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温斯顿.丘吉尔。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滨海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滨海讲座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温斯顿.丘吉尔。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滨海讲座中药药性理论专题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7/22/2021第一讲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知识37/22/2021多媒体演示文稿也称PowerPoint,简称是PPT。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它可协助您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增强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您的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流或视频流。一、教材分析《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信息技术模块二《演示文稿》中的第二节的内容,八年级学生在通过了第一节的信息技术学习后,引起了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制作兴趣,根据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因素,理清规划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思路,结合了新课标的标准,在欣赏老师制作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后,让学生展开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础操作方法,能够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要学会应用幻灯片模版和幻灯片版式。2.过程和方式。教师在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地探究,发现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乐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3.思维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能够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经过反思,总结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调整学习的方式,定下未来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争取获得更高的学习水平。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各种各样的媒体文稿体现出制作者的设计意图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个重点。而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创作技能是教师在授课中的一个难点。四、教学的过程首先,设置疑问,激发起学生刨根到底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通过学习第一节,让学生对演示文稿的欣赏和规划,对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例如一种是已经处理完整的演示文稿,另一种是还没有进行处理的演示文稿。接着提出疑问:这两种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种演示文稿?为什么?如果是你们,会运用那些基础因素来处理演示文稿?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的对比与欣赏,再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自主地进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最后的时候再进行课程总结或者补充,让学生对演示文稿做出自己的规划,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一:在启动PPT2003后,制作第一张幻灯片,应用幻灯片模式和幻灯片版式。教师提示学生在PPT2003中有很多的模版,可以根据演示文稿的主体或者是自己的喜好进行筛选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择设计模版,制作出第一张幻灯片。任务二:再制作出包含三张不同模版的演示文稿。教师告诉学生一份优秀的演示文稿不单单只是由一种模版组成,它需要经过不断地筛选配合,制作出多张不同的幻灯片。那么,新的幻灯片要如何地插入呢?在“插入”选择“新幻灯片”完成此操作。最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设置疑问,布置任务,学生动手操作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方式,这个时候,教师要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对演示文稿实施改造创新,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学生通过掌握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局限于格式、背景等基础因素,大胆创新,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实施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操作,创新布局、背景、构思。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上所述,教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课程中开发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足够展现自我的平台。学习历史课,很多人都有一种普遍的认为,觉得历史课是严肃的,并且是很枯燥的一门学科。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历史的陈述就不能够用故事的形式进行展开,觉得历史就应该是真实的陈述,而不应该是通过编故事扭曲事实编造出来的。但是要知道在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很多历史文化之所以流传这么久,经久不衰,全部都是靠它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才得以广大群众熟知。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运用故事情节的方式来表达历史的过往,渗透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初中生的学习非常有益,这种方式不仅仅让初中生学习到了历史知识,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认知。一、关于应用历史故事的意义(一)以故事的形式加强学生记忆一般的讲故事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讲述或者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情节故事比较吸引人的往往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记忆,那么故事情节可以使学生更加的身临其境,体会到过往的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对于历史知识也是记忆犹新。我国优秀的历史故事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弘扬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展开历史课本知识的讲解,能够充分的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各个阶级的情况,在讲故事的时候对于部分细节地方详细的讲解能够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习更为专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老师讲的生动,学生听得认真,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效率将会越来越高。(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如果说历史课程过于死板或者单一,学生将会有种厌倦的情绪和不愿意学习的态度;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历史故事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在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生动有趣的讲述历史事件,这样就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二、运用历史故事所遵循的原则历史故事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也是要有方法和技巧的,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才可让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一)必须要有针对性在授课前,历史老师就应该有相应的准备,要充分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的历史故事来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还要有一定的思想蕴含,这样选取故事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脑海里,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比如说在讲到新文化运动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入陈独秀在东京留学,强行减掉留学简单度姚煜辫子的故事。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这个时候对于陈独秀来说他一生的目标就是剪去国民灵魂中的辫子。故事必须引人入胜,要有针对性的论述,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二)准确真实的讲述故事不可因为故事的生动而胡编乱造,歪曲历史事实真相,要有条理正确对的论述故事情节,并且在讲完真实对的历史事件以后要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悟和感受,在掌握了历史背景对的时候,还要把过往的历史跟现代进行结合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在学习《走向全盛的唐朝》的时候,可以通过中国唯一女皇帝和她的无字碑以及治国策略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事实,不可胡编乱造。还可以谈谈与之相关的电视剧集,各抒己见,讨论一下电视当中有哪些地方是违背了历史事实的,让学生明白电视的虚构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或者它们二者的区别所在。三、关于不同类别的历史故事(一)故事以人物和事件为主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中心内容把历史故事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另一类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故事。一般的通过对人物的各种言行举止还有性格方面来叙述故事的就叫做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在讲述这类型的故事的时候,比较注重的事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而不是整个事件的发生。整个事情的发生是围绕人展开的,必须先了解人物性格才能够理解整个事情的意义。比如说在讲到《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这门课程的时候,可以选用史书中的一段故事: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后,就带领一批随从到处游玩,肆意践踏老百姓种的庄稼,并且还捕捉民间的鸡狗,官府的人看到他们的身份以后都不敢管,有一次,他们看到一家人要喝水,这位主人怀疑来的都是坏人,唤来不少的人,要把这批家伙抓起来。主人的妻子看到领头的人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就把那些人都遣散了,并且好好的招待了这个年轻人。这段故事引人入胜的讲述了汉武帝的性格和禀赋,通过对此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他有好大喜功的性格,这样就好理解他接下来的治国政策了。(二)关于史实故事、文学创作和传说故事一般的真实发生过的事实都会有相关的史书记载,所以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都能够通过史书资料来查证,比如说荆轲刺秦王。文学作品也是有很多与历史相关的,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作品都是在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的,故事的情?都是依照那个时代的背景来创作的。但是在具体的情节上面与史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对于曹操的评价不要被作品当中的形象给误导了。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真实性。大家流传至今人人皆知的都是传说中的故事,比如禅让、仓吉造字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反映了当时生活的状况。但是类似孟姜女哭长城这类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所以老师在讲述这类故事的时候要注重时代背景是否合理。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了解到历史故事在历史课教学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很多有趣的故事都可以拿来教学当中使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中药药性理论专题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10/17/2022中药药性理论专题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10/15/20第一讲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知识310/17/2022第一讲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知识310/15/2022前言一、什么是中药?二、什么是本草?三、什么是中药学?410/17/2022前言一、什么是中药?二、什么是本草?三、什么是中药学一、什么是中药?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510/17/2022一、什么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A.以中医理论为基础B.有独特的理论体系C.有独特的应用形式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有以下几方面特点610/17/2022A.以中医理论为基础B.有独特的理论体系C.有独特的应用形式疾病寒证热证寒凉药温热药药物A.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710/17/2022疾病寒证热证寒温药物A.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710/15/独特的理论体系五味四气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B.有独特的理论体系810/17/2022独特的理论体系五味四气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B.有独特的理论体中药独特的应用形式
人参30克水煎服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芒硝9克C.有独特的应用形式复方单方910/17/2022中药独特的应用形式人参30克大黄12克C.有独特的应用形记载中药的典籍,称“本草学”。二、什么是本草?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之为“本草”。1010/17/2022记载中药的典籍,称“本草学”。二、什么是本草?自古相沿把中三、什么是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1110/17/2022三、什么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来源、采古代把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都用“本草”来命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新修本草》1210/17/2022古代把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都用“本草”来命名《神农本草经》《本A.中药的基本理论中药学研究B.中药的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来源1310/17/2022A.中药的基本理论中药学研究B.中药的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第一讲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知识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二、中药性能的含义三、药性理论的含义1410/17/2022第一讲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知识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二、中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医学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1510/17/2022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医学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阳阴正常生理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至。”1610/17/2022阳阴正常生理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在病理状态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阳盛阴盛邪盛阳衰阴衰正虚祛邪扶正纠正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1710/17/2022在病理状态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阳盛阴盛邪盛阳衰
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1810/17/2022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二、中药性能的含义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
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1910/17/2022二、中药性能的含义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三、药性理论的含义有毒无毒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2010/17/2022三、药性理论的含义有毒无毒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研究第一节四气一、四气的含义二、四气的确定三、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范围2110/17/2022第一节四气一、四气的含义二、四气的确定三、四气的作用及适一、四气的含义
四气又称为“四性”。是指中药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气又称为“四性”2210/17/2022一、四气的含义四气又称为“四性”。是指中药有寒、凉、属阳四气热性寒性凉性温性>>属阴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2310/17/2022属阳四气热性寒性凉性温性>>属阴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是首先由二、四气的确定1、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温性。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薄白感受风寒紫苏、生姜温热性减轻或消除2410/17/2022二、四气的确定1、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温性。恶局部红肿热痛,小便黄赤,舌苔黄或有发热热毒疮疡蒲公英寒凉性减轻或消除2、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凉性。10/17/2022局部红肿热痛,小便黄赤,舌苔黄或有发热热毒疮疡蒲公英寒凉性减三、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范围1、寒凉药治疗热证、阳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2610/17/2022三、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范围1、寒凉药治疗热证、阳证清热泻火凉血2、温热药治疗寒证、阴证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2710/17/20222、温热药治疗寒证、阴证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3、平性药(1)药物的寒热之性不很明显(微温、微凉)(2)药性平和,药物作用较为缓和(3)应用范围广2810/17/20223、平性药(1)药物的寒热之性不很明显(2)药性平和,药物作第二节五味一、五味的含义二、五味的确定三、五味的作用四、气与味的综合作用2910/17/2022第二节五味一、五味的含义二、五味的确定三、五味的作用一、五味的含义
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3010/17/2022一、五味的含义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淡)、酸(二、五味的确定最初——口尝药物的滋味后来——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不同的味具有不同的作用最初后来3110/17/2022二、五味的确定最初——口尝药物的滋味后来——根据药物的不同作三、五味的作用1、辛味(1)发散:通过发汗把表邪散出体外(2)行气:促进气机的运行,使体内气流通畅(3)行血:促进血液的运行,使血液循环通畅麻黄发散表邪辛味药外感表证橘皮促进脾胃气机运行辛味药红花活血祛瘀辛味药瘀血证3210/17/2022三、五味的作用1、辛味(1)发散:通过发汗把表邪散出体外(22、甘味(1)补益: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人参补气熟地补血仙茅补阳麦冬补阴甘味药3310/17/20222、甘味(1)补益: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人参补气熟地补血仙茅(2)和中:(3)缓急: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调和中焦,调和脾胃麦芽调和中焦,调和脾胃大枣调和药性甘味药甘草缓急止痛3410/17/2022(2)和中:(3)缓急: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调和中焦,调和脾3、淡味(1)渗湿:通过渗透作用,体内湿邪汇聚于膀胱,通过小便排出体外(2)利尿:通利水道,利小便,增加尿量茯苓增加尿量淡味药猪苓利水渗湿3510/17/20223、淡味(1)渗湿:通过渗透作用,体内湿邪汇聚于膀胱,通过小
4、酸味(1)收敛:(2)固涩:增强人体的制约力,防止津、精、血的过度外泄。5、涩味:其作用同于酸味。酸味药山茱萸止汗涩精虚汗不止、遗精遗尿乌梅涩肠止泻久泻久痢3610/17/20224、酸味(1)收敛:(2)固涩:增强人体的制约力,5、涩味6、苦味通泄大便:通过泻下大便而排泄邪气降泄气逆:沉降向下,祛除上逆病邪清泄火热:清除热邪大黄—通大便排泄胃肠邪气杏仁—降泄肺气(苦味药)旋复花—降泄胃气(苦味药)栀子—清泄三焦火热之邪(1)泄3710/17/20226、苦味通泄大便:通过泻下大便而排泄邪气降泄气逆:沉降向下(2)燥:燥湿苦温药苍术(散寒除湿)苦寒药黄柏(清热燥湿)湿邪夹寒寒湿夹热湿热(3)坚阴:清泄热邪而保存阴分“泻火存阴”知母、黄柏—泻虚火、存肾阴3810/17/2022(2)燥:燥湿苦温药苍术(散寒除湿)苦寒药黄柏(清热燥湿)湿阳阴正常生理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病理状态下: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状态阳阴“虚热”知母、黄柏泻肾火,保存肾阴而退虚热3910/17/2022阳阴正常生理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病理状态下:阴阳失去相7、咸味(2)软坚散结:软化坚积,消散结块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咸味药)(1)泻下通便:芒硝—泻下通便(咸味药)4010/17/20227、咸味(2)软坚散结:软化坚积,消散结块昆布、海藻—软坚Na+SO42-Na+Na+Na+SO42-芒硝+H2O肠道肠内压力增高刺激肠壁加快肠蠕动肠内渗透压增高水分不易被吸收稀释粪便泻下4110/17/2022Na+SO42-Na+Na+Na+SO42-芒硝+H2O肠道7、咸味(2)软坚散结:软化坚积,消散结块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咸味药)(1)泻下通便:芒硝—泻下通便(咸味药)4210/17/20227、咸味(2)软坚散结:软化坚积,消散结块昆布、海藻—软坚四、气与味的综合作用1、气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清心、胃之火清热燥湿清肺热黄连黄芩苦寒4310/17/2022四、气与味的综合作用1、气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2、气同味异或气异味同的药物,作用上有一定的共性。皆清热清热生津皆补益补气升阳浮萍辛寒发散风热芦根甘寒气同味异气异味同黄芪甘温3、气味均不同的药物,作用也不同。4410/17/20222、气同味异或气异味同的药物,作用上有一定的共性。皆清热清热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二、升降浮沉的确定三、升降浮沉的作用四、升降浮沉的临床运用五、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六、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4510/17/2022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二、升降浮沉的确定三、升一、升降浮沉的含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向于上降:下达、降逆。作用趋向于下浮:向外、发散。作用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作用趋向于内4610/17/2022一、升降浮沉的含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上升、提二、升降浮沉的确定疾病病位病势在上在下在表在里向上向下向外向内顺病位使药到病所逆病势以阻止恶化4710/17/2022二、升降浮沉的确定疾病病位病势在上在下在表在里向上向下向外向三、升降浮沉的作用1、升浮药:作用趋向多上升、向外。疏散解表、宣毒透疹、祛风散寒、升阳举陷、催吐、开窍等。2、沉降药:作用趋向多下行、向内。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等。4810/17/2022三、升降浮沉的作用1、升浮药:作用趋向多上升、向外。2、沉降升降浮沉的作用是: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有一部分药物具有双向性,既能升又能降。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麻黄——发表、平喘4910/17/2022升降浮沉的作用是: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四、升降浮沉的临床运用1、根据发病部位选药:顺病位—使药到病所在上—头风头痛—祛风止痛—升浮药病位在下—小便淋痛—利水通淋—沉降药在表—外感表证—发散表邪—升浮药在里—里实便秘—通下大便—沉降药5010/17/2022四、升降浮沉的临床运用1、根据发病部位选药:顺病位—使药到病2、根据疾病趋势选药:逆病势—阻止病情恶化向上—咳嗽—止咳—沉降药病势向下—脱肛—升阳—升浮药向外—虚汗—收敛—沉降药向内—阴疽内陷—升阳—升浮药5110/17/20222、根据疾病趋势选药:逆病势—阻止病情恶化向上—咳嗽—止咳—3、结合病势、病位选药表寒里热证表邪未解邪热壅肺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降宣升5210/17/20223、结合病势、病位选药表寒里热证表邪未解邪热壅肺石膏清泄五、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辛、甘,温热——升浮药苦、酸、咸,寒凉——沉降药花、叶、质轻——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质重——沉降药1、性味2、质地5310/17/2022五、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辛、甘,温热——升浮药苦、六、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盐制则下行1、加工炮制: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收敛黄连酒炒目赤肿痛苦寒(药性沉降)(药性升浮)5410/17/2022六、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盐制则下行1、加工炮制:酒炒则升姜制则2、配伍应用:沉降升浮药6:沉降药2升浮沉降药6:升浮药25510/17/20222、配伍应用:沉降升浮药:沉降药升浮沉降药:升浮药5511.用酒或姜炮制沉降药2.配伍众多的升浮药3.加引经药(桔梗)变沉降之性为升浮之性5610/17/20221.用酒或姜炮制沉降药2.配伍众多的升浮药3.加引经药(桔梗1.用盐或醋炮制升浮药2.配伍众多的沉降药3.加引经药(牛膝)变升浮之性为沉降之性5710/17/20221.用盐或醋炮制升浮药2.配伍众多的沉降药3.加引经药(牛膝第四节归经一、归经的含义二、归经的确定三、归经的应用5810/17/2022第四节归经一、归经的含义二、归经的确定三、归经的应是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一、归经的含义清热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寒——清热燥湿清肺热清心火泻肾火泻肝火5910/17/2022是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一、归经的含义清热药黄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二、归经的确定6010/17/2022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二、归经的确定601肺——咳嗽气喘肾——尿频遗精脾——纳呆便溏肝——胁痛抽搐心——神昏心悸肝经脾经肾经心经肺经杏仁——治咳喘—归肺经石菖蒲—治神昏—归心经青皮——治胁痛—归肝经白术——治脾虚—归脾经杜仲——治腰痛—归肾经脏腑经络理论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6110/17/2022肺——咳嗽气喘肾——尿频遗精脾——纳呆便溏肝——胁痛抽搐心—三、归经的具体应用1、选择与病情相应的归经药。2、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温肺寒肺寒————干姜(辛热)清肺热肺热————黄芩(苦寒)补肺虚肺虚————麦冬(甘寒)泻肺实肺实————葶苈子(苦寒)咳嗽6210/17/2022三、归经的具体应用1、选择与病情相应的归经药。2、结合四气、3、注意脏腑间的联系。肺虚兼脾虚——培土生金(补脾益肺)肝阳上亢兼肾阴不足——壮水涵木(滋阴潜阳)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6310/17/20223、注意脏腑间的联系。肺虚兼脾虚——培土生金(补脾益肺)肝阳第五节毒性一、古代药物毒性的概念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三、中药毒性分级四、必须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五、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六、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6410/17/2022第五节毒性一、古代药物毒性的概念二、现代药物毒性一、古代药物毒性的概念1、“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2、“毒性”是药物的偏性《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指药物6510/17/2022一、古代药物毒性的概念1、“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3、“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6610/17/20223、“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1、“毒性”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急性毒性:24h内一次或多次染毒所引起的中毒效应亚急性毒性:染毒期限少于3个月。亚慢性毒性:染毒期限为3-6个月慢性毒性:染毒期限在6个月以上。特殊毒性: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毒性。6710/17/2022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1、“毒性”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2、“毒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3、“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其中剧毒药系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6810/17/20222、“毒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三、中药毒性分级《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将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6910/17/2022三、中药毒性分级《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1.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四、必须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2.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3.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4.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7010/17/20221.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四、必须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2.五、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剂量过大2、误服伪品3、炮制不当4、制剂不当6、配伍不当5、服法不当7、药不对证8、自行服药9、乳母用药10、个体差异7110/17/2022五、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剂量过大2、误服伪品3、六、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2.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3.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7210/17/2022六、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针对体质的强第二讲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
问题和对策7310/17/2022第二讲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
问题和对策7310/15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多种治疗作用和效果的高度概括。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建立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技术方法7410/17/2022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75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思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10/17/202275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思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1.1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并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列入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重点支持方向。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性效发生机制以现代科学技术语言科学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7610/17/2022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1.1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比较和分析中药的药性物质基础的差异、遗传变异、环境变异、生物效应探讨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物质基础及对机体能量-物质-信息网络的调控发现相关物质基础的共同属性间存在的客观规律构建全新的中药药性分析评价体系,揭示中药药性的成因、本质及规律,实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科学诠释和拓展7710/17/2022“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国中医科学在对中药药性特征进行模糊量化与功效解析规范化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获取反映药性内在本质的知识模式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功效分类为指导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预测中药新药源和新功效科学阐释方剂配伍规律建立完善系统的中药现代饮片药性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的数据挖掘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乔延江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面也给予了大力资助7810/17/2022在对中药药性特征进行模糊量化与功效解析规范化的基础上国家自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表达及其应用”提出中医药热动力学观及其研究设想运用微量热学研究手段,研究中药四性的热生物效应及其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关系和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模型和四性模式识别系统为揭示中药四性的客观真实性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对阐明中医治则、组方配伍、中药炮制、药理作用及其机理、建立新的药物筛选方法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肖小河研究员7910/17/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表达及其应用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命题,探讨了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中药黄连炮制后的药性变化及其物质基础研究”-“中药性味归经与机体器官组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代春美上海中医药大学俞仲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10/17/2022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命题,探讨了中药1.2新假说的提出张冰教授提出:“中药药性是中药作用于不同状态机体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生物学效应的概括和归纳”的表述假说。中药“药性三要素”假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化学成分机体状态生物学效应中药药性理论本质的研究能否取得显著成就,研究思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中药药性8110/17/20221.2新假说的提出张冰教授提出:“中药药性是中药中药“分子药性”假说中国药科大学李石生
①分子具有药性,其药性是有规律的。指特定中药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一定骨架的同类化合物群体不同类型成分组成的分子群②中药化学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的特点。分子骨架的多样性特定骨架分子个数的多样性③中药的药性多样性及其多靶点作用机制。主要论点:8210/17/2022中药“分子药性”假说中国药科大学①分子具有药性,其药性是有中药“分子药性”假说性味与归经之间的关系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中药中特定分子骨架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物小分子)与受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分子水平为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8310/17/2022中药“分子药性”假说性味与归经之间的关系中药中特定分子骨架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中国人民武警医学院李爱华
①分子具有药性,其药性是有规律的,其药性蕴含在药物分子的特定结构中药物分子与某个受体产生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药效团”
②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和药效团多样性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③中药的药性多样性及其多靶点作用机制李爱华认为“分子骨架”和“特定骨架分子”应该是“药效团”和“具有特效药效团的分子”8410/17/2022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中国人民武警医学院①分子具有药性,其药中药“药性本质多元”假说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普霞中药药性本质研究应立足于临床实践-未来对药性的认识不限于物质(化学成分)的范畴,应是物质与效应的统一,其本质将呈现多元化特征药效药性“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基于“证”的前提辨证用药探究改善“证”的生理病理机制确定某药药性证8510/17/2022中药“药性本质多元”假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性本质研究应立足1.3研究方法的运用
文献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学方法8610/17/20221.3研究方法的运用文献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学张廷模,王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9(4):1-2.
1.3.1用文献学方法研究中药药性部分学者通过对本草文献的考证整理,对现代文献的总结分析,进行中药药性研究,不断发掘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认为将药性按照寒、热、平三分,较按寒、热、温、凉“四气”二分法更合理。指出临床典型的寒证、热证、表证、里证并不多见,疾病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为非表非里、非虚非实、非寒非热状态。这种相互过渡的状态,已经远远超出了表里、虚实和寒热的辨证范畴。药性也不例外,不仅有寒热药性,也存在不偏寒热(或不寒不热)之性,即“平”性。中药药性“三性”说新论8710/17/2022张廷模,王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9(4):1邓家刚,秦华珍,郭宏伟.广西中医药,2019,30(2):32-33.平性药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药性,平性是客观存在的,不隶属于四气而独立存在的一种药性。平性药药性定位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论探讨结果显示《神农本草经》四气的确定主要与功效、五味、三品有关。功效是确定药物四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药物五味及三品位置亦部分影响其四气标定。一般而言,上药多标平性,少标寒性;辛味药多标温,少标寒及平;苦味药多标寒,而少标温。王家葵,沈映君.中国中药杂志,2019,24(4):246-248.《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以《神农本草经》药物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神农本草经》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毒性、三品、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8810/17/2022邓家刚,秦华珍,郭宏伟.广西中医药,2019,30(2):3李武,周冬梅,黎跃东.新疆中医药,2019,20(4):39-41.以《中药学》教材中212味寒凉药为研究样本,对其一般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12种寒凉药中,植物药占总数的80.2%,苦味药占总数的55.2%,归肝经药物占总数的51.4%。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孙大定,谭德福..中医药学刊,2019,11:1974.花类中药的药性特征浅析以162种花类中药(含花蕾、花粉)为研究对象,对花类中药的一般药性特征作分析。结果显示,花类中药在寒、热、温、凉(平)四性的属性方面,寒(凉)性68种,多于温(热)性43种,平性51种。8910/17/2022李武,周冬梅,黎跃东.新疆中医药,2019,20(4):3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重在研究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应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使“药性”赋予了“效应”的内涵。学者们分别从整体、组织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不同层次上开展了中药药性研究。1.3.2用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相同药性的中药有类似的药理学表现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不同药性的中药其药理作用差异很大9010/17/2022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重在研究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间的中药四气的研究寒凉药抑制机体功能活动温热药兴奋机体功能活动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提高兴奋降低抑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动物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抑制促进9110/17/2022中药四气的研究寒凉药温热药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提高兴奋降毛平,马骏,陈艳艳..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0(3):49-51.
不同药性对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或调节作用。选择不同药性的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进行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参、黄芪、白术能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IL-2、IL-10的分泌;西洋参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L-2、IL-12的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提示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虽然都是补气中药,但由于寒温药性的不同,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作用机制显示一定差异。不同药性补气中药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9210/17/2022毛平,马骏,陈艳艳..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0(3刘家强,江津河.中医药学刊,2019,24(11):2092-2093.
中药药性理论可以在基因组研究中找到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对人体的气(蛋白质组、激素等)的作用,进而影响到基因组的调控性能及整体性。中药药性理论的基因组研究热性和温性可以激发基因组的活性,增强基因组的演化功能,促进内分泌功能;而寒性和凉性则相反。认为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是兴奋(热性)和抑制(寒性)作用,基因组是反映中药药性四气的重要因素。9310/17/2022刘家强,江津河.中医药学刊,2019,24(11):2092早在1923年我国陈克恢先生就开始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性之间内在规律加以探讨,国内外对中药的化学成分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在化学成分与中药药性间关系研究方面没有取得重要的突破和进展。徐国均,胡俊宏,杨玮.南京药学院学报,1961,5(6):91.
1.3.3用化学方法研究中药药性有关中药气味归经理论的初步探讨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药性徐国均等研究发现多数温性药含有挥发油,热性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或含多量的挥发油,或含强烈刺激性的脂肪油,或含剧毒的生物碱寒性药含苷类,以皂苷、苦味质为多见,也含有一些极苦的生物碱。9410/17/2022早在1923年我国陈克恢先生就开始对中药化学成分与药臧梓因.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10(11):75.
中药化学成分与其药性关系浅析辛味萜类及挥发油成分广泛作用于多个系统苦味生物碱、苷类、黄酮类成分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炎、抗菌、杀虫甘味糖类、苷类、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类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抗炎抗菌咸味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无机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抗菌酸涩酚酸、鞣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抗炎抗菌9510/17/2022臧梓因.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10(11):75.近几年学者们研究还发现,中药所含的无机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也是决定中药四性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些元素与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徐辉碧,周井炎,陆晓华,等.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17(2):181-102.
测定105味植物类中药中的15种稀土元素,应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结果证实,中药中稀土元素含量是决定中药四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稀土元素与中药药性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与药性相关。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在250以下者多表现为温热药性,而主要有效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在250以上者多表现为寒凉药性,通过对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标识,可以大体界定一味中药的基本药性。胡振化.湖南中医药导报,2019,2(6):47.
中药四性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分子量关系的探讨9610/17/2022近几年学者们研究还发现,中药所含的无机元素、微量元素1.3.4用物理方法研究中药药性近几年来应用红外成像技术、电子得失理论、热力学理论、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朱明,李宇航,林亭秀,等.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9,12(1):53-58.
将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寒热药性试验。根据中药理论中寒、热、温、凉四种药性,选择了热性的干姜和寒性的黄芩作对照,在人体服用中药前后两小时分别进行红外成像的对比观测,分析结果用来解释服用中药后的机体热变化,进而推导出所服中药的寒热属性。红外成像技术很可能为运用现代方法阐释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提供一个相对直观的、可视化的科研平台。关于中药寒热药性试验的红外成像观测9710/17/20221.3.4用物理方法研究中药药性近几年来应用红外盛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9(1):14-15.
有学者将量子理论引入到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根据量子理论提出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认为中药之所以有四性其根本在于所含的化学元素具有寒、凉、温、热四性。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给出电子碱寒凉性接受电子酸温热性酸碱有强弱之分,故有四性酸碱平衡平性9810/17/2022盛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9(1):14-15.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草药,2019,35(11):1230-1232.近年来热力学理论在中药四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利用微量热法,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黄连不同炮制品、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反左金偏温性药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左金丸偏寒性药显著减少减少显著增加略增加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9910/17/2022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草药,2019,35(11):2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问题2.1文献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随着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很多药物新的功能,新的用途不断涌现,治疗疾病的病种不断增多,用传统的药性理论诠释现代临床应用已显得力不从心。传统药性理论与临床实践存在不一致性。从发展的观点看传统的药性理论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有待进一步考证及修订。古代本草文献的整理前人经验观察和描述10010/17/20222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问题2.1文献研究-缺乏深度与广2.2单因素研究-忽视药性之间的关联性学者们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大多采用分割式的研究模式,侧重于一种性能的研究。或针对寒热药性、或针对归经、或从药理药效、毒理角度进行研究。较少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看作一个整体综合分析归纳,忽视了药性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药性研究结论具有局限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10110/17/20222.2单因素研究-忽视药性之间的关联性学者们对中药药性理论2.3药证分离-缺乏理想的病或证病理模型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药的临床实践,中药“药性”应是在“证”病理基础上才得到充分体现的,药性-功效-病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证候模型研究进展缓慢,使得从“证-药效-药性”这一中医药传统观念出发,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设想举步为艰。目前中药药性实验研究多选用健康动物,或套用现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租商铺合同模板
- 2024年度室外消防设施建设协议范本版
- 高铁征地合同模板
- 2024年保健品销售协议规范文本版
- 彩钢围挡安装承包合同模板
- 2024年期货居间服务补充合同:佣金调整与责任界定一
- 尾矿销售合同模板
- 比亚迪退定金合同模板
- 数字营销学 11第十一章 试题及答案
- 信息平台建设合同模板
- 灭火器检查记录表
- 267条表情猜成语【动画版】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安徽省小餐饮食品安全承诺书
- 六年级上册数学直接得数习题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 大学动植物检疫考试(习题卷7)
- 译林版九年级上下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粗粒土大三轴试验记录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动态评估制度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课件(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