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儒家法家道家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儒家法家道家1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儒:孔子《论语》“仁政”孟子《孟子》荀子《荀子》道: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法:韩非子《韩非子》“法治”墨:墨子《墨子》“非攻”纵横:“兵家”孙子《孙子兵法》诸子十家儒:孔子《论语》孟子《孟子》道:老子《老子》,庄子《2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

孔子,孟子。积极入世。释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释家讲因果报应,讲修行为来世。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中国封建3《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4孔子的生平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公元前551--前479)孔子的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5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6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7《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__篇,为__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____”。课前练习春秋语录20儒四书《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8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B(1)论语(lun)(2)虎兕(shi)(3)出于柙(xia)(4)社稷(ji)(5)焉用彼相矣(xiang)(6)固而近于费(bi)A.(1)(2)(3)(4)B.(1)(3)(4)(6)C.(1)(2)(4)(5)D.(2)(3)(5)(6)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B9课文第一、二段

问题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冉有和季路是怎样向孔子表述的?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课文第一、二段

问题10孔子的态度,理由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孔子的态度,理由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不可伐不必1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拜见、谒见采取军事行动“恐怕……吧”责备让、做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12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是,代词,复指宾语“尔”何以……为反问句式何辞为?(《鸿门宴》)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何以……为1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第三段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第三段14课文第三、四段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是怎样辩解的,课文第三、四段针对孔子的批评15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摆出来、施展才能居、充任职位不就职不稳定跌倒辅助盲人走路的人错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16陈力就列:陈,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可有什么办法呢?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现在他说的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了。即使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起码也是,‘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钟也得撞响才是啊!

back

陈力就列:陈,施展;力,才能;17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往山崖下掉却袖手旁观,这难道是

正确的态度?何况,老虎兕牛出了笼子,龟甲美玉毁在了匣中,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管理者的失职危,不稳定;颠,跌倒持,扶持扶,搀扶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18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家有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坚固憎恨回避说托词、辩解之词少平均如今攻取担忧一定成为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19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夫:代词,那,句中位置。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0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使动用法,使……来使动用法倾覆整治、治理,意为施行军事辅佐指鲁国内部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22阅读、思考、讨论

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试概括三次对话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第三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季氏将伐颛臾阅读、思考、讨论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23责无乃尔是过与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驳引用名言设比喻斥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揭穿阴谋晓之以礼晓之以理晓之以德责无乃尔是过与先王以为东蒙主,驳引用名言设比喻斥君子品质政24归纳总结——思想内容方面写作技巧方面表现孔子的仁政思想;表现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对话体;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归纳总结——思想内容方面25延伸巩固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无乃尔是过与见冉有、子路见于孔子曹刿请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路转溪头忽见延伸巩固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是社26延伸巩固——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过犹不及(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4)是谁之过与(5)无乃尔是过与(6)故尝与过宋将军延伸巩固——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27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翻译下列短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28再见再见29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儒家法家道家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儒家法家道家30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儒:孔子《论语》“仁政”孟子《孟子》荀子《荀子》道: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法:韩非子《韩非子》“法治”墨:墨子《墨子》“非攻”纵横:“兵家”孙子《孙子兵法》诸子十家儒:孔子《论语》孟子《孟子》道:老子《老子》,庄子《31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

孔子,孟子。积极入世。释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释家讲因果报应,讲修行为来世。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中国封建32《季氏将伐颛臾》优秀课件33孔子的生平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公元前551--前479)孔子的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34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35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36《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__篇,为__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____”。课前练习春秋语录20儒四书《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37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B(1)论语(lun)(2)虎兕(shi)(3)出于柙(xia)(4)社稷(ji)(5)焉用彼相矣(xiang)(6)固而近于费(bi)A.(1)(2)(3)(4)B.(1)(3)(4)(6)C.(1)(2)(4)(5)D.(2)(3)(5)(6)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B38课文第一、二段

问题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冉有和季路是怎样向孔子表述的?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课文第一、二段

问题39孔子的态度,理由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孔子的态度,理由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不可伐不必40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拜见、谒见采取军事行动“恐怕……吧”责备让、做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41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是,代词,复指宾语“尔”何以……为反问句式何辞为?(《鸿门宴》)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何以……为4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第三段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第三段43课文第三、四段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是怎样辩解的,课文第三、四段针对孔子的批评44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摆出来、施展才能居、充任职位不就职不稳定跌倒辅助盲人走路的人错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45陈力就列:陈,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可有什么办法呢?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现在他说的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了。即使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起码也是,‘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钟也得撞响才是啊!

back

陈力就列:陈,施展;力,才能;46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往山崖下掉却袖手旁观,这难道是

正确的态度?何况,老虎兕牛出了笼子,龟甲美玉毁在了匣中,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管理者的失职危,不稳定;颠,跌倒持,扶持扶,搀扶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47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家有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坚固憎恨回避说托词、辩解之词少平均如今攻取担忧一定成为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48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夫:代词,那,句中位置。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使动用法,使……来使动用法倾覆整治、治理,意为施行军事辅佐指鲁国内部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5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51阅读、思考、讨论

文章一共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