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Na2CO3+CaCl2=CaCO3+2NaCl B.H2+Cl22HClC.Fe+CuSO4=FeSO4+Cu D.CaCO3+2HCl=CaCl2+H2O+CO2↑2、已知还原性I->Fe2+>Br-,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关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Br2、I2和水的反应)()A.I-、Fe3+、Cl- B.Fe2+、Cl-、BrC.Fe2+、Fe3+、Cl- D.Fe2+、I-、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是挥发性一元强酸B.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小苏打—Na2CO3B.熟石灰—Ca(OH)2C.漂白粉—Ca(ClO)2D.氯水—Cl25、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具有相同的()A.氧原子数B.原子数C.质量D.体积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可使有色布条褪色 B.新制氯水中只有和分子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D.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pH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通电时NaCl发生了电离B.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无带电微粒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NO,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Na+、H+、SO三种离子9、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 B. C. D.10、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B.葡萄糖在反应中体现还原性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11、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原溶剂、溶质相互间不反应1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选项ABCD物质的化学式HNO3(浓)NaClP4C2H5OH(酒精)危险警告标识A.A B.B C.C D.D13、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组合是(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14、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青蒿素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提取青蒿素通常可以用乙醚浸取,这与下列哪种方法的原理相同()A.分液法B.萃取法C.结晶法D.过滤法15、在“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步骤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A.烧杯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漏斗16、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固体混合物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SO4、K2CO3、CuSO4、BaCl2、NaCl,现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实验:①取部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振荡,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混合物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检验K2CO3中Cl-和SO42-是否除尽,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_______(填字母)。a.HCl、BaCl2、AgNO3b.HNO3、Ba(NO3)2、AgNO3c.AgNO3、HNO3、Ba(NO3)2d.AgNO3、HCl、BaCl218、下图转化关系中的物质均为常见物质或它们的溶液,其中A、C为单质,B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为淡黄色固体,H为红褐色沉淀。(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G_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淀G转化为沉淀H的现象: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与足量的C充分反应,最终得到39.0g固体E,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19、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的重点,根据下列实验目的,分别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_____。(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_____。(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_____。(4)从溴水中提取溴______。(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_____。(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_____。2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固体,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固体混合物。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固体。(已知:NH4HCO3NH3↑+CO2↑+H2O)如果此方案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多选题)A.酒精灯B.蒸馏烧瓶C.坩埚(2)操作②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③加的是(________)A.Na2CO3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多选题)A.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B.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C.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21、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第一组Na2CO3H2SO4NaHCO3CaOCO2第二组NaOHHClNaClNa2OCO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_(填化学式)。(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501312反应后质量/gx26330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______。(3)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4)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①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②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氧化性和酸性③上述反应转移1mol电子时,有______克HCl被氧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有离子参与的反应为离子反应,H2+Cl22HCl为气体间的反应,无离子参加也没有离子生成,故不属于离子反应;答案选B。2、B【解析】

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首先发生反应:Cl2+2I-===2Cl-+I2;当I-反应完全后再发生反应:2Fe3++Cl2=2Fe2++2Cl-,当该反应完成后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因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Fe2+、Cl-、Br,故选项是B。3、A【解析】

A.1molHCl电离出1molH+,是挥发性一元强酸;B.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C.凡是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D.胶体的胶粒和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通过滤纸。【详解】A.1molHCl电离出1molH+,是挥发性一元强酸,故A正确;B.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形成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故B错误;C.凡是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的不能和碱反应,如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胶体的胶粒和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通过滤纸,不能利用过滤法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A。4、B【解析】

A、小苏打是NaHCO3,Na2CO3是苏打,故A错误;B、熟石灰是Ca(OH)2,故B正确;C、漂白粉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错误;D、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B。5、D【解析】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具有相同的体积,每个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数目不等,则含有氧原子总数、原子总数不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相等,则二者质量不相等,据此判断。【详解】A.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含有氧原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2:3,含有原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二者摩尔质量不相等,根据m=nM可知,二者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占有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明确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组成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6、B【解析】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为阴离子,如AlO2-、MnO4-等,A错误;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得到单质、也可能为离子,如Fe3+被还原生成Fe2+,Fe2+被还原生成Fe,故B正确;C.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是降低,所以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C错误;D.在C与O2化合生成CO2的反应中,单质C作还原剂,O2作氧化剂,所以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故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7、A【解析】

A项、新制氯水含有次氯酸分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表现漂白性,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正确;B项、新制氯水中存在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故B错误;C项、新制氯水含有次氯酸分子,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故C错误;D项、新制氯水含有次氯酸分子,弱酸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强酸盐酸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减小,故D错误;故选A。8、D【解析】

A、熔融NaCl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电离与电流无关,选项A错误;B、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固体中带电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选项B错误;C、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盐,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盐,选项C错误;D、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即NaHSO4=Na++H++SO42-,选项D正确。答案选D。9、A【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次氯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则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正确。10、C【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散系的判断。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为+1价,Cl为-1价;

B.该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故葡萄糖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

C.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详解】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为+1价,Cl为-1价,则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A正确;

B.该反应中Au的化合价降低,即NaAuCl4做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故葡萄糖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出还原性,故B正确;

C.氯金酸钠变为金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正确.【点睛】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物质的性质、胶体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D【解析】

A、酒精与水混溶,而萃取剂不溶于水;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D.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详解】A项、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应用苯或四氯化碳,故A错误;B项、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B错误;C项、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也可能大于水,可能在上层或下层,故C错误;

D项、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则萃取剂要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能与溶质和溶剂反应即可,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萃取操作,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12、B【解析】

A项、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故A正确;B项、氯化钠不属于易爆物,不应贴爆炸品的标志,故B错误;C项、白磷有剧毒,应贴剧毒品的标志,故C正确;D项、乙醇属于易燃液体,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解这类题时,首先要知道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13、C【解析】

A、设定该饱和溶液是由100g水配制而成的饱和溶液,由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可计算出该溶液体积,根据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由此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A不符合题意;B、由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然后依据溶质的质量和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同③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由①溶液的质量和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但并不能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C符合题意;D、由①溶液的质量和⑤溶质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结合④溶质的摩尔质量可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与③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14、B【解析】

青蒿素提取过程是先用冷水浸泡青蒿,将青蒿绞汁

,再用乙醚低温溶解提取,利用了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的性质。【详解】A.分液法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乙醚浸取提取青蒿素不是分液法,故A错误;

B.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可用乙醚萃取,然后分液分离,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结晶法使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用乙醚浸取提取青蒿素不是结晶法,故C错误;

D.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用乙醚浸取提取青蒿素不是过滤法,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5、C【解析】

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确定每步用到的仪器:溶解:烧杯、玻璃棒;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蒸发: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因此用到次数最多的是玻璃棒,答案选C。16、D【解析】

A.1mol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但是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氢气为双原子分子,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题中条件无法计算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中含有10mol电子,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K2CO3、Na2SO4CuSO4、BaCl2NaClBaCO3+2H+===Ba2++CO2↑+H2Ob【解析】

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无硫酸铜,取部分此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中可能含硫酸钠或碳酸钠,由于硫酸钠或碳酸钠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而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所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故一定含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实验中未涉及到氯化钠的检验,所以无法确定。【详解】(1)①取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说明一定不含硫酸铜;②取部分此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题干给出的物质,所形成的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硫酸钡,所以混合物中可能含碳酸钠或硫酸钠,综合(1)得到无色溶液(2)可能含碳酸钠或硫酸钠,而碳酸钠或硫酸钠可与氯化钡形成沉淀,故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钡;③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钡,故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实验中未涉及到氯化钠的检验,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故答案为Na2CO3;Na2SO4、BaCl2、CuSO4;NaCl;(2)碳酸钡是可以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实质是:BaCO3+2H+=Ba2++CO2↑+H2O;(3)若要检验K2CO3中Cl-和SO42-是否除尽,必须先加入过量硝酸与碳酸钾反应以除去碳酸根离子,再用硝酸钡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最后加入AgNO3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要抓住题干叙述的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推测其他物质,从而得出结论。18、NaFe(OH)22Na+2H2O=2NaOH+H2↑Fe2++2OH-=Fe(OH)2↓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4Fe(OH)2+2H2O+O2=4Fe(OH)3潜水艇供氧剂或漂白剂NA或6.02×1023【解析】

B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H2O。E为淡黄色固体,E为Na2O2。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Na,C为O2,D为NaOH。H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G为Fe(OH)2,F为含有Fe2+的盐。【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G为Fe(OH)2。(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Fe(OH)2↓。(3)Fe(OH)2不稳定,易被氧化成Fe(OH)3,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4)E为Na2O2,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潜水艇供氧剂或漂白剂。(5)发生反应为2Na+O2Na2O2,最终得到39.0gNa2O2,n(Na2O2)===0.5mol,参与反应的n(Na)=0.5mol×2=1mol,反应中Na元素由0价升高到+1价,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或6.02×1023。【点睛】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中离子的计算。对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需要牢固掌握。并能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推出电子转移数目。19、②①⑤④③⑥【解析】

(1)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答案选②;(2)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答案选①;(3)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沸点不同,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答案选⑤;(4)利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选择苯或CCl4等萃取海水中的溴,通过分液得到溴的有机溶剂的溶液,然后再蒸馏,得到纯溴。答案选④;(5)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答案选③;(6)碘易升华,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固体NaCl和碘单质,升华后的碘在盛有水的烧瓶底部凝华,答案选⑥。20、AC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SO42-已除尽ABC【解析】

本实验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NH4HCO3受热分解,Na2SO4和NaCl加热时很稳定,加热可除去NH4HCO3;Na2SO4和NaCl都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后加可溶性钡盐除去SO42-,为不引入新的杂质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过量的除杂试剂也要除去。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不明显,通过蒸发NaCl溶液使其结晶得到纯净的NaCl。【详解】(1)因NH4HCO3受热易分解NH4HCO3≜NH3↑+CO2↑+H2O,且分解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而NaCl、Na2SO4受热不分解,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H4HCO3,加热固体时通常将固体置于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答案选AC。(2)操作②的目的是将Na2SO4和NaCl混合溶液中的SO42-除去,通常选择可溶性含钡化合物,利用离子反应SO42-+Ba2+=BaSO4↓将SO42-转化为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