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件_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件_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件_第3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件_第4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特征本单元主要讲述两大主题: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赋税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货币由海贝、金属货币向纸币演进,明朝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近代中国银元与钞票等先后流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人民币在解放区开始发行,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19世纪初建立起来,实行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货币与赋税制度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征收内容由以实物、劳役为主向征收货币演变;1937年,中国结束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长期并存的局面,但海关大权控制在西方列强手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征税内容与国际接轨,开征个人所得税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第39讲货币与赋税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3.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知识清单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古代货币。出现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商朝后期开始出现__________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_____,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铜铸币圆形方孔钱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_______”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__________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交子钞白银2.近现代货币。晚清政府开始铸造__________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__,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银元法币改革民国时期1948年,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__________,后又发行银圆券,都以失败告终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__________现代中国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金圆券人民币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金本位制。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__________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形成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特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崩溃原因1929年,美国爆发了____________,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经济大危机2.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__________,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演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国际贸易【概念阐释】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__________。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徭役更卒、正卒和戍卒人头税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__________唐朝实行__________,其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__________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王安石推行__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税粮外又有“科差”租调役租庸调制均田制两税法募役法明清时期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_,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朝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____________”。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__________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人头税【名师指津】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需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制度。定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发展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_______时期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西周发展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________自主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__________”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关税改订新约发展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__________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法制化2.个人所得税制度。含义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演变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_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不断完善,对调节__________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名师指津】近代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危害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制定关税的权力,外籍税务司制度则使中国丧失了使用关税的权力,以保护本国生产发展和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海关大门完全向侵略者敞开了,其恶劣后果远远超出了财政范围,一步步地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考向突破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角度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中国历史上货币的演进史料一如下图。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史料二法币政策废除了银本位制,推行信用货币,这是一大进步。而且法币的实行也为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因此,法币政策下的纸币流通制度是符合货币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要求的,是我国货币制度上的一个进步。——摘编自陈新余《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述评》【解读】史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存在着贝币、金属货币、纸币等形态;史料二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货币的演变趋势。(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实施的意义。【答案】(1)演变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2)意义:摆脱了银本位制下世界银价的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纸币发行权和货币铸造权,大体被统一于中央政府,整顿了我国货币流通环境和秩序。素养提升唯物史观: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1)宋明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大。(2)明初发行的宝钞贬值,出现严重通货膨胀。(3)明中期白银供给大量增加,国内银矿开采增加,国外大量的白银流入。史论归纳史论1:法币政策的影响(1)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的形成,对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方便了国内资本参与国际市场的流动与竞争,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刺激了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3)实现了白银国有,使政府掌握了货币储备,对于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支援抗战,发挥了积极作用。史论归纳史论2:人民币能够做到长期基本稳定的原因(1)从宏观经济分析,我国始终坚持“四大平衡”的原则,为人民币的稳定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力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及货币流通规律组织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3)人民币虽然不规定含金量,但它的价值基础还是黄金,它有一定数量的金银外汇储备。(4)我国实施稳定通货政策,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人民的愿望和信任是人民币稳定的关键所在。角度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意义史料一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国财政部长福勒(1944年)史料二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近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摘编自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史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二战后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2)影响:对欧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侵略的需要。素养提升唯物史观: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1)必要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洲衰落,美国独霸。(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史论归纳史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角度1: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史料一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史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清]张廷玉《明史·食货志》【解读】史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体现了随意性和暴力性;史料二反映了明朝的一条鞭法扩大了赋税的征收面,统一赋役,计亩征银,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税收的特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答案】(1)特点: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横征暴敛,人民的赋税负担沉重。(2)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平均;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素养提升历史解释: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纳税物品由实物和人力为主逐渐变为货币,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史论归纳史论: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1)一条鞭法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结束了历代以来以征收实物为主的国家税收方式,废除了古老的直接役使农民人身自由的赋役制度,使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2)以资产计税为主代替原来以人头计税为主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税赋的合理分担。(3)一条鞭法的推行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角度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近现代关税制度的变迁史料一中国在沿海开放口岸逐渐设立起由外国人管理的西式新关,新设的海关和原有的常关并存。之后,通商口岸的常关渐归新关管理。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渐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后来陆续撤销常关,海陆边关统一征税。由此意味中国全国范围内统一型的、西式近代国境海关最终建立。——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古代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化》史料二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解读】史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关税主权受外国控制到国民政府逐渐收回部分关税主权,统一征税;史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实现关税自主,维护了国家的关税主权,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答案】(1)变化:从传统关税体系向近代关税体系转变;从受列强控制到逐渐实现关税自主;从海关、常关并存到走向统一的海关。意义:关税体系走向近代化;维护了国家主权;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素养提升家国情怀:现代中国关税制度的意义(1)对调节商品进出口、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加财政收入、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等,产生重大的影响。(2)有力地维护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出口环境。史论归纳史论:“改订新约”运动的意义(1)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但减少了他们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顺应、升华了民众的反帝情绪,强化了民族意识。(3)伴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课堂演练1.(2020·全国Ⅲ卷)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是因为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根据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B项。2.(2021·陕西汉中模拟)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汉文帝五年至景帝六年西汉初年施行放铸政策,准许民间自行铸钱。《史记·平准书》记载:吴王刘濞“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邓通“以铸钱,财过王者”汉武帝时取消放铸政策,铸币权收归国有A.放铸政策的实施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经济实力B.取消放铸政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汉武帝收回铸币权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D.发行货币取代增加租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取消放铸政策,铸币权收归国有”可知,国家掌握铸币权,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B项正确;实施放铸政策会增强地方诸侯王的经济实力,排除A项;重农抑商的政策开始于商鞅变法时期,排除C项;两汉时期的租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排除D项。3.(2021·天津卷)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答案】A【解析】货币本身具有经济功能,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头像及其功绩,则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故A项正确;皇权至高无上表现为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和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铸造工艺高超,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罗马帝国实力强盛,排除D项。4.(2021·辽宁沈阳模拟)下面为美英两国关于二战后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方案的比较表,据此可知 (

)比较项美国怀特计划英国凯恩斯计划组织方式基金制银行制储备货币美元班柯(一种记账单位)发行机构美联储国际清算同盟分配机制按与美国的双边国际收支状况分配按占全球贸易的相对规模分配货币锚黄金全球贸易总量争论结果基本采用未采用A.美国和美元的国际地位更为稳固B.英国开始丧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C.怀特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