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_第1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_第2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来的变化趋势重视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升农村环境品质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染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快治理农业污染步伐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农业污染的根源及危害程度一般来说,农业污染分为天然和生的。天然的是指一些地区土壤中本身就含有带毒的重金属元素;次生的是指健康的土壤被人为伤害而造成的。1、来自农药的污染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提供的资料称,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品种有多,加工制剂500多,年产量多吨,居世界第二位。由于农民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农药喷雾实际附着于作物上的只有左右,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尚有的农药残留于农业环境中。更有甚者,有些农民在农物收获前还施用农药,结果一部分直接污染粮食、水果、和蔬菜等,另一部分则污染土壤、空气和水,引起人和动植物造成急慢性中毒现象。2、来自化肥的污染因农民施肥方法不科学肥效利用率低关报道显示年我国化肥产量达6027万吨,居世界首位,全国化肥年施用量达000万以上,氮肥利用率仅30-40%磷肥利用率为10-15%,肥利用率为40-60%流失的很大部分则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使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致水体富营养化产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我市总体上看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氮肥利用率22.8%;肥利用率为8.7%;肥的利用率为21.3%,与全国、全区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3、来自地膜的污染随着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地膜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严重,在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农膜污染己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有近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给土壤带来了批量污染,使过去零星的易降解的农膜污染被批量的难以降解的污染所取代,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8年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我市废旧地膜的残留率高达46.2%,全区12个市中列第一年残留率仍高达40%每亩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为。4、来自养殖业方面的污染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本用于蓄水用途的水库开为养殖场使用,有的配套养殖鱼类的在沿河两岸和人口密切生活区旁进行规模养殖的殖场在饲料中滥用添加剂还的在畜禽用时人药兽用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上此养殖业排出的污水冲洗物部分粪便及食物残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虫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塘对畜禽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更是污染了农业生产和民生活的环境环保部和农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和65万吨国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业的95%和业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5、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少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散落在农村周边,污染农田、湖泊、河道、水塘,加之工业园区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给农业灌溉带的污染使产出来的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我国农

业部全国污灌区调查表明约140万顷污灌区中受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万。二、农业污染的治理及相关措施农民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农药药、化肥、地膜素农业投入品是造成农产品安全的直接隐患使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气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很难有安全保证各一再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治农业污染刻不容缓为,我市农牧业局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测配方施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农业等技术,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户用沼气池推广情况按照养殖场—沼气—农“位体”的模式托联户工程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循环产业,集中建设连体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展沼气利用新途径,实现了农田增产牧民增收目我户用沼气池有量5万余座有30050座用沼气池能够正常产气一座沼气池,每天可处理口猪所排的所有粪便(每口猪每天粪量一般为2.5公斤左右处理粪便3650公斤使新型高效沼气池技术产沼气,供的热能能够解决3口人的农户5---6个月的生活燃料,可节约煤炭1吨右,可节省燃料费约760元30050座气池全年可节约煤炭3.005万煤,折合标煤2.15万吨,可节约燃料费万。为了使节能低碳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市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组培训班以及现场会议等形式传气安全使用常识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意义别是对沼气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农村卫生状况以及农业增效牧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村级展示栏对项目户进行统一公示,告知项目建设内容、资金补助标准,项目建设任务数气使用技术为主科技直通车技下乡场发放技术挂图、明白纸等宣传资料,选派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回访沼气户,最终形成“村村有专人管、户户有明白人”的良好局面。2、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我市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调查传推已有五年时间由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讲及时到位牧对秸秆合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某些地区或个人正引进先水平的秸秆转化设备进我市农村牧区的过剩秸秆进行综合有效利用。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秸秆饲料化这是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最有效是利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过将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处理,饲喂畜禽,发展畜牧增值增收,转化过剩农作物秸秆。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秸秆养畜实行农牧结合成环保型农业结构和节粮型畜牧业结构一符合我市市情的可持续农、畜牧业发展道路。秸秆原料化农能源建设中用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通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适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时消耗掉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一种可实现秸秆处理规模化的方式。秸秆肥料化。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该技术方便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每亩投入较少,即可达到增产增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秸秆焚烧的目的于事温室大棚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户应用。我市在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建设有日光温室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示范点通试验示范对照比较,群众认识到此项技术是一个集生态、环保、经济等效益与

一体的良性循环好技术。3、新型再生清洁能源的推广将沼气池建设、三沼综合利用、太阳能灶、太阳能供热取暖系统、风能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等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创新和整合合的节能环保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广大农村牧区。这正是我市农村目前推广的“农村牧区节能环保模式示范项目”的理念。由市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站长组建的农村牧区节能环保模式创新团队已成功研发了自动跟踪太阳能灶和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围绕太阳能灶太能取暖自循环系统和“四位一体”沼气建设模式的推广制了详实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方案在节能环保模式推的关键时期目组深入项目区蹲点开展政策宣传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重点普及推广“一池三改一体”的技术集成化、生产集约化和发展持续化的节能环保模式,充分体现项目、技术、资源的“三集成前项目区推广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3000平米。4、节水灌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通过推广应用高标准节水灌溉设施,节约了农业用水量2007-2014年,逐步完善规模经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共发展喷灌基地148万、渠衬基地95万、管灌基地6万、滴灌基地万。通过取节水灌溉措施,节约了30%右的用电量和30%上的用水量,平均每亩地较常规灌溉模式年可节约用水吨255万基地每年可节水亿吨。5、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及成效通过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建立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项目年的实施施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化肥利用率显著提高。据~年8个区肥料贡献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市的肥料贡献率由原来的提到35.4%。化肥贡献率提高了6.2%意味着肥料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同也衡了作物营养供给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减少了农药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作物化肥用量增幅下降以下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50%作物秸秆养分直接还田达到35%机械施肥达到30%。6、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几年,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组织逐步成为蝗虫、草地螟、粘虫、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突击队过试验示范防杀虫效果显著平每季减少用药次数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杀虫灯每年2-10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