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笔记_第1页
哲学概论笔记_第2页
哲学概论笔记_第3页
哲学概论笔记_第4页
哲学概论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第九章: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上)第一节:泛论读文学、历史及科学书与读哲学书之态度学哲学是否必须要读书?哲人之哲学造诣,或所达哲学的境界,并不与其讲说著述之多,读书之多成正比。但读书是学习哲学最主要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问题所费的心思。如何选择哲学书?与科学越近的哲学,应该找现代的。与文学越近的,则找大哲的书来读。如何读?哲学中逻辑知识论和宇宙论等,应该循序渐进,并从一专门问题下手。与文学历史相关的则:一方面由博返约;另一方面,取法乎上,读大哲的代表作。是否应顺历史或论理的秩序?科学方面应该如此;文学方面则不必。(哲学问题是历史积累的,但各家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各成一体)(应该依据各人的性格、目标、治学环境、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方法)第二节:如何引发对哲学之兴趣我们对任何学问有没有兴趣是个人主观心理上的事。有则有,无则无。兴趣的来源:往往是对哲学问题的疑惑或者对世界深层次矛盾的情志上的不安,并试图通过思考来解决而不是借助它物以满足或者发泄。具体操作:不妨从哲学上的诡论下手,还可尽量去发现生活和思想上的不和谐、不一致。注意:探讨哲学问题时,须以不冲突(即矛盾可协调统一)为前提,否则容易周旋于疲于奔命二分状态中。何谓喜欢?就其问题本身而喜欢,并非为达到某个目的。(对哲学问题的兴趣往往来源于心灵的不满足,希望借助哲学思考使自己的人生画卷得以展开得以完满。)第三节:哲学方法及哲学中之科学方法之二型共同点:哲学和科学的方法都在较大程度地依靠理性思维。孔德:传统哲学中的玄学为非科学的。斯宾塞:二者并无原则上的差别,只有应用范围大小之说。罗素:二者皆依于逻辑,以求说出的语言的意义清晰确定,并无不同。第四节:直觉法之二型伯格孙:人投入事物之内,同情地了解或直觉其非固定的概念所能把握的内在运动或内在生命,以达事物本身。胡塞尔:“现象法”,直接寄心灵于无限法相世界,以其心灵之光去照耀发现无限法相。(借助语言的表象事物而直接深入到本质中去)第五节:发生论的哲学方法发生论:讨论哲学上任何对象在发生时间上先在的事件的依据。(先后顺序并非在历史上可见,而是一种推想的产物)第六节:纯理的推演法推演法:纯粹由概念到概念引出,但非单纯逻辑上的推论,而是具备知识上、存在上或者人生论上的客观的真理价值。第十章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下)第七节:比较法比较法:求一哲学思想本身的内容和系统与其他哲学思想的内容或系统的异同。目的:使我们现有的哲学思想本身提升到能综合所比较的哲学思想的更高的哲学思想。第八节:批判法批判法:从价值的角度,对某一知识的有效性、适用性等范围进行判别、纠正。第九节:辩证法柏拉图:通过谈话摈弃不正确的一面而寻找到较为正确的一面。康德:发现问题的正反两面皆不能成立,而问题本身亦不成立。黑格尔:正面蕴含着反面,反面亦有反面的反面。“否定之否定”大乘空宗:正反两面皆归于化除。老庄:一切相对者相反而又相成,相灭而又相生。共同点:希望由事物的一面看到另一面,从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并得到全体之实在或真理。第十节:超越的反省法与贯通关联法超越的反省法:对言说、认识、存在、价值等不执着,而翻至另一个纬度,对已看到的一面作反省。(反省的结果在另一层面,不好与之前的面作比较)作用:补偏成全,由浅至深,去散乱成定常。价值:是一切哲学方法的核心。第十一节:超越的反省法与逻辑分析区别:一般逻辑分析只涉及语言的意义分析,而超越的反省法则涉及认识本身的存在价值。第十二节: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哲学方法前提:其他一切哲学方法都预设了超越的反省法区别:超越的反省法是多维的,而一般哲学方法是一维或二维的。第十三节: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思维方法之区别区别:一般的思维方法通常局限在一个范围之内,而超越的反省法则要求超越不同的范围。(这种超越是无边无际的)目标性:超越的反省法可自身成为目标亦可屈身于其他目标之下。使用方法:超越的反省法往往结合其他方法。第十四节:哲学心灵之超越性与亲和性超越性:超越各种知识、存在、价值于其外而不与其处于同一层次。亲和性:关联各种知识、存在、价值。注意:执一而废百,谓之灭裂;执一概百,则成鲁莽。灭裂断思想之关联,鲁莽置知识于混乱。第十一章哲学之价值第一节:怀疑哲学价值之诸理由哲学目标:使各种知识、存在、价值关联贯通。理由一:学科专门化,无法综合一切知识以形成一无所不包的哲学系统。理由二:很多哲学问题悬而未决,而若不思考这些问题哲学即消亡了。理由三:哲学缺乏科学的精确性。理由四:哲学思想须经哲学家独立思考以形成,但又须推广至普遍,这中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理由五:大哲浪费在哲学上的时间若用于其他贡献会更大。理由六:哲学的强势论证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理由七:论辩蒙蔽真理,圣贤常绝圣弃智。第二节:哲学家之消灭哲学论原因一:第一节的理由具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原因二:哲学家希望自己的理论为永恒真理。第三节:哲学中之切问近思(对应第一种理由)动力:感觉到在某种知识、存在与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并企图化解。过程:从一个矛盾到另一个矛盾,逐次推进,层层化解。方法:从生活中最细微之处或某一专门知识入手。第四节:哲学问题之答案(对应第二种理由)一:已解决的哲学问题已经纳入其他知识常识中了。二:某些哲学问题虽未有定论,但其思想内容已由浅而深、由简而繁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三:对某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其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是正确的,而合起来看似矛盾实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四:对问题的思考本身就是具有价值的,而不管其是否得出结论。五:哲学问题之所以无穷尽也在于哲学是以不断质疑的方式来自我建构的。第五节:哲学思想中之混淆与精确(对应第三种理由)一:哲学关注问题的“质”而非“量”,问题总是先“质”而后“量”,非哲学不能“量”而实则不为而已。二:哲学求概念的精确和严格。但不可造另一套精确语言,因为不与先哲语言脱节,且去粗存精本身即是哲学价值所在。(我觉得这是由哲学本身性质所决定,不断抽象,对概念进行质疑,永远处在怀疑当中。所以哲学家总是破以往的概念而试图提出新的概念。)三:混淆的概念是精确的概念产生之母。第六节:哲学思想相互了解之可能与道路(对应第四种理由)境界:真正的哲学家不可封闭自己,应尽可能敞开心扉接受其他哲学思想。一:哲学家(系统)之间并非不能了解而是不易了解。二:研究哲学也是要先相互了解滴。第七节:哲学对人生文化之价值与学哲学者之修养(对应第五种理由)一:如果大牛科学家未对某些哲学问题进行过思考也无法取得那些大成绩。二:改造世界的很多思想是由哲学家提出的,哲学可用理杀人也可救人。三:使已有现象有理化比以正确理想改造现实要容易,但哲学家既要摒弃已之执着又不能一味顺应现实,而是力求取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加以改造。第十二章知识论之意义第一节:中文中知与识之传统的意义与今之所谓知识知识论的中心问题:何谓知识。中文中的意义:知的意义恒通于行为与意志情感。知通于智:道德上分辨善恶是非;智谋、智巧,关乎事务上的成败厉害;辨别事实上的真实性。识:存记于心。知识:纯理智的关于事理名物的分辨的知识。第二节:知识与知识论•能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推理等各种人心的认识能力。所知:一切认识的对象与存在事物及其相状、性质、原理、规律、法则等。知识:能知与所知的结果,可以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表示。第三节:知识论与心理学区别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能力;知识论考察人的认知能力,及其对成就真正知识的贡献。区别二:知识论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讨论,都是由我们的直接目标,在追问知识之所以形成时间接引出的。区别三:知识论并非根据某种心理学,而心理学本身则是一种知识。第四节:知识论与语言学各专门知识及形上学与一般语言学的区别:知识论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意义和逻辑结构,而一般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在语言。与其他专门知识区别:各种专门知识有其特定的内容,而知识论重在讨论一切知识的通性及所关联的问题。与形上学或本体论等的区别:形上学、本体论等以所有(特别是重要的)存在为研究对象,而知识论仅以知识本身为对象。第五节:知识论与逻辑区别:逻辑的推演仅在思想中进行,而知识论则讨论思想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逻辑的在先性:任何知识的推演必然以逻辑的在先存在为前提。逻辑学无在先性:逻辑是先天存在于人脑而不自觉地被应用的。第六节:知识论之问题第十三知识之通性第一节:直接经验之知之性质能所不二性:例如感觉与其所感觉不得分为二。超言说性:主体所感受到独一无二的经验之知无法与外人说。绝对主观性:先验之知只存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中。第二节:直接经验之知或独知世界之相貌共同点:都是不断地消失,也不断的创生出来。第三节:知识之知之性质超越性:超越了直接经验之知,并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