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参加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受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技能、分析综合技能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沟通的技能。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同学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详细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外形。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老师的手和同学的手

老师与同学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觉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依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老师援助同学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同学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同学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想,如何精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同学自己探究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沟通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同学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阅历,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外形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精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沟通评价。)

活动思索:通过这次活动,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外形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分的问题争论,加强同学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同学进一步熟识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技能目标:培育同学观测比较分析问题的技能,逐步养成积极思索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同学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

1、掌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讨论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假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同学动手操作,老师巡察。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老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径直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同学齐读。

2、知识迁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争论一下。

同学争论,师巡察,生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由于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同学读。

师:现在,谁来告知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依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同学说出由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平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一)、火眼金睛(以下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二)、料事如神(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日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共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同学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沟通,使同学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育同学的数学实践技能,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展。

3.培育同学仔细观测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预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同学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运用学校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伙伴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状况你能说出绘制学校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学校示意图。

3.小组沟通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周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沟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约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学校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学校。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同学能够比较娴熟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控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同学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控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高校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同学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须要的预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育、提高同学的计算技能。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涌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次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援助同学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同学经受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援助同学掌控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由于,同学掌控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同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同学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同学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同学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同学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并且,对于培育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良好的数感是非常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同学经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同学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

4、使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同学娴熟掌控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育同学的类推技能;能正确进行口算,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加口算,使同学佯称积极动脑、仔细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沟通。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同学独立完成。

〔3〕全班沟通。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沟通。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沟通。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和详细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掌控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查找对称轴〔特别是不能对折的物体〕。

2。技能目标:引导同学观测、探究、发觉、沟通,经受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同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说明生活,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技能。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每个同学都能在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进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预备:

课件,镜子。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觉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缘由?”〔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觉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涌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涌现倒影等。〕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老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同学观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觉?〔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同学试一试。

2。试一试。

第〔1〕题:让同学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2〕题

〔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

〔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

〔3〕小组争论:你发觉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到底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

〔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争论的成果。

3。小游戏

模拟照镜子的游戏。

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

〔师生表演。〕

采访镜子中的人: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精确?

〔同桌相互做游戏,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三、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师:今日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

〔评析引导同学学会反思,培育同学的总结归纳技能,关注同学情感。〕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受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同学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的。

3、让同学在观测、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详细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经受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

一、周长和面积对比中感受面积的含义。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预备的一元和一角硬币,请同学们沿着硬币的轮廓画一圈,想想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呢?(圆形)请同学们来画画吧!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呢?(提示肯定要沿着硬币的轮廓的边缘来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

在这里感觉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同学缺少参加其中的热忱,我这个设计还要思索,要让同学充斥热忱的去画,在老师的引领下,产生积极的数学思索。

2、同学动手画

3、假如我们画的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你能说说你的发觉吗?(这个情境我没有在课的一开始设置。)

A:大圆的周长长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多;小圆的周长短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少些。

B:一个圆(面积)大些,一个圆(面积)小些

…………

这些答案都有可能,由于同学上学期学习周长的时候,描过树叶的周长,所以同学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我就顺势让同学涂面积,不提到,我就让同学援助小蚂蚁铺草坪涂颜色。

4、下面我们用彩笔涂上绿色,援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A:涂完后,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说说涂的感受吗?

B:哪个涂得快些,哪个涂得慢些?为什么?

A、B两个问题我究竟怎么提好呢,还要结合课堂的生成,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问题A给同学的思索空间更广泛一些。问题B过于直白。

(大圆面大涂得慢,小圆面小涂得快些。这里同学不肯定能一下子说出面积这个词语。)

5、老师引导同学总结:(就象刚才的两个圆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6、我们来摸摸课桌的表面,说说你的感觉,这个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看看,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同学总结:桌面、课本封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7、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板课题:面积)。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问题:这里我的初备是和一笑老师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这里我没想好怎么揭示这个概念,呈现这样两种形式,还想听听网友的看法。

8、揭示概念:

老师板书:物体表面的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导入中,我采纳的是比较简约的形式,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曾经的教学和前几天房间里的一个老师的困惑同学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同学在详细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同学不肯定能表述的很清晰。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同学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分。同学在涂平面图形和摸实物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了面积的概念。

这里面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分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的许多。主要是让同学经受画和涂的对比中去感受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一笑的教学设计我看了。她是从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导入。更径直一些。我最观赏一笑老师的二次设计中,给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这个部分,充分表达让同学感受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我的设计虽然是从平面图形引入,但是这个平面图形也是从生活中的详细事物抽象出来的图形,我想对于同学来说,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较面积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说说教室里一组物体的面,并比较一下他们面积的大小。

2、有些图形我们一目了然就能比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图形我们就不能。出示书上39页比一比

(1)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让同学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育同学的数感。

(2)找验证策略:

A、究竟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方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让同学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C、小组同学沟通,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方法。(这里面的沟通重在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D、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亮胶片的格子比较

引导同学学会观赏、反思和评价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纳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需要科学、精确。

三、巩固练习

(1)第一个层次的练习我安排了41页的1、2题。让同学实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题主要是培育同学的直观估测技能,进展空间知觉。

(2)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我安排了40页的画一画。这里我改了一下呈现顺次。感觉这个题目更有难度一些,接着做41页的3题。3题中的第二个图形老师要让同学充分的想方法,把两个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个小正方形。假如这个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题就不成问题了。

(3)第三层次的练习41页的4题。是让同学进一步巩固面积的含义,同时拓宽同学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

全课的结束,我向同学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问题。(我就在想,同学会不会提出,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课桌的面积的大小究竟是多大呢?)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同学独立思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同学对所提问题小组争论。

4、沟通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4*6=288

小组三:12*3*8=288

小组四:12*20+12*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讨论笔算方法

8、巩固法那么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同学是否掌控了本节课知识点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同学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使同学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阅历,发觉问题

⒈填适当的单位。

⑴老师手拿的文具盒,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⑵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⑶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⒉罗山宝城广场占地面积约5()。

二、感受体验,猎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究竟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沟通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同学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同学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老师向同学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老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相互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沟通自己的想法):

30公顷=()平方米6平方千米=()平方米

80公顷=()平方米5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4000公顷=()平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习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1、4题。

六、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9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班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班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同学掌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同学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