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xxx公司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宏观: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分析有其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2)宏微观经济学的不同分析方法微观:个量分析法宏观:总量分析法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GDP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1.一国……国土原则:GDP国民原则:GNP(GrossNationalProduct)NOKIA(北京)--中国的GDP,芬兰的GNPHaier(美国)--美国的GDP,中国的GNPGNP+国外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国外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2.……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或一个季度,不涉及过去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二手货)。不是销售的(存货)在本质上,总产值等于产量乘以市价,这与销售收入的概念相同,但后者需要交易达成才能产生,总产值则与是否能卖出无关3.全部……经济中生产的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商品注: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如:毒品)4.最终……中间产品: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最终产品:由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例如:某企业用纸生产贺卡。中间产品:纸最终产品:贺卡5.物品与劳务……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食物、衣服、汽车),又包括无形的劳务(理发、清扫房屋,看病)6.……市场价值的总和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加以衡量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例如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利用下式计量GDP:二、GDP的缺陷GDP是一个有用的指标,但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GDP没有包括在市场之外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低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GDP没有考虑经济活动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因此高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如闲暇、污染等)。三、GDP和GNP的关系统计原则不同,GDP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为本国公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GDP;GNP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司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计入GNP。二者都是以货币而不是实物作为计量手段,通常是美元。二者都是流量而不是存量,都是时期指标,而不是时点指标,所以通常以一年进行计算的。以现行价格计算的,等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与其现行价格的乘积,既反映了实物的变化,又反映了价格的变化;实际是剔除价格因素,以不变价格计算,如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二者的联系:GDP=GNP¡ªNFPNFP(netfactorpaymentsfromabroad)是国外要素支付净额,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它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3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一、支出法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GDP的构成:GDP=C+I+G+(X-M)详解1.家庭的消费支出(C)耐用品(汽车和电视)非耐用品(食物和衣服)服务(理发和医疗)注:不包括建造新住房,这项支出在投资中核算2.企业的投资支出(I):企业固定投资居民住宅投资存货投资=意愿存货+非意愿存货注:1.宏观经济学中投资仅指实物投资;2.投资是一个流量,而资本是一个存量;3.总投资(I)=净投资(In)+折旧(d);4.意愿存货:为顺利销售而必备的存货,非意愿存货:存货中除去意愿存货以外的部分。3.政府的购买支出(G)例如: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务员支付的薪酬等

注: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老龄及残疾人补助金)4.净出口(NX):NX=出口(X)-进口(M)总结:二、收入法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1)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2)利息收入: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3)租金收入:出租固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分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4.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s)5.折旧(depreciation)工资工作的酬金津贴福利社会保险税租金出租房屋出租土地注:自己的房屋通过估算租金计入GDP利息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净额注:不包括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政府之间因借贷关系而发生的利息由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利润非公司企业收入:合伙企业和个人经营企业的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未分配利润间接税货物税、销售税等注:1.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2.直接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折旧折旧:已经消耗掉的资本额。总结:按收入法核算: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除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外,宏观经济学中也使用其他指标来测量国民收入,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生产活动。“某年某国产出多少”2.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含义:一国一年内扣除折旧后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构成:NDP=C+In+G+(X-M)与GDP的关系:NDP=GDP-折旧因为:In=I-折旧3.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构成: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与NDP的关系: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2.政府补助金: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4.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含义: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与NI的关系: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与企业对个人转移支付+利息调整利息调整:(1)消费者个人之间借贷关系产生的利息:由于甲的利息收入是乙的利息支出,二者互相抵消,不计入GDP;但它是债权人的个人收入,所以要计入。(2)政府支付给居民的公债利息,构成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与PI的关系: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主角:居民户厂商支出=C+I收入=C+S储蓄-投资恒等式:I=S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支出=C+I+G收入=C+S+T恒等式I+G=S+T→I=S+(T-G)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外国支出=C+I+G+(X-M)收入=C+S+T,可得(1)I+(X-M)=S+(T-G),表示私人国内总投资+可支配的外国资产=私人储蓄+政府储蓄;(2)I=S+(T-G)+(M-X),表示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简单”——考察“两部门”、“产品市场”本章假设:1.需求不足,经济低于充分就业2.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数量调整3.利率不变,货币市场不影响商品市场4.投资是自发投资,投资与国民收入和利率无关。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一)均衡产出又名:均衡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相一致的均衡产出或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二)模型1.列表法2.公式法:Y=C+I3.图解法(1)45°线法(2)储蓄恒等于投资法均衡国民收入表三、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由于E=c+i,y=c+s,则i=s注: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本节重点:消费函数:C=C(y)储蓄函数:S=S(y)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是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影响消费支出中最重要的是可支配收入。所以C=F(DI)在短期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表现为一种稳定的趋势,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一)一般表达式:c=c(y)1.Y与C正相关2.APC与MPC(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Consumption)APC=c/y(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MPC=∆c/∆y=dc/dy(二)线性表达式1.诠释:c=α+βyα—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β—MPC,直线斜率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2.APC与MPCAPC=c/y=(α+βy)/y=α/y+β=α/y+MPC(1)APC>MPC(2)α/y→0,所以APC→MPC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第一、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APC=1。第二、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这种被称为正储蓄,APC<1;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称为负储蓄,APC>1。第三、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0<MPC<1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表示储蓄量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来储蓄,因此一旦消费函数确定,储蓄函数也随之确定。表达式:y=c+s→s=y-c→s=y-α-βy=-α+(1-β)y(二)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量。APS+APC=1。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MPS+MPC=1。APS=s/yMPS=∆s/∆y=ds/dy=1-βAPS=s/y=[-α+(1-β)y]/y=-α/y+(1-β),所以,APS<MPS短期储蓄曲线的特点第一、当S与横轴相交时,C必与45线相交。因DI=C+S,当S=0,C=DI。第二、S上任一点纵坐标必然等于45线纵坐标与C的纵坐标之差。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3.APC+APS=1,MPC+MPS=1证明:y=c+s→1=c/y+s/y→1=APC+APS∆y=∆c+∆s→1=∆c/∆y+∆s/∆y→1=MPC+MPS第三节*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一、相对收入理论(.Duesenberry)观点:消费者受自己过去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此消费是相对决定的。长期来看,消费与收入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而短期消费函数则是有正截距的曲线。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即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低收入家庭攀比,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F.Modigliani)观点:消费者会在一生的较长的时间内计划其消费支出,以达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生能够比较平稳地生活。公式:C=aWR+cYL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0~t1¡ª¡ª幼年期,c>y,s<0,负父母的债t2¡ª¡ª青壮年期,c<y,s>0,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t3~∞¡ª¡ª老年期,c>y,s<0,t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M.Friedman)观点: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其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可以用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值表示。YP=θY+(1-θ)Y-1,其中YP为永久收入,θ为权数;Y和Y-1分别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C=cYP,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低于长期消费倾向c。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具有替代和收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利率↑→储蓄↑收入效应:利率↑→将来利息增加→认为自己富有→目前储蓄↓2.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从而影响购买力和消费。3.收入分配。越公平,MPC越大;越不平,MPC越小。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一、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公式法均衡公式:Y=C+I……(1)消费函数:C=α+βY……(2)投资函数:I=I0……(3)求均衡收入:将(2)和(3)代入(1)图形法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均衡公式:I=S……(1)储蓄函数:S=-a+(1-β)Y……(2)投资函数:I=I0……(3)求均衡收入:将(2)和(3)带入(1)图示第五节乘数(Multiplier)理论一、乘数:乘数的定义: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投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公式为:KI=∆Y/∆I=1/(1-MPC)=1/MPS注意:机制:∆I→AE→∆Y→∆C→AE→∆Y→∆C→AE→∆Y;KI同MPC同向变化;乘数是一把双刃剑;乘数发生作用以存在闲置资源为条件。二、乘数的另外两种求法1.利用均衡解2.全微分方法第六节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一、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公式:Y=C+I+GI+G=S+T假设:1)G=G02)税收为定量税:TA=T03)转移支付:TR=TR0Yd=Y-TA+TRC=α+β*Yd3、均衡收入Y=α+β(Y-T0+TR0)+I0+G0(1-β)Y=α-βT0+βTR0+I0+G0例子:三部门经济中:C=160+0.75Yd,T=80,I=100,G=200求:均衡收入。解法一:Y=C+I+GY=160+(Y-80)+100+200Y=160-60+100+200=400Y=1600解法二:I+G=S+T

由于:S=-α+(1-β)Yd=-160+0.25Y100+200=-160+*(Y-80)+80460=+80=400Y=1600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税收指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第九节四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G+X-MC=α+βYdI=I0G=G0T=T0+tYTR=TR0X=X0M=M0+mY均衡解:Y=C+I+G+X-MY=α+β(Y-T0-tY+TR0)+I0+G0+X0-M0-mY[1-β(1-t)+m]Y=α+βT0+βTR0+I0+G0+X0-M0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一、实际利率与投资1.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i)-通货膨胀率(л)注:i=r+л……费雪方程式(FshierEquation)2.投资的抉择:预期利润率>实际利率→I↑预期利润率<实际利率→I↓预期利润率=实际利率→I不变结论:预期利润率不变,投资与实际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3.投资函数I=I(r)假如为线性:I=I0-dr,其中I0为自发投资,d>0二、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1.定义: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2.现值和贴现率假定本金为100元,年利率为5%。一年后的价值=100×(1+5%)=105二年后的价值=100×(1+5%)2=三年后的价值=100×(1+5%)3=……n年后的价值=100×(1+5%)n用r表示利率,R0表示本金,R1、R2、R3分别表示第1、2、3年的价值,则:R1=R0(1+r)R2=R0(1+r)2R3=R0(1+r)3……Rn=R0(1+r)n求现值:未来的钱今天值多少1年后的105元:3.资本边际效率的一般公式1.资本边际效率曲线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内容: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投资的增加,MEC呈递减趋势。MEI(MarginalEfficiencyofInvestment)缩小之后的MEC。MEI<MEC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投资边际效率:当资本价格发生变化时的贴现率投资↑→资本品价格↑→MEI<MEC结论:投资需求曲线实际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五、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1.预期收益1)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投资↑2)产品成本:劳动密集型:工资成本↑→投资↓资本密集型:工资成本↑→投资↑3)投资税抵免:取决于临时还是长期2.风险风险↑→投资↓3.股票价格——托宾的“q”说q=企业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q>1→投资↑q<1→投资↓第二节IS曲线2.IS曲线的图解法:四方图法

注意:1)IS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2)IS曲线线外任何一点均表示市场的失衡:IS右上方的点:S>IIS左下方的点:S<I曲线的代数推导在二部门经济中,有S=-a+(1-b)Y,I=I-hi,I=S;

那么:-a+(1-b)Y=I0-hi,(1-b)Y=a+I0-hi;Y=(a+I0-hi)/(1-b)=(a+I0)/(1-b)-[h/(1-b)]I或:i=(a+I0)/h-[(1-b)/h]Y二、IS曲线的斜率斜率:β↑(MPS越小,S曲线较平坦)→斜率绝对值↓→IS曲线越平坦d↑(I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小,I越平坦)→斜率绝对值↓→IS曲线越平坦三、IS曲线的移动自发消费(α):α↑→截距↑→IS右移自发储蓄(-α):(-α)↑→截距↓→IS左移自发投资(I0):I0↑→截距↑→IS右移2.政府行为对IS曲线的影响政府支出(g)增加或者减少△g时,IS曲线右移或左移△g/(1-β);税收(t)增加或减少△t时,IS曲线左移或右移β△t/(1-β)。从而,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IS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和增税→IS曲线左移。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1.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由投资和储蓄决定2.凯恩斯的观点: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利率↑货币供给(货币的数量)↑→利率↓注:1)货币供给量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2)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规律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1.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2.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transactionalmotiveformoney)目的:为了日常的交易活动原因:收入和支出时间上的不同步注:货币交易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化。2)货币的谨慎动机(precautionarymotiveformoney)目的:预防意外支出原因: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注:货币谨慎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化。以上两种需求之和称为广义的货币交易需求,并以L1表示;L1=kY3)货币的投机动机(Speculativemotiveformoney)目的:获得收益原因: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L2=L2(r)=-hr3.分析:假设财富以两种形式保存:货币和债券债券:有收益,有风险货币:无收益,风险低债券价格=利息/市场利率(无限期债券)利率高→债券价格↓→购买债券→货币持有量↓利率低→债券价格↑→抛售债券→货币持有量↑利率极高→债券价格极低→全部购买债券→货币持有量=0利率极低→债券价格极高→债券全部抛售→货币持有量→∞三、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无论拥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四、货币需求函数1.公式:L=L1(y)+L2(r)=ky-hr注:1)这里的货币总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2)用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m表示实际货币供给即:m=M/P;2.图示: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1.货币供给1)层次交易货币(M1)M1=M0+活期存款M0=硬币+纸币广义货币(M2)M2=M1+定期存款M3M3=M2+货币近似物注:下面讲的主要是指M12)货币供给曲线m=m0………………外生变量2.均衡模型:假设收入不变L=mL=L1(Y)+L2(r)=kY-hr均衡利率:3.均衡变动4.均衡利率的变动第四节LM曲线2.LM曲线的推导:四图法注意:1)LM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2)LM曲线线外任何一点均表示市场的失衡:LM右下方的点:L>mLM左上方的点:L<m二、LM曲线的斜率2.LM曲线的三个区域三、LM曲线的移动1.因素分析如果:L1=kYL2=-hrm=kY-hrLM曲线:影响截距的主要因素是货币的供给m。m↑→m=L1+L2右移→Y↑→LM右移结论:1)L1移动→LM反向移动;L2移动→LM反向移动;m变动→LM同向变动。2)货币需求↑→LM左移;货币供给↑→LM右移。注:由于m=M/P,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变动均可以通过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LM曲线。2.几何推导3.LM曲线右移的距离:第五节IS-LM分析: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1.模型I=S……(1)S=-a+(1-b)Y……(2)I=I0-dr……(3)L=m……(4)L=L1(Y)+L2(r)=kY-hr……(5)∴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为IS曲线:LM曲线:Ⅰ:L<M,超额货币供给;i<s有超额产品供给;Ⅱ:L>M,超额货币需求;i<s有超额产品供给;Ⅲ:L>M,超额货币需求;i>s有超额产品需求;Ⅳ:L<M,超额货币供给;i>s有超额产品需求。3.均衡的恢复以Ⅲ区域A点为例S<I,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导致Y上升,致使C向右移动。L>M,存在超额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致使C向上移动。两方面的力量合起来,使C向右上方移动,运动至IS曲线,从而I=S;这时L仍大于M,利率继续上升,最后C沿IS调整至E。表现:IS曲线的移动LM曲线的移动1.图示:IS曲线的移动2.图示:LM曲线的移动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比较稳定。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资本决定。代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储蓄函数:s=s(y)投资函数:i=i(r)产品市场均衡条件:s=i或s(y)=i(r)货币需求函数:L=L1+L2=L1(y)+L2(r)货币供给函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LM越平坦,或者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IS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三、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KG↑→挤出↑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挤出↑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挤出↓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挤出↑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化,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收到影响。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一、经济政策的含义: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知道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3)充分就业的含义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资源充分利用)狭义:凯恩斯: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货币主义: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4)奥肯定律GDP每增加3%,失业率下降大约1%。国民收入和失业的这种关系称为奥肯定律。注:1)这种关系并不严格;2)说明失业的成本很高。2.价格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指价格水平的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顺差越大越好]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一)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支出:有偿性转移支付支出:无偿性(二)财政收入1.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分类:根据课税对象: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按负税程度: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拉弗曲线2.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中央政府的债务(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

短期公债(1年以内)

中期公债(1年至5年)长期公债(5年以上)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1)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特点:自动性2)机制政府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政府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定义: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的水平。内容: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1.预算:国家计划的支出和收入。预算平衡:收入=支出预算盈余:收入>支出预算赤字:收入<支出2.关于财政的观点凯恩斯之前: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凯恩斯:功能财政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1.预算赤字或盈余的原因经济波动:经济繁荣→盈余↑或赤字↓经济衰退→盈余↓或赤字↑财政政策的变动:扩张性财政政策→盈余↓或赤字↑紧缩性财政政策→盈余↑或赤字↓结论:若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波动的影响。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定义:指既定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其中,Y*: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实际国民收入。作用:消除经济波动的影响;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五、赤字与公债1.赤字与公债的关系赤字:流量概念公债:存量概念2.弥补赤字的途径:出售政府资产借债向中央银行借债→通货膨胀向国内民众和国外借债→长期通货膨胀3.关于债务的观点无论内债外债均是公众的负担;仅有外债是公众的负担。第三节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1.银行的分类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是宏观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金融企业。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资产业务:放款和投资中间业务:代理3.中央银行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1.准备金活期存款: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准备金:为了应付客户取款而保留的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法定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按照法定准备金率提取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2.简单货币乘数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公众把现金全部存入银行。中央银行发行100元货币→公众手中增加100元→将100元存入银行存款:D原始存款:R法定准备金率:rd3.复杂货币乘数1)存在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率:re=Re/D注:市场利率↑→re↓→k↑再贴现率↑→re↑→k↓2)存在现金漏出非银行持有现金公众:Cu现金存款比率:rc=Cu/D注:仅把活期存款当作货币供给4.完整货币乘数高能货币(H)=Cu+Rd+Re货币供给(M)=Cu+D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关系,即:债券的价格越高,意味着利息率越低;反之,债券的价格越低,意味着利息率越高。这一反方向关系适用于一切金融市场。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息率降低,从而带动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利息率随之提高,以之来降低总需求水平。(一)宏观货币政策的三个工具: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M↑再贴现率↑→M↓2.公开市场业务购买债券→M↑抛售债券→M↓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M↑法定准备金率↑→M↓(二)宏观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1.调整贴现率:被动2.公开市场业务:最常用优点:主动、灵活3.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剧烈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证券的发行与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政权投资收益及风险第五节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垫头交易与买空卖空期权交易双向期权第六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凯恩斯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新古典综合派: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思想;货币学派:强调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呼吁减少国家干预;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创造需求”,主张通过降低税率来刺激供给;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的定义1.总需求: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按一定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AD=C+I+G+(X-M),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2.总需求函数: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对应关系。函数表达式:Y=AD=f(P)函数关系: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动二、价格变动影响总需求的四种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L→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I↓→Y↓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C↓→Y↓税收效应:P↑→出现收入泡沫(名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DPI↓→C↓→Y↓净出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便宜→出口↓,进口↑三、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四、总需求曲线的变动(一)AD曲线的移动:由P和Y之外的因素的变化而使AD产生的变化。1.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前提:P不变,M变动过程:M↑→LM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然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上升;反之亦反是。2.财政政策(IS移动)导致AD移动过程:G↑、T↓→IS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反是。结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右移。反之亦反是。引申:I、G、X使IS右移,Y增加,称为¡°注入¡±;相反,S、T、M使IS左移,Y减少,称为¡°漏出¡±。(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方向价格变动:沿着AD点的移动价格之外的因素:AD平行移动扩张性的政策——右移紧缩性的政策——左移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宏观生产函数: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由于不易衡量等原因,技术水平没有被明显地表示出来。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不可能有较大改变。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包括生产函数中的三个主要自变量在内的一切自变量都可以改变。其中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也被称为潜在产量。1.劳动的需求2.劳动的供给3.劳动市场的均衡:第三节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长期: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短期:除了可变的生产要素之外,其他的因素(如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等)均保持不变。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假设:工资富有弹性,长期总供给曲线: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由于工资富有弹性,就业量总是处于充分就业就业量,从而总供给处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政策含义:增加总需求并不能改变产量,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假设:工资刚性,短期总供给曲线:水平线。 产量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生变化政策含义: 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水平,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总需求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第五节常规总供给曲线二、非线性总供给曲线第七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对现实的解释一、宏观经济短期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AD曲线左移)三、总供给曲线移动后果(AS曲线左移)第八节总需求和总供给

曲线的数学小结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式中,g和t分别为政府购买和税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1(y)+L2(r)劳动市场均衡条件:f(N)=W/P,h(N)=W/P(f和h分别为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函数)总量生产函数:y=y(N,K)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数据 西方国家重视失业问题,从而经常通过民间和官方组织来收集和公布失业的数据。失业率: 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二、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失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定义: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同伙紧缩的状态。表达式: 其中,N代表劳动力,U代表失业者人数,E代表就业者人数,从而U/N为失业率;l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则找到工作的人数是fU,失去工作的人数是lE。2.自然就业率定义: 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处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与自然失业率关系: 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之和为100%。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一、竞争性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情况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一、失业的影响社会影响: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经济影响:以“机会成本”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二、奥肯定律内容: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公式: 其中,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零的参数。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要把握: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在美国,规定每年≥%。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率:定义: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其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三、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在10%以上和100%以内。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第一,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第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三个方面:货币数量论的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源于货币数量论基本思想: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通货膨胀的来源: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产量增长结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定义: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总需求曲线不同区域的影响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后,价格逐渐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古典区域,已经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定义: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分类:工资推动型:最主要。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强大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造成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过高。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工资提高。利润推动型:由于垄断或寡头控制,牟取高额利润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四、结构性通货膨胀定义: 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 以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来说明。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所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五、通货膨胀的持续1.预期的通货膨胀:ExpectedInflation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它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2.惯性通货膨胀:Inertiainflation通货膨胀出现以后,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从而使通货膨胀持续。它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又称“通货膨胀螺旋”。过程:总需求上升的冲击→总需求曲线右移→超额需求、价格上升→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消费扩大→价格上升、需求进一步增加→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噩梦持续通货膨胀螺旋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收入固定且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使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会降低;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二战以来,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从居民户手中把大量再分配的财富带到公共经济部门。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由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预期产生过度的消费购买,减少储蓄和投资,从而经济增长率下降;工资提高使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通胀前期企业存货的增加使得后来被迫减少,生产收缩;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使经济情况更为糟糕。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1.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ª¡ª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2.新古典综合派对曲线的改造: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3.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 π=-ε(u-u*)式中,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菲利普斯曲线表明: 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政策方法: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在组合区域内,则社会的决策者不用采取调节行动,如在区域之外,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节。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注意:当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意味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相交;自然失业率可以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政策含义: 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时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直线。 在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换关系。 工人不断调整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指挥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政策含义: 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一、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斯密观点: 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二、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李嘉图观点: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贸易开展的原理: 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过建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根据生产要素不同将产品分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原理: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贸易的基础: 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四、规模经济理论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研究对象: 具有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产品之间的双效贸易。观点: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工业产品类似但不同质;各国利用规模经济生产其具有优势的有限类别的产品,并通过贸易获得消费的多样性。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第四节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一、倾销的含义:1.基本含义: 倾销是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2.倾销成立需满足的条件: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市场必须被分割,即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二、倾销的特征其一,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行为;其二,倾销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其三,倾销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三、反倾销措施四、倾销的确定第五节政府调节国际经济来的措施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一国(或地区)对产品进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 手段:进口关税:产品运抵一国时所须缴纳的税款;进口配额:一国对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的限制。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一国(或地区)对产品出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 手段:出口补贴二、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国货币以购买国外资产,这种未抵消影响的干预会导致国际储备增加,货币供给增加以及本国货币贬值;出售国外资产以购买本国货币的同类干预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已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一般对汇率没有影响。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一、汇率及其标价1.汇率的定义: 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两国货币的比值。2.外汇汇率的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外国货币为固定的单位,而以本国货币为变动的单位,衡量外国货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则以本国货币为固定的单位,而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存在着倒数关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直接标价法。二、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浮动汇率制则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浮动汇率制度又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三、自由浮动制度下的汇率的决定以德国和美国进行美元和欧元的兑换为例:在不存在国际间借贷的条件下,德国对进口的需求增加会使欧元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而美国人对德国产品需求的减少导致在每一个汇率水平上对欧元的需求下降,欧元的需求曲线左移到D1。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欧元汇率的下降,即欧元贬值。四、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建立在诸如经济中的变化必须来自货币方面,不存在交易费用、关税等一系列假定条件基础之上。购买力平价的出发点: 每一种货币在本国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根据同一价格定律(lawofoneprice)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因此,不同货币购买力的比率就构成了相互间汇率的基础。五、实际汇率定义: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表达式: 式中,e为实际汇率;P和Pf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E为名义汇率。汇率变动:实际汇率的上升,本币实际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变得昂贵,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实际汇率的下降,本币实际升值,该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六、净出口函数1.净出口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汇率:净出口正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国内收入水平: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净出口函数的表达式:2.马歇尔-勒纳条件:降低汇率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净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是否大于1。当|ex+em|=1时,(ex为出口需求弹性,em为进口需求弹性),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