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大家欢迎大家四川省盐亭中学汪国洋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四川省盐亭中学汪国洋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加速度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而且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加速度始终贯穿于高一物理乃至高中力、电、磁等全部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涉及到。因此,准确建立、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系到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3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32.教学目标*42.教学目标*4
3.重点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依据:从上面的教材地位中可以看出。
难点:1.加速度的矢量性的理解2.弄清加速度和速度、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依据:概念的抽象性。*5*5二、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连接学生与教材的桥梁,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深挖教材内容,让学生体会如何使用教材来学习.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复习上节内容、创设情境——观看视频短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入课题。2.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模式、探究式、教师点拨、讲授法、类比法教学,并适当的进行知识拓展,再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巩固提升突破重难点。*6二、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才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更多地只接触到物体运动了多少路程、位移,或物体运动得有多快,他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快慢的描述,初步体会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变化快慢也有感性的认识。(2)学生所欠缺知识和能力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而且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往往容易把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与速度的概念相混淆。这也就为本节课的教学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难度。*7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72.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此,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我设计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类比法、分析归纳法。*82.学法:*8复习上节内容: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表示?位置变化快慢又怎么表示?[设计意图]类比法播发视频短片:短片1:天宫一号发射;短片2:猎豹捕猎羚羊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想进一步了解问题实质的渴求.通过观看火箭卫星发射升空的场面,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关注科技发展的科学素养.问:我们从以上片段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两个场景中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答:看到物体都在运动,且运动速度都在变化.教师指出: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并且他们的速度改变也有快慢之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物理量----加速度。接着展示本节的目标。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四、教学过程(4分钟)*9复习上节内容: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表示?位置变化快慢又怎么表示(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3)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4)初步学会用公式
a=Δv/Δt解决有关实际问题。*10(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0分钟)主要流程如下:1.出示预设问题(1分钟)2.小组讨论(8分钟)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生提供平台对预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解决部分疑难,了解学情,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二次备课)*11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0分钟)主要流程如下:1.出示预设问题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小组展示成果(8分钟)4.老师点评、总结、重点讲授、例题、巩固练习(13分钟)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明确疑难问题。其它组的同学相互帮助。通过解决疑难问题,老师要适时点拨评价、释疑解惑、完善结论、扩宽思路。(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适当扩宽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12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小组展示成果4.老师点评、总结、再以小预设问题:问题1.你能比较教材P16讨论交流中任意两幅图中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吗?请举例说明你比较的方法和理由。[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和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2.加速度的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对加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问题3.V、Δv、Δv/Δt(速度变化率)与a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本节一重难点例题1.针对V、Δv、Δv/Δt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掌握重难点。*13预设问题:*13问题4.加速度的方向与什么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是?[设计意图]理解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例题2.(1)介绍“死亡加速度”的实例(设计一道适当的刹车问题,让学生计算)。[设计意图]对加速度公式的运用,并进行安全教育。针对加速度的公式的训练。
*14问题4.加速度的方向与什么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1.定义:2.物理意义:3.公式:4.单位: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符号为a.米/秒2
(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注意:V2—末速度,
V1—初速度,
ΔV=V2-V1
是速度的变化量,在求解时应先按选取的正方向确定v1、v2的正负值.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对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二、加速度(重点)15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量米/秒2结论:a与V、△v
均无关,只与△v/△t
有关,a反映速度的变化率!a与V、Δv、Δv/Δt(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难点突破一Δv越大,a越大吗?v越大,a越大吗?ΔV=V2-V1
*16结论:a与V、△v均无关,只与△v/△t有关,a反映速B例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的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的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加速度为零。D.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结论:1.a与V、△v
均无关,只与△v/△t
有关,a反映速度的变化率!2.速度的改变应包含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一发生变化,速度就改变了,就说明有加速度.*17B例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结1.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加。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就小。D加速度的小,加速度就小。【答案】
A
B巩固练习*181.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B巩加速度的标矢性:矢量v1v2v1v2ΔvΔvaa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总结:a方向同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想一想:能不能说a为正就做加速运动,a为负就做减速运动吗?总结: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返回难点突破二*19加速度的标矢性:矢量v1v2v1v2ΔvΔvaa加速运动减速拓展运用:死亡加速度:在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地测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0m/s2(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例2:一辆摩托车以200km/h(约56m/s)的速度撞向一棵树,碰撞时间为毫秒级(约0.01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解:a=Δv/Δt=(0-56)/0.01m/s2
=-5600m/s2有危险1。限速2。佩带保护装置(如头盔,安全带等等)想一想:联系实际想想在现实中有哪些方法来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拓展运用:20拓展运用:死亡加速度:在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跟踪练习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的大小变为10m/s,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6m/s2
B.-6m/s2C.14m/s2D.-14m/s2【答案】
A
D
解析: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6m/s,a=6m/s2.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vt=-10m/s,Δv=-14m/s,全过程时间t=1s,代入运动学公式即得a==m/s2=-14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选项A、D正确.**总结:可以看出在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在运算中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21跟踪练习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2.怎样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应该如何理解?3.在运用a=Δv/Δt解题时,一定要注意矢量性。*第三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22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五、作业布置(1分钟)(1)教材P18“练习”1、2、题(2)想想在v-t图像怎么求加速度?(体会数学工具在分析物体运动中的作用)(3)让学生完成以下表格[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构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23五、作业布置(1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六、板书设计一﹑加速度1﹑定义:2﹑物理意义:3﹑定义式:4、单位及符号:
5、数值意义:二﹑加速度矢量性(方向性)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1、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V0>0,a>0)2、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反向(V0>0,a<0)三、应用*24六、板书设计*24七、效果及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标,广泛取材,重视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多反面的能力,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分析时间也不够充分,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会有一定差距。*25七、效果及反思*25以上是我对本节的一些想法和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26以上是我对本节的一些想法和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欢迎大家欢迎大家四川省盐亭中学汪国洋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8四川省盐亭中学汪国洋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加速度不仅是本章的重要概念,而且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加速度始终贯穿于高一物理乃至高中力、电、磁等全部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涉及到。因此,准确建立、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系到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29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32.教学目标*302.教学目标*4
3.重点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依据:从上面的教材地位中可以看出。
难点:1.加速度的矢量性的理解2.弄清加速度和速度、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依据:概念的抽象性。*31*5二、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连接学生与教材的桥梁,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深挖教材内容,让学生体会如何使用教材来学习.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复习上节内容、创设情境——观看视频短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入课题。2.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模式、探究式、教师点拨、讲授法、类比法教学,并适当的进行知识拓展,再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巩固提升突破重难点。*32二、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才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更多地只接触到物体运动了多少路程、位移,或物体运动得有多快,他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快慢的描述,初步体会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变化快慢也有感性的认识。(2)学生所欠缺知识和能力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而且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往往容易把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与速度的概念相混淆。这也就为本节课的教学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难度。*33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72.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此,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我设计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类比法、分析归纳法。*342.学法:*8复习上节内容: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表示?位置变化快慢又怎么表示?[设计意图]类比法播发视频短片:短片1:天宫一号发射;短片2:猎豹捕猎羚羊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想进一步了解问题实质的渴求.通过观看火箭卫星发射升空的场面,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关注科技发展的科学素养.问:我们从以上片段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两个场景中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答:看到物体都在运动,且运动速度都在变化.教师指出: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并且他们的速度改变也有快慢之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物理量----加速度。接着展示本节的目标。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四、教学过程(4分钟)*35复习上节内容: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表示?位置变化快慢又怎么表示(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3)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4)初步学会用公式
a=Δv/Δt解决有关实际问题。*36(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0分钟)主要流程如下:1.出示预设问题(1分钟)2.小组讨论(8分钟)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生提供平台对预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解决部分疑难,了解学情,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二次备课)*37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0分钟)主要流程如下:1.出示预设问题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小组展示成果(8分钟)4.老师点评、总结、重点讲授、例题、巩固练习(13分钟)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明确疑难问题。其它组的同学相互帮助。通过解决疑难问题,老师要适时点拨评价、释疑解惑、完善结论、扩宽思路。(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适当扩宽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38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小组展示成果4.老师点评、总结、再以小预设问题:问题1.你能比较教材P16讨论交流中任意两幅图中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吗?请举例说明你比较的方法和理由。[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和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2.加速度的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对加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问题3.V、Δv、Δv/Δt(速度变化率)与a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本节一重难点例题1.针对V、Δv、Δv/Δt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掌握重难点。*39预设问题:*13问题4.加速度的方向与什么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是?[设计意图]理解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例题2.(1)介绍“死亡加速度”的实例(设计一道适当的刹车问题,让学生计算)。[设计意图]对加速度公式的运用,并进行安全教育。针对加速度的公式的训练。
*40问题4.加速度的方向与什么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1.定义:2.物理意义:3.公式:4.单位: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符号为a.米/秒2
(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注意:V2—末速度,
V1—初速度,
ΔV=V2-V1
是速度的变化量,在求解时应先按选取的正方向确定v1、v2的正负值.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对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二、加速度(重点)41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量米/秒2结论:a与V、△v
均无关,只与△v/△t
有关,a反映速度的变化率!a与V、Δv、Δv/Δt(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难点突破一Δv越大,a越大吗?v越大,a越大吗?ΔV=V2-V1
*42结论:a与V、△v均无关,只与△v/△t有关,a反映速B例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的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的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加速度为零。D.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结论:1.a与V、△v
均无关,只与△v/△t
有关,a反映速度的变化率!2.速度的改变应包含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一发生变化,速度就改变了,就说明有加速度.*43B例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结1.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加。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就小。D加速度的小,加速度就小。【答案】
A
B巩固练习*441.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B巩加速度的标矢性:矢量v1v2v1v2ΔvΔvaa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总结:a方向同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想一想:能不能说a为正就做加速运动,a为负就做减速运动吗?总结: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返回难点突破二*45加速度的标矢性:矢量v1v2v1v2ΔvΔvaa加速运动减速拓展运用:死亡加速度:在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地测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0m/s2(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例2:一辆摩托车以200km/h(约56m/s)的速度撞向一棵树,碰撞时间为毫秒级(约0.01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解:a=Δv/Δt=(0-56)/0.01m/s2
=-5600m/s2有危险1。限速2。佩带保护装置(如头盔,安全带等等)想一想:联系实际想想在现实中有哪些方法来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拓展运用:46拓展运用:死亡加速度:在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跟踪练习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的大小变为10m/s,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6m/s2
B.-6m/s2C.14m/s2D.-14m/s2【答案】
A
D
解析: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6m/s,a=6m/s2.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v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糖废水处理与再利用考核试卷
- 丰收之歌音乐课件
- 2025二号机冷凝器空冷器清洗合同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考试多项选择题
- 2025住宅水电安装承包合同
- 2025标准办公室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运动与健康教育课:强健身心 全面发展
- 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
- 儿童敏感期课件
- 2025版VI设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上海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哺乳动物尿酸酶重组构建筛选及Cys残基结构功能研究》
- 《塑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 2024年基金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家长会-家校同频共话成长 课件
-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方案
- 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 国开(内蒙古)2024年《经济学与生活》形考1-3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 DL∕T 592-2010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