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认识工程_第1页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认识工程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1.2《认识工程》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工程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6教材分析《认识工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2课。教科书从学生对第1课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顾入手,引出本课对其他工程的学习和认识。本课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实际建设中受到的限制、挑战,以及工程师攻克难关的过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二个活动是在了解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进行梳理。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学情分析经过第1课的学习后,学生对工程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表达、倾听、沟通和调整的能力。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学生应重点关注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实验室等宏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历程及其过程性资料。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3.知道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的好奇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港珠澳大桥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难点:根据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有关住房建造的文字资料。教师准备:港珠澳大桥文字与视频等资料,“鸟巢”体育场、“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高铁施工过程、“天宫”空间站的图片及资料,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过程,大家课后了解的其他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请1~2名同学展示课后搜集的其他工程及建设过程的资料。)2.提问:从住宅工程到其他各式工程,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预设:都有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的过程;建造时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一些难题。)3.揭题: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认识工程吧!(板书:认识工程)【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展示、讨论,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引发对工程共同特点的思考,暴露学生对不同工程实施过程的前概念,顺势揭示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1.过渡:出示港珠澳大桥图片,请学生说说感受。(预设:宏伟、震撼……)2.活动:播放港珠澳大桥介绍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以下资料,归纳、整理并思考教材问题。4.研讨交流。探索与研讨探索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过渡: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资料,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造的复杂与困难。2.布置任务:对比住房建造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建造工程,讨论并归纳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填写在流程图中。3.提问:一个工程的建造往往会遇到哪些困难?(预设: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施工标准、现有技术发展等。)限制条件包括哪些?(预设: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破坏的能力等。)遇到这些困难时,应该怎样做?(预设: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与改进,解决问题。)4.追问:对比住房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工程,我们整理了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教学提示:出示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流程图。)流程图中蓝色箭头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工程往往会经历“设计—建立模型—测试—改进—再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的循环过程,也说明了设计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5.小结:在整个建设工程中,施工阶段所占用的时间并不是最长的,最关键、最耗时的是前期在限制条件下解决问题、设计与改进的阶段。探索三: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1.过渡:工程离不开技术,住房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工程都用到了运输、制造、冶炼、力学、建筑、电子、燃料、机械、通信等技术。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天宫”空间站的图片及资料。)“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和“天宫”空间站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预设:以鸟巢为例,其使用了运输、制造、冶炼、力学、建筑、机械等技术,还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这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都应用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探索与研讨3.小结:探索与研讨研讨汇报技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把生产要素投入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等产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激光技术、育种技术等。拓展与小结1.小结:港珠澳大桥等尖端工程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突破重大难关来实现工程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工程是科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体。2.拓展:(教学提示:展示不同的铁塔图片。)世界上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建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埃菲尔铁塔的相关资料并思考:经历了风吹雨打的埃菲尔铁塔为什么仍如此牢固稳定?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下次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回顾前知和分享展示自然引入。探索一中,让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资料,提升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索二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梳理、归纳住宅与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发展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箭头指向的循环过程的思考,强化学生对设计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