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和为贵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新课导入
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
这些寓意美好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活动探究探“和”之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对此是如何论述的?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1.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2.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活动探究探“和”之义
3.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刘宝楠《论语正义》
4.(齐景)公曰:“唯(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活动探究探“和”之义
译文:翻译:
1.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2.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有阿比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活动探究
3.和由义引起,同时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生出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4.齐景公说:“惟有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据也只不过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齐景公说:“和谐跟相同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不一样。……因君所认为行而其中有不行的,臣下指出它不行的而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备。国君所认为不行而其中有行的,臣下指出它的行的部分而去掉它的不行,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肯违背礼仪,百姓没有争夺之心。现在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行的,据也认为行。国君认为不行的,据也认为不行。如同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能吃它呢?如同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去听它呢?不应该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活动探究“和”就是心胸宽阔,即“心不争”;“同”就是亲附偏袒、“为恶如一”。“和”起于“义”;“同”产生于“利”。“同”是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和”是相对的统一,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的因素通过调节而达到的统一与平衡。1.“和”与“同”的区别:活动探究古人论述这一思想时,往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阐述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对比中,使“和”与“同”的区别得以清晰体现。然后以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思想的内涵。2.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活动探究“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品质。思考:在当下,“和而不同”的思想还有其意义吗?活动探究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光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住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阅读教材相关材料,结合课前搜集的古人有关“和”的论述,试着用几个词语概括“和”的含义。活动探究和睦、协和、和谐、平衡、适中、和气……
阅读教材相关材料,结合课前搜集的古人有关“和”的论述,试着用几个词语概括“和”的含义。活动探究兄弟分树
在隋朝时候有三个兄弟,因父母去世要分家产分。就在他们商量要将门口的紫荆树砍成三份各分一份的时候,这棵紫荆树枯死了。他们瞬间明白了同气连枝、兄弟和睦的道理。让紫荆树活了过来。故事示例:寻“和”之用活动探究罗威饲犊相传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寻“和”之用活动探究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已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自然充满绿色,家庭充满爱意,社会充满和谐弘扬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优秀标语展示:寻“和”之用合作探究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2.在老师指导下,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阅读教材113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活动:活动探究1.以“和而不同”为原则,允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二月联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居间合同的样本
- 空调器故障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胶合板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规模预测考核试卷
- 组织管理服务拓展课程列表考核试卷
- 煤炭制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拓展考核试卷
- 硅冶炼过程中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考核试卷
- 二厂员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职业中介服务的行业品牌推广与宣传考核试卷
- 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服务创新考核试卷
- 蓄水池可行性方案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青岛海尔纳税筹划课程设计
- 小学动词三单练习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调研报告3000字】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教师情绪和压力疏导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解读
- 首件检查记录表
- 控制计划(中英文标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