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
汇编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洪特规则内容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jZn)IJ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C),其化学键类型是;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I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配位数为—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答案】1s22s22p63s23p63d1o4s2或[Ar]3d1o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l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65x6主、极性较小六方最密堆积(A3型)1233Nx6xa2cA4【解析】【分析】【详解】Zn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1s、2s、2p、3s、3p、3d、4s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o4s2或[Ar]3d1o4s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o4s2或[Ar]3d1o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原子轨道中
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较Zn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VZn,故答案为:大于;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⑶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2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I2、ZnBr2、ZnI2为共价化合物,ZnCI2、ZnBr2、ZnI2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I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Zn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Zn原子个11数=12x+2x+3=6,62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11数=12x+2x+3=6,62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六棱柱体积=[(6吟65x6a2)x3xc]cm3.晶胞密度=VNaX6吟Xa2c,故答案为:六方最密堆积(a365x6型);12;3。Nx6x——xa2ca4【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微粒空间构型判断、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及空间想像能力,熟练掌握均摊分在晶胞计算中的正确运用、价层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该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被6个晶胞共用而不是8个,为易错点。2.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AB2中含54mol电子,且有下列反应:①H2+B2点燃〉C②B2+XfY+AB2+H2O③Y+C—AB2+Z,Z有漂白作用。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X,Y,Z。⑵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⑶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aCl2Ca(OH)2Ca(ClO)2HClOJUfJ'工I:J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解析】【分析】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AB2中含54mol电子,则A2+、B-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均为18个,AB2为氯化钙,A为钙元素,B为氯元素,则①H2+Cl2点燃〉HCl,C为HCl:②Cl2+XfY+CaCl2+H2O,X为Ca(OH)2,Y为Ca(ClO)2;
③Ca(CIO)2+HC|fCaCI2+Z,Z有漂白作用,Z为HCIO。【详解】(1)由分析可知AB2为CaCI2,X为Ca(OH)2,Y为Ca(CIO)2,Z为HCIO。,故答案为:CaCI2;Ca(OH)2;Ca(CIO)2;HCIO;(2)AB(2)AB(3)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I2+2Ca(OH)2=Ca(CIO)2+CaCI2+2H2O,故答案为:2CI2+2Ca(OH)2=Ca(CIO)2+CaCI2+2H2O。【点睛】常见18电子的离子有K+、Ca2+、CI_、S2-、HS-等。3.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乙物质化学式是。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填写)。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第二周期VIA族Na2O2O<N<AI<Mg<Na2AI+2OH-+2H2O=2AIO2-+3H2个【解析】【分析】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C为Na元素,B为O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I元素;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I的原子序数,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A为N元素,D为Mg元素,丙为Mg3N2。【详解】B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2O2,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Na2O2;Na、Mg、Al在第三周期,0、N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0<N<P<AI<Mg<Na,即0<N<AI<Mg<Na,故答案为:O<N<AI<Mg<Na;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I+2OH-+2H2O=2AIO2-+3H2个,故答案为:2AI+2OH-+2H2O=2AIO2-+3H2个。【点睛】一般情况下,原子个数比按2:1和1:1可分别形成H20、H2O2或Na2O、Na2O2,H20、H2O2为共价化合物,Na2O、Na2O2为离子化合物。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⑪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⑷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最高正化合价为+6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⑸已知X为第II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III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为—。【答案】第三周期第WA族CO2NaOH:或Na2O2:Ha+[:0:0:]2_BDb=a+1或b=a+11【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0、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⑴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②表示C元素,根据元素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由H、0、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等;⑷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0元素,则W为Se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序数关系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0、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⑴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所以Si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WA族;⑵②表示C元素,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02;(3)由H、0、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0H、Na202等,其中NaOH的电子式为:间山:叮,Na2O2的电子式为:N才[巴:屮产血;⑷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O元素,则W为Se元素。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其最高正化合价为+6,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S>Se,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H2Se,B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S>Se,所以H2SeO4<H2SO4,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S>Se,S与H2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Se单质与H2反应要求温度会更高,在常温下不可能与H2化合,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D;(5)X原子序数为a,Y原子序数为b,若X位于第二周期第IIA族元素,或X位于第三周期第IIA族,则其同一周期第IIIA的元素Y原子序数为b=a+1;若X位于第四周期第IIA族元素,由于第IIA族、第IIIA族之间增加了7个副族和1个第VIII族元素,共10纵行,所以其同一周期第IIIA的元素Y原子序数为b=a+10+1=a+11。【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无机物推断、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正确判断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但第IIA、第IIIA有特殊性,还与其在周期表的周期序数有关。在比较同一周期第IIA、第IIIA元素的原子序数时,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三周期时,原子序数相差1;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五周期时,由于在第IIA与第IIIA之间增加了7个副族和1个第VIII族,共10个纵行,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在第IIIB是15种镧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在第IIIB是15种锕系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元素C位于第___周期第___族。A是___元素,B是___元素,D是___元素。A与D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此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三WANaMgONa2O22Na2O2+2H2O=4NaOH+O2个CI2+2OH-=CI-+CIO-+H2O【解析】【分析】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则A为Na元素;B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则B为12号Mg元素;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为Cl元素;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D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次外层为2,最外层电子为2x3=6,D为O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元素,B是Mg元素,C是Cl元素,D是O元素。⑴元素C是Cl,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所以Cl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WA族;⑵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元素,B是Mg元素,D是O元素;A是Na,D是0,Na与O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Na2O2,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个;⑷元素C是Cl,Cl元素的单质Cl2是有毒气体,可以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产生NaCl、NaClO和H2O,反应方程式为:CI2+2NaOH=NaCI+NaCIO+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可消除氯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正确推断各元素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并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解A、B、C为电子层数小于或等于3的元素,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21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3。由此推断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及元素名称分别是A;B;C。【答案】11、钠16、硫8、氧【解析】【分析】电子层从里向外依次是K、L、M、N,据此分析;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则M层有一个电子,据此分析;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则M层电子数为8-2=6,据此分析;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1数的3,L层稳定结构含有8个电子,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则M层有1个电子,所以A元素为钠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则M层电子数=8-2=6,所以B元素为硫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6;C元素原子L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mm为该层电子数的13,L层的稳定结构为8电子结构,则L层电子数为6,所以C元素为氧元素,其核电荷数为8,故A的元素名称为钠,B的元素名称为硫,C的元素名称为氧,故答案为11、钠;16、硫;8、氧。【点睛】注意题目要求是元素名称,不能写元素符号,学生容易写错。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原子L层电子比M层电子多2个,Y3+离子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Z与X处于同一周期,其气态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两原子共用1对电子。试回答:TOC\o"1-5"\h\z写出元素X名称:;写出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画出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Z元素所在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5)X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写出Y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标准状况下,2.24LZ单质与足量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电子转移总数为mol。、\\••【答案】硫第3周期第IIIA族.■:HClO4H:S-H2Al+2NaOH+2HO=2NaAlO+3HTo.l222【解析】【分析】已知X原子L层电子比M层电子多2个,则X为S;Y3+离子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则Y为Al;Z与X处于同一周期,其气态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两原子共用1对电子,则Z为Cl,以此答题。【详解】经分析,X为S,Y为Al,Z为Cl;元素X名称为硫;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3周期第IIIA族;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迁Q•.;'/Z元素所在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HClO4;••X的氢化物为H2S其电子式为:H:\;H;■*Y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O=2NaAlO+3HT;222标准状况下,2.24LZ单质与足量氢氧化钙完全反应:2C1+2Ca(OH)=CaCl+Ca(C1O)+2HO,电子转移总数22222V2.24LN=nN=x1N=x1N=0.1NaVa22.4L/molaa。8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③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④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⑤C与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⑵写出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⑶化合物a2c和a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4)化合物EC2常温下呈气态,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⑸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型为;该化合物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答案】第二周期第IVA族离子键、共价键H20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平面三角形sp2【解析】【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是H元素;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是2、4,B是C元素;③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则D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8、1,D是Na元素;④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E核外电子排布是2、8、6,E是S元素;⑤C与E同主族,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C,则C是0元素。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Na,E是S元素。B是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族;化合物D2C2是Na2O2,该物质中Na+与022-通过离子键结合,在022-中两个0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化合物a2c是h2o,a2e是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气化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沸点较高的是h20;化合物EC2是S02,在常温下呈气态,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⑸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CH2O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与0原子形成共价双键,再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根据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饮水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结构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单质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呈两性的是。A分别与E、F、G、H、I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由B、C、D、G、I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离子是。【答案】fNaHCIO4AI(0H)3HFS2-【解析】【分析】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确定元素:A是H,B是Na,C是Mg,D是Al,E是C,F是N,G是S,H是F,I是CI,J是Ne。在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中,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小;形成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物质HCIO4;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的AI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显两性;分子之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增加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相应的氢化物沸点升高;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Na,C是Mg,D是Al,E是C,F是N,G是S,H是F,I是CI,J是Ne。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所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其第一电离能越小。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单质是Na;上述元素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IO4,呈两性的是AI(OH)3;
(3)H分别与C、N、S、F、Cl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是CH4、NH3、H2S、HF、HCI,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消耗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氢键是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很多的作用力,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由于HF、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氢键HF>NH3,因此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HF。(4)Na、Mg、Al、S、Cl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Na+、Mg2+、Ab+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S2-、CI-是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8。由于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上述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离子是S2-。【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涉及电离能、电负性、氢键、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要根据物质结构特点、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知识点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10.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多6。回答下列问题:ABABCD(1)人的汗液中含有D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稀释的方法是。(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它是(填“酸性”或“两性”或“碱性”)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化学式表示)(4)加热时,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与单质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第三周期WA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O2共价键Al(OH)3两性Al(OH)3+OH-=AlO2-+2H2OC+4HNO3(浓)^CO2f+4NO2f+2H2O【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A位于第二周期,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A为C元素,则B为N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多6,则E是13号的Al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元素,B为N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E是Al元素。D是Cl元素,Cl原子获得1个电子生成Cl-,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C是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6,所以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是C,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E是Al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I(OH)3,Al元素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i(oh)3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AI(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是浓HNO3,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硝酸和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no2、h2o,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CO2f+4NO2f+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等。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准确掌握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基础。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TOC\o"1-5"\h\z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强的是,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在⑧与⑫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答案】NSiSCaKFArHCQKOHAI(OH)3Al(OH)3+3HClO4=Al(ClO4)3+3H2O>AI(OH)3+KOH=KAIO2+2H2O、KOH+HCIO4=KCIO4+H2OFKNa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应,Mg与水不反应CI将CI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I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解析】【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①、⑥、⑦、⑪分别在第二周期VA、第三周期IVA、第三周期VIA和第四周期IIA,则①、⑥、⑦、⑪分别为N、Si、S、Ca;根据元素周期表性质的递变规律,最活泼的金属应在第IA,最活泼的非金属应在第VIIA,惰性气体最不活泼,则在IA元素Na(③)和K(⑩)中K最活泼;在VIIA族元素F(②)、CI(⑧)和Br(⑫)中,F最活泼;最不活泼的是⑨即A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②即F,但F无最高正价;因为我们知道,hcio4已知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即酸性最强的是hcio4;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⑩即K,则碱性最强的必是KOH;在表中所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只有AI(OH)3具有两性;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I(OH)3+3HCIO4=AI(CIO4)3+3H2O、AI(OH)3+KOH=KAIO2+2H2O、KOH+HCIO4=KCIO4+H2O;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③和④分别是Na和Mg,根据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金属性Na>Mg,根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其金属性强弱,即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应,Mg与水不反应;⑧和⑫分别是CI和Br,根据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非金属性CI>Br,根据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来判断其非金属性强弱,即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I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要求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很好滴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递变规律或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思考。12.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Y为淡黄色固体,W为常见液体;甲为单质,乙为红棕色气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f乙Y』*甲一沸点:W>X原子半径:D>B>C>AC.C、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既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又可以是共价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乙为红棕色气体,乙是NO2;Y为淡黄色固体,Y是Na2O2;Y与W生成甲,所以甲是O2,W是常见液体则为h2O,甲与Z生成no2,所以Z是NO;X与02生产no2,所以X是NH3;因为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分别是H、N、0、Na;综上所述,A、B、C、D分别是H、N、0、Na;X是NH3,Y是Na2O2,Z是NO,W是H20,甲是02,乙是N02o【详解】常温下,W为水液态,X为氨气气态,沸点:W>X,故A正确;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D>B>C>A,故B正确;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过氧化钠中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H、N、0三种元素可组成硝酸,为共价化合物,又可组成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Co1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是它们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若甲是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单质,X、Y、Z中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试推断:X、Y、Z中含有丙元素的是(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化合物X的电子式;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丙通常是深红棕色液体,Y和Z具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TOC\o"1-5"\h\z写出单质甲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实验室贮存丙单质时,通常需要加入,其理由是:写出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答案】CO和co?:6;汀零;6:CO2+2Mg屋塁2MgO+C-•…少量水加水可防止溴单质的挥发2Fe2++4Br-+3Cl2=2Fe3++2Br2+6Cl-【解析】【分析】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是常见的三种化合物,X与甲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若甲是具有还原性的单质,X、Y、Z中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说明甲应为金属,常见发生置换反应的为2Mg+CO2屋璧2MgO+C,则X为CO2,甲为Mg,Y为MgO,丙为C,Z为CO,乙为o2;丙在通常状况下深红棕色的液体,应为Br2,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可置换出Br2,甲为Cl2,X为FeBr2,Z为FeBr3,乙为Fe,Y为FeCI3,,据此解答。【详解】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是常见的三种化合物,X与甲的反应为置换反应。(1)若甲是具有还原性的单质,X、Y、Z中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说明甲应为金属,常见发生置换反应的为2Mg+CO2亘聖2MgO+C,则X为CO2,甲为Mg,Y为MgO,丙为C,Z为CO,乙为o2;丙为C元素,分析可知X、Y、Z中含有丙元素的是X、Z,即CO和CO2;X为co2,在CO2分子,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所以电子式为Mg可以在CO2中燃烧,反应时产生白烟,同时在容器器壁上有黑色固体碳生成,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基聖2MgO+C;⑵丙在通常状况下呈液态,为深红棕色,应为Br2,甲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可置换出Br2,甲为Cl2,X为FeBr2,Z为FeBr3,乙为Fe,Y为FeCI3,甲为Cl2,分子中2个CI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CI-CI;丙为Br2,易挥发,实验室保存时,需加入少量水,可防止溴单质的挥发;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资源共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共事业管理自考总体布局试题及答案
- 力的单位与测量的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前沿探讨试题及答案
- 记者证考试准备策略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2024年管理学试题概览及答案
- 2025年诊疗室设备器具合作协议书
- 深入分析税务师考试的样卷试题及答案
- Unit 8 Section B 1a-1d 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答案)
-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实习报告
- DB32T 2060-2024 单位能耗限额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形势与政策总体国家安全观
- 《QOHAB123-2023高端G系列冷镦钢用热轧盘条》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食品药品检验组”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1 A Sea Story 说课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智能运维知识库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规划
-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表
- 房地产项目能源管理制度制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