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新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新教育心得体会_第3页
新教育心得体会_第4页
新教育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育》读后心得体会期中考完试后,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最近,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认真研读《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我用心读完后, 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二、富有“爱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 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 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 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三、富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新教育》第九章读后心得体会在学校开展新教育已将近一年, 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一直没有更高的评价,总以为新教育就是倡导让孩子多读书罢了,与我这个教数学的老师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本书一直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没有认真拜读。因为我的目标就是努力做一名孩子喜欢的教师就可以了,但是说着容易做着难,翻阅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第九章之后,我心中有了很深的感触。我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了很大的鼓舞。我从教已有8年,整天抱怨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 ,现在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不愿学习,不懂得尊敬师长,敢当面顶撞老师,有的离开母校后和老师形同陌路, 还出现过打骂老师的现象, 我们就会认为这些学生完全是给社会风气带坏的。读了朱教授《新教育》的有关章节后,我认识到:学生不愿学习,没有感恩的情怀,也许受社会和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但与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一、知识已老化,远远跟不上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又不愿意及时更新知识,到现在还要吃老本;二、教法陈旧,课堂满堂灌,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三、对教师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认识不足,缺乏行动的力量;四、缺少爱心,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有这些,伤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朱教授《新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看了这段文字,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也使我认识到教师之所以有以上表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教学工作中缺乏教育的爱心。也正像书中说的那样:----“教师充当“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横加呵斥,甚至挥以老拳;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至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 而是公开批评,厉言敦促 ...... ”这些现象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并不少见, 至少我也有过这样的行为。 老师喜欢的是勤学好问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对于“问题学生",老师想喜欢也喜欢不起来,更别说爱他们了!而做为学生,他能够很敏感地捕捉到老师对他的态度,直接做出反应——你不喜欢我,我还不喜欢你呢!你的课我就不上,你说的话我就不听!你能拿我怎么样呢?这样的例子我班也有,我刚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妥杨威的成绩不是很差,作业有不完成的现象,我当时并没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而是用我们常用的方法:批评他、罚他写作业。这学期以来,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上课不听讲、说话、扰乱课堂纪律,作业不做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数学更没兴趣。给他补课我的好意从不领情。但我没有像原来那样在课堂上批评他,通过访问家长得知他迷上了看电视,再加上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和父母从不交流。于是我主动和他交流,在交流中发现他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生怕别人把他的外衣给脱掉似的。于是课堂上我不在特别关注他的不是,对他的行为放宽政策:上数学课只有他可以看课外书, 但不能扰乱课堂纪律。 当时我的想法只是无论他学什么,只要不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就行。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他突然问我:“老师,你是不是忍着我呢?”我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说:“这是我们两人的约定,我要遵守诺言。”从----那之后,他安静了许多,课堂上偶尔也举起了不自信的小手,时而做一点家庭作业,也和我交流了。期中成绩下来了,他成绩有了进步,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根据他的学习劲头,我已经很满足了,说明他已经认真对待这次考试,把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了。他对我的表扬感到惊奇,从他自信的双眼中我看到了希望。当我对这次考试总结完并提起要求时,在保证的孩子中他的小手举得很高。我想这个奇迹的出现,是我抛出爱心绣球的结果,我很庆幸我采取了一个得当的处理方法,而这样做,是出于我的爱,我爱我的学生!老实说来,作为一名教育一线教师不但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还应该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来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只有与学生心与心的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去的真正的实效。我愿意在新教育的路上行走,实现我的梦想——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好教师。----《新教育》读后心得体会与“新教育”的不解之缘源于 学校开展的书香 校园教师读书活动,当时从图书室借到《新教育》一书,我当时把它放到抽屉里就忘了,直到最近,在学校的要求下,我从书桌里翻出这本书,当我细读了这本《新教育》以后,对新教育 实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后。才深深体会到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 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 幸福完整的教育 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其基本思想是: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三、四种 精神: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四、五大理念: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 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五、四大改变: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六大行动:----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聆听窗外声音。4、培养卓越口才。5、构筑理想课堂。6、建设数码社区,通过阅读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 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 美丽诗歌 ,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反战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