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第十七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1本章概要
本章概要2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小结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CONTENT目录第六节第五节自杀药物滥用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痛觉形成3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01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014一、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一、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5一、初级传入纤维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一、初级传入纤维和脊髓背角神经6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7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8((一)抑制性控制——“闸门控制理论”((一)抑制性控制——“闸门控制理论”9(二)易化性控制——“上发条”现象
重复刺激C纤维会导致对后来的刺激产生易化性反应,即C纤维的反应进行性增强,被称上发条(windup)现象。该现象会导致背角神经元的活动发生以下三种改变:(1)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2)感受野扩大;(3)对阈下刺激也产生反应。“上发条”现象使背角神经元对于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都增强,我们称之为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该机制能够部分解释慢性痛病人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触诱发痛(allodynia)现象。(二)易化性控制——“上发条”现象重10二、脊髓丘脑皮层传导通路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支持疼痛的神经网络学说,即疼痛刺激由脑内分布式的痛觉相关网络编码,该网络涉及感觉、运动、情绪、内脏等多个中枢,经由多种调节和修饰,并将最终的处理结果在意识中体现为觉。这一学说已经得到了包括电生理和脑功能成像在内的多种研究的证实。二、脊髓丘脑皮层传导通路11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02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0212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13一、负性情绪是疼痛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负性情绪是疼痛的一个组成部14二、感觉和情绪维度在心理学上的相互关系二、感觉和情绪维度在心理学上的15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16三、慢性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
慢性痛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通常我们只注意到疼痛的内在生物学原因而忽略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因素,事实上,慢性痛是生物学因素、环境、行为、情绪以及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慢性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17(一)学习模型
学习是环境影响慢性痛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学习理论认为,疼痛时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受到疼痛所发生的环境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调节。若按照一定的程序予以强化,即使伤害性刺激已经不存在了,痛行为仍然会继续维持下去。1.操作式学习机制2.应答式学习机制3.社会学习机制(一)学习模型学习是环境影响18(二)认知和情绪因素(二)认知和情绪因素19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03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0320
心理因素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早在古代就已认识到。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在他的《医典》一书中介绍了几种能够缓解疼痛的行为和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包括按摩、松弛训练、漫步、听音乐、培养个人爱好等,以此来减轻疼痛的程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疼痛不仅仅与组织损伤的种类和程度相关(这种认识对于评估和治疗疼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心理学因素如注意、预期、文化、信仰、生活经验等也都会影响我们对疼痛的感知。另外,我们应对疼痛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也会影响到未来的躯体残障程度以及后期产生的心理忧患。心理因素在疼痛调节中21一、环境因素介导的抗伤害反应一、环境因素介导的抗伤害反应22二、注意对疼痛的调节二、注意对疼痛的调节23三、情绪对疼痛的调节三、情绪对疼痛的调节24四、安慰剂效应四、安慰剂效应25五、安慰剂镇痛的神经机制
菲尔兹(H.L.Fields)和莱文(J.D.Levine)于1984年首先提出,安慰剂效应涉及阿片和非阿片成分,还特别暗示了不同的躯体、心理和环境因素对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具有不同的影响。阿曼齐奥(M.Amanzio)和贝内德蒂(F.Benedetti)发现,预期和条件反应过程均可以产生安慰剂镇痛作用,前者通过激活阿片系统而后者通过激活某些特定的亚系统。事实上,安慰剂效应如果是由预期引起的,则会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所阻断;相反,安慰剂效应如果是通过与非阿片药物结合的条件反应所介导的,则不能被纳洛酮所阻断。五、安慰剂镇痛的神经机制26六、慢性痛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信念、期望和应对能力。在认知治疗中,医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可能加剧疼痛的环境因素,并且指导他们改变这些因素,如调节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睡眠和运动等。医生还可以教给患者如何使用特殊的认知方法来控制疼痛,如注意和分散注意、引导想象、自我催眠等。六、慢性痛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27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28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29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30第十七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第十七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31本章概要
本章概要32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小结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CONTENT目录第六节第五节自杀药物滥用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痛觉形成33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01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0134一、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一、痛觉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35一、初级传入纤维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一、初级传入纤维和脊髓背角神经36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37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38((一)抑制性控制——“闸门控制理论”((一)抑制性控制——“闸门控制理论”39(二)易化性控制——“上发条”现象
重复刺激C纤维会导致对后来的刺激产生易化性反应,即C纤维的反应进行性增强,被称上发条(windup)现象。该现象会导致背角神经元的活动发生以下三种改变:(1)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2)感受野扩大;(3)对阈下刺激也产生反应。“上发条”现象使背角神经元对于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都增强,我们称之为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该机制能够部分解释慢性痛病人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触诱发痛(allodynia)现象。(二)易化性控制——“上发条”现象重40二、脊髓丘脑皮层传导通路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支持疼痛的神经网络学说,即疼痛刺激由脑内分布式的痛觉相关网络编码,该网络涉及感觉、运动、情绪、内脏等多个中枢,经由多种调节和修饰,并将最终的处理结果在意识中体现为觉。这一学说已经得到了包括电生理和脑功能成像在内的多种研究的证实。二、脊髓丘脑皮层传导通路41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02痛觉形成的心理学机制0242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43一、负性情绪是疼痛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负性情绪是疼痛的一个组成部44二、感觉和情绪维度在心理学上的相互关系二、感觉和情绪维度在心理学上的45第17章疼痛的生理特性及其心理调节[]课件46三、慢性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
慢性痛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通常我们只注意到疼痛的内在生物学原因而忽略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因素,事实上,慢性痛是生物学因素、环境、行为、情绪以及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慢性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47(一)学习模型
学习是环境影响慢性痛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学习理论认为,疼痛时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受到疼痛所发生的环境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调节。若按照一定的程序予以强化,即使伤害性刺激已经不存在了,痛行为仍然会继续维持下去。1.操作式学习机制2.应答式学习机制3.社会学习机制(一)学习模型学习是环境影响48(二)认知和情绪因素(二)认知和情绪因素49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03心理因素对痛觉的调节作用0350
心理因素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早在古代就已认识到。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在他的《医典》一书中介绍了几种能够缓解疼痛的行为和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包括按摩、松弛训练、漫步、听音乐、培养个人爱好等,以此来减轻疼痛的程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疼痛不仅仅与组织损伤的种类和程度相关(这种认识对于评估和治疗疼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心理学因素如注意、预期、文化、信仰、生活经验等也都会影响我们对疼痛的感知。另外,我们应对疼痛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也会影响到未来的躯体残障程度以及后期产生的心理忧患。心理因素在疼痛调节中51一、环境因素介导的抗伤害反应一、环境因素介导的抗伤害反应52二、注意对疼痛的调节二、注意对疼痛的调节53三、情绪对疼痛的调节三、情绪对疼痛的调节54四、安慰剂效应四、安慰剂效应55五、安慰剂镇痛的神经机制
菲尔兹(H.L.Fields)和莱文(J.D.Levine)于1984年首先提出,安慰剂效应涉及阿片和非阿片成分,还特别暗示了不同的躯体、心理和环境因素对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具有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原住宅租赁合同
- 增值税发票技术服务项目规定合同
- 猪肉销售合同书
- 物联网传感器设备销售合同
- 店铺商铺租赁合同例文
- Revision of Module 7(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泉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中的哲学智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Growing Up(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新审定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 企业员工培训PPT课件:职务犯罪培训
-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9醛酮醌
- 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震旦ad188维修手册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 工业自动化设备项目用地申请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