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_第1页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_第2页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_第3页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_第4页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2025.4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灭商后在战略要地分封子弟、功臣,在分封之外的广大区域则施行服制,由周王赐予封号,将其纳入王朝管理系统,形成服制与分封并行的制度。这一做法A.标志早期国家的形成B.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C.蕴含包容统一的观念D.削弱了天子统治权威2.刘邦为沛县泗水亭长时,因“戏伤”夏侯婴被告发,刘邦与夏侯婴均不承认,告发者被当地判诬告入狱,后因告发者不服等原因,此案移交异地再审。出土的秦汉法律文献中,也有不少涉及异地诉讼的规定与案例。这A.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C.确保了司法实践的公平公正D.融合了儒家的伦理规范3.秦汉时期,户籍登载于简册,由乡制作并保留正本,副本留存在县。魏晋之际,纸张户籍代替了简册户籍。东晋南朝时的户籍至少要一式四份,县、郡、州、中央各留一份。这说明A.分裂局面削弱基层治理水平B.户籍改革推动人口流动C.士族专权改变地方行政层级D.技术进步影响国家治理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4.唐朝后期,盐铁使刘晏在南方地区开展食盐专卖改革,基于食盐生产集中、消费分散的特点,将官收、官运、官销的“直接专卖”调整为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该举措意在A.繁荣商品经济,促进南方发展B.节约管理成本,增加财政收入C.加强地方治理,巩固经济秩序D.控制军费开支,扩大农业生产5.宋代的张载、程颢和程颐等很多理学家均主张恢复“井田”,如张载把行“井田”视为先王先圣之“成法”,是治天下的先务,提出“今以天下之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他们意在A.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地兼并B.传承儒家思想的道统和伦理C.实施休养生息的农业政策D.遏制商业对重农传统的冲击6.明初,朝廷在丝织业发达地区建立众多官营织造局,役使工匠制造各种绸缎。明中期后,因官营织造局无法按时完成织造任务,朝廷只好在局织之外找民机领织,即官府提供资金或原料,通过中间包揽人,借助民间机户进行加工订货。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削弱B.区域性商帮的快速崛起C.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加强D.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7.1884年,《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办,以图文并茂、浅而易晓的方式报道时局战事、域外风情、科技新知等热点,是晚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画报。该刊阐述其办刊宗旨:“取新闻事迹之颖异者,或新出一器,乍见一物,皆为绘图缀说。”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B.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C.知识份子营造改制的舆论氛围D.报刊业适应大众启蒙需要8.武昌起义后,南北双方多次协商《清帝逊位诏书》文稿。最终袁世凯擅自将底本中的“即由袁世凯以全权与民军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协商统一办法”一句,改为“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并单方面提前公布。这A.加剧北洋军阀割据B.折射出政治转型的复杂性C.引发了“二次革命”D.开启了政党政治的新尝试9.1940年初,广西《柳州日报》收集并刊载了城内外民众张贴的抗战春联,部分内容如下店铺春联内容钟表店月月年年誓雪中华奇耻;时时刻刻勿忘民族深仇水果店未复沦区,莫想吃南海香蕉、山东梨子;且收失地,再来买中州红柿、关外枣儿打铁铺百炼中华,全民成铁汉;长期抗战,大地是熔炉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意识的萌发B.实业救国思潮广泛传播C.抗战力量的凝聚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10.1956年,我国积极邀请华侨参与广交会等商业展览会,次年又应缅甸等地侨商请求,派技术人员协助他们开办使用中国棉纱、纺机、织机的服装厂。这些举措A.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B.缘于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成C.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有利于通过统一战线打破封锁1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此后科技界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这反映了当时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C.科技体制改革具有市场导向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12.法尤姆肖像画(如图1所示)是公元1至4世纪在埃及出现的一种木乃伊肖像画,绘画技法和风格受古希腊罗马风格影响。这反映了A.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B.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锋C.古埃及王权与神权统一D.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特征13.图2为中世纪欧洲部分大学分布图,据此可知当时欧洲A.科学革命蓬勃发展B.封建等级秩序崩溃C.人文主义占据主流D.思想文化趋于活跃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14.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废止教会历法,颁行共和历,以1792年作为纪元元年,纪念共和国的诞生,还将月份名称改为热月、雾月、果月等更加世俗化的表达方式,后又通过相关法律在全国各地强制推行。这些举措旨在A.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推动民族国家的构建C.促进城乡经济平衡发展D.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15.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诞生后,英国南部的新贵族阶层控制足球协会,坚持认为这是非职业的纯休闲体育运动。七十年代后期,中部和北部的工人足球俱乐部成为比赛主角,并在八十年代建立了职业联赛,逐渐形成了新的都市文化。这体现了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B.宪章运动取得基本胜利C.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生活变化D.阶级矛盾尖锐不可调和16.因重修阿斯旺大坝会导致尼罗河水位上升,为抢救库区历史古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起组织20多个国家的考古和工程团队将以阿布辛拜勒神庙为代表的诸多古迹搬迁至新址。此举A.推动了非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B.保护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C.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着眼于文物经济价值的提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朝在和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大量砍伐树木以建造堡垒,城市中的建筑和取暖对木材的需求量巨大。针对当时社会、生态环境的较大变化,宋朝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保护山林资源的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有官员以提倡造林为内容编歌谣,教民歌唱,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宋辽边界,朝廷多次诏令保护林木,并持续在此植树造林,营造出了规模巨大的军事防御林。人们还探索出利用生物界的生物链来防治虫害的方法。———摘编自张全明《简论宋人的生态意识与生物资源保护》等材料二明清时期,苏南、浙南人多地少,诸多居民举家移居皖南、浙北等山区。他们搭棚开垦,大量种植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但过分的垦荒,破坏了山林植被,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多发,溪河淤塞,稻禾棉桑受损。同时,商人购得山林的砍伐权后过度砍伐,也加剧了山林生态的破坏。当地官府多次发布保护山林生态的条令,民间也制定了若干乡规民约,划分区域,各负其责植树造林,不准放牧牛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摘编自陈学文《明清时期的山林生态环境保护》(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山林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8分)(2)综合材料,简述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措施对当今的启示。(6分)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时间国别/地区法令内容1515年意大利“政府注意到在食物、宴会、服饰上的大肆开销,不仅导致财富流失,还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在正是威尼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必须尽全力来维护共和国的稳定与发展。”16世纪英国1517年的禁奢条例明确规定了食物消费的等级秩序。1533年的禁奢法则详细规定了王室成员以及公、侯、伯、子、男爵的服饰颜色、质地。16~17世纪法国1599年法令禁止从国外进口金银商品和丝织品,路易十四在1667年重申禁止穿着来自外国的织物、丝质花边、金银等。————摘编自顾杭《法国历史上的禁奢令》等材料二从17世纪后半期起,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的消费不断增加。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国王、朝臣、贵族和神职人员的独占禁地,不再是圈囿于宫廷的文化消费,成为分散在咖啡馆、俱乐部、读书协会、剧院、音乐会、画室和拍卖行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的繁荣及其原因》(1)根据材料一,概括禁奢令出台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繁荣的意义。(8分)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历法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作为月。古人把一年又分成24段,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长时段可以用历法,人们日常生活则发展出日晷、滴漏、沙漏等计时技术和工具。周朝发明了日晷,所谓“一寸光阴”原意就是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钟鼓楼报时制度。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所以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一些大的城镇都建有钟鼓楼。———摘编自吴宝来《机器改变世界》等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材料二历史上,各个古老的文明都创造了各自的时间体系,不同的文明之间即使发生偶尔的联系,也不至于在时间上产生严重的问题。随着人类联系的加强,自16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推动时间的统一。西方的历法格列高利历,发展成为现今世界通用的“公历”,便展现了这样一种趋势。1582年,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开始使用格列高利历,1873年和1875年,亚洲的日本和非洲的埃及也采用了该历法。再比如,1884年,由27国代表参加的国际子午线大会召开,大会建议采用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方法的特点。(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论述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关系。(8分)20.“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23年,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文件,提出要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彰显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历史文脉;发挥长江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摘编自文化和旅游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为弘扬长江文化,某校即将开展校外研学活动,计划走访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安庆、南京、南通、上海中的3个城市,现面向学生征集建议。请为研学活动拟定一个主题,选择3个城市,并运用中国史知识阐述你的建议。(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DBAADBCDCADB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1)宋代:战争对林木资源的需求增加;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用于建筑和取暖。明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