌人,割取他们的左耳,用来记数立功。【39】所以“取”字的原始意义是用武力获得,“娶妇”一词能直观的看出与抢婚制相关联。
还有以战争手段夺得女性成为其私有物的的“师婚”、“寇婚”的事件记载。《国语·晋语》载“夏桀伐有施以掳妹喜;殷纣王伐有苏而得妲己;周幽王伐有褒而娶褒姒。”【14】《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晋献公伐骊戎而获骊姬。”【15】虽然时代在发展,文明程度也大大提高,婚娶礼制渐渐完善,但这种婚俗仍然没有断绝。《魏志•甄后传》记载:“三国时,曹操破邺,文帝娶袁熙妻而去。”【16】元代的元太祖就曾被劫走妻子作为报复,原因是元还未进入中原之前,元烈主曾经抢夺蔑儿乞人的妻子为妇。
(三)“嫁”字与买卖婚
经过漫长惨烈的斗争后,女性终于臣服于男性,出现了“从男而居”的现象,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现在。表现最直观的应该是动词“嫁。”“嫁”《说文》注:“嫁,女适人也。”【1】《白虎通·嫁娶》曰:“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2】《段注》:“按自家而出谓之嫁。”【3】“家”《说文》注:“居也,从宀从豕。”【1】“豕”是古代家畜的代表,是私有财产之一。在此时期,女子已经没有拥有财产的权利了,全部归于男子,所以女子没有家,以出嫁到男方为归家。所以“嫁”的意思不难理解,指的是女子出嫁到男方家,才能算作自己的家。“嫁”与“家”就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音义相近或相同的字,“嫁”与“贾”就是一对上古音同意近的字。《说文解字·贝部》“贾,市也。”【1】也就是做买卖。《乐府诗集·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17】《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18】所以“嫁”又可以当做“卖”的意思讲。这里的“嫁”义同“卖。”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19】这种把女子当做金钱财物,任意买卖的婚俗称为买卖婚。
与买卖婚姻有密切联系的字还应该提到“帑。”“帑”《说文》曰:“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1】《通俗文》注:“库藏曰帑。”【20】意思就是放财帛、钱币的地方,可引申为钱财。《韩非子·亡征》:“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18】这里的“帑”都指钱财。而“帑”字在古代也可作“妻”来讲。杜预注:“帑,妻子也。”《左传·文公六年》:“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15】晁错在“贤良文学对策”中说过:“肉刑不用,罪人亡帑。”【39】这里的“帑”就当做妻子来讲。以上史料记载可以得出古人将妻看做钱财或藏钱之物,嫁女娶妻就相当于财物的互换。可看成是买卖婚的一种文化体现。
买卖婚的性质可以从古代的婚礼程序中窥探一二。这六种婚姻礼仪程序。其中“纳征”又称“纳币。”《仪礼·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22】即男方用丝帛,钱币、俪皮等物作为聘礼迎娶女方。有学者认为这是买卖婚的遗留。历史上的买卖婚也是经过逐步的变化而形成。从“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之礼”可以推测出买卖婚早在夏商之时就已出现了。先秦时期人们以“礼聘”为主,以货币财物作为聘礼出现在汉代,汉制规定:“聘皇后黄金两万斤,为钱二万万”,这是皇家娶妻的财礼。而很多平民或者小官小吏因为聘礼的问题要很老才娶亲。魏晋时期,买卖婚已形成风俗,至隋唐,索要财礼的买卖婚因经济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城市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妇女身份被商品化,成为赤裸裸的商品交换。明清两代,买卖婚仍旧继续。这种婚制不仅在古代盛行,近现代由于战争导致的贫穷,有人卖女卖妻维生,有些人家为了延续后代,一家只娶一女为妻。甚至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保留着这种迎亲纳征的习俗,称为“彩礼。”有的地方只是象征性收取一些钱财,但又置办成嫁妆作为陪嫁,有的地方,尤其在山区,彩礼繁重,为娶妻甚至负债。可以说买卖婚姻的陋俗的影响至今仍旧深远。
(四)特殊的婚俗制度—互婚、媵婚、聘娶婚
结合上面的内容来看,“婚”和“娶”字反应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群婚制与抢婚制习俗,“嫁”字体现了买卖婚的习俗。当然上古时期的婚制不仅仅只有这两种,还有前文提到的婚类字中的“媒、妁、娉、媾、媵”等字也反映了一些特殊的婚俗文化。
这种婚制又称为“表亲婚”、“舅表婚。”这种婚制可以从“姑”、“舅”二字窥探一二,在古代这两字都是一字三用。“姑”字一指父亲的姐妹;也是妻子对丈夫母亲的称谓,即婆婆;再者表示妻子的母亲,即岳母。正是因为出现了这种特殊的婚制习俗,中国才出现了如此复杂的亲属称谓,所以说怎样的婚姻和家庭,反映怎样的客观亲属关系。这种两姓交互为婚姻一般流行于国与国、皇室王族之间,形成一种利益链,扩大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如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世代姻亲,各代鲁君皆娶齐国之女;我们所说的“秦晋之好”也指的是秦晋两国互为婚姻;还有大家熟知的“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刘彻娶与其姑母之女陈阿娇为皇后。这种多存在于高门大户之间的互婚制也出现在民间,从“亲上加亲,亲连亲”这句俗语就能看出来。这种婚制虽在古代流传久远,但现代人对此从科学角度进行了深度探索,认为其不可行,所以逐渐被淘汰。
长姊为妻,妹为妾。我们所知的关于媵制的较早的记录为《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29】是说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一起嫁给舜,即“妻之以媓,媵之以英。”左传·僖公五年》载:“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15】是说晋人把虞公和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奴仆。但这种婚制在战国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也随之消亡。不过后世有妻子死后,妻妹续弦的婚俗,这可以看做是媵制的孑遗。
我国古代社会占主流婚姻形式的是“聘娶婚。”这种婚制结合了多种婚制的特点,比如上文提到的买卖婚,抢婚等。但能流行于古代社会几千年肯定是有其可取之处。这说明了这种体制它有一定的规范性,法律性,合乎纲常伦理。必须遵守古代婚娶的“六礼。”即必须有“聘”才能算作名正言顺的的嫁娶,“聘”也是聘娶婚的重要标志。还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取得双方父母的认可,才能享有家族中的合法权益,也必须要有媒妁的促成。《诗经·豳风·伐柯》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13】说明了媒妁的重要性,没有媒妁的牵线搭桥,男女不得随意交往。若双方两情相悦想私自成婚,也会被世人耻笑。正如《诗经·卫风·氓》中所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13】所以显而易见的他的弊端不容忽视。在这种婚制下,男女的情爱自由受到约束,被父母与媒妁所困,历史上大多的爱情悲剧来源于此。
上述内容我们从“婚”类字阐释了我国历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婚姻习俗和婚配形式,映射出人类在造字时的认知策略和当时的文化规约。也从侧面体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变,以及妇女地位的变化情况。
三、《说文》的“丧”文化探究
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几乎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就像衣食住行一样,跟人息息相关。体现了丧葬在古人的观念中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上文我们从《说文》的婚类字阐述了先秦的婚俗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丧”也归属于文化,下文我们就接着探索《说文》中关于“丧”文化的字词释义,以及它所体现的思想及意义。
“丧”与“葬”二字在东汉之前本是单独使用,与其他字连用表不同的意义,但基本是表示丧葬文化的字。东汉之后两者经常一起连用,指办理丧事和埋葬的相关事宜,之后基本无变化。本文从《说文》中的丧类字意义的划分为线索进行探究。
《说文》中将丧类字按意义划分为三类:(一)表“死亡”义类字:⑴对“死”的界定;⑵区别死者的年龄、身份、地位。(二)表尸体相关义类字。(三)哀死、问生、丧服、居丧类字:⑴悼念死者;⑵慰问死者亲属;⑶死者衣着;⑷居丧礼仪。
(一)对死亡的界定
“死”意思就是人身体里的水分干了。《段注》载“人尽曰死。”【3】所以人若脱水,就会死去,是古人对于死的认知,结合现代人对于死亡的认知,许慎这样解释也是很有道理的。“人所离也”是古人丧葬文化的核心体现。意指人的身体与灵魂相分离,人死后只是肉身破灭,灵魂与肉体分离,去到另一个世界,或祸福人间。所以儒家提倡厚葬,“视死如生”的观念。这种现象是因为古人生产力低下,对自身、世界和自然的许多现象难以解释,便对自然力有了迷信和崇拜,认为世间有鬼神的存在,我们传统节日中的“中元节”“清明节”就是与鬼魂有关的节日。亲人死后,儿女要大声哭喊亲人的名字,这种现象在丧文化中称为“招复”,即招魂复魄。
(二)区别死者的年龄、身份、地位、死的方式
《说文》中对死的称谓各式各样,多如:亡、崩、甍、殂、卒、殪、殰、殟、殊、殣、缢、老、寿、殇、夭、殉等。
“崩”《说文》曰:“山坏也。从山,朋声。”【1】本意指山崩倒,古人借指帝王之死。“歹”义为死亡。与“崩”义基本一致,表示帝王之死。如《尚书·尧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29】“薨”《说文》注:“公侯卒也。”【1】指诸侯国君或有爵位的人之死去。《说文》注:“大夫死曰也。从歺,卒声。”【1】《后汉书·张衡传》载:“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31】这些特指死亡之意的字用以区分人的“贵贱”,体现了儒家的宗法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下》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4】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早期就已经有这种阶级划分和死亡称谓上的区别。
还有按亡者年龄的不同加以区别的字。如:“”老,《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1】本意是指年龄大或对年龄大的人的尊称,后借指老死,《红楼梦》记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32】这里的“老”即为死之义。是一种正常且平和的死亡方式。“寿”《说文》:“久也。”【1】本意指长寿。《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13】就是我们现今常说的“寿比南山。”后也借指死亡,“寿终正寝”,就表示逝世,跟“老”一样,是正常且平和的死亡方式。“殇”《说文》注:“不成人也。”【1】《仪礼·丧服传》记:“人年十九至十六死,为长殇;十五至十二死,为中殇;十一至八岁死,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22】是指问成年而死。“夭”同“殀。”《释名》曰:“少壮而死曰夭。”【33】意思就是短命,早死。《庄子·齐物论》云:“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34】所以“殇”和“夭”两字在丧文化中意义基本一致。
死亡方式不同,称谓也有所不同。如:“殟”《说文·歺部》曰:“胎败也。”【1】意指胎死腹中。“殣”《说文》曰:“道中死人,人所覆也。”【1】本义指埋葬。后指人因饥饿而死,掩埋后形成的路冢。《大戴礼记》云:“天之饥馑,道无殣者。”【35】“缢”《说文》曰:“绞也。”【1】指吊死或用绳子勒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自缢于庭树。”【36】这里就表示上吊而亡。《左传·昭公元年》云:“缢而弑之。”【15】“缢”在这里表示被人勒死。“殉”《说文》中未有记载,《玉篇》解释说:“用人送死也。”【37】本义指用人或物品随葬,如《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15】后来也可以用来表示为某种目的而死,如《庄子·让王》:“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34】我们所说的殉情、殉职等,都是这个意思。
(三)表示尸体类相关的字
这类字较少,只有四个:殠、殨、尸、屍。“殠”《说文》曰:“腐气也。从歺,臭声。”【1】是指尸体腐烂而散发的臭味,后泛指一切臭的气体。“““终主”指为死者立的牌位。“屍”字又可指尸体。如《孔雀东南飞》:“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38】此句中“尸”就是“屍”,表“尸体”之义。还有“尸”字,取自于“屍”,就不多做解释。
(四)表哀死、问生、丧服、居丧类字
“哀死、问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吊唁。”“吊”《说文》曰:“问终也。”【1】即悼念死者。《礼记·曲礼》云:“知生者吊,古吊辞曰,如何不淑。”【4】“唁”是从口言声的形声字,本义是指对遭遇不幸或变故的人的慰问,后引申为对遭遇丧事者的慰问。《左传》云:“公孙于齐,齐侯唁公于野井。”【15】“奠”《说文》曰:“置祭也。从酋。酋,酒也。”【1】“丧服”这里只指亡者所穿的衣服。“襚”《说文》曰:“衣死人也。从衣,遂声。”【1】“裞”《说文》曰:“赠终者衣被曰裞。从衣,兑声。”【1】二字表义相同,同指赠给死者衣物;“褮”《说文》曰:“鬼衣。”【1】指死者穿的衣服,与先民所推崇的鬼神之说相呼应。
首先在“衣”方面,遵循“五服制”的仪礼,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规定所穿服饰。“斩衰”是丧服中最重的,为至亲所穿。“缌”最轻,为远亲所穿。剩下的以此类推。在仪容上也有要求,如:妇女居丧时需束发,称为“髽。”还要在头上或腰上系上麻绳,称为“绖。”在“住”的方面要求也同样严苛,死者未葬之前,孝子应该住在庐舍内,铺着草垫子,以土块为枕头,且不脱绖带就寝。《仪礼·既夕礼》载:“居倚庐,寝苫枕块。”【22】“苫”字指用草编成的垫子。在“食”方面以朴素简约为主,前三天不饮不食,七天内只食粥,七天后才可食瓜果蔬菜。
这些的丧礼文化源于不灭的鬼魂之说,体现了古人原始的迷信色彩,严格的制度又体现了先民严格的等级制度与宗法制,以及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孝道观。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
结语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对逝去的人及文化的一种延续。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语言的使用者会赋予语言附加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蕴含的深层意义又受到来自道德、政治、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说文》是我们研究语言和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因此本文从《说文》的字形为切入点,探究了以“婚丧嫁娶”为基础的上古风俗,从而反映出女性地位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销售培训
- 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合同-合同范本
- 技术服务合同标准样本
- 肺大泡患者的护理
- 脊柱侧弯医疗体操
- 《声音和语音编码》课件
- 17跳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龙脑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吹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泡沫玻璃保温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
- 六年级上册书法《走之底》课件
- 中考体育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以内进位加法100题(精心整理6套-可打印A4)
- 医院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课件
- 年产xxx套棉花种植机械化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
- 消防水带的使用及管理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
- 加载减速法标准方法验证报告
- 法律文书校对规定
- 吉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