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课件 31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二、三节 超声检查 CT检查_第1页
健康评估课件 31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二、三节 超声检查 CT检查_第2页
健康评估课件 31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二、三节 超声检查 CT检查_第3页
健康评估课件 31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二、三节 超声检查 CT检查_第4页
健康评估课件 31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第二、三节 超声检查 CT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超声检查第二节超声检查

患者,女性,38岁。因经期量增多,周期不规律2年就诊。查体:血红蛋白70g/L,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妊娠2个月,不能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行超声检查。

问题:1.超声检查辐射大吗,是否会对人体有害?2.如何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案例:患者,女性,38岁。因经期量增多,周期不规律2年就诊。查一、概述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000Hz(赫兹)以上。

超声波定义一、概述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000H4.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物理特性1.指向性2.反射、折射和散射3.吸收与衰减4.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物理特性1.指向性二、超声检查基本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超声的原理为压电效应,即电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物理现象。2.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二、超声检查基本原理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无反射型少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无反射型少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多反射型全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多反射型全反射型三、超声设备

A型超声检查

常用于浆膜腔积液定位穿刺和脑中线探测。近年来已逐渐被B型超声检查所取代。

三、超声设备

A型超声检查常用于浆膜腔积液定位穿刺和脑中线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M型超声检查M型超声检查D型超声检查D型超声检查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是影像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脏器或病变的解剖、形态学研究;可以观察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辅助介入。超声检查没有放射损伤,能取得多方位的切面图像,能及时得到结果,信息量丰富、层次清楚、对小病灶也有良好的分辨能力,能实时显示活动界面、直接显示管腔结构。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是影像学中(一)肝病的超声检查1.正常肝声像图2.肝硬化声像3.肝囊肿声像图4.原发性肝癌声像图正常肝脏原发性肝癌(一)肝病的超声检查正常肝脏原发性肝癌(二)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

1.正常胆囊与胆道声像图2.胆囊结石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3.胆囊炎胆囊结石(二)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胆囊结石(三)胰腺疾病的超声检查1.正常胰腺声像图2.急性胰腺炎3.慢性胰腺炎4.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三)胰腺疾病的超声检查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四)脾疾病的超声检查

正常肋间斜切面呈半月形,轮廓清晰,被膜呈高回声弧形线样影,表面光滑整齐。脏面中部凹陷,为脾门,回声较强,可见脾静脉回声,脾实质为均匀一致点状中等回声,强度略低于肝脏,脾长径正常值为8~12cm,厚度男性小于4cm,女性小于3.5cm。正常脾脏声像图(四)脾疾病的超声检查正常脾脏声像图(五)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检查

1.正常肾脏声像2.正常膀胱声像3.膀胱肿瘤4.泌尿系统结石 5.肾癌6.前列腺膀胱结石(五)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检查膀胱结石(七)甲状腺的超声检查

横切面由浅至深,皮肤为增强的弧形光带,皮下组织薄而回声略强,颈前肌与颈侧肌为均匀低回声。甲状腺组织呈马蹄形或蝶形,由峡部与左右两侧叶相连,两侧叶基本对称,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呈中等强度均匀细密回声。

在峡部后方,两侧叶之间可见气管形成的弧形强回声及宽大的声影。两侧叶的后外方可见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为管状无回声区。动脉在内侧,搏动较强;静脉在外侧。纵切面两侧叶呈长三角形,上尖而下圆钝。(七)甲状腺的超声检查五、超声检查前准备常规准备(1)评估:做好检查前的评估工作,向被评估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检查的安全性和检查步骤,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配合。(2)体位:常规取仰卧位,也可根据需要取侧卧位、俯卧位、半卧位。(3)皮肤准备:暴露检查部位,涂布耦合剂,探头贴皮肤扫查。五、超声检查前准备常规准备不同部位检查前工作(1)腹部检查:检查前两天应避免胃肠道钡剂造影和胆道造影;肝、胆囊、胆道、胰腺等一般空腹8小时进行。(2)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早孕、妇产科、膀胱及前列腺检查者嘱患者提前1~2小时饮水400~500ml以充盈膀胱;若患者已婚可行阴道检查。(3)心血管系统检查:常规检查无特殊准备;若经食道检查者应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禁饮8小时以上,检查后2小时禁饮。(4)特殊情况检查:婴幼儿、检查不合作者,可适当予以镇静措施,安眠入睡后再进行检查;行超声引导穿刺者需禁食8~12小时,签知情同意书,术前做凝血功能检查。不同部位检查前工作第三节其他影响检查健康评估课件31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第二、三节超声检查CT检查案例

患者,男性,62岁,上班时突发头部持续性胀痛,反复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2次,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入院初步诊断为脑卒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头颅CT检查。问题:1.如何向患者解释进行CTI检查的原因?2.如何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案例患者,男性,62岁,上班时突发头部持续性胀痛概述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选定层面的扫描,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其密度分辨力也明显优于X线片,从而显著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检查概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1.CT成像的基本原理2.CT设备3.CT图像特点4.CT检查技术:平扫、增强扫描、造影扫描1.CT成像的基本原理二、CT扫描前的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CT检查无痛苦与危险。2.检查前询问受检者有无过敏史并做好碘过敏试验。3.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应用不同的造影剂。4.造影增强扫描者,检查前须禁饮、禁食4小时。5.女性受检者做盆腔扫描前,阴道内置阴道塞或纱布填塞,以标记阴道位置。二、CT扫描前的准备1.向受检者说明CT检查无痛苦与危6.经CT预约登记后,受检者不要服用含金属和含碘的药物,不要做胃肠钡餐检查。如果在近期内做过钡餐检查,应告诉登记处工作人员。7.做头颅CT检查者,扫描前一天应洗净头发;做胸、腹、盆腔CT检查者,须穿无金属扣子的棉布内衣。8.做肺与纵隔CT扫描时,需指导受检查吸气与屏气。9.做CT检查的当天携带相关X线片、B超检查报告单等,便于扫描时定位或诊断参考。6.经CT预约登记后,受检者不要服用含金属和含碘的药物,不要三、CT检查的临床应用1.颅脑对颅内肿瘤、脓肿与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肉芽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2.头颈部疾病对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听骨破坏与脱位、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胸部疾病通常采用造影增强扫描以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有无狭窄或阻塞,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中心型肺癌、淋巴结结核等的诊断均很有帮助。肺内间质、实质性病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三、CT检查的临床应用1.颅脑对颅内肿瘤、脓肿与寄生虫病4.心脏及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大血管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心脏方面主要是心包病变、冠状动脉和心瓣膜的钙化等病变的检查。5.腹部及盆部疾病应用日益广泛,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

6.骨关节疾病

多数情况可通过简便、经济的常规X线检查确诊,因此使用CT检查相对较少,一些细微结构的检查或重建可选CT。对于脊柱和脊髓的疾病,横断面CT可直接观察椎管狭窄变性,测量椎管大小并探明引起椎管狭窄的原因。4.心脏及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大血管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概述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检查技术。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已日渐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概述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1.MRI成像的基本原理2.MRI设备3.MRI图像特点4.MRI检查技术1.MRI成像的基本原理二、MRI扫描前的准备

1.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2.需除去患者随身携带的任何可干扰磁场的金属物件3.请患者务必在检查时保持安静,保持相对固定体位4.做上腹部检查时,检查前禁食禁水。5.检查时应携带有关检查资料,以便诊断时参考。6.早期妊娠者不宜做MRI扫描。二、MRI扫描前的准备1.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三、MRI检查的临床应用

1.神经系统MRI在神经系统应用较为成熟。三维成像和流空效应使病变定位诊断更为准确,并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对脑干、幕下区、枕大孔区、脊髓与椎间盘的显示明显优于CT。2.纵隔

纵隔在MRI上,脂肪与血管形成良好对比,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3.心血管心脏、大血管在MRI上因可显示其内腔,用于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可在无创伤的检查中完成。4.腹部与盆部如肝、肾、膀胱、前列腺、子宫、颈部和乳腺,MRI检查也相当有价值。5.关节、骨髓与肌肉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区,侵及骨髓的病变,如肿瘤、感染及代谢疾病,MRI上可清楚显示。三、MRI检查的临床应用

1.神经系统MRI在神经系统应一、概述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的功能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通常说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属于诊断核医学。核医学检查时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灵敏度高、可定量等有点。核医学检查一、概述核医学检查1.核医学检查的基本原理2.核医学检查设备及药物3.核医学放射防护γ相机SPECT1.核医学检查的基本原理γ相机SPECT二、核医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放射免疫检查前准备2.脏器显像及功能检查前的准备二、核医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三、核医学临床应用1.循环系统:主要有心肌显像、心功能测定等。2.神经系统:主要有局部脑血流(γCBF)断层显像等。3.肿瘤:肿瘤特异显像、肿瘤标志物测定等。4.消化系统:主要用于肝静态显像等。5.呼吸系统:主要用于肺栓塞的诊断。6.泌尿系统:主要有肾动态显像。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测定等。8.其他:还可用于骨骼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三、核医学临床应用1.循环系统:主要有心肌显像、心功能测定等THANKS!THANKS!第二节超声检查第二节超声检查

患者,女性,38岁。因经期量增多,周期不规律2年就诊。查体:血红蛋白70g/L,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妊娠2个月,不能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行超声检查。

问题:1.超声检查辐射大吗,是否会对人体有害?2.如何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案例:患者,女性,38岁。因经期量增多,周期不规律2年就诊。查一、概述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000Hz(赫兹)以上。

超声波定义一、概述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000H4.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物理特性1.指向性2.反射、折射和散射3.吸收与衰减4.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物理特性1.指向性二、超声检查基本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超声的原理为压电效应,即电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物理现象。2.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二、超声检查基本原理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无反射型少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无反射型少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多反射型全反射型 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多反射型全反射型三、超声设备

A型超声检查

常用于浆膜腔积液定位穿刺和脑中线探测。近年来已逐渐被B型超声检查所取代。

三、超声设备

A型超声检查常用于浆膜腔积液定位穿刺和脑中线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M型超声检查M型超声检查D型超声检查D型超声检查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是影像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脏器或病变的解剖、形态学研究;可以观察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辅助介入。超声检查没有放射损伤,能取得多方位的切面图像,能及时得到结果,信息量丰富、层次清楚、对小病灶也有良好的分辨能力,能实时显示活动界面、直接显示管腔结构。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是影像学中(一)肝病的超声检查1.正常肝声像图2.肝硬化声像3.肝囊肿声像图4.原发性肝癌声像图正常肝脏原发性肝癌(一)肝病的超声检查正常肝脏原发性肝癌(二)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

1.正常胆囊与胆道声像图2.胆囊结石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3.胆囊炎胆囊结石(二)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胆囊结石(三)胰腺疾病的超声检查1.正常胰腺声像图2.急性胰腺炎3.慢性胰腺炎4.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三)胰腺疾病的超声检查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四)脾疾病的超声检查

正常肋间斜切面呈半月形,轮廓清晰,被膜呈高回声弧形线样影,表面光滑整齐。脏面中部凹陷,为脾门,回声较强,可见脾静脉回声,脾实质为均匀一致点状中等回声,强度略低于肝脏,脾长径正常值为8~12cm,厚度男性小于4cm,女性小于3.5cm。正常脾脏声像图(四)脾疾病的超声检查正常脾脏声像图(五)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检查

1.正常肾脏声像2.正常膀胱声像3.膀胱肿瘤4.泌尿系统结石 5.肾癌6.前列腺膀胱结石(五)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检查膀胱结石(七)甲状腺的超声检查

横切面由浅至深,皮肤为增强的弧形光带,皮下组织薄而回声略强,颈前肌与颈侧肌为均匀低回声。甲状腺组织呈马蹄形或蝶形,由峡部与左右两侧叶相连,两侧叶基本对称,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呈中等强度均匀细密回声。

在峡部后方,两侧叶之间可见气管形成的弧形强回声及宽大的声影。两侧叶的后外方可见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为管状无回声区。动脉在内侧,搏动较强;静脉在外侧。纵切面两侧叶呈长三角形,上尖而下圆钝。(七)甲状腺的超声检查五、超声检查前准备常规准备(1)评估:做好检查前的评估工作,向被评估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检查的安全性和检查步骤,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配合。(2)体位:常规取仰卧位,也可根据需要取侧卧位、俯卧位、半卧位。(3)皮肤准备:暴露检查部位,涂布耦合剂,探头贴皮肤扫查。五、超声检查前准备常规准备不同部位检查前工作(1)腹部检查:检查前两天应避免胃肠道钡剂造影和胆道造影;肝、胆囊、胆道、胰腺等一般空腹8小时进行。(2)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早孕、妇产科、膀胱及前列腺检查者嘱患者提前1~2小时饮水400~500ml以充盈膀胱;若患者已婚可行阴道检查。(3)心血管系统检查:常规检查无特殊准备;若经食道检查者应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禁饮8小时以上,检查后2小时禁饮。(4)特殊情况检查:婴幼儿、检查不合作者,可适当予以镇静措施,安眠入睡后再进行检查;行超声引导穿刺者需禁食8~12小时,签知情同意书,术前做凝血功能检查。不同部位检查前工作第三节其他影响检查健康评估课件31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第二、三节超声检查CT检查案例

患者,男性,62岁,上班时突发头部持续性胀痛,反复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2次,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入院初步诊断为脑卒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头颅CT检查。问题:1.如何向患者解释进行CTI检查的原因?2.如何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案例患者,男性,62岁,上班时突发头部持续性胀痛概述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选定层面的扫描,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其密度分辨力也明显优于X线片,从而显著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检查概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1.CT成像的基本原理2.CT设备3.CT图像特点4.CT检查技术:平扫、增强扫描、造影扫描1.CT成像的基本原理二、CT扫描前的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CT检查无痛苦与危险。2.检查前询问受检者有无过敏史并做好碘过敏试验。3.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应用不同的造影剂。4.造影增强扫描者,检查前须禁饮、禁食4小时。5.女性受检者做盆腔扫描前,阴道内置阴道塞或纱布填塞,以标记阴道位置。二、CT扫描前的准备1.向受检者说明CT检查无痛苦与危6.经CT预约登记后,受检者不要服用含金属和含碘的药物,不要做胃肠钡餐检查。如果在近期内做过钡餐检查,应告诉登记处工作人员。7.做头颅CT检查者,扫描前一天应洗净头发;做胸、腹、盆腔CT检查者,须穿无金属扣子的棉布内衣。8.做肺与纵隔CT扫描时,需指导受检查吸气与屏气。9.做CT检查的当天携带相关X线片、B超检查报告单等,便于扫描时定位或诊断参考。6.经CT预约登记后,受检者不要服用含金属和含碘的药物,不要三、CT检查的临床应用1.颅脑对颅内肿瘤、脓肿与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肉芽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2.头颈部疾病对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听骨破坏与脱位、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胸部疾病通常采用造影增强扫描以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有无狭窄或阻塞,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中心型肺癌、淋巴结结核等的诊断均很有帮助。肺内间质、实质性病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三、CT检查的临床应用1.颅脑对颅内肿瘤、脓肿与寄生虫病4.心脏及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大血管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心脏方面主要是心包病变、冠状动脉和心瓣膜的钙化等病变的检查。5.腹部及盆部疾病应用日益广泛,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

6.骨关节疾病

多数情况可通过简便、经济的常规X线检查确诊,因此使用CT检查相对较少,一些细微结构的检查或重建可选CT。对于脊柱和脊髓的疾病,横断面CT可直接观察椎管狭窄变性,测量椎管大小并探明引起椎管狭窄的原因。4.心脏及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大血管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概述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检查技术。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已日渐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概述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1.MRI成像的基本原理2.MRI设备3.MRI图像特点4.MRI检查技术1.MRI成像的基本原理二、MRI扫描前的准备

1.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2.需除去患者随身携带的任何可干扰磁场的金属物件3.请患者务必在检查时保持安静,保持相对固定体位4.做上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