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阶段培育路径研究 -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_第1页
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阶段培育路径研究 -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_第2页
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阶段培育路径研究 -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_第3页
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阶段培育路径研究 -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_第4页
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阶段培育路径研究 -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三阶段培育途径研究——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其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中国学生"走出去";读研和"引进来";留学生来华读研。本文聚焦于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培育途径,并引入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进展深化分析,可作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形式的一种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高校

本文引用格式:王凯,等.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三阶段培育途径研究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J].教育现代化,2022,7(49):27-30.

ResearchontheThree-stageCultivationPathofGraduat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Project

AnAnalysisofInstitutionalLogic

WANGKai,WUSan-lin

(CollegeofBusinessAdministrationCapital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Beijing)

Abstract:Asthecoreforceofhighereducation,themode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ofgraduateeducationhasbeenwidelyconcernedandparticipatedbyuniversitiesathomeandabroad.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a'sgraduateeducationismainlymanifestedintwoaspects:Chinesestudents"goingout"tostudyingraduateschooland"bringingin"foreignstudentstostudyingraduateschool.Thispaperfocusesonthecultivationpathofgraduat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projects,andintroducesthetheoreticalperspectiveofinstitutionallogicforin-depthanalysis,whichcanbeusedasausefulreferencefortheinternationalcultivationmodeofgraduateeducation.

Keyword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Internationalization;Universities

一引言

高校之间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的关键。纵观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并获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通过归纳与提炼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三阶段演进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识别出该类工程的开展途径,以期为国际化研究生培养形式提供相关启示。

二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

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视角对当前的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进展描绘。例如,穆伟山和马翠【1】从宏观层面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政策,并统计了公费读研、自费出国及来华读研的相关数据。该研究团队同时还对兴隆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合作形式进展了梳理,包括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2】。邹月辉等【3】也对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形式进展了梳理,识别出这些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阮艳花【4】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背景下大学共同体形式带来的积极作用,并讨论了完善大学共同体形式的可行性方案。马丽丽【5】研究讨论了在国际合作背景下,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除了简单的描绘之外,还有一些定量研究。例如,李海生【6】基于对国内57位研究生院院长的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以及教育质量,合作层次更倾向于博士层面,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和新兴学科,合作类型更愿意选择结合学位,选择合作伙伴看重外方教育质量。

其他一些研究那么针对特定层面或特定工程展开了详细分析。例如,夏芃芃等【7】详细分析了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国际合作交流的有益做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进步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详细改良措施。唐梅等[8]深化分析了西南大学干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在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详细理论。陆建峰等[9]那么基于南京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硕士结合培养工程的实例分析,阐释了研究生合作办学对交融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意义,并识别了该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分析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已经从各个层面,采用定性描绘、定量统计或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好处、问题及对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就一个特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是如何被培育、如何成长与开展的动态过程,已有研究尚未涉及,而本文旨在对此展开深化分析,补充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三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三阶段培育形式

通过总结已有成熟的、成功的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经历与开展规律,本文提炼出一个包含驱动因素、详细表现形式、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关系、着力点等要素的三阶段培育模型,并致力于根据这一理论模型指导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开发与成长,如图1所示。

〔一〕"相识";阶段

本阶段是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三阶段培育形式的起步阶段。中方院校和外方院校合作的驱动力多是一些偶然因素,或经本校教师推荐,或因指导出访等等。最初的表现形式包括邀请对方教授为本校学生做讲座或授课,如一些高校开展的暑期学校工程;或组织学生到对方院校进展短期游学,详细包括交换学习、短期访学或海外实习等形式。此时,合作双方由于文化、制度、办学理念的不同,制度逻辑也有很大差异,存在一定的冲突。为了消解双方的制度逻辑冲突,本阶段中方院校的着力点在于在交流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优势,从而争取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合作。

〔二〕"相知";阶段

经过"相识";阶段的接触,合作双方对彼此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此时,双方寻求进一步合作的驱动力主要是学习对方的办学优势。这一阶段的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中方院校的研究生赴国外院校进展1学期或1学年的交换,或一些高校实行的国内外双导师制〔尤其在博士层面〕。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双方开始意识到对方的教育理念以及办学优势。尽管制度逻辑存在差异,但仍选择性地吸收对方存在优势的逻辑。本阶段中方院校的着力点在于在合作过程中吸收对方的优势。

〔三〕"相恋";阶段

进入到"相恋";这一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双方主要受学生和家长需求的驱动。这一阶段的合作形式主要表达为双学位工程,如一些高校和外方院校合作的"1+1+1";硕士工程、结合培养博士工程等。在此培养形式下,研究生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而且还有时机接触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实体,完善自身知识构造,获取更多的科研时机。此时,双方不同的制度逻辑实现了耦合。进入到这一阶段后,中方院校的着力点在于与外方合作院校一起设计好工程的各项保障机制。

四案例研究

本文以C大学与国外T大学博士生结合培养工程为例,引入制度逻辑的视角深化分析此工程在不同开展阶段的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关系。该工程源于C大学的教师邀请T大学知名学者为本校学生做讲座。讲座完毕后,两所学校经过接触,在学生培养与教育方面互相理解,为了进步各自院校的研究生科研程度与教学程度,充分调动和利用对方院校在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双方有了一定的合作意向。合作双方希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常态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双方院校经常进展一些交流活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诸如学者互访、师生交换、科研工程结合研究和国际学术论坛等,双方院校在管理制度与国际高等教育等方面深度交融,选择性地吸收对方院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优势,并且双方合力推动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互相成认学分,从而有效促进研究生交流与合作。

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合作,C大学与国外T大学在这一阶段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赴境外留学〔包含交换生〕。双方互派优秀学生赴对方院校进展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并设立专门基金支持此类工程的施行,在学生留学期间只收取少量费用,承当学生局部学习与住宿费用等。其二,创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学校每年都利用寒暑假组织为期1-6周的课程学习,通过邀请对方院校教授为本校学生授课,并为考勤、考试合格的学生颁发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其三,结合培养硕博士。双方院校的导师结合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与研究课题等。

该工程也表达为双方院校在教学程度与科研实力上的结合,两所院校充分发挥自己在办学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高品质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为研究生教育工程的国际化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自身建立缺乏

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的大学要想吸引国外知名大学和优秀企业科研工程的合作与交流,必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是,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建立方面与兴隆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我国局部研究生导师的国际化教育背景缺乏。具有出国留学背景的大多是中青年教师,然而,由于年龄和语言等因素的限制,作为学科带头人的骨干教师不具有出国深造的才能。因此,许多研究生导师仍然缺乏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难以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其次,我国局部高校与外方院校在结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其培养形式不对等,双方无论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在教学大纲的安排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缺乏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一些高校片面追求自身知名度的进步,过分注重合作数量,从而无视了关于对方院校质量的把控,导致双方合作办学的机构与工程缺乏专业特色。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难以形成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经费短缺是影响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因素。在资金支持方面,我国政府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投入明显缺乏。主要表如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法律法规建立相对滞后,没有详细的政策法规予以保障。其二,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以及跨部门协调机制,未有效形成合力。

六基于培育模型的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强化措施

〔一〕加强高校内涵建立,提升交流合作才能

首先,推进教师队伍建立,积极引进国际教师资源,并为教师和研究生出国深造、访问和交流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以导师的国际交流促进研究生国际交流。例如,通过聘请有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学者到大学任教或作为客座教授讲学,或派遣具有优秀科研才能的骨干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进修学习,以保证师资专业化程度的国际化。

其次,国内外导师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结合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采取全面的评价指标,针对培养形式的不同,双方共同对课程设置进展相应的调节,为研究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构造,并使得自身的科研创新才能得以提升。

最后,在与外方院校合作与交流中,我国高校应向先进国家的高程度院校看齐,在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育经历,同时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开展。

〔二〕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在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过程中,政府各部门要做好对外与对内双重的保障和政策支持。对外应利用资源丰富奖学金的比例和形式,对世界各国申请留华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吸引高层次的留学生人才。对内应给予国内高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校到国外办学,积累国际化办学经历,扩大教育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到兴隆国家开拓教育市场。

七结论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寻找一种适宜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形式,是摆在大多数高校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历和已有成果,本文提炼的三阶段演进模型为高校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的培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并对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开展以及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才能的研究型人才有着较强启示。

参考文献

【1】穆伟山,马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回忆与考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88-91.

【2】穆伟山,王展.兴隆国家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